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力学临界问题 含答案(综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11:44
文档

力学临界问题 含答案(综合)

1、(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1)0.24s(2)5m/s【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
推荐度:
导读1、(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1)0.24s(2)5m/s【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
1、(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 m/s2,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1)0.24s  (2)5m/s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用。

(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其中                                              

解得

代入数据得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则

                                                  

由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              =5m/s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0′不能超过5m/s。

2.(15分)如图所示,某货场将质量为m1=100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 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 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

(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1应满足的条件。

(3)若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解析:

(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是的速度为,对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①,

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②,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N,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

④,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⑥。

(3),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⑦,

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是的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得⑧,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⑨,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⑩,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方程、受力分析

3.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求:

⑴为使货箱不从平板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⑵如果货箱恰好不掉下,最终停在离车后端多远处?

解析:货箱先相对平板车向左滑,当与平板车的速度相等后相对平板车向右滑。若货箱与平板车的速度相等时,货箱仍未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则以后货箱不会从平板上掉下来。设经过时间t,货箱和平板车达到共同速度v,以货箱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货箱向右作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1=μg      ①            

货箱向右运动的位移    S箱=a1t2  ② 

又   v= a1 t   ③            

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 

S车=v02-at2  ④     又    v= v0-a t  ⑤            

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应满足:

S箱+L≥S车    ⑥       联立方程①~⑥解得:   代入数据: v0≤6m/s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质量为m 的木板A、B 置于水平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以忽略的物块C 置于A 板的左端。C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A、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mg的恒力F,假定A、B 碰撞时间很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 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最少要为多少?

解析:在A,B碰撞之前,A,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mg=0.44mg,大于C所受到的外力0.4mg,因此,A,C之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C可作为一个整体。碰撞前A,C的速度可以用动能定理求出。

碰撞之后,A,B具有共同的速度,C的速度不变。A,C间发生相对运动。并且根据题意,A,B,C系统所受的摩擦力等于F,因此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可运用动量守恒定理求出C刚好不脱离木板的系统最终的共同速度。然后,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求出A,B的长度,即C与A,B发生相对位移的距离。

由于F小于A,C间最大静摩擦力,所以A,C无相对运动。

FS-3mgS=3m

解得=m/s      =m/s        

                         m=2m

得=m/s

因为,F=4mg=0.4mg;所以,A,B,C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

2m+2m=4m

得=m/s

由能量守恒定理得

F2L+4m-2mg2L=2m+2m

L=5m

5、.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长度为 L=1.2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的壁上有自由长度为L0=0.6m的轻弹簧,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今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瞬时冲量I0=4N·s,小物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而压缩弹簧使弹性势能增大为最大值Emax,接着小物块又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最终恰好相对静止于木板的最右端,设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并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当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小物块速度v;

(2)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max及小物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Lmax。

解析:(1)由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得

I0=mv0    mv0=(m+M)v

解得:v=1m/s

(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得

mv0=(m+M)u

mv2 =(m+M)v2+μmgLmax+Emax

mv2 =(m+M)u2+2μmgLmax

解得:Emax=3J   Lmax=0.75m

6、在绝缘水平面上放一质量m=2.0×10-3kg的带电滑块A,所带电荷量q=1.0×10-7C.在滑块A的左边l=0.3m处放置一个不带电的绝缘滑块B,质量M=4.0×10-3kg,B与一端连在竖直墙壁上的轻弹簧接触(不连接)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原长S=0.05m.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方空间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4.0×105N/C,滑块A由静止释放后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两滑块结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并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处(弹性限度内),此时弹性势能E0=3.2×10-3J,两滑块始终没有分开,两滑块的体积大小不计,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取10m/s2.求:

(1)两滑块碰撞后刚结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v;

(2)两滑块被弹簧弹开后距竖直墙壁的最大距离s.

解析:(1)设两滑块碰前A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v1=3m/s 

A、B两滑块碰撞,由于时间极短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v

解得:v=1.0m/s 

(2)碰后A、B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设弹簧压缩量为x1,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x1=0.02m

设反弹后A、B滑行了x2距离后速度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x2≈0.05m

以后,因为qE>μ(M+m)g,滑块还会向左运动,但弹开的距离将逐渐变小,所以,最大距离为:

S=x2+s-x1=0.05m+0.05m-0.02m=0.08m.

7.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度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且此时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求

(1)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

(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3)若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2)问中的最小值,在物块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其他阻力均不计)。

解析:(1)设物块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

       由       

    ∴   ①  

设在此过程中物块前进位移为,板前进位移为,

则         ②              

           ③            

        ④           

由①②③④得:       2分    

        2分

故物块与板间的摩擦因数为,物块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

(2)设板与桌面间摩擦因数为,物块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对木板

                 1分

又设物块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

               1分

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必须满足       

     2分

所以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

(3)设绳子的拉力为T,物块从板的左端到达右端的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则有

              1分   

       1分  

所以由功的计算公式得:

  所以在物块从板的左端到达板的右端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做功为。

(或△△E+W

文档

力学临界问题 含答案(综合)

1、(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1)0.24s(2)5m/s【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