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2015新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12:25
文档

最新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2015新版

 教学内容第1课明暗与立体课时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学具:素描纸,
推荐度:
导读 教学内容第1课明暗与立体课时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学具:素描纸,

 教学内容第1课 明暗与立体

课时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2.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 ,绘画工具材料。

学具:素描纸,2B\\4B\\6B铅笔(或B\\3B\\5B铅笔),橡皮等绘画用品。

 
      
教学内容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

课时2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步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 。

2、通过欣赏佳作,老师讲授,观察生活,动手练习拍摄照片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感受力、表现力,完成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合理构图,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

小中见大,从平常的生活中的事物局部发现美感,表现美。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数码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

  
    
教学内容第3课 记录色彩

课 时

2
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色彩冷暖变化,通过色彩表达自我情感,提高审美认知水平。学生通过趣味游戏和名画赏析,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绘画创作实践来体验自我情感表达。

2、通过色彩归类游戏、色彩知识学习、课堂绘画实验、作业交流、评价总结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3、了解体验色彩带给生活的乐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创作,学会自我表达,自我欣赏,培养学生擅于交流,健康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运用、表现色彩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色彩造型的方法。掌握色彩冷暖变化规律,色彩传达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冷暖变化规律,体验色彩传达带来的不同感受,并能运用到课堂绘画实验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

 
    
教学内容

第4课 雕与刻的乐趣

课 时

2
教学目标1:知道雕刻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了解雕刻的表现形式和与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刻直线、弧线、阴阳线的基本技能,雕刻的简单物品。

2: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材质不同种类雕刻的形式美和表现方法,运用铲、削、刻等简单的方法,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完成一件雕刻作品。

3:显性:感受中国秦砖汉瓦、木雕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体会雕刻艺术和生活的密切,体验雕刻的乐趣,激发对雕刻的喜爱。

隐性: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民族自豪感,尊重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学会从内容、形式、表现手段的雕刻。
教学难点掌握刻直线、弧线、阴阳线的基本技能;雕刻作品的构思设计和表现语言。
教学准备各种雕刻作品、雕刻材料(南瓜、橡皮、肥皂、萝卜、石头等)、刻刀、画笔、图案资料等等。PPT课件。

 
    
教学内容第5课 浮雕

课 时2
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学习用山红泥或紫砂泥制作一个泥浮雕作品。

2、通过欣赏名作,看制作视频,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完成学习目标。

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 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第6课 画扇面

课 时2
教学目标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通过欣赏,讲述,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评述等教学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体验扇子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第二课时: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

第二课时: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的扇子范作、空白扇面。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较硬的白纸、扇架。

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第7课 工笔花卉

课 时

2—3
教学目标1、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2、通过欣赏名画、演示、讲解与练习、作业展示评比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美感与绘画方法、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挂图、幻灯片、放大的花卉图、PPT课件。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教学内容第9课 图文并茂

课 时3
教学目标1、用连环画或插图方式表现自编的童话故事,了解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3、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感受绘画的表现力,以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了解连环画、插图绘画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第二课时:了解自编故事绘画的创作特点及步骤。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选材、构思设计,自编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绘画创作练习。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童话创作素材,绘画创作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第9课 图文并茂

课 时3
教学目标1、用连环画或插图方式表现自编的童话故事,了解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3、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感受绘画的表现力,以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了解连环画、插图绘画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第二课时:了解自编故事绘画的创作特点及步骤。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选材、构思设计,自编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绘画创作练习。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童话创作素材,绘画创作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第10课 宇宙之旅

课 时

1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3、PPT课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第11课 奥运精神

课 时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认识奥运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运用绘画、粘贴、橡皮泥、泥塑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2、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欣赏图片,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评价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3、情感: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教学难点1、设计有特色的奥运海报或绘制儿童画作品。

2、用泥或橡皮泥制作奥运小雕塑。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奥运吉祥物、彩色笔、彩纸等绘画工具。

学具准备: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彩色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主 备

复 备

第一课时:

一、奥运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共享奥运精神。

1、奥运小史

2、古代奥林匹克。

3、顾拜旦与现代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第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1888年,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首次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你知道“世界奥林匹克日”是哪天吗?

每年6月23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日”。

4、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

(由蓝、黄、黑、绿、红组成的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也象征着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相聚。)

5、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1992年国际奥委会倡议,次年向联合国提交“奥林匹克休战议案”,获通过2000年7月,国际奥林匹克休战中心成立。

奥运会的独特作用

维护和平

增进友谊

促进文明

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展示辉煌成就,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

6、中国申办奥运会

7、欣赏部分奥运会会徽。(课件展示)

1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16年雅典奥运会是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于16年4月6日至4月15日在希腊雅典举办。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做为会徽。

你们知道在我国举行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什么?它有什么涵义?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色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元素巧妙结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

8、你们知道我们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呢?

奥运会是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北京作为首都,代表中国申办奥运会,能够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形象。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展示辉煌成就,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

9、部分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五个吉祥物的造型各自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含意?各自的颜色和奥运有什么联系?

二、奥运海报与奥运命题画

1、欣赏奥运海报,了解奥运海报的特点。

制作宣传海报要求

文字:口号性 、 艺术字。

图片:贴近主题 

色彩:鲜艳 、活力 、对比色

手法:夸张 、变形

2、奥运命题画欣赏

3、学生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创作一幅奥运海报或与奥运相关的命题画。

4、作品展示与评价

5、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

1、检查学生物品准备。

2、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3、根据想象或手头准备的资料制作奥运小雕塑。

以人物为主,抓住动态,可适当夸张。

可以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

4、展示与交流

先组内自评,各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2——3件,参加班内评比。

评出优秀作品,作者谈谈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

5、布置下节任务。

 
教 后 记

  
     
教学内容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

课 时2
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常规设施,学会设计规划布局。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平面图及其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2、通过调查了解、欣赏图片范例、讨论分析、听取教师讲解、动手绘制草图、运用各种易得材料制作校园立体模型,完成教学任务。

3、通过为母校设计未来蓝图,加深学生对母校的情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第一课时:设计制作学校的平面图。

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学校的立体模型。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第一课时:学校建筑的合理布局。

第二课时:设计与众不同的未来的建筑。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学校平面图、不同材料的立体学校模型、示范的作品。

学具准备: 第一课时:绘画工具

第二课时:各种纸盒、肥皂、泡沫塑料、彩纸、硬纸板、广告色、乳白胶、美工刀、尺、笔、剪刀、胶水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在学校生活的美好生活。

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虽然我们的环境比较简陋,但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学习、在操场上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

二:欣赏探究

1、欣赏中外名校校园、建筑

感受名校文化氛围,寻找设计灵感。

沿海发达地区,我们江苏南部,甚至市区的办学条件都远超我们农村中学,等二十年后,祖国富强了,我们这里的办学条件一定会大大提升,猜想一下,到时我们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2、校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

(1)、建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好的规划,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规划。

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

先要了解学校需要那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

请同学们分组说一说,然后,找2——3组同学发言。然后进行布局,画出设计稿。

(2)、设计稿分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

a.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

顶部——也就是俯视面

除了主要的建筑外,还要规划出那些地方?

道路、绿化等细节。

b.出示立体的效果图。

立体的效果图,还要画出建筑那些部分?

层数、形状与颜色。

(3)、分析范例图片中建筑的形状。

这些建筑的形状可以归纳成什么基本形……——基本形的组合。

六面体、圆锥体、棱锥、圆柱体,半球形等,操场一般为近似椭圆形的形状。

3、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

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

看范图,了解这些常见部分的画法技巧。

三、学生练习

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新,合作出未来学校的蓝图。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

1、分小组讨论

你们想怎样设计未来的学校?

2、小组规划出平面设计图,并给每个人分工设计一个建筑的立体效果(画出来)。

各个小组发一张硬纸板,下节课可以在设计的平面图基础上制作立体的模型。

3、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

活动四、拓展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做准备。

小组讨论下节课制作建筑模型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欣赏上节课的的学生作业——规划图。

在上节课中,我们同学发挥了奇思妙想,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了二十年后的样子,但是今天我们还没有能力把它变成现实,那我们就把它做成精美的模型,送给我们的学校好吗?

二、探究发现

了解制作模型所需要的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欣赏精美的学校建筑模型。

看这些模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纸盒、泡沫、泥、彩纸、塑料。

你还准备了那些制作的材料,准备如何利用这些材料?

材料的运用原则:

底部重,中间的墙壁坚挺,房顶轻。

合理利用各种材质的自身特性。

三、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分小组完成未来学校的建筑模型制作,参加学校的建筑模型设计大赛。

四、展示评价

1、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展示台。

2、各小组选代表一人,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心得。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为学校的评审小组成员,听取各个小组的介绍,看展示作品,从创意与制作两方面综合衡量,并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效果等奖项。

4、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教 后 记

  
     

文档

最新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2015新版

 教学内容第1课明暗与立体课时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学具:素描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