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46:55
文档

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1.玉琮(见右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由此推断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C.区城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2.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
推荐度:
导读2021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1.玉琮(见右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由此推断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C.区城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2.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
2021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

历 史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

1.玉琮(见右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

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由此推断 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 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 C.区城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 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

2.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大的庙群。然而文、景、武帝阶段,却不再提倡甚至罢郡国

庙,至元帝时期,取得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立太上皇庙与儒家思想不相符 B.元帝时汉朝集权发展到顶峰 C.郡国庙的罢黜削弱了集权

D.“大一统”

的治理思想得到了强化

3.右图左侧描绘的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中之“舜”的形象(垂裙帽、窄袖为胡服特点),右侧为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石

棺画像中“舜”的形象(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传说人物的形象具有地域差异 B.鲜卑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生活 C.民间绘画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 D.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倡改易服饰

4.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相权不断衰减。以下内容的排序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密院对掌大政” ②“不置官署,不得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5.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懈奋斗提出过很多主张。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列强,军阀”

④“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1947年,人民艺术家古元创作了两幅版画作品,分别是《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

这两幅作品能反映

A.战争时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敌后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

C.土地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

D.新中国建立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7.2021年是中国党成立100周年,某同学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搜集了四幅和中国党有关的地图,请把下

面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8.右图是1953年12月,北京市人民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的一幅图片。对此图片解释正确的是

A.为第一届召开奠定基础

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形成

D.女性在选举中占据主导地位

9.下表是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导致这三类企业产值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

作论坛,2003年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6年参与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中国 A.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B.坚持倡导“另起炉灶”的基本原则 C.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区域性外交活动

D.彻底实行“一边倒”的外交

1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这一措施 A.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废除雅典的债务奴隶制 C.保障全体公民的政治权利

D.导致雅典城邦迅速衰落

12.以下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美苏由同盟到冷战

B.德法关系不断僵化

C.两德关系日益疏离

D.朝鲜半岛走向

14.下面是某高校的一份学术讲座海报。根据海报提供的信息,该讲座的内容应包括

②英国国有化

③“福利国家”制度④“人民资本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世纪著名的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世界秩序》一书中认为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全球化,而世界政

治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有

①苏联解体欧盟成立

③英国脱离欧盟④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6.(14分)古代货币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圆形方孔),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材料二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注:不要去选择钱的分量与布的优劣)。”

材料三

(1)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8分)

材料四

自宋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初大量发行纸币,纸币不断贬值。明朝中期,唐、五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能被不同地区商品交易者接受,国内长途贸易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1562年,对各地班匠征银代役,民营手工业快速发展。1581年推行一条鞍法“计亩征银”,农民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换取白银纳税。由于白银需求增大,明代大开银矿,但中国白银储量不高,白银货币化主要依赖“丝银贸易”。丝、瓷等商品输往海外,白银从美洲和日本大量流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2)依据材料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影响。(6分) 17.(10分)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史主要大事表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8.(8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年,我国第二次起草民法典,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改革刚刚进行,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我国1986年布《民法通则》。

材料三 1992年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新中国建立后民法典的起草过程进行解读。(8分)

19.(12分)世界人口的流动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12分)

20.(11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独占鳌头,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为

56.4%(1948年),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一度达到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凭借经济实力,美国的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56个国家驻有,在国外建立了480多个军事基地。

二战后,苏联扩大了疆域,控制了周边势力范围区域的资源,并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堪与美国平分秋色。通过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5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长了73%。(1)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4分)

材料二美、欧、日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图

(2)观察上图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7分)2021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案栏中。)

16.(14分)

(1)类型: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或者写一手史料、二手史料(2分)

价值:《汉书》中记载秦兼并六国后统一使用的货币是秦半两,当时货币主要有黄金、铜钱,汉载年代不远,有一定的可信度和价值。

竹简《金布律》记载的货币不仅有金、钱,还有布也相当于货币。由于竹简是秦代所记,价值更高。

考古出土的秦半两,基本形质统一,重量大小不一致,各地出土有不同的钱范;可以推测秦代和地方都可以铸币,秦半两的标准化程度不如《汉书》所记。由于出土秦半两及钱范属于实物史料,更能客观反映历史,价值最高。(6分)

(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纸币不断贬值;白银已经长期流行于民间;通过税收征收白银;白银通

过对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4分)

影响: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2分)

17.(10分)

示例:

主题:向西方学习

1842年《海国图志》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18年《戊戌变法》

解释: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18年《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主流。

18

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典的起草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最终确立。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政治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法典的起草,但由于“反右”“”等政治运动的干扰,更是由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经济条件不成熟,民法典被迫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正在恢复中,民法典起草条件不具备;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很快,民事活跃,出台《民法通则》,作为过渡,民法典出台日益迫切。

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出台,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民法典提供了条件。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经济要与国际接轨,所以民法典起草加快。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综上所述,民法典的出台过程表明法治建设要随社会需求相机而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及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9

方向:1、欧洲人向北美移民;2、3西班牙、葡萄牙向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移民;4、非洲人向美洲移民。(任意2点4分)

原因:15世纪至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后和欧洲各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各州之间的贸易逐步扩展,欧洲人开始向美洲等地区移民。、奴役以及瘟疫的流行,造成印第安量死亡;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黑人被从非洲贩卖到美洲。(4分)18世纪至20世纪初,两次工业期间,为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欧美列强扩大了在亚非拉美地区的殖民侵略,使大量欧洲人向殖民地转移;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著居民被驱赶和,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4分)

20.(11分)

(1)背景:二战后的美苏,军事、经济实力超群,传统欧洲列强实力进一步削弱,难以抗衡;美苏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不同,实行“冷战”,初步形成两极格局。(4分)

(2)特点:美国经济逐渐衰落,但仍是世界霸主;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日本经济发展,地位上升;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影响: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世界逐渐向多极化转变。(7分)

文档

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1.玉琮(见右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由此推断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C.区城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2.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