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代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推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印制
二〇一九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一、封面“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推荐单位为省级文化和旅政部门或和国家机关部门。
三、本推荐申报书可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告通知”栏下载。表格各项栏目以仿宋GB_2312小四号字体填写,不得扩展(“列入地方名录情况”除外)。
四、表格内容一律在计算机上操作填写(除签字盖章部分),填写内容应真实、准确、简练,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一、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 或单位 | (申报地区格式示例:xx省xx市xx县) | ||
| 列入地方 名录情况 | 省级名录 | 名 称 | ||
| 类 别 | ||||
| 列入时间 | (格式:xx年xx月) | |||
| 市级名录 | 名 称 | |||
| 类 别 | ||||
| 列入时间 | (格式:xx年xx月) | |||
| 县级名录 | 名 称 | |||
| 类 别 | ||||
| 列入时间 | (格式:xx年xx月) | |||
| 涉及民族 | (如涉及多个民族请列举,并根据相关度依次排序,将主要民族列在首位。) | |||
| 是 否 多国共享 | (如是,填写已知的涉及国家或地区及项目名称。如项目名称与我国有别,请对应列出。) | |||
| 基 本 内 容 | (描述该遗产项目的具体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以及与该遗产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是如何传承的。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分 布 区 域 | (描述该遗产项目的分布信息,明确到具体的省、市、县。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所在 区域 及其 地理 环境 | (描述该遗产项目所在区域行政建制情况,以及与该遗产项目相关的地理、气候、土壤、动植物、交通等环境特点。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历 史 渊 源 | (描述该遗产项目在历史上的流传情况,以及各历史阶段中的传承群体。项目传承的历史应至少追溯至百年或传承三代以上,传承脉络清晰,可提供以资佐证的历史资料。不少于400字,不多于600字。) | |||
| 主 要 传 承 人 、 传 承 群 体 | (描述当前与该遗产项目活态传承直接相关的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他们对该遗产项目传承和实践的特定作用和特殊责任。不少于400字,不多于600字。) | |||
| 主 要 特 征 | (描述该遗产项目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重 要 价 值 | (描述该遗产项目在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重大价值,以及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存 续 状 况 | (描述该遗产项目在当前的存续状况,包括实践的频率和范围、实践者和受众的人口分布等。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 (描述该遗产项目传承实践的工具,与表现形式相关的制品和作品,及其人文景观、风物遗址等文化场所。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项 目 总 体 概 况 | (总体概述该遗产项目的名称、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实践方式、实践主体、主要特征、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基本情况,不少于500字,不多于800字。) | |||
| 单位名称 | 法定代表人 | ||
| 法人类型 | □企业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其它 (在对应□处填“√”) | ||
| 通讯地址 (邮 编)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 保护工作 专门负责人 | 职 务 | ||
| 电 话 |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 电子邮箱 | |
| 法人证书或组织机构 证明 | (粘贴复印件) | ||
| 保护 单位 保护 能力 情况 | (填写该单位与该遗产项目相关的代表性传承人或相对完整资料的情况;专职从事该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人员情况;用以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规模和条件;用以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的自有资金情况等。不少于400字,不多于600字。) | ||
| 保 护 单 位 承 诺 | 我单位承诺: 我单位申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承诺如实提供所有申报材料,自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保护单位职责,自愿接受文化和旅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并定期报告履责情况。
盖章: 年 月 日 | ||
|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取得的保护成效 | (填写该遗产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为加强和促进该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已经采取的各项具体保护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说明相关群体和个人参与保护工作的情况。不少于400字,不多于600字。) |
|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 (填写该遗产项目今后五年的保护计划,保护计划应围绕记录、建档、传承、研究、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并说明如何确保该遗产项目相关的群体和个人参与保护措施的制定及其今后实施。保护计划应是具体可行的措施,且参与方有明确的责任约定,而非可能性和潜在性的描述。不少于400字,不多于600字。) |
| 五年计划预算编制情况 | |||||
| 预算 项目 名称 | 经费投入 (万元) | 依据说明 | 预期目标 | 资金来源(万元) | |
| 保护单位 自 筹 | 地方(部门)投 入 | ||||
| 保 障 措 施 | (说明为保障保护计划的实施将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包括、机构、人员、经费等。不少于200字,不多于400字。) | ||||
| 备 注 | (如有在各栏目中未纳入的其它内容,请在此处填写。) | ||||
我们作为该遗产项目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同意该遗产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同意(建议保护单位名称)作为项目保护单位,愿意共同参与该项目的申报以及今后的保护工作。
签名或盖章:个人签名并填写单位或住址,单位、群体盖章;须与前述“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对应。
|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