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12:21
文档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

附件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选一、选择题(100题)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B)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制定本法。A.生命B.健康C.安全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A)。A.疾病B.症状C.事故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规
推荐度:
导读附件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选一、选择题(100题)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B)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制定本法。A.生命B.健康C.安全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A)。A.疾病B.症状C.事故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规
附件1: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选

一、选择题(100题)

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B  )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制定本法。

A.生命     B.健康     C.安全

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A   )。

A.疾病      B.症状     C.事故

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 A )。

A.职业卫生保护    B.合法权益     C.职业健康安全

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的( C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分管部门        B.分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  B )以上地方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

A.乡(镇)级     B.县级      C.市(地)级

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A  )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卫生行政    C.劳动保障行政

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 B   )该建设项目。

A.不予核准      B.不得批准    C.不得同意

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第一款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安排          B.计划         C.设计

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第二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   A  )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卫生行政    C.劳动保障行政

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第三款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  B  )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A.同意        B.合格     C.批准

0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  C  )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A.安全评价       B.安全咨询     C.职业卫生技术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粉尘等作业实行( A   )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制定。

A.特殊             B.重点       C.分别

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B   )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劳动场所      B.醒目位置     C.办公场所

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 B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记录        B.载明     C.讲清

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  A   )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撤离         B.救援     C.排险

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 A   )部门的监督检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卫生行政    C.劳动保障行政

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  C  ),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相关资料          B.防护用品      C.中文说明书

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  B  )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未经批准      B.明令禁止     C.严格

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 B   )。

A.予以处罚      B.承担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B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安全法规      B.职业卫生      C.企业管理

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  A   );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妥善安置     B.进行健康检查     C.给予补偿

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第二款规定: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A  )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A.用人单位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B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未婚女职工    B.未成年工   C.病残职工

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  C  )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A.下一级    B.相关部门    C.用人单位

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C  )诊断。

A.医疗     B.职业健康   C.职业病

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第二款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 B )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

A.五       B.十       C.十五

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 C  )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劳动保障行政   C.卫生行政

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规定: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 A  )保险的规定执行。

A.工伤      B.医疗    C.养老

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  )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二)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

(三)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控制措施。

A.可以      B.应当    C.有权

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 A  )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A.应当      B.必须      C.可以

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依法经过(  C    )。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考试合格       B.专业培训     C.资格认定

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一)项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开工建设的,均属(  B  )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A.错误       B.违法      C.违纪

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二)项规定,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  A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A.主题工程     B.基础设施     C.土建项目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三)项规定,建设单位承建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 C  );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A.停建关闭      B.停产整顿    C.限期改正

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四)项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均属违法行为。由(  C  )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A.建设管理      B.劳动保障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A   )元以下的罚款。

A.十万     B.二十万    C.三十万

0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  B  ),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教育      B.培训     C.宣传

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一)项规定,(  C   )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用人单位

0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  C   )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有损健康     B.会造成后果    C.真实情况

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  B   )告知劳动者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公示      B.书面    C.口头

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法在劳动者(  A  )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离开用人单位     B.身患职业病   C.疑似职业病检查

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  A  )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国家     B.监督管理部门    C.行业

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B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 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 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 二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对(  A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工作场所    B.施工现场   C.劳动者

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用人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   B   )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抢救    B.报告     C.撤离

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八)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  A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作业岗位     B.生产车间     C.工厂大门

04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九)项规定,用人单位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A   )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监督检查       B.整改意见     C.现场督查

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十)项规定,用人单位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  B   )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地方     B.   C.职能部门

0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C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 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 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C. 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用人单位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  C ),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停产整顿       B.立即纠正     C.限期治理

0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第(七)项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未经(   B   )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安全生产培训     B.职业健康检查   C.签订劳动合同

05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第一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  B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A.兼职         B.专职      C.兼职或专职

053.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第二款规定: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 A  )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管理        B.统计     C.监督

054.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  B   )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A.立即        B.重新       C.加强

055.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  C  )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自身购买      B.发放购物券    C.发放钱物

056.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  C   ),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质量        B.完好无损    C.有效

057.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  C  )或者停止使用。

A.随意更换     B.改变性能    C.擅自拆除

058.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规定的,劳动者有权(  A  )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A.拒绝            B.选择是否      C.不参加

059.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  B  )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有偿        B.无偿      C.尽快

060.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 B   )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A.擅自清理     B.故意破坏    C.伪造

061.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  B   )。

A.使用证      B.安全许可证     C.采购许可证

062.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的( B   )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A.分管       B.主要     C.技术

06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煤矿除外)(  A  )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A.工作场所       B.生产车间     C.厂区内

0.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 A  )之日起30日内,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A.竣工验收      B.开工建设     C.图纸设计

065.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  B  )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A.危害因素      B.原申报内容     C.设计方案

066.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  C  )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培训规划      B.危害因素情况    C.职业病危害项目

067.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 C   )、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068.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健康(  B  )。

A.检查档案管理     B.检查费用   C.治疗费用

069.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  B  )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A.15日       B.30日     C.60日

070.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弄虚作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职业健康(  C  )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A.培训        B.施工      C.检查

071.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  B )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文件、资料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能        B.未如实     C.拒绝

07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 A  )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07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规定:省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设区的市的的建设项目;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 B  )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A.甲级       B.乙级以上      C.丙级

07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取得(  C )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根据认可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设区的市或者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范围从事除本办法第七条、第规定的建设项目以外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

A.甲级       B.乙级以上      C.丙级

075.《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C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的总称。

A.杜绝         B.消除       C.预防和减少

076.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  B  )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A.用人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管部门

07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A   )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A.“三同时”      B.规划设计    C.防护设施

078.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

A.审批         B.同意      C.备案

07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第一款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从专家库中( C   )专家参与审核、审查及竣工验收。每项工作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不得少于3人。

A.选择        B.指定     C.随机抽取

080.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  A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A.重新        B.补充     C.选择

08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C   )。

A.施工方案     B.预案     C.专篇

082.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  B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A.监督管理人员    B.职业卫生专家    C.方案设计人员

083.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进行施工,应当进行整改后重新(  A   ).

A.申请审查       B.规划设计     C.制定方案

084.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B  )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A.定期     B.经常性     C.不定期

085.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C   )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A.可以      B.应该    C.必须

086.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B  )的罚款。

A.1万元      B.3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08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本办法自2012年( B  )施行。

A.5月15日      B.6月1日      C.8月10日

088.《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  A  ),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A.危害源头     B.继续蔓延    C.无序治疗

0.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提出的规划目标之五是:到2015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B  )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A.职业卫生检查      B.工伤保险      C.医疗保险

090.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在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  C   )教育范围,列入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

A.企业员工      B.中小学      C.全民普法  

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A   )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A.职业病      B.劳动       C.卫生

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 C   )。

A.防护装置      B.报警器      C.剂量计

0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第一款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 B   )工作。

A.抢险救援       B.医疗救治      C.环境清理

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  B  )。

A.违法         B.无效      C.错误

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七条第三、四款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  B )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A.二           B.三       C.四

0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相关的专家库,需要对职业病争议作出诊断鉴定时,由当事人或当事人委托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从专家库中以( C   )的方式确定参加诊断鉴定委员会的专家。

A.指定          B.委派      C.随机抽取

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七条第三、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  C  )。

A.经济补偿       B.营养品     C.岗位津贴

0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   C    )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A.医疗费用       B.生活费用     C.医疗和生活保障

09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  C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经批准        B.在确保无危害可     C.不得

100.《职业病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  A  )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B.职业病诊断   C.职业健康检查

二、简答题(4题)

001.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请列出5种以上。

答:1、防护头盔;2、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3.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4.呼吸器官防护用具(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5.防噪声用具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盔;6.皮肤防护用品(手套等);7、复合防护用品。

002.职业卫生“三同时”是指什么?涉及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履行哪些行政许可手续?

    答:职业卫生“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履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00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卫生告知牌,请问职业卫生告知牌上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答:职业卫生告知牌上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也可载明。

004.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在2002年4月18日由我国卫生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职业病目录》,其中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共分10大类115种、请列举5种以上职业病的种类。

     答: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口疾病、职业性肿瘤等。

文档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

附件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选一、选择题(100题)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B)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制定本法。A.生命B.健康C.安全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A)。A.疾病B.症状C.事故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