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ABC中,BC=,AC=3,sinC=2sinA.
(1)求AB的值。(2)求sin(2A-)的值。
2、设△ABC的内角A、B、C所以的边长分别为a,b,c,,
(1)的值。(2)的最大值。
3、在△ABC中,,.
(I)的值;(II)设△ABC的面积S△ABC=,求BC的长。
4、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A=60°,c=3b。
求(I)的值;(II)的值.
三角函数(四)
1、在△ABC中分别为角A、B、C的对的边长, ,,。求A、B及、.
2、在△ABC中,内角A、B、C对边的边长分别为,已知
(I)若S△ABC=,求.
(II)若,求△ABC的面积。
3、设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I)求角B的大小;(II)求的取值范围。
4、在△ABC中,,,
(I)求角C的大小;(II)若△ABC最大边的长为,求最小边长。
三角函数(五)
1、已知△ABC的内角A、B及其对边满足求内角C.
2、△ABC中,D为BC上的一点,BD=33,,,求AD.
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I)求的值;(2)当时,求的长。
4、设△ABC是税角三角形,分别是内角A、B、C所对边长,
并且。
(I)求角A的大小;(II)若,求
三角函数(六)
1、在△ABC中,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
(I)求角A的大小;(II)求的最大值。
2、已知△ABC的面积S=,,求.
3、已知△ABC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3,4),B(0,0),C(c,0)。
(I)若,求的值。
(II)若是钝角,求边的取值范围。
4、△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三角函数(七)
1、设函数
(I)的最小正周期。
(II)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当时,的最大值。
2、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M()
(I)求的解析式;(II)当时,求的值域。
3、已知.
(I)求向量的长度的最大值。
(II)设,且,求的值。
4、已知向量与互相垂直,.
(1)求与的值。
(II)若,求的值。
三角函数(八)
1、已知函数.
(I)求的值;(II)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已知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4.
(I)求的最小正周期;(II)求的解析式;(III)若,求.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
(I)求以线段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II)设实数满足,求的值。
三角函数(九)
1、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I)若,求的值。
2、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最大值;(II)求函数的零点的集合。
3、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求函数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角函数(十)
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II)求函数的最大值,此时的集合。
2、设函数,.
(I)求的值域;
(II)记△ABC的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若,求的值.
3、已知函数.
(I)当时,求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
(II)当时,,求的值。
三角函数(十一)
1、设函数.
(I)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
(II)设A、B、C为△ABC的三个内角,若,.且c为锐角,求sinA.
2、设向量.
(I)若与垂直,求的值;
(II)求的最大值;
(III)若,求证∥.
3、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I)求的值;(II)求函数在区间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十二)
1、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2、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与最值。
(2)令,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已知.
(I)求的值;(II)的值。
三角函数(十三)
1、
(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性。
(II)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
2、已知向量A为税角。
(I)作角A的大小。
(II)求函数的值域。
3、已知函数的最大值是1,其图象经过点M().
(I)求的解析式。
(II)已知,求的值。
忽略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