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公司任务绩效指标
1.1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任务绩效指标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招聘目标完成率 | 对招聘计划完成的考核 | 实际招聘岗位人数/计划招聘岗位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2 | 招聘人员的质量/业绩表现 | 突出招聘的质量 | 招聘人员的整体素养、专业化水平、工作表现等 | 由用人单位与部门的直接上级、人事管理、同事共同评价 | 各部门、事业部 | |
3 | 优秀人才流失率 | 评估人才的保持率 | (部门)优秀人才离职人数/(部门)总人数 | 优秀人才统计集中于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各事业部副总以上经营管理人员 | 人力资源部、事业部、总部职能部门 | |
4 | 减员指标 | 完成公司估计辞退人员的计划 | 减员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5 | 人员结构比率 | 人才梯队建设是公司持续进展的基础,薪酬考核专责通过考核管理辅助完成 | 各职务层次人才比率符合预定目标 | 人力资源部 | ||
6 | 业绩合同的签署率 | 衡量完成业绩合同的情况 | 实际签署业绩合同数/应签业绩合同数 | 人力资源部 | ||
7 | 及时完成的考核评估率 | 完成评估考核制度的力度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数/应完成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8 | 考核数据的准确性 | 确保考核的客观与公正性 | 数据差错次数及严重程度 | 人力资源部 | ||
9 | 培训计划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对公司内不一致层次人员培训计划的建立完善是人才培养、提高公司吸引力的重要措施,计划的有利实施是提高人员素养的保证 | 满意度调查结果 | 人力资源部 | ||
10 | 部门费用 | 操纵部门管理办公费的能力及效率 | 部门实际费用/费用预算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考核按时完成率 | 薪酬考核岗位负责考核制度的贯彻落实 | 实际完成考核人数/应完成考核人数 | 务必按照考核流程操作完毕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2 | 考核数据的准确性 | 确保考核的客观与公正性 | 数据差错次数及严重程度 | 人力资源部 | ||
3 | 薪酬计算准确率 | 保证薪酬与考核结果有效结合 | 薪酬计算差错次数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4 | 其他福利计算准确性 | 保险等福利计算 | 计算差错次数 | 人力资源部 | ||
5 | 日常事务性工作完成情况 |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质量 与完成及时性 | 完成时间、完成的质量 | 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评价 | 人力资源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招聘计划、培训计划制定的质量 | 提高招聘与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 实际的招聘、培训效果 计划与实际的偏差 | 人力资源部 | ||
2 | 招聘目标完成率 | 对招聘人才计划完成的考核 | 实招岗位人数/计划预招岗位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3 | 招聘人员的质量/业绩表现 | 突出招聘的质量 | 招聘人员的整体素养、专业化水平、工作表现等 | 由用人单位与部门的直接上级、人事管理、同事共同评价 | 各部门、事业部 | |
4 | 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 | 强调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 培训满意度调查结果 | 各部门、事业部 | ||
5 | 人员结构比率 | 人才梯队建设是公司持续进展的基础,薪酬考核专责通过考核管理辅助完成 | 各职务层次人才比率符合预定目标 | 人力资源部 | ||
6 | 招聘培训费用 | 操纵成本与费用 | 是否按预算执行 | 计划财务部 | ||
7 | 事务性工作完成率 |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质量与完成及时性 | 完成时间、完成的质量 | 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评价 | 人力资源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工时定额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掌握真实的公司数据,有利于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水平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2 | 工时资料的完整性 | 确保并提高基础性管理工作质量 | 及时归类,没有缺失 | 人力资源部 | ||
3 | 各类统计的及时与准确率 | 及时反馈,便于进一步提高与改进 | 统计出现差错、延迟次数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4 | 工时台帐的差错率 | 保证台帐的质量 | 发现差错次数/总检查次数 | 及时、准确登录 | 人力资源部 | |
5 | 其他事务性工作完成率 |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质量与完成及时性 | 完成时间、完成的质量 | 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评价 | 人力资源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各类核算的及时与准确性 | 确保工作质量,防止差错 | 各类保险、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与养老金核算的准确、无偏差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2 | 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 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 | 查阅档案的方便性与档案内容完整性 | 人力资源部 | ||
3 | 各类统计/报表的及时与准确率 | 及时反馈,便于进一步提改进 | 统计/报表出现差错、延迟次数 |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事业部 | ||
4 | 事务性工作完成率 |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质量与完成及时性 | 办理各类保险级其他事务的完成时间与质量 | 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评价 | 人力资源部 |
计划财务部任务绩效指标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经营计划编制的质量 | 对经营计划编制合理性、可行性的衡量 | 编制不及时次数、计划中提供数据的差错次数、不全面的次数 | 数据使用部门、公司领导 | ||
2 | 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 | 对财务预算编制合理性、可行性的衡量 | 编制的及时性,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与实际的成本操纵与管理 效果 | 数据使用部门、公司领导 | ||
2 | 财会管理的规范性 | 确保财务基础性管理的质量 | 帐簿、科目、报表、凭证设置符合国家/集团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 | 计划财务部 | ||
3 | 营运资本周转率 | 有效利用营运资本制造价值的能力 | 平均营运资本/总销售额×365天 | 平均值=(期初值+期末值)/2 营运资本=流淌资产-流淌负债 | 计划财务部 | |
4 | 短期投资收益率 | 利用资金制造价值的能力 | 用于短期投资的资本回报率 | 计划财务部 | ||
5 | 事业部管理效率 | 对事业部的管理力度 | 各事业部三大财务数据的及时到位(投资资本回报率、净利润、现金流)及重要问题的决策反映 | 满意度调查报告 | 计划财务部 各事业部 | |
6 | 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 公司进行决策中所要求的财务数据务必准确、及时 | 提供数据出现差错的次数及严重程度、数据提供不及时的次数 | 数据使用部门、公司领导 | ||
7 | 资金管理的效率 | 保证资金管理的质量 | 资金利用效率 | 计划财务部 | ||
8 | 人才流失率 | 评估本部门人才的保持率 | 优秀员工离职人数/部门总人数 | 人力资源部 计划财务部 | ||
9 | 债务利息率 | 操纵利息的一个杠杆,操纵财务费用,降低成本 | 短期债务利息率与长期债务利息率 | 根据所借金额的加权平均数 | 计划财务部 | |
10 | 债务的合理性 | 操纵利息的另一个杠杆,与公司负债尺度的衡量 | 债务与资产的比例 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 流淌比率 | 计划财务部 | ||
11 | 税收策划 | 合理节税、合理避税 | 公司的税务水平是否处于最优状态 | 外部的税务专家 | ||
12 | 部门费用 | 操纵所管部门的费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部门实际费用/费用预算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 | 对财务预算编制合理性、可行性的衡量 | 编制的及时性,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与实际的成本操纵与管理 效果 | 数据使用部门、公司领导 | ||
2 | 财会管理的规范性 | 确保财务基础性管理的质量 | 帐簿、科目、报表、凭证设置符合国家/集团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 | 计划财务部 | ||
3 | 会计报表分析质量 | 提供有效财务信息 | 会计报表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分析建议质量 | 计划财务部 | ||
4 | 事业部管理效率 | 对事业部的管理力度 | 各事业部重要数据的及时到位及重要问题的决策反映 | 满意度调查报告 | 计划财务部 各事业部 | |
5 | 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 公司进行决策中所要求的财务数据务必准确、及时 | 提供数据出现差错的次数及严重程度、数据提供不及时的次数 | 数据使用部门、公司领导 | ||
6 | 资金管理的效率 | 保证资金管理的质量 | 资金利用效率 | 计划财务部 | ||
7 | 上报财务资料的时效性 | 确保财务资料的及时呈报 | 延迟上报的次数或者频率 | 资料使用方 计划财务部 | ||
8 | 债务利息率 | 操纵利息的一个杠杆,操纵财务费用,降低成本 | 短期债务利息率与长期债务利息率 | 根据所借金额的加权平均数 | 计划财务部 | |
9 | 债务的合理性 | 操纵利息的另一个杠杆,与公司负债尺度的衡量 | 债务与资产的比例 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 流淌比率 | 计划财务部 | ||
10 | 税收策划 | 合理节税、合理避税 | 公司的税务水平是否处于最优状态 | 外部的税务专家 | ||
11 | 部门费用 | 操纵所管部门的费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部门实际费用/费用预算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经营计划编制的质量 | 对经营计划编制合理性、可行性的衡量 | 编制不及时次数、计划中提供数据的差错比率、不全面的次数 | 公司决策层的评价 | 各部门、事业部、计划财务部 | |
2 | 计划编制及时率 | 衡量对事业部、总部各部门经营计划编制的组织情况 | 未及时编制计划的单位数量/应编制的单位数量 | 计划财务部 | ||
3 | 事业部经营状况分析及协调 | 考核对事业部经营状况的跟踪 | 组织不及时的次数 | 事业部、计划财务部 | ||
4 | 公司总体经营计划执行分析报告的质量 | 准确、及时把握公司经营计划执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 报告与实际出入的程度、出现差错的次数 | 公司决策层的评价 | 事业部、计划财务部 | |
5 | 各类统计/报表/分析的及时、准确与客观性 | 提高统计报表及分析的质量,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支持 | 统计、报表与实际的出入程度,出现差错的次数 | 事业部、计划财务部 | ||
6 | 其他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 公司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会计报表完成及时性 | 保证财务报表按时完成 | 每月、每季、每年例行提交的报表完成不及时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2 | 会计报表准确性 | 报表编制准确规范 | 会计报表出现错误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3 | 总帐登录的及时性 | 保证总帐登录的质量 | 没有及时登录的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总帐登录的差错率 | 保证输入凭证 的质量 | 错误登录次数/总登录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5 | 监督审查整体帐务处理效果 | 保证整体帐务处理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 抽查整体帐务处理过程中遗漏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6 | 会计凭证、帐表的完整性 | 保证财务资料的完整 | 缺失、遗失的次数及数量 | 计划财务部 | ||
7 | 稽核工作准确性 | 保证科目正确、数据准确 | 出现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8 | 其他日常事务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来源 |
1 | 各类核算的及时性 | 确保工作质量,防止差错 | 核算工作及时开展与完成的次数 | 计划财务部 有关部门 | ||
2 | 各类核算准确性 | 确保工作质量,防止差错 | 核算出现差错的次数 | 计划财务部 有关部门 | ||
3 | 报销工作及时、准确性 | 保证报销工作的及时、正确完成 | 报帐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对帐工作准确性 | 保证对帐工作准确 | 对帐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5 | 考核的准确率 | 保证考核的质量 | 出现差错的次数 | 对部门的费用考核 | 计划财务部 被考核部门 | |
6 | 其他日常事务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税款申报、交纳及时性、准确性 | 保证公司纳税工作正常开展 | 申报、交纳等工作完成不及时次数,出现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2 | 税额计算准确性 | 保证税额计算合理 | 出现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3 | 出口产品纳税、退税与免税申报准确性 | 保证合理纳税 | 申报出现差错次数及严重程度,不及时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税收策划 | 合理节税、合理避税 | 公司的税务水平是否处于最优状态 | 外部的税务专家 | ||
5 | 账务资料完整性 | 确保帐务基础资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 数据不全面、不准确次数及严重程度 | 计划财务部 | ||
6 | 其他日常事务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现金收支准确度 | 提高出纳工作准确度 | 现金收支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2 | 库存现金保管安全性 | 确保现金、存款票证安全保管 | 差错次数,出现问题隐患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3 | 现金程序规范性、完备性 | 保证现金保管过程执行 | 违反现金管理规范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现金额度操纵有效性 | 加强现金额度操纵 | 现金额度超过规定次数,现金短缺影响工作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5 | 银行对账单录入准确性、及时性 | 督促录入准确 | 银行对账单录入差错次数,不及时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6 | 支票及有价证券保管合理性、完整性 | 保证公司支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 违反支票有价证券管理制度次数,差错出现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7 | 其他日常事务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核算的准确率 | 提高核算工作的质量 | 各类核算的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2 | 比质比价体系的完善程度 | 进一步完善对采购的管理 | 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有用性;体系完善带来的实际价值 | 计划财务部 采购生产部 | ||
3 | 采购物资的成本 | 考察比质比价的实际成果 | 是否实现或者超额实现预算目标 | 计划财务部 | ||
4 | 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 保证一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质量 | 工资、三费的及时、准确发放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成本预算的客观、准确性 | 保证成本管理的 导向性与可行性 | 预算与实际的偏差程度 | 计划财务部 | ||
2 | 成本核算的准确率 | 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 | 核算的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3 | 成本分析的质量 | 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 成本分析的客观、公正、及时;及时揭示有关的成本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有效建议 | 计划财务部 | ||
4 | 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 提高公司成本管理的综合水平 | 各项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完善性与有用性 | 计划财务部 公司、事业部各部门 | ||
5 | 成本有效操纵水平 | 重要的竞争指标 | 成本的有效节约与操纵 | 在预算范围之内 或者低于预算目标 | 计划财务部 | |
6 | 协助定价的准确、客观 | 保证经营/利润目标的实现 | 公司产品价格真实反映产品成本 | 市场部 | ||
7 | 其他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各类核算的准确率 | 确保工作质量,防止差错 | 核算出现差错的次数 | 固定资产/在建、销售、利润明细、内部定价的核算 | 计划财务部 | |
2 | 报表的及时性 | 确保的信息及时反馈 | 按规定完成并提交报表 | 计划财务部 | ||
3 | 报表的准确性 | 保证报表的质量 | 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会计处理的差错率 | 保证会计处理的质量 | 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5 | 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 保证一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质量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核算的准确率 | 提高核算工作的质量 | 各类核算的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2 | 比质比价体系的完善 | 进一步完善对采购的管理 | 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有用性;体系完善带来的实际价值 | 计划财务部 采购生产部 | ||
3 | 采购物资的成本 | 考察比质比价的实际成果 | 是否实现或者超额实现预算目标 | 计划财务部 | ||
4 | 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 保证一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质量 | 工资、三费的及时、准确发放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成本预算的客观、准确性 | 保证成本管理的 导向性与可行性 | 预算与实际的偏差程度 | 计划财务部 | ||
2 | 成本核算的准确率 | 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 | 核算的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3 | 成本分析的质量 | 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 成本分析的客观、公正、及时;及时揭示有关的成本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有效建议 | 计划财务部 | ||
4 | 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 提高公司成本管理的综合水平 | 各项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完善性与有用性 | 计划财务部 公司、事业部各部门 | ||
5 | 成本有效操纵水平 | 重要的竞争指标 | 成本的有效节约与操纵 | 在预算范围之内 或者低于预算目标 | 计划财务部 | |
6 | 协助定价的准确、客观 | 保证经营/利润目标的实现 | 公司产品价格真实反映产品成本 | 市场部 | ||
7 | 其他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 要求完成的其他任务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各类核算的准确率 | 确保工作质量,防止差错 | 核算出现差错的次数 | 固定资产/在建、销售、利润明细、内部定价的核算 | 计划财务部 | |
2 | 报表的及时性 | 确保的信息及时反馈 | 按规定完成并提交报表 | 计划财务部 | ||
3 | 报表的准确性 | 保证报表的质量 | 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4 | 会计处理的差错率 | 保证会计处理的质量 | 差错次数 | 计划财务部 | ||
5 | 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 保证一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质量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计划财务部 |
技改办主任任务绩效指标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技改/信息化项目方案编制质量 | 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与实际的出入与偏差情况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2 | 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率 | 保证按期完成 | 按期完成的项目/计划数/计划完成的项目/计划数 | 技改办 | ||
3 | 公司信息管理有效性 | 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的水平,包含信息系统的建立,顺利运行,与新体系的推荐等 | 各部门对信息提供的满意程度 | 满意度调查统计 | 人力资源部 | |
4 | 信息管理 费用 | 衡量用于与技术有关工作的投入 | 用于计算机维修/护,硬、软件开发,系统保护、升级等的投入 | 计划财务部 | ||
5 | 网络管理质量 | 衡量网络保护的有效性 | 因保护不当,网站不能正常运作的次数 | 各部门 | ||
6 | 网页更新及时性 | 信息及时传递 | 估计时间内网页更新次数 | 信息管理中心 | ||
7 | 组织计算机及网络的培训率 | 提高员工信息化工作效率 | 参加培训人数/计划培训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8 | 信息化培训效果 | 提高员工信息化水平 | 培训后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 | 各部门 | ||
9 | 技改/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操纵 | 有效操纵成本 | 实现或者超计划实现公司的预算目标 | 计划财务部 | ||
10 | 人才流失率 | 评估本部门人才的保持率 | 优秀员工离职人数/部门总人数 | 人力资源部 | ||
11 | 部门费用 | 操纵部门管理办公费的能力及效率 | 部门实际费用/费用预算 | 计划财务部 | ||
12 | 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计划财务部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技改可行性分析的质量 | 确保技改的正确方向与实际效果 | 对实际方案的指导意义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2 | 技改项目方案编制质量 | 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与实际的出入与偏差情况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3 | 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率 | 保证按期完成 | 按期完成的项目/计划数/计划完成的项目/计划数 | 技改办 | ||
4 | 立项申请的进展情况 | 确保立项的顺利通过 | 各类立项技术资料与文件提供的完整性与及时性 | 技改办 | ||
5 | 操作规程编制的质量 | 保证设备操作的正确性 | 操作规程科学、合理指导生产程度 | 生产部 | ||
6 | 其他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技改办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技改新设备的使用效果 | 确保新设备的使用质量 | 新设备能够发挥出预 计的作用与效果 | 生产部 | ||
2 | 技改新设备 的保护质量 | 延长设备的使用期;同时保证正常生产 | 新设备的故障次数 与使用状况 | 生产部 | ||
3 | 现有设备的改造状况 | 提高现有设备的生产率与有用水平 | 现有设备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 | 生产部 | ||
4 |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 保证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 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生产部 | ||
5 | 采购标准设备的性价比 | 提高设备采购的 水平的关键性指标 | 与市场同类价位的设备相比,采购设备的技术质量水平;与市场同等质量的设备相比。采购设备的价格水平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6 |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效果 | 增强对新设备的操作水平 | 实际操作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 | 车间 | ||
7 | 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率 | 保证按期完成 | 按期完成的项目/计划数/计划完成的项目/计划数 | 技改办 | ||
8 | 其他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技改办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非标设备电气设计质量 |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在生产中实际表现 效果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2 | 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率 | 保证按期完成 | 按期完成的项目/计划数/计划完成的项目/计划数 | 技改办 | ||
3 | 引进设备的质量 | 保证设备引进的水平 | 设备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与使用效果 | 生产部 | ||
4 |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效果 | 增强对新设备的操作水平 | 实际操作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 | 车间 | ||
5 | 电气资料的完整规范性 | 保证资料的基础性管理质量 | 及时正确归类,没有缺失 | 技改办 | ||
6 | 技改新设备 的保护质量 | 延长设备的使用期;同时保证正常生产 | 新设备的故障次数 与使用状况 | 生产部 | ||
7 |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 保证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 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生产部 | ||
8 | 其他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技改办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信息的公布的及时性 | 保证公司有关信息的及时传递 | 信息延迟公布的次数及延迟的时间 | 公司、事业部各部门 | ||
2 | 公司网页的制作水平 | 保证公司网页的制作水平,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 对内、对外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 公司、事业部各部门 | ||
3 | 公司网页的及时更新率 | 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 | 网页的更新保护频率 | 技改办 | ||
4 | 其他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技改办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电脑、外设设备采购的性价比 | 保证采购的正确 | 同等价位下选择到合适的产品 | 技改办 | ||
2 | 采购预算执行水平 | 操纵成本 | 资金使用被操纵在预算范围内 | 计划财务部 | ||
3 | 系统的稳固性 | 保证正常的工作 | 系统出现故障的次数 | 各使用单位 | ||
4 | 系统的安全性 | 保证正常的工作, 受外部侵害 | 系统被病毒侵害的次数 | 各使用单位 | ||
5 | 信息系统的及时保护率 |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 没有按要求及时保护 的次数 | 技改办 | ||
6 | 网络系统的整体规划质量 | 确保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 | 系统的科学性、有用性;能够为企业制造真正的价值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7 | 信息设备供应商选择质量 | 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 供应商的资质、品牌、信誉、实力,提供本行业解决方案的经验与能力,具体的报价等综合因素 | 内部、外部的专家组 | ||
8 | 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 保证一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质量 | 任务目标与完成情况对比 | 技改办 |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使用原因 | 指标解释 | 说明 | 数据 来源 |
1 | 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率 | 保证按期完成 | 按期完成的项目/计划数/计划完成的项目/计划数 | 技改办 | ||
2 | 招投标工作 质量 | 保证招投标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 基建工程的成本、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或者超过预期 | 技改办 | ||
3 | 基建工程的质量 | 保证基建的质量 | 基建工程满足设计 要求程度 | 技改办 | ||
4 | 方案、预算编制的及时性 | 保证方案、预算的及时编制 | 与实际的偏差程度 | 技改办 | ||
5 | 方案、预算编制的质量 | 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与实际的出入与偏差情况 | 技改办 | ||
6 | 施工现场的规范化水平 | 保证施工现场的规范性管理 | 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效率 | 技改办 | ||
7 | 其他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 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 期初确定里程碑(包含截止时间、阶段性成果、质量标准),期末检查是否按期完成 | 技改办 |
办公室主任任务绩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