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练习二(第五章——第七章)
1、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 1分)
1. 的信用中介承担的风险大于 的代理中介承担
的风险。
A、间接金融,直接金融
B、直接金融,间接金融
C、商业银行,银行
D、银行,商业银行
2. 以下 属于存款性的金融机构。
A、金融公司
B、养老基金
C、投资银行
D、信用合作社
3. 抵押贷款证券化活跃在 。
A、股票市场
B、短期债券市场
C、长期债券市场
D、货币市场
4. 股价指数反映了股票市场的 ,并呈趋势运动。
A、一般价格水平
B、具体价格水平
C、抽象价格水平
D、总和价格水平
5. 现代资本市场中,投资者通过 的计算机网络直接
进行交易,费用低,成交快。
A、场内交易
B、场外交易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6. 下面哪些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 。
A、票据与贴现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
C、长期债券市场
D、回购市场
7. 下列金融工具中无偿还期限的是 。
A、商业票据
B、债券
C、大额可转让存款CDs
D、股票
8. 可以在期权有效期内的任何时点行使购买权利或者放弃的期权
是 。
A、美式看涨期权
B、欧式看涨期权
C、美式看跌期权
D、欧式看跌期权
9.
A、再贴现
B、出售债券
C、收回贷款
D、同业拆借
10. 以下 不是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
A、同业存款
B、工商业贷款
C、活期存款
D、发行债券
2、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对"√",错"×")1. 人们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债权融资的交易行为是一种与商业银行
信贷融资不同的直接融资行为。
2. 市场利率的变动时股票市场趋势变动最为主要的因素。×[市场
利率的变动是债券市场趋势变动最为主要的因素。]
3. 抵押贷款证券化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提高
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分散了证券化购买者的风险】
4. 一般而言,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
利率水平。√
5. 期货、期权和远期交易是买卖标准化合约。
6. 期权和期货交易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7. 在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中,资金仅可以投资债券市场,
不能够投资于股票市场。
8.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种类最
齐全。×
9. 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的能力不受银行的影响。
10. 开放式基金是指对所有投资者开放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指仅
对特定投资者开放的基金。
3、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
基准利率
回购协议
金融衍生工具
投资基金
4、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 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2. 简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主要特点及其金融工具。
3. 简述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类型。
4. 比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和联系。
5. 请举例说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6. 简述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5、案例分析题(30分)
21世纪以来,不但日本国内各个方面,就连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如美国等),都对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表示关切,呼吁日本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尽快使经济恢复正常。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久拖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严重的通货紧缩局面(截至2002年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已连续37个月下降)加剧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据日本有关方面的报道,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金融机构一共处置了约90万亿日元的不良资产(占同期贷款总额的约1/8)。尽管如此,根据日本金融厅2002年8月2日公布的数字,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民间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仍有52.4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亿日元(一些欧美研究机构则认为该数字被低估了,如美国高盛公司估计日本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为236万亿日元)。以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城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等大银行的不良债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3770万亿日元,达到28.3850万亿日元;地方银行、第二地方银行也增加了1.2万亿日元,达到14.8220万亿日元。正因如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顾问、前内阁成员近日称,日本银行业新坏账的增长速度,几乎与处置坏账的速度一样快。
但是,从2002年9月底开始兼任金融大臣的竹中平藏及其领导的“金融领域紧急对策特别小组”提出的银行坏账处置方案初稿,以及日本正式公布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可以看出,日本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已经有了同以往不同的思路,即不是简单就消除银行坏账来谈坏账处置方法,而是提出要将坏银行“国有化”,并追究造成不良资产的银行领导人的责任等比较尖锐的观点。这反映了在日本已经有一些人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要从更深的层次探讨为什么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迟迟得不到有效处置等问题。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问题:
(1)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对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有何影响?
(2)分析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