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的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的预制,基础、制造工艺以及运输要求均按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图集》通线(2006)8001执行。
2、本段防护栅栏均采用高1.8米混凝土预制防护栅栏施工,每一单元(相邻两立柱中心距离)按3.0m设计,遇到转角、设门、与其它地物相接等情况予以调整。
3、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的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立柱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高度2400mm,两侧设置100m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上下槛。在台阶过渡段处可采用两侧牛腿支撑有300mm高差的立柱形式;在设置防护栅栏的起点、终点或与其它建筑物连接时,采用端部用的单侧有牛腿支撑立柱形式。预制立柱时于顶部预埋φ20螺杆,长度300mm,埋入立柱深度70mm,外露230mm,以备与上槛及柱帽连接。上槛分端部用及中间用两种形式,分别使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10mm,下槛上部有向上的卡槽,深度10mm,预制钢筋混凝土栏片通过卡槽固定。
4、立柱基础埋深不应小于700mm,可采用矩形或倒梯形设计,基础埋深及开挖范围应根据不同的地区风压、土质(岩石)条件、冻结深度、抗冲击要求等因素,在保证防护栅栏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加大或者减小,对不良地质路段,基础用做特殊设计,如倒梯形基础顶面为680mm×680mm正方形,下底400mm×400mm正方形,边坡坡率1:0.2,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15混凝土回填,并保证立柱横向不移位,竖向要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方可撤去支撑。
5、立柱。上下槛、栏片及柱帽均应采用钢模预制,蒸汽养护,表面均应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面、掉皮,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50%;出场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立柱尺寸精度要求:立柱截面长度及宽度误差≤2.5mm,高度误差≤10mm,立柱中预埋构件位置误差≤2.0mm。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中牛腿支撑及其上块状卡销的位置及尺寸误差≤3.0mm。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的上下槛、栏片、柱帽的各部位尺寸误差应≤2.0mm。立柱、上下槛及柱帽运输应有保护措施,可于其间夹草席、稻草、锯沫或其它缓冲材料,以防碰撞。
6、线路防护栅栏设置在用地界边缘,并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有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避免给人凌乱感觉。安装前应先平整场地,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按10cm设计,最大不超过20cm,不满足时应进行回填处理。
7、防护栅栏安装应考虑行车安全,不影响正常线路维护。防护栅栏安装位置距离线路中心不得小于4.5m。
8、防护栅栏应设置于隧道进出口堑顶以外至少2m,地形陡峭人及动物难以到达时可不设置;桥头防护栅栏封闭应从桥头护栏位置斜向下方,以3m的整数倍距离放线,使最后一个立柱刚好在下方防护栅栏位置,也可使防护栅栏沿台前锥体环绕一周形成封闭圈;涵洞封闭应从涵顶通过,放线时应满足涵顶距离要求,使涵顶防护栅栏距涵洞两侧等距,两侧应保持相同角度;其它封闭遇到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用直角拐弯形式封闭,可采用双立柱方法。对建筑物、设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入防护栅栏以内或以外。车站、货场、正线与支线交汇等处防护栅栏应保证开口位置距封闭处20m以上。
9、防护栅栏的设置应结合绿化情况,考虑景观的整体效果。防护栅栏上每隔200m设置警示标示,在设置警示标志的立柱上预制内凹的“禁止入内”字样,采用黑体字形,子高80mm,内部涂黑色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