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汽车整车拆装》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汽车钣金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汽车整车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整体拆装,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维修和整车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汽车整车拆装的学习,能够对汽车整车各总成进行拆装,更换整体部件,并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能根据故障情况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选用工具和设备对整车进行拆装;
(3)能正确使用汽车拆装工具和机具设备;
(4)能对发动机进行整体吊装;
(5)能对变速箱进行整体吊装;
(6)能对悬架及车桥进行整体吊装
(7)能对整车内饰件进行拆装;
(8)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9)能检查拆装后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0)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5)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6)具有工作责任感。
3.方法能力目标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4)能不断积累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5)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三、课程内容设计
《汽车整车拆装》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整车拆装》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覆盖三大车系中的典型车辆。
通过对维修企业整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共为《汽车整车拆装》学习领域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按照整车故障发生频率多少的规律进行排序。并且按照维修企业整车维修技术要求来结合我院整体教学标准来安排教学任务。
《汽车整车拆装》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名称 | 学时 | 合计学时 |
情境一 | 拆装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 6 | 56 |
情境二 | 整车结构认识 | 2 | |
情境三 | 发动机整体吊装 | 18 | |
情境四 | 变速箱整体吊装 | 12 | |
情境五 | 悬架和车桥的位置关系与拆装 | 10 | |
情境六 | 内饰件的拆装 | 8 |
根据岗位需要,以子学习情境为单元,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汽车整车拆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将《汽车汽车整车拆装》学习领域划分为6个学习情境,29个子学习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的名称、学习单元名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训练载体和学时。
学习标准
情境
名称 | 学习单元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训练载体 | 学时 | |
学习情境一: 拆装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 1.1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使用 | 常用工量具和设备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知道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名称,并且能安全使用常用工具。 | 6 | 6 | |
学习情境二: 整车结构认识 | 2.1整车结构认识 | 1. 掌握整车结构。 2. 了解各总成部件动力传递。 | 1.知道各大总成工作原理。 2. 知道整车各大总成安装位置及安装顺序。 | 2 | 2 | |
学习情境三: 发动机整体吊装 | 3.1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 掌握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 1.通过观察能归结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和性能。 2.知道发动机各总成连接方式。 | 2 | 18 | |
3.2发动机外附件拆卸 | 1. 了解发动机外附件安装位置及装配方法。 2. 知道各种运行材料的再利用和保护。 3.熟悉外附件拆装工艺。 | 1.能分析发动机外附件安装方法并制定拆装计划。 2.能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拆装。 | 6 | |||
3.3发动机与车身位置关系及拆卸 | 1.知道发动机和车身的链接部位和部件。 2.熟悉链接位置的拆装工艺。 | 1.通过维修手册及工艺卡拆卸发动机与车身连接部件。 2.能对拆装部件进行物理分析了解设计思路。 | 4 | |||
3.4发动机吊装 | 1.熟悉发动机吊装的步骤。 2.知道发动机吊装所用工具和设备。 3.了解易损件及各种运行材料。 4.掌握调试发动机工艺。 | 1.能根据工艺吊装发动机。 2.能根据发动机具体布置形式制定发动机吊装工艺。 3.合理保护发动机和车身部件。 4.能通过团队配合完成吊装及安装。 5.能完成发动机调试 | 6 | |||
学习情境四: 变速箱整体吊装 | 4.1变速箱总体结构认识 | 1.熟悉变速箱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动力传递路线。 2。熟悉变速箱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安装位置。 | 能分析变速箱整体结构和布置形式。 | 2 | 12 | |
4.2变速箱外附件拆卸 | 1.知道变速箱外附件安装位置及顺序。 2.知道变速箱外附件拆卸工艺及要求。 3.知道变速箱和车身的连接关系。 | 1.能正确选用工具对变速箱外附件进行拆装。 2. 能分析连接部件的物理特性。 3.能分析变速箱外附件的安装特点并制定拆装工艺。 | 4 | |||
4.3变速箱整体吊装 | 1.知道变速箱整体吊装的工艺。 2.知道变速箱整体吊装所用工具及设备。 3. 知道变速箱调试的工艺要求。 | 1.能根据工艺要求对变速箱进行整体吊装。 2.能合理保护易损件及运行材料。 3.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变速箱整体吊装和外附件安装工作。 4.能完成变速箱调试工作。 | 6 | |||
学习情境五: 悬架和车桥的位置关系与拆装 | 5.1悬架及车桥总体认识 | 了解悬架及车桥的整体结构和布置形式。 | 能进行悬架和车桥的整体结构的物理分析。 | 2 | 10 | |
5.2悬架及车桥的拆卸 | 1.了解悬架和车桥的拆装工艺。 2.知道易损件的安装位置。 | 1.能正确选用工具和设备对悬架及车桥进行整体拆装。 2.能合理保护易损件及运行拆料。 3.能分析悬架及车桥的安装特点来制定拆装工艺。 | 4 | |||
5.3悬架及车桥整体安装 | 1.了解悬架和车桥的整体安装工艺。 2.知道悬架和车桥的调试工艺。 | 1.能正确选用工具和设备对悬架和车桥进行整体安装。 2.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拆装任务。 3.能对安装完成的悬架和车桥进行调试。 4能合理保护易损件和运行材料。 | 4 | |||
学习情境六: 内饰件的拆装 | 6.1扶手总成、仪表罩和副仪表板的拆卸 | 1.知道扶手总成的组成和安装工艺。 2. 知道仪表罩组成和拆装工艺 3. 副仪表板的组成和拆装工艺。 | 1.能正确选用工具对扶手总成进行拆装。 2能正确选用工具对仪表罩进行拆卸装 3.能正确选用工具对副仪表板进行拆装。 4.能合理保护易损件。 | 4 | 8 | |
6.2烟灰盒、音响面板和地板总成的拆卸 | 1.知道烟灰盒的组成和拆装工艺. 2.知道音响面板的组成和拆装工艺。 3.知道地板的组成和拆装工艺。 | 1.能正确选用工具对烟灰盒进行拆装。 2.能正确选用工具对音响面板进行拆装 3.能正确选用工具对地板进行拆装。 4.合理保护易损件。 | 4 | |||
总计学时 | 56 |
建立项目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课程总成绩=项目过程考评成绩(70%)+理论应知考试成绩(30%);项目过程考评成绩=素质考评成绩(20%)+工单考评成绩(20%)+实作应会考核成绩(30%)。
(一)考试形式及相关内容:
1.项目过程考评
(1)素质考评成绩
素质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学生出勤情况;②学生课堂发言和讨论发言情况;③学生团队协作情况;④生产纪律情况;⑤遵守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情况。
(2)工单考评成绩
工单考评有以下两部分组成:①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情况;②学生完成的任务工单情况;③学生个人书面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情况。
(3)实作应会考核成绩
要求学生从老师给定的考核项目范围内随机抽取一项进行实作,教师依据考核表的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2.理论应知考试成绩
老师预先在计算机上设定考试软件和所考试的内容,有计算机自行组题。要求学生上机考试,评定成绩。
3.竟赛加分
(二)成绩评定单元及标准
1.项目过程考评
(1)素质考评成绩(20%)
素质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学生出勤情况(5分);②学生课堂发言和讨论发言情况(5分);③学生团队协作情况(5分);④生产纪律情况(5分);⑤遵守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情况(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分)。
(2)工单考评成绩(20%)
①实训报告(10分);②任务工单(5分);③学生个人书面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情况(5分)。
(3)实作应会考核成绩(30%)
评分标准参照考核表
2.理论应知考试成绩(30%)
机考成绩
3.竟赛加分
依据学生是否参加了系学习竞赛、学院学习竞赛或省和市级学习竞赛情况,适当给予加分。
考评实施措施及考评标准
考评分项 | 项目过程考评 | 理论应知考试 | 竟赛 加分 | ||
素质考评 | 工单考评 | 实作应会考核 | |||
分值(100分) | 20分 | 20分 | 30分 | 30分 | 依据学生是否参加了系学习竞赛、学院学习竞赛或省和市级学习竞赛情况,适当给予加分。 |
考评实施办法 | 由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考评 | 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由计算机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评 |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学生课堂发言和讨论发言情况、团队协作情况、以及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 | 实训报告内容10分 项目操作过程任务工单记录5分 学生个人书面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情况5分 | 任务方案正确5分 工具使用正确5分 操作过程正确10分 任务完成良好10分 | 填空正确5分 判断正确5分 单选正确10分 多选正确10分 | |
备注 |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分 |
1.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林德华.汽车构造与拆装[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蒋红枫《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构造与拆装》国家精品课网站.网址: http://www.cchve.com.cn/hep/portal/courseId_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