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订线………………………………………………………………装订线………………………………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2012.11)
命题人: 审核人:
温馨提示:本卷共4页6大题,5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请你看清题目,认真作答,答案直接写在答试卷上。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空气、土壤等。
2.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 、物体表面的 以及阳光的 有关。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
4.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
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7.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 。人们发现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__ 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9.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里。
10.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 (填“早晨”、“中午”或“下午”)。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镜子 C、蜡烛
12.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13.18世纪英国科学家( )曾通过凸透镜制得氧气。
A、牛顿 B、爱因斯坦 C、普利斯特列
14.生态瓶中,( )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1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 B、煤 C、石油
16.通过光的( ),我们才能如图看到了书上文字。
A、照射 B、反射 C、折射
17.光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 )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18.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19.为了避免光线刺激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20.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方向相同 B、长短不同 C、长短相同
21.个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22.在下列环境中,绿豆芽的根会朝着哪个方向生长?( )
A、有水 B、没有水 C、与有水没水无关
23.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 )原理。
A.反射 B.折射 C.直射
2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25.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2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7.物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28.如图所示宇航服一般做成银色的,是为了( )
A、吸收太阳能 B、防止辐射 C、美观大方
29.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发现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r(读作“伽玛”)射线
30.上午八点,小明测得一物体的影子长度为1米,到了10点,小明再去测这一物体的影子,结果( )。
A、影子小于1米 B、影子没变 C、影子大于1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31.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直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去看太阳。………………………( )
3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运用了光的反射。…………………………………………( )
33.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
34.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外不稳定约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约2万多摄氏度。……( )
35.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36.日晷是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的一种工具。…………( )
37.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
38.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都是光源。………………………………………………( )
39.如果太阳在你的前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前面。………………………………( )
40.青蛙冬眠、候鸟的南飞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41.古代劳动人民把稻谷平摊在地上晒,是想让稻谷吸收更多的阳光。………………( )
4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4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反射光不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
44.冬天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我们需要穿深色的衣服。…………………………( )
45.非生物和生物一样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14分)
46.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列植物对于 47.请画出潜望镜光的传播路线。
的叶子及生活环境进行连线。
香蕉树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树 叶刺 雨林
48. 在生活和生产中很多地方应用了各种镜子,对下面镜子运用的类型进行连线。
医生的额镜 凹面镜
汽车的反光镜 凸面镜
潜望镜 平面镜
道路转弯处的球面镜
太阳灶 凸透镜
放大镜
五、简答题(8分)
49.图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期中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未表示出来的__________
(2)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消费者有________种。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
(4)如果大量捕猎狐、鹰,那么兔子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50.完成下表实验计划。
| 研究问题 | 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
| 我的猜想 | |
| 要改变的条件 | |
| 不改变的条件 | |
| 实验方法 |
| 镜子数 | 0 | 1 | 3 | 6 |
| 光的强弱 | 弱 | 较弱 | 较强 | 强 |
| 温度 | 20℃ | 22℃ | 24℃ | 28℃ |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① 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__。
② 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美国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参(2012.11)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生物因素、阳光、水 2.颜色、粗糙程度、照射角度
3.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生态系统 4.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广东鼎湖上自然保护区
5.光源、遮挡物、屏 、投影 6.生物群落
7.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 8.光的反射、反光、会聚
9.黑暗潮湿 10.中午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A
21.C 22.A 23.C 24.B 25.C 26.C 27.B 28.B 29.B 30.A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14分)
46.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列植物对于 47.请画出潜望镜光的传播路线。
的叶子及生活环境进行连线。
48. 在生活和生产中很多地方应用了各种镜子,对下面镜子运用的类型进行连线。
五、简答题(8分)
49.(1)草、兔子或鼠、非生物
(2) 、 3种 。
(3)草、鹰
(4)增加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50.完成下表实验计划。(8分)
| 研究问题 | 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
| 我的猜想 | 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或者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
| 要改变的条件 | 光 |
| 不改变的条件 | 除光以外其他条件一致 |
| 实验方法 | 让一组蚯蚓得到光,保持湿润(干燥),叫实验组,让另一组蚯蚓得不到光,保持湿润(干燥),叫对照组,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同一种光源,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52.(6分)
① 平衡 ②人类 ③退耕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