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班级:2010煤矿开采技术、2010矿井通风与安全
指导教师:张世登(8865108,E-mail ****************)
一、设计题目
学生结合所在矿井的生产实际,自行选择一个采区进行开采设计。设计题目为:
××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设计
二、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开采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作的能力,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依据
1、设计所需技术资料
(1)生产矿井概况;
(2)设计采区地质说明书;
(3)生产矿井采区设计规范;
(4)《煤矿安全规程》。
2、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煤炭工业设计规范》;
(2)《采煤学》;
(3)生产矿井《采区方案设计》。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主要内容
(1)计算采区可采储量,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2)进行采区开采方案设计,确定采区生产系统;
(3)进行回采工艺设计。
具体内容详见附录——课程设计大纲。
2、提交文档资料
(1)设计说明书:应按照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写,内容完整、阐述清楚、文理通顺、插图正确,统一用学校的设计说明书纸(A4)手写,不得打印,页数不得少于30页。
(2)设计图纸: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0#或1#,1:2000或1:5000),图纸要布局合理,图面整洁,内容正确,画法符合规定要求。
五、设计工作进度表
设计时间为2011.12.19—2011.12.30,共两周,工作进度如下表:
周 序 | 日 期 | 工 作 内 容 | 备 注 |
1 | 12.19-12.23 | 采区开采方案设计 | 指导老师检查 |
2 | 12.26-12.30 | 回采工艺设计 | 指导老师检查 |
务必于2011年12月31日前交课程设计 |
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采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井概况
概括说明所在矿井的地理位置、井田境界、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通风方式、开采水平设置、主副井提升方式、大巷运输方式、采区准备方式、采煤方法以及矿井瓦斯等级、煤尘和煤炭自燃等。
第二节 采区地质特征
简述设计采区的位置、尺寸、面积、邻近采区的开采情况、采区内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的分布、顶板岩石的性质、水文地质情况、瓦斯的赋存情况等。
第二章 采区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 采区储量
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采区基础储量,按照采区回采率的规定估算采区可采储量。
第二节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首先计算每个采煤工作面年生产能力,然后考虑一定的掘进出煤量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并计算采区服务年限。
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埋藏特征、结合矿井开采经验选择采煤方法。并根据煤层顶底板条件选择顶板管理方法。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根据采区煤层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压力情况,参照矿井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巷道布置方式提出两种采区布置方案,进行技术上的分析论证,确定在技术上最佳的布置方式。(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图)
本节应说明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与用途,各种硐室(变电所、煤仓、装车站等)的位置,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斜长及数目,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各种煤柱尺寸,采掘计划安排、工作面接替顺序和煤层开采顺序等。
第三节 采区生产系统
主要说明采区运煤、运料和通风系统。
第四章 回采工艺设计
第一节 回采工艺过程
说明采煤工作面生产设备和各生产工序的工作方法。
第二节 循环工作组织
阐述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作业形式、工序安排和劳动组织。
编制工作面循环作业表、工人出勤表和技术经济指标表。
山西煤联大教学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附:(课程设计统一封面,学生自己打印)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2010(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张世登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