
一:业务量预测计算
已知:2015年的客运量为国内1000万人次,国际260万人次。2015年的机种和机型、各飞机的比例、满客率如下表所示。
| 机种 | 国内 | 国际 | ||
| 机种比例 | 满客率 | 机种比例 | 满客率 | |
| 中型(140座) | 50 | 80% | 0 | 70% |
| 大型(220座) | 30 | 25 | ||
| 巨型(310座) | 20 | 75 | ||
| 机种 | 国内 | 国际 | ||
| 机种比例 | 满载率 | 机种比例 | 满载率 | |
| 中型(30吨) | 50 | 90% | 0 | 80% |
| 大型(60吨) | 50 | 100 | ||
国内平均座位数:(140X0.5+220X0.3+310X0.2)X0.8=158.4(座)
国外平均座位数:(220X0.25+310X0.75X0.7=201.25(座)
国内架次:10000000/158.4=63131(架)
国外架次:2600000/201.25=12929(架)
| 国内 | 国际 | |
| 中型 | 31566 | 0 |
| 大型 | 139 | 3230 |
| 巨型 | 12626 | 96 |
国内平均运货量:(30X0.5+60X0.9=40.5(吨)
国际平均货运量:60X0.8=48(吨)
国内架次:300000/40.5=7407(架)
国际架次:200000/48=4167(架)
| 国内 | 国际 | |
| 中型 | 3704 | 0 |
| 大型 | 3704 | 4167 |
中型飞机选取B737—300和A320—200,大型飞机选取A300—600和B767—300,巨型飞机选取B777—200和B747—400。
高峰小时起降架次:选取系数值为0.035%
高峰小时客运量为国内3500人,国际910人
高峰小时起降架次:
| 客机 | 国内 | 国际 |
| 中型 | 11 | 0 |
| 大型 | 6.6 | 1.1 |
| 巨型 | 4.4 | 3.4 |
| 货机 | 国内 | 国际 |
| 中型 | 1.3 | 0 |
| 大型 | 1.3 | 1.5 |
根据最大飞机所需机场规模,选4E型机场。
根据最大机型,该机场选择建两条长度为3600m、宽度为60m的水泥混凝土跑道为主跑道,主要用于起降客机。风向以东西方向为主,故跑道方向设计为东西方向。
飞机高峰小时起落架次在25-30架次之间,所以设置一条平行滑行带,并在跑道中部每一着陆方向设置两至三条快速出口滑行道。由最大机型的横向轮距和考虑两侧的安全距离,滑行道最小宽度为23m,选择30m,两侧道肩宽度均为10m,滑行道道面及道肩总宽度为50m。
升降带自跑道中线算起每侧平整及压实宽度为75m。对于该机场,取升降带平整范围边界距中线为100,升降带每侧宽度为150m。平行滑行道最小距离为182.5m ,取距离为200m。快速出口滑行道中线与跑道中线的角度为30度。净空道两侧各取300米。
四:客、货站坪尺寸及机位分布说明
停机机位数量计算
中型飞机 N1=0.65(11.0×0.75)/0.6=8.94 取N1=9机位
大型飞机 N2=0.65(6.6×0.9+1.1×1.1)/0.6=7.75取N2=8 机位
巨型飞机N3=0.65(4.4×1.1+3.4×1.4)/0.6= 10.075取N3=10机位
由于客运量逐年增加,原有航站楼不能满足需求,新建一航站楼,指廊宽30米。机位尺寸见图。
巨型飞机机位尺寸有B777-200尺寸确定,大型飞机机位尺寸由B767确定,中型飞机机位尺寸由波音737-300尺寸确定。两机之间间距为10m,飞机和建筑物间隔为20m。
五:航站楼设计
航站楼面积计算
航站楼面积主要依据高峰小时客运量来设计。
1)高峰小时客运量为:国内3500人,国际:910人
2)建筑面积配置标准国内:24㎡/人,国际:32㎡/人
国内航站楼面积:3500*24=84000㎡取90000㎡
国际航站楼面积:910*32=29120㎡取30000㎡
共计:12000㎡(选取240X500)
航站楼为二层,共120000㎡,为国内、国际航班公用。登机手续办理柜台为国内国际公用。通过入口大厅后,航站楼又面为国内手续办理处。在登机过程中依次设置了安检区和登机口。其余为商业区,都设置在旅客必经之地,分布在航站楼入口左角。依据登机路径依次设置了边防检查检疫区、海关检查区、安检区、登机口和候机厅机场总平面布置
选取机场位于城市边界大约15km处。机场为矩形。航站楼设置在跑道和城市之间,这样方便机场和城市的交通。货运区设置在航站楼的西侧。货运区西北方留有空地,方便以后业务量增加后规模的扩大。
在飞行区和站坪的周围修建了围栏,使其与机场公共区域隔离。救援和消防设施设置在占站坪的旁边,以满足消防车在得令后2到3min之内赶到现场。
生活区远离航站楼,避免了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噪音的影响。油库设置在距跑道较近的地方。特种车库和食品楼也相对靠近航站楼。
六:飞行程序设计
机场跑道两端设直线精密进近程序,跑道北侧可飞目视盘旋进近程序,跑道东北和西北方向可飞等待程序。可保证飞机在机场西北和东方脱离航线后,都可沿直线精密进近程序着陆。如果着陆失败,复飞后可沿跑道上的目视盘旋进近程序再次着陆,或飞至跑道东北西北方向的等待程序等待再次着陆。
七:导航设备设置和说明
为了使飞机能在比较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起降,该机场设置有全面的无线导航设备。
全向信标台(VOR):通过地面全向信标台和机载全向信标机配合,能全方位、不间断地向飞机提供方向信息,引导飞机沿预定的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设置在跑道中部远离航站楼一侧,距跑道中线200m。
测距台(DME):通过测距台与机载配合工作,不间断地为飞机提供距离信息,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精密进近雷达(PAR):通过精密进近雷达向着陆方向交替发射水平和垂直扫描波束,接受飞机的反射回波,测定其位置,用以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仪表着陆系统(ILS):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台(LLZ)、下滑台(GP)、指点信标台(IM、MM、OM)组成,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供在气象复杂条件下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