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专用曲线
项目实施方案
单 位:
监督注册号:
联 系 人:
电 话:
项目起止年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无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http://www.wxrmc.com)
最近更新:2005.5.12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由于其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在我国工
程界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以及广大施工单位为了对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抽样检查、摸底排查、复查验证等目的,普遍采用了回弹法或回弹超声综合法。即使在正式结构检测评价中,回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建设部在对结构在建工程进行全国大检查中,也采用了回弹法测试。
回弹法虽然具有上述优点,并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其误差较大,对测试条件、测试对象以及测试结果的某些局限性,显著影响了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当被测混凝土表面与内部质量差异较大时、养护龄期较长时、混凝土表面有某些缺陷时、混凝土碳化深度较大时,均可能影响回弹测试精度。
目前无锡地区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塌落度,经过有关单位的实际测试,发现使用行业标准中的测强曲线,误差较大,可能严重影响测试结论。
为了提高回弹测试精度,应制定本地区或单位的地方(专用)测强曲线。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中规定,各地可以“ 制定和采用专用测强曲线和地区测强曲线”。因此,为了准确、方便地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提高测试精度、减小测试误差,拟开展无锡地区各混凝土企业(预拌)泵送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工作。
通过制定各砼企业回弹测强专用曲线,帮助各企业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技术;建立本企业相同材料养护工艺等特定条件下结构混凝土非破损强度测定相对可靠的检测依据;对提高各混凝土企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试验室技术人员素质,提升整个行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
无锡地区砼企业泵送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是针对各企业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结构混凝土成型养护工艺、自然环境条件,对强度等级从C10~C50范围的混凝土,在厂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压试件及验证试件,经过与结构实体(验证试件)同条件养护28天后,对试件采用回弹法进行测试,并与28天试件试压强度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同时将数据分类,分别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各企业单龄期(28天)砼强度-回弹值专用曲线及相应回归公式。
专用曲线制定方法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附录E进行(见附件一);曲线制定参考资料见附件二;相关试验记录表格见附件三。
2.1人员组织
各企业应建立项目小组,由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数量3~5人,填写附
件三之表一。
2.2 原材料配合比选择
针对本企业混凝土施工工艺,调查了企业混凝土供应所使用的砂、石、水
泥、外加剂,掺合料等原材料产地、品种、规格,同时还考虑向建筑工地提供的常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制定测强曲线提供试件。
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最佳配合比原则,选择现时企业主要使用的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及砂石颗粒级配(建议:单一水泥品牌品种、单一减水剂、单一粉煤灰),应采用实际出厂C10、C20、C30、C40、C50等级混凝土配合比制作抗压强度试验试件,验证试件配合比建议另行选择(从C15、C25、C35、C45中选择),
提供相关原材料质量检验记录及配合比通知单,填写附件三之表二。
2.3相关仪器设备
项目正式实施前,应检查落实相关仪器设备到位情况,设备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确实无法解决有关设备问题时,应与市质监站及时取得联系。
回弹仪应处于有效检定周期内,率定值应在80正负2范围内,超出范围较大时应考虑重新购置。
试压试件试模规格为150mm×150mm×150mm,材质宜选用不低于HT200的铸铁,亦可选用Q235号钢,应处于有效检定周期内,符合《混凝土试模》(JG3019)相关要求;
坍落度测试仪应处于有效检定周期内,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1)要求;
振动台应处于有效检定周期内,符合《混凝土试验室用振动台》(JGT3020)要求,振动成型时,试件不应跳动;
压力试验机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压力应能稳定保持在30~80KN内;
测定标养、成型、同条件等处的温湿度表,应经检定合格后使用;
标养室设备无论是水养或湿养,均应检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应确保试压试件与验证试件采用同种脱模剂,最好采用本地结构混凝土实际使用的脱模剂;
验证试件试模规格为500mm*500mm,材质建议采用钢模,其它材质如木模应选用不吸水类型,应尽量采用本地区结构混凝土实际模板系统;
建议采用振捣棒模拟本地结构混凝土振捣密实验证试件;
填写附件三表三。
2.4试件制作与养护
试件数量:每个预拌混凝土企业制作试件数量见表1。
表一:每个预拌混凝土供应站制作试件数量
强 度
| 等 级 | 龄 期(天) | ||
| 28 | |||
| 试压试件 | C10 | 3组(9块) | |
| C20 | 3组(9块) | ||
| C30 | 3组(9块) | ||
| C40 | 3组(9块) | ||
| C50 | 3组(9块) | ||
| 合计 | 15组(45块) | ||
| 验证试件 | 至少1件 | ||
填写附件三之表四
2.5 试件试验与记录
试压试件及验证试件满28天龄期后,除标养试压试件不进行回弹测试外,其他试件均先后进行回弹测试,具体测定方法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E进行,验证试件分别在四个侧面布置四个测区,每个测区大小为200×200,各均匀分布16个弹测点进行回弹测试。回弹测试完成后,试压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验证试件进行钻芯取样(由检测机构进行),具体芯样试压程序另定。相关试验数据填写附件三表五。最后用电子文档统一发送到市质监站,集中处理分析。
2.6 数据计算
试压试件回弹值计算、试块抗压强度试验计算,验证试件回弹计算、芯
样抗压强度计算。
2.7 回归分析
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进行回归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采用特定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软件分析计算得到无锡地区各砼企业泵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专用曲线及回归公式。
2.8 最后进行验证、误差分析、与行业标准、江苏省地方标准曲线比较,各企业撰写项目总结,组织项目鉴定评估,发表研究成果。
2.9 注意事项
2.9.1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除非指明,试验操作数据处理等均应遵循现行有关国家行业标准,以下列出主要相关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2.9.2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留存相关的记录,如原材料质量检验配合比记录、相关原始记录表格(书面)、相关试验仪器使用状况记录等等,各种记录均应能提供纸质原始文档与电子文档两种类型。
2.9.3若具体实施细节与本方案有出入时,请填写附件三表六加以阐明。
2.10实施流程:
三、技术成熟度简述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除建设部行业标准外,部分地区已经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曲线。制定曲线所涉及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设备如回弹仪、超声检测仪、钻芯取样设备、计算机系统等目前均易购得,数据分析研究可在借鉴国家及其它地区曲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借助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完成
四、项目费用
基本运用现有资源,确需进一步投入由质监站协调。
五、进度安排
试块制作试验、数据采集1个月,数据处理、验证1个月,共2个月。
六、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
由市质监站组织,召集各预拌混凝土公司、有关检测机构相关部门实施完成。
七、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
使用本企业砼专用曲线进行回弹检测,能显著提高回弹测试的精度,减少误差,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科学性,促进各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条件成熟时拟进一步开展无锡地区泵送混凝土回弹测强地方曲线,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社会效益。
附件一:《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E;
附件二:《新编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摘抄;
附件三:相关记录表格;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