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Rendering and Modeling of Design
课程代码: 9900485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部门:艺术设计系
学 时:32 其中理论学时:8, 实训学时:24
学 分:2
授课对象: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旅游工艺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设计表现技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物体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学生对空间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1.前期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等。
2.后续课程:《工艺品设计》、《装饰雕塑》、《装饰实训》、《民间工艺》等专业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大量课堂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2.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设计思维与表达。第二阶,设计表现基本原理。第三阶段,手绘表现技法。第四阶段,手绘设计表现
3.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经验传授以外,通过对优秀案例作品的分析,加强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4.加强现代审美观念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物体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学生对空间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
2.难点:如何扩展学生对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手绘设计表现在具体设计中的运用。
五、教学时数分配(共计 32 学时)
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 讲课 | 实训(验)课 | 讨论课 | 其他 | 合计 |
工艺品设计表现概述 | 2 | 2 | |||
工艺品设计表现基础 | 2 | 2 | |||
空间构形/透视原理/构图原理/构形技巧 | 2 | 2 | |||
工艺品设计表现技法/素描表现技法 | 2 | 2 | |||
线描表现技法 | 2 | 2 | |||
彩色铅笔表现技法 | 2 | 2 | |||
水彩表现技法 | 2 | 2 | |||
水粉表现技法 | 2 | 2 | |||
马克笔表现技法 | 2 | 2 | |||
计算机[表现及综合表现技法 | 4 | 4 | |||
旅游工艺品效果图表现技法实训 | 10 | 10 |
1.考核方式:
课程实行随堂考查。每阶段的最后一张作业作为期末考试。学期成绩为平时作业成绩(40%)加期末作品评估成绩(60%)。由教研室主任组织3-5名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
2.评分标准:
(1)设计构思(10%)
(2)综合方案(10%)
(3)设计表现(60%)
(4)设计风格(10%)
(5)艺术表现力(10%)
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设计表现技法》,梁展翔、李永絮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戴端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诠释手绘设计表现》,马克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环境艺术设计表现与创意》,尹传垠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5.《手绘室内外设计效果图》,陈新生 著,安微美术出版社
八、教学内容、实训(验)环节和要求
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学讲义和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上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范画、参考书目、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九、说明
执笔人: 教研室:环艺 系(部)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附:格式要求:文字格式规范、排版格式规范按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行文格式的规定实施。
4.教案及其他媒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