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10:15
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一、课文背诵:10课第9段11课第18、19段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算晚。2《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3体会“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的含义。答:“想当然”就是凭自己推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走了样”就是变了样。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教育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不要凭想象,不要凭猜测。二、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1小马要过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一、课文背诵:10课第9段11课第18、19段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算晚。2《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3体会“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的含义。答:“想当然”就是凭自己推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走了样”就是变了样。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教育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不要凭想象,不要凭猜测。二、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1小马要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一、课文背诵: 10课第9段          11课第18、19段

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算晚。

2《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3体会“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的含义。

答:“想当然”就是凭自己推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走了样”就是变了样。   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教育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不要凭想象,不要凭猜测。

二、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

1小马要过河,松鼠说河水深,老马说河水浅,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假如你在小马身边,你会告诉它:                                 (用一句第三单元学过的谚语。)

  2、有个人去放羊时发现_____ ,街坊劝他把羊圈修一修,他_____ 。第二天,他发现_____ ,就_____ ,结果______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  。

3、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A.这段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写丢羊人_______;第二句写丢羊人_______;

第三句写________。 

B.说明羊圈修得好的词语是________。

C.“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D.“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意思是说                             。

E.《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

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A、“硬要”一词说明了                                             。

B、楚国人到达目的地了没有?为什么?

                                                                                 

C、你想对楚国人说些什么?

                                                                         

三、语文园地三

1、反问句变陈述句(48页)

(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练习:①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②我们怎么能像困难低头呢?

③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

④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朋友?

⑤你这样对待奶奶能算是尊敬老人吗?

⑥风光秀丽的黄山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2、拟人比喻句(背诵)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3)二月春风似剪刀。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我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3、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背诵默写)

(1)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2)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3)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4)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四、多音字组词

     zài(载客 )         jié(结束)             dà (大小)  

载                结                 大   

     zǎi(三年五载 )     jiē(结果子)          dài( 大夫) 

      gēng(三更半夜)     wéi(作为 )         jiǎo(一角钱)

更                  为                  角

        gèng(更加)         wèi(因为)         jué( 角色 )

  jiào (教师)          yōo(要求       lòu(露马脚 )    

教                  要                 露      

     jiāo(教书  )          yào(重要 )        lù (露水 )

jīn( 情不自禁 )      chēng(称呼 )         bēn(奔跑) 

禁                称                     奔 

  jìn(禁止)           chèn(称心如意 )     bèn(嫦娥奔月)   

       zhuǎ(爪子)           jiǎ(假如)         jiāng(将来)  

 爪                   假               将  

      zhǎo(张牙舞爪)       jià(放假 )         jiàng(大将)

  lè(快乐)             zuān(钻研)         yè (呜咽)

乐                   钻                咽  yān(咽喉)

   yuè(音乐 )          zuàn(钻石)       yàn (咽下去)

五、重点词语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南辕北辙:心理想往南边去,却架车往北走。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孤单失群: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

大吃一惊: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一生受用: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受益无穷):得到数不尽的好处或利益。

连绵起伏:山脉接连不断,一起一落。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叮嘱:再三嘱咐。(近义词:嘱咐)

六、阅读练习。

四、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

是吗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问道   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   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xuán  xián),只听得嘣(bēng pēng ) 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cǎn chǎn )。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文段选自            。给文段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打“√”

2、给下列的加点字选正确的解释:

“更”的意思有:A改变      B时间     C姓

(1)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三更过后,山村显得格外宁静。 (    )

(3)由于下雨,原定明天进行的运动会更改日期。(    )

3、这段话中用了两个“直”,意思却不同,第一个“直”表示                    ,第二个“直”表示                     。

4、给文段第一、二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5、在文段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奇(    )恐惧(     )  悲伤(    )

6、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是因为他善于(     ),善于(     ),说明更羸确实是个(        )。

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该文段中得到的启示或从更羸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我觉得更羸是个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勤于思考的人。

8、最后一段更羸说了( 4)句话 。 第一句讲:他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  第二句讲:根据他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的分析。  第三、四句讲:他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

9、更羸看到大雁,作出的判断是:(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孤单失群)。更羸是根据大雁(飞得慢),判断出它(受过箭伤); 又根据大雁(悲惨的叫声),判断出它(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判断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一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就会(掉下来)。

(二)画杨桃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为什么我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看到的那个样子?画上“——”

2、“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写出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1、文段选自( 《画杨桃》    )。

2、指出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

 (1)“好——笑!”破折号的表示是(声音的拖长)

 (2)“不……像”省略号的表示是(声音的拖长   )

3、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再选择。

 (1)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审”的意思有:①详细,周密认真;②知道;③一定,果然;④审问。在句中应选第(  ①)种意思。

  (2)老师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话。“悦”的意思有: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在句中应选第(  ①  )种意思。

  (3)爸爸对我画画要求很严。“严”的意思有:①严格②严密。在句中应选第(①)种意思。

4、“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因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所以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5、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态度是怎样的?(嘲笑)

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则通过:看、走、坐、审视一系列动作,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

6、 想一想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结合文段谈谈理解)

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他的沉思,所以老师的神情变严肃了。

7、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此时与刚才态度的对比,刚才是好笑,现在是说话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表明同学们已经知错。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8、老师在教育同学们之后神情变得“和颜悦色”,是因为他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

9在课文最后一段,通过老师与父亲的话的对比,找出共同点:进一步强调了做事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10、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

11、课文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做任何事情)。

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一、课文背诵:10课第9段11课第18、19段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算晚。2《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3体会“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的含义。答:“想当然”就是凭自己推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走了样”就是变了样。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教育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不要凭想象,不要凭猜测。二、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1小马要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