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交通专项保护施工方案章节编排及编制要求
一、项目概况及项目与轨道交通相互关系
1.1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1.2相关的轨道交通概况;
1.3建设项目与轨道交通的相对关系;
1.4工程地质概况;
二、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地方、行业规范、勘察设计文件、(轨道办)批复文件、专家会议技术要求、施工组织方案等)
三、本次施工范围
施工范围既在轨道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说明,又应附图(或附件)予以明确。施工范围图应有平面坐标。
应有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应附上该范围的平面坐标,并作为附图(或附件)编入轨道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中。
如项目分多步实施则应明确本次施工部分,如:
本次实施为本项目1号楼基坑开挖;
本次实施为本项目1号楼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
四、施工对运营轨道线路安全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
4.1 项目方案及设计阶段对轨道保护施工的要求
轨道保护方案风险源识别时应将项目前期资料对施工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在本章中,并逐条答复。
项目方案和设计阶段主要文件有:
1市建委轨道办批复意见(包括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
②轨道公司相关意见
③第三方评估报告对施工的相关要求。(如果该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做了第三方评估)
施工方案及轨道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步序应严格按照评估报告的要求实施。
专家论证意见
⑤施工图设计对轨道保护施工的要求
⑥其他对轨道保护专项施工的要求
上述项目方案和设计阶段文件应由项目建设方(业主)提供给施工单位
4.2 项目施工对轨道的风险源分析
请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对轨道的影响和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哪些原因可以不予考虑,由于哪些原因必须采取哪些措施等等。
特别是建设部文件《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中规定的必须进行安全论证的且位于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或直接、间接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安全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轨道专项保护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说明其施工方法及施工步序,并经专家论证,专家论证意见应送轨道公司备案。
轨道保护区范围外采取爆破开挖的,应将爆破方案作为附件放入轨道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中。
五、施工组织及对轨道交通设施的专项保护方案:
根据施工特点、施工条件、拟采取的专项保护措施方案编制,以深基坑为例:
①对坑周地层及环境详勘报告;
②提出符合基坑设计中控制地层移动要求的开挖支撑施工;
③制订支撑、围檩质量标准及支撑加工安装允许偏心值及现场跟踪检查确保质量的办法;
分层、分部开挖土方和施加支撑的顺序、工作量及工作时限;
⑤确保排水、降水及堵水的措施;
⑥基坑靠近轨道结构一侧如有重型汽车或施工机械在基坑靠近地铁结构一侧施工时的交通疏导方案,通行速度值;
大型施工机械(塔机、吊车)作业半径对运营车辆的影响;
监测、设计及信息施工管理办法;
土方开挖施工的分层、分区、分段、对称、限时的具体安排;是否需施加预应力、横向分区长度、无撑暴露时间、纵向分段长度等;
拆除工程的拆除规模,周围环境状况,待拆结构物(构筑物)情况以及拆除工程施工期间对轨道工程的影响分析;
爆破工程周围环境条件要有详细说明,方案存在的有害效应及可能影响的范围;保证工程环境安全的措施;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预防对策和抢救措施;对于拆除爆破中有预拆除的部分的结构稳定性分析计算;
地表沉降预测及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六、采取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
七、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应为针对轨道的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包含轨道公司应急部门的应急电话或应急联系方案
八、相关图纸及计算书(如果有);
①由于建筑物垂直荷载(包括基础地下室)及降水、注浆等施工因素而引起隧道外壁附加荷载;
2由于打桩振动、爆炸产生的震动对轨道结构引起的峰值速度;
3轨道交通设施影响程度、变形量、荷载等的预测并与容许值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