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条件
1.已知:南露天煤矿2012年全年生产1850万吨原煤,煤的密度为:1.38 f≥6
2.年剥离废岩7100万㎡,岩的综合硬度(f=4)
3.全年爆破,爆破煤孔径:150mm,岩石孔径:250mm
4.正常作业天数300天,以三班循环作业。
要求:
1.分别计算两种孔径的台班效率 m/台·班
2.计算所需钻机的数量
3.通过查资料列出两种钻机的技术规格和工作参数
条件:
1.岩石的类型
2.全年的传爆总量
3.传爆参数
4.参考同类岩石性的矿山的经验
5.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
6.维护方便
一般情况下,按全年的采剥量﹑孔径﹑设备效率来选择钻机。
钻具结构的选择
一.钻头
原则:合理的钻头能够获得较大的钻进速度和合理的成本。
1.坚硬岩石凿岩比功较大。每个柱齿和钻头都承受较大额度载荷。要求钻头体和柱齿具有较高的强度。
2.在可钻性比较好的软岩中钻进时,凿岩速度较快,相对排渣较大,这就要求钻头就有较高的排渣能力,最好选用三翼型或四翼型。
3.在节理比较发育的破碎中钻进时,为减少偏斜。最好选择导向型较好的中间凹陷型或凸出型钻头。
4.在含粘土的岩石凿岩时,中间排渣孔常常被堵死,最好选用侧排渣钻头。
5.在韧性比较好的岩石中钻孔时,最好选用楔形齿钻头。
1.钻杆的直径及流通截面和选取
1.增大孔径﹣﹣﹣传爆效率高
2.环形截面积 宽10~25mm,排渣效率高
二.钻机的工作参数合理的匹配
1.转速
①.要求:保证钻头每次冲击后进入新的工作面,不至于干磨钻头
②.合理的与钻头的工作参数有关。
式中 D----钻孔直径,。
≈20.4 r/min
≈13.6 r/min
2.扭矩
1.要求:能够使钻头克服孔低的摩擦与剪切阻力,孔壁的阻力防止卡钻
2.扭矩与孔深。岩性﹑孔径 ﹑硬度和节理发育程度成正比。
式中 ----转矩系数,0.8~1.2,一般取1。
≈27Nm
≈7353Nm
3.轴压力
1.要求:保证钻头始终与新面强行接触,不产生磨损。
2.轴压力是钻具推进力与重量之和。
=12kN
=12kN
4.冲击功 A(J)
A=2.54×10D
A=2.54×10×150≈190J
A=2.54×10×250≈ 471J
5. 排渣风量()
式中 ----岩渣的最大粒度,;
ρ----岩石密度,;
-----漏风系数,取=1.1~1.5;
d--------钻杆外径,。
≈0.12
≈0.67
三.选型计算
1.钻机效率
潜孔钻机的生产能力,采用计算法选取。潜孔钻机的台班生产能力Vb(m)和钻进速度v(cm/min) 分别按式1—1和式1—2计算:
Vb=0.6vTbη ————————1-1
=×k′ ——————1-2
式中 v——钻机钻进速度 cm/min
Tb——钻机班时间,min
η-----钻机台班利用系数。取0.8
E——冲击功,J
Nz——冲击频率,min
k——冲击能利用系数,取0.6~0.8
D——钻孔直径,cm
a——矿岩的凿碎比功,J/cm
k′——修正系数,取3—7.5
E﹑nz 由钻机性能表可以查得,凿岩比功a可按表1—3选取20×9.8(J/cm)
=cm/min≈94.8cm/min
=cm/min≈84.4cm/min
V=0.6×0.948×60×8×0.8≈218.9m/台·班
V=0.6×0.844×60×8×0.8≈194.5m/台·班
潜孔钻机主要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 机型 | KQ—150 | KQ—250 | ||
| 孔径(mm) | 150 | 170 | 230 | 250 |
| 垂直孔深(m) | 17.5 | 16 | ||
| 孔向(°) | 60,75,90 | 90 | ||
| 钻杆直径(mm) | 133 | 194 | 219 | |
| 钻具回转转数(r/min) | 21.7,29.2,42.9 | 22.3 | ||
| 钻具回转扭矩(N·m) | 2906,2447,2141 | 9427.6 | ||
| 轴压力(KN) | 0~5.8 | 0~29.4 | ||
| 钻具提升速度(m/min) | 16 | 12~16 | ||
| 孔底有效提力(KN) | 24.5 | 98 | ||
| 辅助提升力(N) | 4900 | 19600 | ||
| 工作压力(MP) | 0.49~0.69 | 0.49~0.69 | ||
| 除尘方式 | 干或湿式 | 干或湿式 | ||
| 行走方式 | 电动履带 | 电动履带 | ||
| 钻机重量(t) | 14 | 45 | ||
| 钻孔直径(mm) | 152,165 |
| 总长(mm) | 1450 |
| 外径(mm) | 136 |
| 重量(kg) | 126 |
| 耗风量(m/min) | 8.5—25 |
| 冲击功(J) | 820 |
| 冲击频率(次/分) | 820—1475 |
| 与钻杆连接方式 | 内AP13—1/2′′ |
| 风压(kg/) | 7—21 |
| 可配钻头 | DHD360—19A,DHD360—19B |
| 钻孔直径(mm) | 204,254 |
| 总长(mm) | 1734 |
| 外径(mm) | 180 |
| 重量(kg) | 277 |
| 耗风量(m/min) | 12—31 |
| 冲击功(J) | 1560 |
| 冲击频率(次/分) | 860—1510 |
| 与钻杆连接方式 | 内AP14—1/2′′ |
| 风压(kg/) | 7—21 |
| 可配钻头 | CWG200—19A,CWG200—19B |
钻机数量N(台) 按式1——3计算:
N=Q/qp(1-e) ——————1—3
式中 Q——设计的矿山规模,t/a
P——钻机台年穿孔效率,m/a
q——每米炮孔爆破量,t/m,煤取33,岩取35
e--------废孔率,%
N=≈2.2台 取3台
N=≈12.2台 取13台
| KQ-150潜孔钻机工作参数 | |||||
| 钻孔直径/mm | 冲击功/J | 转速/(r/min) | 转矩/N·m | 轴压力/kN | 排渣风量/() |
| 150~170 | 820 | 29.2 | 2906 | 0~5.8 | 0.12 |
| KQ-250潜孔钻机工作参数 | |||||
| 钻孔直径/mm | 冲击功/J | 转速/(r/min) | 转矩/N·m | 轴压力/kN | 排渣风量/() |
| 230~250 | 1560 | 22.3 | 9427.6 | 0~29.4 | 0.67 |
摘 要:分析了露天矿山爆破时大块和根底产生的部位和原因,提出了优化爆破参数、采用等时线为对角的起爆方式、改善装药结构及采用压碴爆破等技术措施,并强调了爆破器材的管理和爆破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露天矿;爆破质量;大块;根底
露天矿爆破质量是个很重要的指标,爆破质量欠佳严重影响铲装设备的效率,也影响其它采矿作业的正常进行,加大采矿成本。因此,改善露天矿山爆破质量是当前露天矿生产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1 大块、根底的产生
1. 1 产生部位
根据爆破理论和几年来对大型露天矿山的现场实践与调查,大块主要出现的部位:台阶上部的临空面及孔口部位;孔网参数偏大的中心部位;未堵塞的废孔周围;底盘抵抗线过大的台阶根部及盲炮部位周围。
根底主要出现在底盘抵抗线偏大的台阶根部;孔网参数较大的中间部位的台阶底部;炮孔超深不足的台阶岩体底部及盲炮部位。
1. 2 产生的原因
(1)同一爆区超深变化大。由于个别炮孔超深偏大,使得药柱重心下降,台阶上部矿岩易产生过多大块。如果超深偏小,台阶底部矿岩受炸药能量作用减少,爆后往往出现地盘抬高甚至根底。
(2)孔网参数偏大。在孔网参数偏大的中间部位,由于受炸药破坏的作用较小,爆后使得此处大块增多,严重者出现根底。
(3)孔网参数的均匀程度。由于穿孔和掌子面地质条件等原因,使个别炮孔间距偏大,爆后出现大块,严重者产生根底。
(4)头排炮孔底盘抵抗线偏大。由于爆破后冲及岩层倾角影响,使台阶坡面角减小,加之钻机安全作业距离的,爆破后在台阶根部出现根底。南芬露天矿的下盘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5)炮孔的堵塞长度偏大。炮孔堵塞部分过大,使炮孔上部临空面和孔口部位受炸药破坏作用减小,造成大块偏多。
(6)未堵塞的废孔。由于已穿凿的炮孔严重偏离设计孔位需要重新打新孔,废孔若不进行必要的堵塞,其周围在爆破后常出现大块,并且在爆破瞬间还易产生飞石,危及安全。这主要是未堵塞的废孔在爆破中起导向作用,浪费了炸药能量所致。
(7)岩体裂隙程度及节理方向。露天矿爆破由于受上部台阶超钻作用,前部台阶爆破后冲及邻近爆破的震动影响,爆破岩体大多为块状结构,因此爆落的岩体通常沿原生裂隙和节理破碎,尤其是台阶上部的岩体更为明显。当爆破面与岩层走向斜交或垂直时,裂隙对爆破大块影响更明显。
(8)盲炮。盲炮是产生根底及大块,影响爆破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提高爆破质量的技术措施
2. 1 选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2. 1. 1 底盘抵抗线
底盘抵抗线是指从台阶坡底线到第一排孔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是一个重要的爆破参数。底盘抵抗线过大能造成较大的根底,过小会造成炸药消耗量增多。在满足安全和装药条件的前提下按经验选取,可参考经验公式:
W=kd,
式中,W为底盘抵抗线,m;d为钻孔直径,mm;k为系数,一般取20~30,矿岩易爆时取偏大值,难爆时取偏小值。
2. 1. 2 孔距a、排距b
孔距和排距一般根据孔径计算,即: a=(20~30)d,b=(0.75~1)a.
实践证明,采用正三角形布孔,即使得b=0.866a,能明显改善矿岩破碎效果。特别是在逐孔起爆时,各方向的抵抗线均相等,爆破作用基本均匀,更能改善破碎效果。
2. 1. 3超深h
超深是指深孔在台阶底盘标高以下的深度,其作用是降低装药中心的高度,以便有效克服台阶底部阻力,避免或减少根底。根据经验,超深值确定如下:
h=(5~10)d.
选取超深时注意:后排孔的超深值一般比头排小0. 5m左右。底盘抵抗线偏小时,取偏小的值;底盘抵抗线偏大时,取偏大的值,即可适当增大超深来克服。但当台阶坡面角太小、底盘抵抗线过大时,不能再过于加大超深,因为超深过大不仅浪费钻孔和炸药,而且由于炸药中心过低,会使台阶上部产生较多的大块,且破坏下一台阶表面岩体的完整性,影响下一循环的穿孔作业,甚至造成塌帮,形成废孔。
2. 1. 4 堵塞长度
合理的堵塞长度应能阻止爆炸气体产物过早地冲出孔外,使破碎更加充分。采用连续柱状装药时,堵塞长度一般取底盘抵抗线的0. 7~0. 8倍,视矿岩和炸药的性质而定。露天矿深孔爆破的堵塞长度比较大,有时可以适当减少炮孔堵塞长度,以达到减少炮孔上部大块的目的。经过实践和观察,认为堵塞长度不宜小于孔径的20~25倍,否则易产生飞石。
2. 1. 5 炸药消耗量
炸药消耗量q与岩石坚固性系数f的关系见表1。表1 炸药消耗量q与岩石坚固性系数f的关系
表1数据以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为标准,如果采用其他种类炸药,需要进行换算,确定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根据经验,在保证爆破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大q来改善爆破质量。
2. 1. 6 每孔装药量
在合理选取其它爆破参数的条件下,每孔装药量Q可按下式计算:
Q=qaHW,
式中,H台阶高度,m。
根据经验,在多排孔爆破时,后排孔的q值应取为第1排孔q值的1. 1~1. 3倍。
2. 2 采用等时线为对角斜线的起爆方式
沿炮孔围成的四边形对角线方向的孔基本上是同时起爆的。对角起爆是宽孔距爆破技术应用的典范,宽孔距爆破技术就是适当拉大孔距而缩小抵抗线。对角起爆同宽孔距技术的原理一样,炮孔数与普通方法一样,每个炮孔的装药量也相同,只是抵抗线减小,而孔距a按同样比例增加,使得应力降低区位于矿岩起爆层以外的空间,有利于减少大块的产生。
2. 3 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
采用垂直孔爆破时,由于底部阻力较大,有必要使用超深将药包中心下降到坡底水平附近,但这易使台阶上部炸药分布过少而产生大块,必须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
(1)中间气体间隔分段装药。中间间隔分段装药是指将深孔中炸药分成2~3段,用适当长度的气体或炮泥等间隔物隔开。采用分段装药可避免炸药过于集中在深孔下部,使台阶中、上部矿岩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碎,减少塌落形成的大块。
(2)混合装药。在深孔底部装高密度、高威力炸药,在上部装入普通硝铵炸药,以适应台阶矿岩阻力下大上小的规律,既避免了台阶根底,又减少台阶上部大块的产生。目前,南芬露天矿头排孔底盘抵抗线较大时,多采用底部装重铵油炸药,上部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取得一定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