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47:51
文档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文化路小学张婷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五篇课文:《鲜花和星星》、《放小鸟》、《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月亮和云彩》和《练习6》。通过孩子喜欢的儿童诗、童话等来引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懂得爱护环境。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充满了儿童趣味,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练习六安排了五项内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做做说说、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文化路小学张婷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五篇课文:《鲜花和星星》、《放小鸟》、《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月亮和云彩》和《练习6》。通过孩子喜欢的儿童诗、童话等来引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懂得爱护环境。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充满了儿童趣味,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练习六安排了五项内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做做说说、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文化路小学  张婷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鲜花和星星》、《放小鸟》、《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月亮和云彩》和《练习6》。通过孩子喜欢的儿童诗、童话等来引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懂得爱护环境。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充满了儿童趣味,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练习六安排了五项内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做做说说、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并读通课文。

    2、学会42个生字,认识6种偏旁,认识绿色通道内27个汉字。认识1个多音字“着”。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4、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5、学习仿写句子,学习ABB式的词语。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42个生字,认识6种偏旁,认识绿色通道内27个汉字。认识1个多音字“着”。

难点: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学习仿写句子,学习ABB式的词语。

3、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渗透环保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13课时。其中《鲜花和星星》2课时,《放小鸟》2课时,《这儿真好》2课时,《世界多美呀》2课时,《月亮和云彩》2课时,《练习6》3课时。

单元小结:

14《鲜花和星星》

教材分析:

本课一首儿童诗,写出了一个儿童眼中的世界。全诗一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第一节中“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和第二节中“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不仅描述了鲜花满地,繁星满天的情景,而且再现了儿童看鲜花、数星星时的天真烂漫,充满了情趣。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想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法学法:

儿歌所写的“满地鲜花”“满天星星”意境纯美、含蓄隽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欣赏美丽的画面,体会夏天大自然的美,再进一步带领学生亲近夏夜的繁星,让孩子完全融入文中所写美景。课堂中设计多种如:只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让孩子从朗读中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两个谜语:

(1)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鲜花)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星星)

2、夏天到了,草地上满地是鲜花;到了晚上,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着明亮的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鲜花和星星的诗歌。

3、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找出有轻声音节的词语,用笔画出来,自己练习读准。

出示生字词(课件)

最喜欢  满地   晚上  

这里    那里   数着

一朵    一颗   真

读准轻声:(课件)

喜欢   那里  星星 

花儿   睡了   数着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读诗歌,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挂出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出示所有生字:

     最 满 朵 那 真 晚 数 颗

看一看,想一想,说说这些生字宝宝用什么方法记住呢?

2、指名说记忆的方法和注意点,并指导扩词。

最:注意关键笔,“耳”的第一笔要长。

满: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第九笔是横折钩。要写得扁宽。

朵:上面不要写成“几”。

3、练一练。

学生描红、书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随堂练习

1、选择恰当的音节。

   数(shù shǔ)数    数(shù shǔ)不清

好(hǎo hào)学    好(hǎo hào)学生

2、填上合适的词。

        棵  颗

      一( )大树  一( )星星 

  一( )种子   一( )青菜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喜欢它们吗?你能用喜欢的语气读吗?(提醒:第二个“星”是轻声)

二、创设情境、感悟朗读

(一)学习第一节

1、老师要带小朋友到草原上看鲜花数星星,现在闭上眼睛,我们一会儿就到了。(出示多媒体,情境范读课文)

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不一样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没有自然段,它的每一部分我们称为一节。

想一想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你喜欢哪一小节你就读哪一节?

2、小朋友读得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多媒体出示图片)吧!看到这么美丽的花你想到哪些词语来赞美它?

生1:漂亮      生2:美丽  

生3:五颜六色  生4: 花的海洋

3、说得真好呀!如果你站在这美丽的花丛中,你最想干什么呢?

师:看着这些美丽的花儿,我真想在花丛中给大家上课呀!你们呢?你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

生:我想在花丛中玩耍

生:我想在花丛中写作业

4、文中的姑娘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这满地的鲜花,看看课文的插图小女孩在干什么?

生:闻花

生:看花

是呀!她太喜欢这美丽的花了,于是她用儿歌来表达她的喜爱之情的,看,她说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第一节)

读一读 

听完了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多 美)

从哪儿看出来?

(板书:满地)

(多媒体点击变红:这里一朵,那里一朵)

5、夏天的花不但多,而且美,谁能通过读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是坐在花丛中的小姑娘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配乐)

全班齐读

6、好的诗句不但要读好,还要记到脑海中去,会背了吗?

7、朗读表演

(摸着学生的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祖国的花朵们,你们表演的真棒!

(二)学习第二节

1、过渡:同学们在草地上一边赏花,一边背儿歌。不知不觉夜晚悄悄来临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怎样了(睡了),这时候天空中最美的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了。(出示多媒体星星图片)这就是星星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像我们的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

生:一颗颗星星就像一颗颗宝石。

生:我想和星星说说悄悄话。

生:我想摘一颗最大的给老师。

2、 这么美丽的星星让我想起一首好听的歌《小星星》,老师为你准备了歌曲,我们一起唱来吧!爱表演的同学可以边唱边表演。(多媒体出示动画歌曲)

3、这么美丽的夜空,我们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多媒体出示第二节重点字加点斜体)

到了晚上

花儿睡了

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一颗,

那里一颗,

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4、谁来读一读?

(“花儿睡了”读得轻些,抓住“满天”等词读出星星的多)

5、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学一学。说一说从这一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5、能试着背出来吗?需要准备一下吗?

6、老师增加一点难度把全篇连起来背一背。(多媒体出示全篇)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老师仿照课文写了一段小诗。我只写了一半,还有一半请小朋友来补充。

(出示:我喜欢遍地的菊花

这里       ,那里        ,

真比        还多。

草地上遍地的牛羊

这里       ,那里        ,

真比        还多。)

四、布置作业

(多媒体出示)

我来当诗人

    找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给画配上小诗,做一次小诗人。

板书设计

14 鲜花和星星

满地的  满天的

教学反思:

15《放小鸟》

教材分析:

《放小鸟》这一课叙述了“我”“得到小鸟----养小鸟”到经过思想斗争而“放飞小鸟”的经过,表现了我“爱护小鸟,就要让小鸟自由”思想感情,故事情节曲折感人,“我”的思想感情也由“得到小鸟”对小鸟的“喜爱”,到小鸟“一动不动”时的“着急”,到“放飞小鸟”之后心里的“高兴”,心理变化也起伏跌宕。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牢固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

1、培养学生朗读、想象的能力。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教学方法:

1、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适合学生朗读。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课文插图,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陶醉于故事情节中,设身处地的为小鸟着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语言,形成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

教具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放小鸟》。

2.板书课题:放小鸟

3.指名读题,齐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读了课文,相信你们自己就能明白了。

二、初读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zuǐ     hē     zháo

嘴 巴   喝 水   着  急

cháo    chuāng   jiāo

朝  前   窗  户   焦 急

xiǎng niàn   chì bǎng

         想    念     翅  膀    

自由读、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开火车”读(提示多音字“着zháo”),注意正音。

过渡:读准了这些字音,相信你们一定能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出示要求(你们一定能做到:读通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练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闪”、“非”、“找”、“常”、 “羽” 、“定” 、“决” 、“拍”   

2.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3.分析字形,讨论如何写好生字。    

4.学生描红。

5.练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放小鸟》,请小朋友把课题读一遍。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新词。

     羽毛 一闪一闪 非常 叫唤 决定

找孩子 一定 着急 拍拍翅膀 朝着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课讲了谁放小鸟?他为什么要把小鸟放掉?难道他不喜欢小鸟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二、感悟课文,放飞心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1)找出小鸟是什么样的?能把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吗?

  (学生在书上划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2)小鸟长得真可爱,谁来把小鸟的可爱读出来?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你能给“非常可爱”换个说法吗? 

(十分可爱、特别可爱)

  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鸟,你们喜欢吗?那就把喜爱的语气读出来吧!

  (齐读第一句话。)

(4)“我”也很爱小鸟,于是我……出示句子:“我把它放进给它……给它……”(齐读)

   我对小鸟这么好,小鸟高兴吗?(一动不动)

(5)看到它不肯吃,不肯喝,我的心里怎么样了?(着急)你能把着急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读)(着急的“着”多音字)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小鸟的可爱,“我”对它的爱和着急。

2、教学第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赶快读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读)

(2)指答。(我看到一只鸟,听到它在叫唤。)

   (3)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非常的着急,到处寻找。现在终于找到了,却发现孩子被关进了笼子里,鸟妈妈急不急?课文中用哪个词表示的?(焦急)

(4)(放课件:鸟妈妈在窗外向笼中的小鸟焦急的叫着!)听,鸟妈妈在叫小鸟呢!它的叫声是那样的焦急。 

(5)焦急,什么意思?(非常着急)谁来做一做这只焦急的鸟妈妈?(指读: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6)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相见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把自己当成鸟妈妈或小鸟,想象一下吧。然后,同桌的小朋友,一个做鸟妈妈,一个做小鸟,互相说一说吧。(想想自己如果放回家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下班回来,见不到你又会怎么样?)

(7)同桌上台表演,生评价。

(8)出示填空指答。(我是鸟妈妈,我对小鸟说:“                ”我是小鸟,我对妈妈说:“                  ”)

(9)有一首歌大家一定会唱。(师引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虽然笼子里有食吃,有水喝,但离开了妈妈,失去了自由,哪里有幸福啊?)看到小鸟和妈妈虽然见了面却不能在一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小鸟真可怜。我一定要放了小鸟,让它和妈妈一起飞回美丽的大自然!飞到属于它们的家。)

(10)现在让我们用心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一下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感情,体会一下,“我”爱小鸟的感情。 (出示段落齐读。)

3、自由读最后一段

(1)小鸟飞出笼子,就要跟着妈妈飞走了,他会对小男孩说什么话?(“谢谢!” “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再见!” “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你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鸟类的人。)

(2)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动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愿意读最后一节的小朋友一起捧起书,齐读。

三、总结课文

1、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应该还给它自由。想象一下小鸟回到大自然会干些什么呢?(同桌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小结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

四、迁移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羽毛      (      )的嘴巴     

(     )的眼睛      (      )的头发

2、在课文中找出和“着急”意思相近的词(焦急),用这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

五、拓展延伸

 1、不但我们爱鸟,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音乐家也十分爱鸟,他们写了许多的诗,谱了许多的曲来赞美鸟。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背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

2、凡是对小鸟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继续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自己成为鸟儿的保护者。

板书设计:

放小鸟

送    养    放

爱    急    乐

鸟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反思:

16这儿真好

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9个二类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法学法:

课文较长,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要花较多的工夫,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小熊找朋友为线索指导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岛上的情形,体会“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则是感悟小熊种树的辛苦,感受小岛上发生的变化。第四、五、六自然段无需多讲,可放手让学生自读,抓住“这儿真好”想象一下小岛现在的样子,说一说这儿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文,把小熊一个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动物们都夸这儿真好,纷纷住到了小岛上的情景相对比,来加深体会,感受小熊的惊喜心情。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看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是否感悟。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课题)学生对课题设疑。

生:“这儿”是哪呀?

生:为什么说“这儿真好”?

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打开课本到97页,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标上段落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一座       荒岛       两年       连忙  

梦见      不停地     孤零零     划着船

飘来飘去  漫山遍野   绿树成阴

3、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4、“这儿”是指什么地方?

5、小熊住的小岛原来是什么样儿?现在又是什么样儿呢?带着问题,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并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有关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三、认识小岛原来的样子,体会小熊的孤单。

1、原来这里是什么样儿呢?

一座小小的荒岛

(出示:荒岛,开火车读)

2、理解词语“荒岛”。

大家看看图,再想一想,荒岛上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四、指导生字书写

学习“座、空、连、忙、呀、话、年、象、极”和偏旁“穴宝盖”、 “撇刀头”。

    1.小组内同伴讨论:你会记住哪个字?怎样记?

   2.交流讨论结果。

   3.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4.指导写字。“象”中间的撇一笔写成,认识偏旁“撇刀头”。

5.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检查写字姿势。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6课--《这儿真好》(齐读课题)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3今天小熊呀,来到了小朋友们身边,听,它正向大家打招呼呢!(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看到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了吗?你们能教会我这些词语怎么读吗?)哦,小熊要向大家请教这些词语怎么读,你们能帮帮他吗?

  [课件显示]

   一座       荒岛       两年       连忙  

梦见      不停地     孤零零     划着船

飘来飘去  漫山遍野    绿树成阴  

(1)给你一点时间,把这些词语先读给自己听一听。

(2)各个声音响亮都很自信,看来,要把这些词语读准确难不倒大家。可要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把它们念好,可就有点难了,谁愿意来试一试的?你觉得我能把哪个词语读得特别好,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给我打个招呼,好吗。(指名读:你想读哪个词?)

  (3)刚才这些小朋友给小熊当老师,表现得都不错,这样让我们一起再来给小熊读一遍好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 出示荒岛的图片,自读,填空:这儿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只有_________。

(2) 小岛上没有树,没有花,只有石头,非常荒凉。这儿没有小鸟,没有其它动物,只有一只小熊,孤零零的。小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找几个小朋友扮演小熊说一说。

(3)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三段。

过渡:小熊在岛上感到很孤单,它多么想和朋友一起玩呀!这时云儿来了。

(1) 范读第二段~第三段第一句。课件出示图片。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云儿会告诉小熊什么呢?

(2) 小熊明白了云儿的意思,它是怎么做的呢?使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把“小熊明白了……绿叶成阴”这一段话,好好地读一读。

(3) 指名朗读、评议。

(4) 小熊种呀种,种个不停,种了许多树。几年过去了,这座荒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美丽了。

3、学习第四~六段。

过渡:这儿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遍地是小草和小花,花儿的香气弥漫在清新的空气中。一只小鸟飞来了,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它会怎么说呢?其它的小动物来了,又会说些什么呢?

(1) 指名读。

(2) 自读。

(3) 学生戴头饰表演。

三、总结延伸。

如今,小岛上到处都是绿树,鲜艳的花朵,小动物们可以在这儿尽情的玩耍。假如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小岛上,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一定也会情不自禁地说:“这儿真好。”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跟在小熊的后面经历了找朋友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是啊,在小熊的努力下,一座荒岛变成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吸引来了许多朋友,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大家多么——重要)。问学生:“你打算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努力呢?”

板书设计:

这儿真好

荒岛——————————————————绿岛

                            种啊种

没有()  没有()              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教学反思:

17世界多美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一段写小鸡在蛋壳中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第二、三、四段写小鸡所看到的蛋壳外的美丽多彩的世界。世界。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5个二类字,学会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本课4个叠词,尝试理解运用叠词。

4、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5个二类字,学会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学会本课4个叠词,尝试理解运用叠词。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对朗读比较感兴趣,但阅读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喜欢美丽的世界,但都只是较为直观的感受。

    在本堂课设计时,我努力尝试着把“享受语文,快乐语文”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伴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情感的主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画出来、标上自然段序号。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dūn  zhe      fū xiǎo jī   zhàn le qǐ lái   jī jī 

蹲   着      孵  小  鸡    站   了 起 来   叽 叽

huáng hū hū   lán zhàn zhàn   lǜ yīn yīn   bì chéng chéng                                        

黄   乎 乎    蓝  湛   湛    绿  茵  茵   碧   澄    澄

shì jiè        měi lì         dàn ké er     hěn jiǔ

世   界       美  丽          蛋 壳 儿      很  久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读文。

5、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6、讨论:小鸡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汇报展示句子:

①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②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田字头”“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 指导写字。

 2) 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 生写剩余的生字。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画小鸡的孵化过程和小鸡眼里的世界。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课题)

  2、那就让我们跟随小鸡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吧,高兴吗?

  3、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边引背边看课件)

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见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⑵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⑶“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对于出现的两个关于颜色的词语“蓝湛湛”“绿茵茵”不强求孩子抠字眼,研究究竟什么是“湛湛”“ 茵茵”,能结合图片颜色对比了解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就可以。)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小组合作,拓展说话

  1.小鸡往前一看,田野里更美了!(看图说话)

  (出示)太阳——油菜花——山坡——

  师: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

  生:世界多美呀——红艳艳的,黄灿灿的,绿油油的。

  2.小鸡还想环游世界呢!它会到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巡视了解、指导)交流。(花园里、动物园里、草原、校园、旅游景点……)

  3.小鸡来不及看,我们来不及帮它说呀!因为小鸡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引说)红彤彤的、黄灿灿的、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紫微微的、红艳艳的……让我们和小鸡一起从心底里说——世界多美呀!

七、迁移练习

(1)公园真美呀!天是(   ),树木是(   ),河水是(   )。

(2)(   )真美呀!天是(   ),麦苗是(   ),河水是(   )。

扩展词语:红——、白——、紫——,黄—— 金——

拓展短句: 

(        )是红_____的

(        )是黄_____的。

(        )是白_____的。

(        )是金_____的。

(        )是紫_____的。

板书设计:

17、世界多美呀!

 蓝湛湛

           绿茵茵  爱大自然

           碧澄澄

教学反思:

18 月亮和云彩

教材简析:

本课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跑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课文一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朋友在晚上玩时发现月亮在云彩中穿行;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话,第1、2句写了两个孩子对眼前情景的不同看法,第3句话写李小文为了使大家相信,他让大家在大树的树杈间看月亮;第4句话写通过观察,大家都认为李小文说的是对的。整篇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适合儿童阅读。

  课文里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掌握音形意,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亮”、“明”、“暗”、“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和重点词语,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阅读教学的整体架构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本课以指导朗读活动为“经”,以学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回去认真观察夜晚的天空了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

2、导读: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认真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秘密呢!(教师板书课题)

3、出示生字“亮”和“彩”,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强调“亮”“彩”是轻声)

4、指导读课题,特别是轻声词语“月亮”和“云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教师的停顿以及情感表现。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3.全班齐读,反馈读的情况。

4.教师适当地评价。

5,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生字新词。

6.反馈图画生字新词的情况。

7.学生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词语

yuàn zi  li       yí  huì  er     pǎo de kuài 

院 子  里       一 会 儿         跑  得 快 

xiǎo péng yǒu    chuān xíng      míng  àn

小 朋 友          穿  行       明  暗 

dīng dà yǒng     lǐ xiǎo wén      

丁   大 勇        李 小  文      

(“一会儿”比较难读,多读几遍)

8.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再强调。

9.用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练习。

10.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教学生字

1、学习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朋、暗、明、快。

“朋”左右两边相当,其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2、学习“文”,这是独体字,注意写时要居中。

3、出示“亮、穿、李”,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上下对正。

4、指导描红,师巡视。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揭示课题:月亮和云彩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月亮和云彩》,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指导读好课题。

二、细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并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数一数共有几句话?

2、用“—”画出张大勇说的话,用“﹋”画出李小文说的话。

3、想想谁的话对,他是怎样证实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指导学生阅读第三句。李小文想办法借树为参照物,要小朋友们观察,从而来证实自己说的正确。

4、理解“果然”。

指导朗读时,“果然”一词语气要加重,读出惊喜的语气。

5、同时观察夜空,大家都觉得月亮跑得比云彩快,而小文却为什么能够发现云彩比月亮快呢?

6、总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采取一定办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你喜欢李小文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认真观察,善于动脑)

7、同学们,生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希望你们和小文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问题的。

8、自由读、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亮、穿、李、文”。

前面3个字是上下结构,“文”独体字,笔画少,写时要居中。“亮”可与“高”加以区别。

四、随堂练习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们看见( )在云彩里( ),一会儿( ),一会明。

(2)大家看了一会儿,只见( )云彩( )跑过去了,却看不见月亮( )。大家说:“( )确实跑的很快,而( )是不动的”。

2、一会儿……一会儿……

①月亮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②小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

③妈妈一会儿(      ),一会儿抹桌子。

④小鸟一会儿(      ),一会儿(      )。

⑤(      )一会儿(      ),一会儿(      )。

板书设计:

月亮 和 云彩

跑的真快    是……不是

                                

教学反思:

                          

练习六

教材分析:

1、学习字词句,把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积累词语和背诵儿歌。

3、做做说说。“小小体育窗”展览,做做解说员。

4、学写铅笔字,注意先写“走之底”里面的部分。

5、口语交际:我在“六一”这一天。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用字词句。

2、读背成语和儿歌。

3、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进行综合性语文练习。

4、写好“走之底”的字。

5、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六、一”儿童节这天参加过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练习说话,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表达的能力

难点: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法学法:

   1、通过对照直观形象的图片边读边想象成语描绘的情景,理解成语、儿歌的意思,从而积累成语、儿歌。

2、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像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走向实用语文的道路。

3、创设情境,进行模拟表演,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一)、谈话导入,读题。师:家,多温暖,多幸福的地方。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能不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

指名说。

师:在你的小房间里都有些什么?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读词串。

1、(出示词串字词)师:请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读。指名读,学生、老师共同正音。

2、指导字音:铃 屏,要读后鼻音;脑,要读鼻音。

3、诵读词串,明了房间与用具的关系。

(三)、看图粘贴卡片,写生字卡。

1、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自己读读手上的生字卡片。四人小组交流学习。

学习内容:把手中的生字卡片与同伴交流,读准字音,共同学习词串,朗读成诵。

2、出示房间挂图:你能把手中的生字卡片粘贴在相应的图上吗?

3、粘贴练习,建立图像与词语的联系。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我们经常认认,就能记住啦,回家试试看。

(四)、说说自己的卧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用表示有关用具的词语说话。师:说得真好!今天学的词儿里大多是我们熟悉的字,大家愿意抄一下,把它们写得很漂亮吗?

学生抄写词串。 

二、教学第二项“读读背背”

  (一)、学习成语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4. 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 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 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自读儿歌。

   7.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 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第二项“读读背背”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读儿歌。自由读、同桌读。

2、指名读。老师正音。

3、教师范读。看图,小孩在干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它。

四人小组练读儿歌。指导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重音。

分男女生读。

遇到困难你们害怕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全班齐读,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项“做做说说”   

1. 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 带来照片了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 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 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 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 师总结。

第三课时

四、教学第四项“写好铅笔字”

(一)、审题。

(二)、出示:远 迎 运

1、指名认读。

2、了解三个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

这三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指名说说三个字的笔顺。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三)、指导书写。

1、“走之底”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左半格,起笔“点”居左上格,第二笔的“横折折撇”在左半格横中线的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是平捺。2、迎:第二笔“竖提”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竖”要紧靠竖中线,结构要紧凑。

3、老师范写。

(四)、练习。(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反馈。教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

五、教学第五项“口语交际”

 (一)、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二)、指导学生练说

   1. 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

   2. 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 学生自由练说。

   4. 指名说,师生评议。

   5. 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 指名连说,再指名说。

 (三)、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四)、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

    “六一”节的活动有(  )、(  )和(  ),

     我最喜欢(    ),

     因为(    )。

教学反思:

文档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文化路小学张婷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五篇课文:《鲜花和星星》、《放小鸟》、《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月亮和云彩》和《练习6》。通过孩子喜欢的儿童诗、童话等来引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懂得爱护环境。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充满了儿童趣味,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练习六安排了五项内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做做说说、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