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语文百花园六 | 教 时 | 百花园六第(1)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通过重点字词体会本单元心理描写的句子。 2、通过自己动脑、动手,了解名家笔下的作品精妙之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了解、赏析名家笔下精彩的心理描写片段。 难点:通过重点字词体会心理描写的句子。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反思 | |||
1、学习心理描写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心理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并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我一边盯住碗底一边想:假如有人来才好呢!可是,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 ◎杨子荣一听.刷地全身冷下来,心脏紧张地跳动,内心一阵苦思:“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已跟前的匪首吗?” 出示三段心理描写的句子‘ 教师组织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巡视了解阅读理解情况。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找心理描写句子的好方法: 读句子,边读边品出表示描写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想、早思、存想、苦思”等,这些动词都有提示作用,表示提示下面将要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接着再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养成这种读画结合的习惯,就会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心理描写了。
2、拓展与交流 一部名著便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包含着-段段悲欢离合,自强不息的人生历程。“名著之旅”不仅增强了我们奋进的信念,还拓展了我们的文学视野。你看,丫丫和宁宁正在畅谈历经 “名著之旅”后的收获和打算呢。 师:让我们回味本单元的课文,品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与收获吧。 师:畅谈“名著之旅”的收获和打算,建立“名著宝典”,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名著时,通过自己动脑、动手了解名家笔下作品中巧妙的构思、精彩的描写、精湛的语言、对生活的情感......凡是在读名著的过程中的收获都可以搜集到“名著宝典”中来。 如语言积累(即作家、作家代表作或精美词句摘抄)、文章感悟(即对优美语句或合意深刻的语句或文章的内涵进行感悟)。然后在班级中展示各自搜集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摘抄、点评或列表等。 师提示好方法: 先想一想历经“名著之旅”后的收获,可以用几种形式展示,然后把这几种形式展示的内容整理出来,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听听组内同学的建议,最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3、训练反馈 走进本单元的“名著之旅”,你一定被那些名家名篇的精彩语言陶醉了,那么 们就一起来做做摘抄吧。 1最喜欢的人物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受最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喜欢的其他方面(或课外读过的其他名著)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 1.学生自读例句,画出描写心理活 动的语句,感悟作者是在怎样的故事发展情境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汇报交流。 (1)学生读句子,采用多种形式读通,读出感情。 (2)找出加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参1]我一边盯住碗底一边想:假如有人来才好呢!可是,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参2]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参3]杨子荣一听,刷地全身冷下来,心脏紧张地跳动,内心一阵苦思:“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己跟前的匪首吗?” 1.学生读一读这段话,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展示交流。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内容给大家展示。 | ||||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表示有提示作用的描写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想、早思、存想、苦思”…… | |||||
课题 | 语文百花园六 | 教 时 | 百花园六第(2)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读短文《爱的教育》一书的《卡罗纳》,了解学习名著的基本写法,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 2.朗读名人谈读书的名言警句,从中受到启发,并丰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一篇文章,锻炼阅读能力。 难点: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写作的基本写法。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反思 | |||
一、阅读平台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 1、出示短文《卡罗纳》
2、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交流。 了解作者: 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二十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亚米契斯写了他的最畅销书——《爱的教育》。今天,《爱的教育》在各国均有译本,被誉为世界少年最优良的读物之一。 课文的主要内容: 《卡罗纳》讲述的小男孩儿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鼓励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
3、师:想要读懂短文内容,就要抓住描述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4、指导学生通过品读、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要学会同情、体贴,给予关爱。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真诚的关爱,这也是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名言警句: 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 英]培根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 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美]凯勒 读书仅仅是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 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英]洛克 师温馨提示:文中给出的几句话都是名人关于读书的评论,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或者应该怎么读书。要深刻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深入体会这几句话表明的道理。 2、我们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名句,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读书。 3鼓励学生背诵名言警句,能背下来就能积少成多。 三、训练反馈 出示名人论读书: 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 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一一培根 2、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图书。----列宁 3、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一一高尔基 4、别忘记,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一赫尔岑 5、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 1、同学们默读课文,了解作 者,理解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先小组交流谈论,再全班交流: 理解词语: 庄重: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屏息:抑制住呼吸。 关切:关心。 千叮咛万嘱咐:再三地嘱咐。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 嚎啕大哭: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表示非常伤心。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一处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端详:仔细地看。 悲哀:伤心的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3、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面对遭遇巨大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解析】意思是不用消耗什么物质,就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解析】意思是书是人生的帆,带领我们走过人生的洋,因为有了书,有了知识,才能冲过人生的狭隘,知识无价,他总是能让我们走过坎坷,走到属于我们人生的海洋。 【解析】意思是我们读书获得的只是原材料而已,若要想把这材料变成自己的东西,那我们就要思考。我们学到的知识只是我们制作自己东西的材料。 学生收集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学生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读读出示的有关书籍的格言,有兴趣的可以背-背或抄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 ||||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在别人遭遇不幸时,要学会同情、体贴,给予关爱
| |||||
课题 | 语文百花园六(口语交际) | 教 时 | 百花园六第(3)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口语交际“名著赏析会”,选出名家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描写人物的相关片段, 读通顺,读出感情。 2.朗读名著中刻画人物的片段,再说说精彩之处,积极参与评议。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 难点:说出精彩之处,积极参与评议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反思 | |||
一、激情导入 阅读本单元课文,大家欣赏了名家的作品,一定会对武松、孙悟空、杨子荣等人物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外,同学们也或多或少读过名家的文章,文章对人物的描写也一定很精彩。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召开一次名著赏析会,共同欣赏名家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 二、活动建议: 1.从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出一两篇,从中选取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的片段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这些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2.此外,还可以给大家讲讲某个人物的其他故事,及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3.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文章的题目、作者、精彩语句等,听后还可以补充质疑。 三、展示交流 出示活动评价标准: 1.展示所选片段的内容是否完整,朗读时是否有感情,评析时是否有条理,谈感受是否能抓住重点。 2.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注意抓住别人说话的大意。补充或质疑时要抓住要点,并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3.发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补充或质疑时要诚恳,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四、训练反馈 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 最后一份晚报 这天,我下夜班已是九点多钟了。正走到一个僻静的拐弯处,忽然,一个人从树下站起来,朝我这边跑来。借着路边昏暗的灯光,我看见这是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儿。 她迎上来央求着: “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份报纸?”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买报纸?”我有些惊讶。“嗯,买张《北京晚报》。”我心想:怎么自己不去呢?但转念一想,天这么黑,我对孩子这么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于是,我捏着硬币,走到报亭,把它递给卖报的妇女,接过报纸,转身往回走。 孩子仍旧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你怎么自 己不去买呢?”我实在忍不住,问了出来。“我怕被妈妈看到。”她轻声说。我更不解了:“ 你妈妈?你妈妈在哪儿?”“就是那个卖报纸的。”“你为什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报纸呢?”我怔怔地看着女孩儿问。 小女孩儿边抚摸着手上的报纸边说:“ 我晚上给她送饭时,还剩下最后一份晚报。她说如果卖不掉,明天就没人买了。我在这里等了一一个小时,可还是没人来买...”猛然,我什么都明白了,再看看她的妈妈,正在收拾报摊儿。小女孩儿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您看吧。说完,她跑了。 我一-愣,赶紧从兜里掏出5角钱,追上女孩儿,不容分说,硬塞在她手里,转身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_________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
学生读一读,了解活动建议内容。 在小组内作介绍 小组推荐发言 根据评价依据评出最佳讲解员。 学生短文,完成下面练习题: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忽然一一( ) 请求一一( )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时间这样宝贵,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它。 时间这样宝贵,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它呢?。 天这么黑,我对孩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想想“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______”会想些什么呢?想好后,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口语交际)
活动评价标准: 内容是否完整, 朗读时是否有感情, 评析时是否有条理, 谈感受是否能抓住重点。
|
课题 | 语文百花园六(作文指导) | 教 时 | 百花园六第(4)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搜集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的资料,进行筛选提炼。 2.写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训练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 3.提高整理材料和写作能力。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难点:把内容写具体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反思 | |||
一、激情导入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写的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你肯定会被他们的故事所吸引,并产生喜爱之情。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让我们喜欢或佩服的人,选一个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写一篇作文吧。 揭示课题: 板书:我喜欢(敬佩)的一个人 二、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1.从题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这篇作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2.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呢?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讨: 1.片段品读,领悟写法。 (1)出示课文片段,领悟语言的精妙: ……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儿。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心想: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然而,牙齿依然嵌在年糕里。……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2)指名几位学生读片段,全班交流。 2.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习作的注意事项。 (1)事例是否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事情叙述的经过是否通顺、清楚。 (3)叙述过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3.小结: 四、自由表达,完成初稿: 请大家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所写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挚。 五、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改。 六、总结拓展: 我们围绕一个人的品质、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令自己喜欢或敬佩的人。同时,我们知道只有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人物才会立体、丰满、感人。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审题明确: 1、写清楚喜欢或敬佩的原因,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或行为进行表现。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他的喜欢或敬佩之情。 学生自由读。 感悟这一段描写的生动而传神。重点体验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在读中体会老虎进攻时“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避让则是三“闪”的场景。 学生发言、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动笔写作。 小组内互读习作, 先请同伴提意见, 再自己修改。 | ||||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作文指导) 审题明确: 1、写清楚喜欢或敬佩的原因,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或行为进行表现。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表达自己对他的喜欢或敬佩之情。 |
课题 | 语文百花园六(作文讲评) | 教 时 | 百花园六第(5)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写出自己敬佩这个人的原因。 2、学习运用细化动作,巧用比喻的方法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具体。 3、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难点: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反思 | |||
一、激情导入 1、游戏一山上有个木头人 师生共同玩游戏。让三位同学听口令做动作(拍球、扭屁股、挥手、挠痒、跳、飞、吹、闻..),其余同学拍手念儿歌,儿歌结束后站定,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2、总体评价,肯定激励。 3、师:前几天同学们完成了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我们先回忆一下习作的要求。(出示习作要求) 二、朗读交流,赏析评点。 师:出现谁的名字,谁就自豪地站起来,用你最响亮最动情的声音传递给大家。 1.师:用“太阳公公笑开了花”说明天气的晴朗,用“老天爷不给面子”来说明天气变化的快,连用两个拟人句来说明天气的变化,厉害! 2.师:“肚子痛得像有一条虫子在吃”,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啊,斯钰炜我同情你,也真为你着急。 3.师:读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上文写同桌的善于思考,下文写他的乐于助人)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善于运用过渡句能够让文章前后连接紧密、 自然。 师总结: 写文章就应该像他们这样,只要有那么一一两个好句,就能让读者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三、交给方法 1.例句引导,引出方法。 (1)刚才我们做的课前游戏获胜的关键是一不许 说话不许动。是啊,“木头人”就是这样既不说话也不动。我阅读了同学们的习作后发现有不少这样的“木头人”出现在了我们的文章里。看看下面的几个片断,你发现了这样的“木头人”了吗? (2)游戏归游戏,习作中要想突出人物的品质可不能出现这样既不说话又不动的“木头人”,必须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板书: 写具体) (3)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呢?让我们回顾课文,重温方法。课文《全神贯注》作者这样描写罗丹修改雕像的情景。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段是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出罗丹修改雕像的全神贯注?生: 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写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师:找出其中的一两句读一读。 师:经过这么一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每一个读者读过之后都会油然生出敬佩之情。相信你的文章用,上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也可以同样精彩。大作家老舍先生说(点击出示):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从这句话中可见得人物的动作描写在体现人物特点方面的重要性。今天的这堂习作讲评课中我们就来学一学如何让让人物在我们的文章中“动”起来。(板书:人物“动”起来。) 2.片断欣赏,点拔方法 师:精彩的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很快的,转眼就过去了,如何把人物的动作写生动呢?请看这位小作者的描写。 四、自主修改,合作修改。 把能让人物“动”起来的地方找出来,用我们一-起讨论的方法改一改。 五、展示分享修改成果。 师生共改 六、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你从今天的习作讲评中学到了什么? | 游戏儿歌内容: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 三,三, 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习作要求: (1)写清楚喜欢或敬佩的原因,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或行为进行表现。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他的喜欢或敬佩之情。 屏幕依次出示片段,生读 1.那一天,天气非常好,太阳公公笑开了花,邻居把衣服晒在我们在门前就急急忙忙上班去了。不过老天爷好像不给面子,不过一会儿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一蔡孜淇 2.我生病了,肚子痛得像有-条虫子在吃。 一斯钰炜 3.我的同桌不但善于思考还乐于助人。一吴鑫蕾 学生列举作文片段。 读一读,认为这些话写得怎么样?是否能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出示语段: 学生读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 嘴里叽哩咕噜的, 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 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一大约过了一个 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 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 重新把湿布 披在塑像上。 出示几个从学生的习作中找出来的片断,如事例:擦桌子 学生修改 1. (指着修改的地方)读一读原来的句子,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这样修改。 2.你还想给他提什么建议?或者你觉得怎样改更好? | ||||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作文讲评) 我喜欢或敬佩的一个人 语言 写具体 动作 细化动作 人物“动”起来 巧用比喻 神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