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洪山中学自评报告
上海市洪山中学位于浦东新区洪山路240号,始建于1986年,学校占地面积13454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500平方米,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26.01%。学校不仅在校园环境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意识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善待环境的道德观,锻炼环保实践技能,培养评价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形成环保氛围
1.学校领导注重组织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我校成立了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教研组长、教师和学生代表作为成员。
2、因地制宜,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及各处室组、年级组的工作计划都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及时开展环境教育,促进环境教育整体效应场的形成。
3、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学校定期开展会议,研究和落实环境教育工作。确定各部门和个人职责。
第一,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在有关上(如活动经费、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环境教育及创绿工作的倾斜度。
第三,环境教育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4、加大环境建设投入,确保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2007、8年,总计用于绿化环境建设的总投入达60余万元。
5、注重过程管理,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学校定期将学校环境教育中的计划、总结,开设的相关课程教学计划和案例以及各项主题活动的材料进行一定地梳理,通过资料的整理总做,学校既可以对于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小结和反思,也可以发现工作中的缺失,及时加以调整,使环境教育工作能更加有效地推进。
6、加强环保师资培训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师资培训,积极参加区环保、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并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环保师资培训工作。学校还积极挖掘自身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利用教工学习的时间,经常举办环保培训,提高师资素质,推动环保教育的进展。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1、通过专题教育,普及环境教育。
学校领导在每学期开学初就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学校团委、学生会、年级组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发出环保专题倡议,营造创建氛围。学校开设环保教育专题讲座,使每位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相关的法律常识。
2、注重学科渗透,加强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我校要求各级科组的思想品德、语文、科学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找出环境教育的知识结合点,进一步深入探索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义务观念。
3、开发校本课程,突出环保重点。
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编撰了环境保护的校本课程《地球——人类的家园》,并在学校中开设拓展型课程,获得了学生的欢迎,也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社团活动,拓展环境教育。
各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定时、定内容开展活动,深入学校周边地区的各个角落,考察环境保护和纠正个别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与此同时,学生们也积极参加校环保兴趣小组,研究环保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
5、加强教研活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各教研组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定期召开教研活动,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时分析、反馈各自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环境教学活动优质的发展。
三、发挥德育整体功能作用,进行环境教育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学校举行环保为主题的班(队)会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和电脑小报评比。在每学期开学开展了教室的班容班貌、美丽课室评比,将节水、节电、班级卫生、教室布置、垃圾分类等环保教育内容纳入评比要求,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教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2、加强环保宣传,营造良好的环保社会环境
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橱窗、校园网和环境保护专题讲座等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强化师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电脑小报的制作和为民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和环保相关的法律常识和知识,增加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居民携手,建设良好的社区环保环境。
3、小手牵大手,发挥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除了在校争做环保小卫士以外,同学们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将环保的理念广为宣传,他们经常到社区新增绿地进行环保宣传,拾拣白色垃圾,师生的行动也感染了周围的居民,他们自觉地配合师生的环保宣传,并从自身做起,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保持环境整洁优美,形成绿色校园
1、重视绿化工作,形成清新、美丽的校园。
校园内有校门绿化区、广场绿化区、田径场绿化区、教学绿化区等秀丽的植物绿化区域。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环境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总务处还设立了专门负责日常的树木、草地、花丛的养护的工作人员,校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每天两次,负责校园卫生的值周班学生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的杂物、拔除其间的杂草。对每一个的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护绿的参加率高达100%。
2、校园整洁,垃圾分类。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水渠畅通、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景点美观、绿树成荫。厕所有专人清洁,空气流通,干净而无臭味。校内设有定点垃圾分类存放点,每天都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卫生间水箱的改造,及通过对楼道电源开关的改进、对教室日光灯的改造、在各班中设立节电员等措施,使全校的节水、节电工作卓有成效。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食堂的餐厅、厨房,符合卫生标准,在餐厅禁用快餐盒。
3、控制污染,造福后代。
学校的物理、化学实验室等均装有良好的排风系统,保证及时地排除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学校田径场采用塑胶跑道,以确保运动场地无扬尘。对于每天生成的生活垃圾和工作垃圾也及时进行清理,给师生提高了一个整洁、安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五、重视环境教育,教育成果显著
1、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学校将环境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师生环境意识强,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做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自己的无声行动参与着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教师也积极加强环境教育的教科研意识,撰写相关的文章,并相互交流和学习,以理论带实践,促进教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学生通过定期的环保知识测试,温故而知新。
2、积极参赛,喜获佳绩。
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环保竞赛,如美化环境活动方案设计,变废为宝小制作,网上征文活动等。活动中,同学们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个人的才华,又进一步加深了环保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了双赢。
3、坚持不懈,持续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几年来,我校致力于环境教育,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长抓不懈,广大师生共同的努力,使得环境教育在我校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是与学校的日常工作,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4、争做环保卫士,保护环境蔚然成风。
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环保号召,养成勤俭节约、节水节电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善待他人,善待动物,善待环境的好习惯;爱惜粮食、爱护书籍、少喝饮料、减少污染的好习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常到大自然中去的好习惯。学校连续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和花园学校、无烟学校的光荣称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将借这次创建绿色学校为东风,在今后的学校环境教育中,一步一个绿色的脚印,将环境教育作为我们学校永恒的主题。通过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会,从而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