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AG2010/C-4
四川大渡河安谷水电站
右岸太平副坝及排涝洞工程
土石方填筑分部工程验收
鉴 定 书
单位工程名称:右岸太平副坝工程
右岸太平副坝及排涝洞工程
坝体填筑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
|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 |||
|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工程是大渡河干流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级,坝址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与沙湾区接壤的安谷河段生姜坡,距上游沙湾水电站约35km,下游距乐山市区15km。本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方式,水库正常蓄水位398.00m,总库容约6330万m3,电站装机共五台,其中大机组容量4×190MW,设计引用流量2576m3/s,小机组容量1×12MW,设计引用流量.9m3/s,多年平均发电量33.44亿kW.h。根据工程设计总体布置,工程主要由非溢流坝、泄洪冲砂闸、左岸副坝、右岸太平副坝、电站主厂房、尾水渠、船闸等建筑物组成。 右岸副坝位于库尾右岸草坝、太平镇Ⅰ级阶地,距坝址约7.5km,距沙湾镇4.8km。太平Ⅰ级阶地长度为2.58km,宽150.00~650.00m,阶面高程393.00~396.00m,草坝Ⅰ级阶地长0.8km,宽150.00~300.00m,阶面高程400.00~402.00m。地形较平缓,其上主要为工矿企业及房舍。 本分部工程为安谷水电站右岸太平副坝0+000.00~4+686.00段土石方填筑工程,全长4686.00m(根据川设安改【2012】026号内容,由于河势变化,原轴线右副3+870.00以后为主河床,施工难度加大。经四方研究决定将此段副坝轴线向右岸滩地移动,即将右副3+872.27以后坝轴线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副坝长度由4706.00m,缩短为4686.00m。见《右岸副坝平面布置图》安电(施)7-5-1-10R2版)。 本分部工程分为坝体填筑、垫层料填筑及特殊垫层料填筑;坝顶高程:400.70m~402.92m,坝顶宽度5.0m,迎水面及背水面坡比为1:1.6,坝体最大填筑高度17.5m。特殊垫层填筑高度2.00m,填筑宽度:1.50~5.86m。垫层料填筑水平宽度1.50m。 1.2验收依据 1.2.1图纸和文件清单 本分部工程所使用设计文件清单见表1.2.1 太平副坝土石方填筑工程使用图纸和文件清单 表1.2.1 序号 | 文件名称 | 文件编号 | 备注 |
| 1 | AG2010/C-4右岸副坝开挖平面图(1/6~6/6) | 安电(施)7-5-2-1~6 | |
| 2 | AG2011/C-4右岸副坝开挖剖面图(1/3~3/3) | 安电(施)7-5-2-7~9 | |
| 3 | AG2010/C-4右岸副坝上游端头结构布置图 | 安电(施)7-5-1-20 | |
| 4 | AG2010/C-4右副0+459.35~右副0+7.62段结构布置图 | 安电(施)7-5-1-21 | |
| 5 | AG2010/C-4右岸副坝平面布置图(1/6~6/6) | 安电(施)7-5-1-6~11 | |
| 6 | AG2010/C-4右岸副坝纵剖面图(1/2~2/2) | 安电(施)7-5-1-12~13 | |
| 7 | AG2010/C-4右岸副坝横剖面图(1/4~4/4) | 安电(施)7-5-1-14~17 | |
| 8 | 《安谷水电站工程设计更改通知》 | 川设安改【2012】026号 | |
| 9 | AG2010/C-4右岸副坝下游端头结构钢筋布置图 | 安电(施)7-5-1-38 | |
| 10 | AG2010/C-4右岸副坝下游端头结构钢筋布置图 | 安电(施)7-5-1-39 | |
| 11 | 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工程上游库区副坝填筑施工技术要求 | 川设安函(2012)003号 |
本分部工程所使用施工及验收规范清单见表1.2.2。
太平副坝土石方填筑施工及验收规范清单
表1.2.2
| 序号 | 规范名称 | 规范编号 |
| 1 |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DL/T53-2007 |
| 2 |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73-2012 |
| 3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2-2009 |
| 4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 DL/T5128-2001 |
| 5 |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 DL/T5129-2001 |
| 6 | 土工试验规程 | SL 237-1999 |
| 7 |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土建) | DL/T5113-2005 |
| 8 |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SL 223-2008 |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工序进行跟踪,严格控制现场施工质量,及时联合参加各方具备验收条件的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待验收资料、检测资料齐全后进行质量评定。具体验收评定程序为:隐蔽工程验收→单元工程验收及评定→分部工程验收及评定。
2分部工程开完工日期
2012年2月24日开始进行本分部工程砂卵石填筑,2013年6月20日完成本分部工程填筑施工。
3分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本分部工程施工项目为右岸太平副坝(桩号:右副0+000.00~4+686.00)土石方填筑工程填筑,主要施工内容为:坝体填筑、垫层填筑、特殊垫层填筑、大卵石回填、趾板回填等。坝体填筑高程400.70~402.92m。坝顶宽度5.0m。趾板浇筑完成后,对趾板进行回填保护。
4施工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4.1 施工过程
根据《右岸太平副坝填筑碾压试验大纲》(AG2010/C4JL/056/2011)、《右岸副坝工程填筑碾压试验报告》(AG2010/C4JL/026/2012)、《右岸副坝工程特殊垫层填筑碾压试验报告》(AG2010/C4JL/060/2012)以及监理部对三份函件的批复(AGFB/DQJL(SG)/078/2011)、(安电监副【2012】32号)、(安电监副【2012】58号)的内容,进行砂卵石填筑施工。
⑴基础面验收:在副坝填筑施工以前,必须根据坝基基础面进行验收,参建四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⑵现场测量放样:根据施工图纸逐层放出各区的分界线并洒白灰线作出明显标记,为保证边缘压实度,在上下游面预留超填量,以保证边线碾压密实。整个砂卵石在上下游坡面超填160cm。
⑶铺料平仓:本工程采用超宽填筑碾压方式。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在填筑工作面的前沿(离端点2~3m处)卸料,采用进占法铺料,ZL50装载机推料摊铺平仓,使仓面基本平整,层厚采用标尺控制。
⑷碾压:采用YZ22E(22t)型振动平碾碾压,工作面之间交接处进行搭接碾压,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为0.5m。振动碾平行副坝轴线方向行走,静压2遍,振动碾压8遍,行走速度控制在2~3Km/h。
⑸特殊垫层料填筑:趾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该区料的填筑。特殊垫层区料由砂石加工系统加工。因断面小,铺筑层薄,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按设计断面和铺筑层厚度由ZL30B装载机铺料,采用YZ16E振动碾分层压实。
⑹垫层料填筑待主坝料填筑完成,机械削坡后进行。与主坝料一起碾压。垫层料是经过筛分后符合设计颗粒级配的砂卵石。
4.2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本分部工程完成主要工程量见表4.2.1
土石方填筑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表4.2.1
| 工程项目 | 单位 | 工程量 |
| 砂卵石填筑 | m3 | 967782.00 |
| 大卵石回填 | m3 | 13596.00 |
| 垫层料填筑 | m3 | 47924.00 |
| 特殊垫层料填筑 | m3 | 28036.00 |
| 砂卵石回填 | m3 | 531123.00 |
无
6拟验工程质量评定
6.1分部工程完成情况
本分部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填筑980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其中优良单元3个,优良率91.1%,单元工程评定见表6.1.1。
土石方填筑工程单元评定汇总表
表6.1.1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数(个) | 合格数(个) | 优良数 | 合格率(%) | 优良率(%) |
| 1 | 砂卵石填筑 | 5 | 5 | 512 | 100 | 90.8 |
| 2 | 特殊垫层填筑 | 110 | 110 | 101 | 100 | 91.8 |
| 3 | 垫层料填筑 | 282 | 282 | 260 | 100 | 92.3 |
| 4 | 砂卵石回填 | 24 | 24 | 20 | 100 | 83.3 |
| 合计 | 980 | 980 | 3 | 100 | 91.1 | |
⑴砂卵石填筑料碾压后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28t/m3,级配最大粒径为300mm,小于5mm含量为14~28%,小于0.075mm含量小于5.0%,设计级配见表6.2.1。
砂卵石填筑设计级配要求
表6.2.1
| 粒径(㎜) | 0.075 | 5 | 10 | 20 | 50 | 100 | 300 |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5% | 14~28% | 18~38% | 23~46% | 43~77% | 65~100% | 100% |
垫层料填筑设计级配要求
表6.2.2
| 粒径(mm) | 0.075 | 0.5 | 1 | 5 | 20 | 60 | 80 |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35~45% | 60~80% | 90~100% | 100% |
特殊垫层料填筑设计级配要求
表6.2.3
| 粒径(mm) | 0.075 | 0.5 | 1 | 5 | 20 | 40 |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45~55% | 60~100% | 100% |
本分部工程土石方填筑碾压干密度累计检测847组。其中坝体砂卵石填筑599组、特殊垫层料填筑112组、垫层料填筑136组。依据统计结果,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T237—1999)的要求,各料源填筑碾压干密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质量合格,试验成果见表6.3.1;填筑料级配试验成果见表6.3.2~6.3.4。
填筑料干密度试验成果一览表
表6.3.1
| 项目 | 组数 | 设计干密度(t/m3) | 湿密度(t/m3) | 含水率(%) | 干密度(t/m3) | 合格率(%) |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
| 坝体填筑料 | 599 | ≥2.28 | 2.42 | 2.34 | 2.37 | 4.6 | 2.6 | 3.59 | 2.32 | 2.28 | 2.29 | 100 |
| 特殊垫层料 | 112 | ≥2.28 | 2.43 | 2.36 | 2.38 | 5.9 | 3.2 | 3.95 | 2.30 | 2.28 | 2.29 | 100 |
| 垫层料 | 136 | ≥2.28 | 2.39 | 2.36 | 2.37 | 4.4 | 2.8 | 3.67 | 2.31 | 2.28 | 2.29 | 100 |
表6.3.2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5 | 10 | 20 | 50 | 100 | 30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5% | 14~28% | 18~38% | 23~46% | 43~77% | 65%~100% | 100% | ||
| 坝体填筑 | 599 | 实测值 | 最小值 | 0.3 | 15.5 | 34.8 | 43.8 | 72.8 | 70.3 | 100 |
| 最大值 | 4.9 | 27.9 | 19.9 | 26.7 | 47.5 | 93.6 | 100 | |||
| 平均值 | 2.62 | 20.9 | 27.5 | 35.8 | 60.2 | 81.8 | 100 | |||
表6.3.3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0.5 | 1 | 5 | 20 | 4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45~55% | 60~100% | 100% | ||
| 特殊垫层 | 112 | 实测值 | 最小值 | 3.7 | 13.4 | 17.6 | 47.8 | 72.5 | 100 |
| 最大值 | 7.4 | 18.6 | 27.5 | 53.6 | 96.5 | 100 | |||
| 平均值 | 6.27 | 16.1 | 22.4 | 50.6 | 84.4 | 100 | |||
表6.3.4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0.5 | 1 | 5 | 20 | 60 | 8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35%~45% | 60~80% | 90~100% | 100% | ||
| 垫层 | 136 | 实测值 | 最小值 | 2.8 | 13.2 | 15.7 | 35.0 | 53.2 | 86.7 | 100 |
| 最大值 | 4.6 | 19.3 | 26.6 | 45.0 | 67.3 | 95.9 | 100 | |||
| 平均值 | 3.7 | 16.2 | 21.1 | 39.1 | 62.7 | 92.1 | 100 | |||
监理工程师对本分部工程土石方填筑碾压干密度及颗粒级配各累计抽检86组,其中坝体填筑料抽检60组:特殊垫层料抽检12组,垫层料抽检14组,依据统计结果,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T237-1999)的要求,填筑碾压干密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试验成果见表6.4.1、填筑料级配试验成果见表6.4.2~6.4.4。
监理工程师抽检填筑料碾压干密度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6.4.1
| 项目 | 组数 | 设计干密度(t/m3) | 湿密度(t/m3) | 含水率(%) | 干密度(t/m3) | 合格率(%) |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
| 坝体填筑料 | 60 | ≥2.28 | 2.39 | 2.35 | 2.37 | 4.3 | 3.0 | 3.52 | 2.31 | 2.28 | 2.29 | 100 |
| 特殊垫层料 | 12 | ≥2.28 | 2.43 | 2.36 | 2.39 | 5.7 | 3.2 | 4.34 | 2.3 | 2.28 | 2.29 | 100 |
| 垫层料 | 14 | ≥2.28 | 2.38 | 2.36 | 2.37 | 4.4 | 3.0 | 3.67 | 2.31 | 2.28 | 2.29 | 100 |
表6.4.2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5 | 10 | 20 | 50 | 100 | 30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5% | 14~28% | 18~38% | 23~46% | 43~77% | 65~100% | 100% | ||
| 坝体填筑 | 60 | 实测值 | 最小值 | 0.4 | 16.5 | 19.3 | 25.8 | 44.9 | 75.3 | 100 |
| 最大值 | 4.6 | 25.9 | 34.5 | 41.5 | 70.8 | 91.5 | 100 | |||
| 平均值 | 2.54 | 21.3 | 26.8 | 33.7 | 57.9 | 83.5 | 100 | |||
表6.4.3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0.5 | 1 | 5 | 20 | 4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45~55% | 60~100% | 100% | ||
| 特殊垫层 | 12 | 实测值 | 最小值 | 4.1 | 17.8 | 27.7 | 46.9 | 77.2 | 100 |
| 最大值 | 5.2 | 19.8 | 29.5 | 51.5 | 87.1 | 100 | |||
| 平均值 | 4.6 | 18.9 | 28.4 | 49.4 | 81.4 | 100 | |||
表6.4.4
| 部位 | 组数 | 粒径 | 0.075 | 0.5 | 1 | 5 | 20 | 60 | 80 | |
| 设计值 |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比 | 0~8% | 10~20% | 15~30% | 35~45% | 60~80% | 90~100% | 100% | ||
| 垫层 | 14 | 实测值 | 最小值 | 3.0 | 13.6 | 16.4 | 35.6 | 60.4 | 90.2 | 100 |
| 最大值 | 4.6 | 19.3 | 26.6 | 48.6 | 67.3 | 95.9 | 100 | |||
| 平均值 | 3.8 | 16.4 | 21.4 | 39.7 | 63.1 | 92.4 | 100 | |||
本分部工程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以及《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DL/T5113.1-2005)进行单元工程划分和评定,达到优良标准,太平副坝土石方填筑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
7验收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
无
8结论
太平副坝(右副0+000.00~4+686.00)土石方填筑分部工程所有项目均按合同和有关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施工完成,各项目满足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各单元工程验收评定全部合格,资料齐全完整,同意通过该分部工程验收。
9保留意见
无
保留意见人签字 :
10参验单位:
建设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四川大桥水电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务和职称 | 签字 |
| 1 | 杨正清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 总 工 程 师 | |
| 2 | 仉奉忠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 工 程 部 主 任 | |
| 3 | 龙月望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 专 家 | |
| 4 | 胡良文 |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设 总 | |
| 5 | 单智杰 |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副 设 总 | |
| 6 | 成体海 |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副 设 总 | |
| 7 | 李建辉 | 四川大桥水电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总 监 | |
| 8 | 周小亿 | 四川大桥水电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副 总 监 | |
| 9 | 赵伟伟 | 四川大桥水电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监理工程师 | |
| 10 | 王晓黎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总 工 程 师 | |
| 11 | 仝飞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质量管理部主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