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外国人!
有些外媒将2010年世博会理解为中国
“软实力”行动的一部分。“软实力”指一个国家吸引别国,而不是用胁迫或金钱激励来实现目标的能力。其实,他们没有考虑到,除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以外,中国的目标之一就是继续向世界做“自我介绍”、让世界更好地理解自己。
乔治—索罗斯(1930-) 自1969年建立“量
子基金”至今,索罗
斯创下了令人难以置
信的业绩,以平均每
年35%的综合成长率
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
及。1997年,索罗斯
以洗劫泰国为始对
东南亚金融市场发起
攻击,造成该地区严
重的金融危机。
同年7月,索罗斯又对刚刚回归中国的发起进攻。为保证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稳定,全力支持扞卫港币稳定。索罗斯对东南亚的进攻自此遭遇挫折。
齐治.索罗斯金融怪才犹太人索罗斯对中国人的影响超过任何金融理论家。他的职业合法性使中国从《刑法》中剔除了金融“投机倒把”罪,还使许多中国文科状元扎堆报考“经济与金融”专业。他的钱比联合国中42
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他的话有时和美联储一样重要。
尽管1997年他在股市投机中没有得手,但他始终在找寻狙击人民币的机会。中国以举国之力对付索罗斯,虽然没有给他可乘之机,但中国金融、币值、资本市场的改革被迫滞后。不过歪打正着的是,让中国在2008年金融风暴中躲过一劫。索罗斯一直赞扬中国,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此将信将疑。
沃伦—巴菲特(1930-)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2006年6月,他捐出300多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深深影响到中国人,即不以股票价格作为投资标准,投资决策
依据主要是公司的商业经营活动。他的投资理念的精髓是,要想取得投资成功,除了选择正确的行业,还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高管人员的智力、能力、性格进行分析。巴菲特的书籍和言论也成为中国企业和股民的“红宝书”。
巴菲特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是7000万中国股民及其亲属耳熟能详的“股神”。多数中国股民认为他是“运气好”,其实他是个天才。他倡
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中国大江南北。
巴菲特说:“中国的世界地位会不停上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巴菲特让很多中国青年不仅为改善生活去赚钱,更是为了做慈善家去赚钱。
比尔—盖茨(1955-) 美国人,微软的创始人,
着名慈善家。盖茨属于
不为社会习俗所拘的人
物,他中途退学创业,
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
大事业,为许多青年所
向往和仿效。盖茨本人
的经历,成为20世纪
后叶后工业时代技术文
化走向的一种象征。
盖茨给中国穷人带来快富梦想,也给中国富人出了一个难题:“钱财是留给孩子,还是捐给社会?”盖茨十余次访华,十余次受到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把数百亿资产捐给了社会,他给中国灾区的个人资助,超过西方22个国家捐赠的总和。他在中国的崇拜者远远多于在美国。
他不仅为崛起的中国和急于先富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成功案例,还为大学退学创业、富人行善树立了榜样。他的信仰选择、交友选择、职业选择和财产处理方式的选择,给崛起的中国的青年树立了真实可信的样板。
波音(1881—1956) 美国波音公司创始人,
全名威廉-爱德华-波
音。1916年,波音创
办太平洋航空产品公
司(后更名为波音飞机
公司),聘用了生于北
京的中国人王助为美
国海军设计新型海上
飞机———C型飞机,
次年获得美国海军的
50架飞机的订单。
此后越做越大,1934年被美国一分为三。今天仍是世界航空业两巨头之一。自1972年以来,波音已与中国携手合作30多年,成为对中国交通运输业影响最大的公司之一。
波音(Boeing)是一个成功的音译名字,让人联想在云波中超音速飞行。堪比“奔驰”(Benz)。坐过飞机的中国人都坐过波音飞机。波音是在中国赚钱最多最久的外国公司,但对中国的航空事业现代化功不可没
中国成就了波音的事业,波音也帮助了中国成为大小飞机及飞机部件的生产大国。过去近40年,中国购买波音飞机,往往是改善双边关系的献礼。未来中国自主生产大飞机,预计要与波音公司走双赢之路。
哈兰-山德士(10-1980) 着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
创始人。山德士的一生是典型
的美国传奇,他干过各种各样
的工作,在40岁的时候才在餐
饮业上找到了自己事业的起
点———创造出味道鲜美、口
味独特的炸鸡,大受欢迎。如
今的肯德基是全球最大的炸鸡
连锁集团,在世界各地拥有上
万家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
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
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哈兰-山德士用一只鸡,改变了世界饮食、饮食世界,也给中国的餐饮行业带来新的理念———快餐、特许、加盟等。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不服美国饮食文化的中国“荣华鸡”和肯德基“打擂”。结果“荣华鸡”失败。
截至2009年6月,中国已经有超过2600家肯德基分店。在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冲击下,中国餐饮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国内餐饮业出现繁荣,越来越多的中餐馆也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
肯德基对中国的冲击甚至超越了饮食,超越了企业管理,成为美国商业文化的标签,直接刺痛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饮食文化。当听说法国为扞卫法兰西文化而拒绝美式快餐时,我们多多少少有些心情复杂。
松下幸之助(14-19) 世界着名电器公司
松下集团创始人,
日本商业精神的奠
基者,闻名世界的
“经营之神”。松
下幸之助只受过4
年小学教育,23岁
创业,7年之后便
成为日本收入最高
的人。
1978年出访日本,参观了松下电器。据说,与松下幸之助谈得十分投机。其后的两年间,松下先后两次访华,松下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陆续展开。
松下幸之助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日本企业家。而关注的缘起,就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的松下电器———无处不在的“National”和“Panasonic”。上世纪80年代,松下几乎是家用电器的代名词。80年代后期,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成立,是当时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
松下的商业理念、用人之道在当时
的中国成为学习企业经营的典范。如今,松下电器在中国已经设立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59家企业,在华员工达9万人。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是
中国人民敬仰的日本友人之一。
亚蒙-哈默美国企业家、石油大亨,
祖籍俄罗斯。哈默一生
极富传奇色彩,有“红
色资本家”之称。他与
世界数十个国家领导人
有很好的私交。在他人
生的两极———青年和
老年,他分别直接参与
了苏联、中国这两个
“红色国家”的经济建
设年轻的他,第一个到苏联创办工厂,受到列宁接见,把对苏联的经济封锁撕开一个缺口;老年的他,应直接邀请访问中国,随后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
世界级“红顶商人”。1979年访问美国
期间与哈默第一次见面时,就发出“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的邀请。哈默在中国获得了成功。他代表西方石油公司签订协议与中国联合开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曾引起世界性震动。
1984年,让哈默
把中国的“国宝”大熊
猫带到美国。大熊猫在
洛杉矶受到甚至比国家
元首还要隆重的接待。
哈默曾在回忆录中说:“中国一定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我对此毫不
怀疑。”他为中国少年
儿童基金会捐款,开外
国人在华捐助之先河。
哈默在中国的成功说明:参与在中国初创性、试
点性的经济改革回报率极高。
皮尔-卡丹(1922 -
有人说,在法兰西文明中,有4个名称的知名度最高、地位最突出:埃菲尔铁塔、戴高乐总统、卡丹服装和马克西姆餐厅。这其中,皮尔·卡丹一人竟然占了两项:服装和餐厅。这就是说,卡丹成了法兰西文化的突出象征。皮尔·卡丹时装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
1979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满眼还都是蓝灰黑,皮尔—卡丹却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外品牌的时装展示会。模特身着设计大胆、颜色艳丽的服饰,在当时的北京城引起极大轰动,并开始改变中国人对服装的观念
上世纪90年代,他通过转让品牌,并代为设计款式的方式在中国推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装,使皮尔—卡丹一度成为高档服装的代名词。
拥有一件皮尔—卡丹服装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之一。可以说,皮尔—卡丹是中国时装的启蒙者。他给中国带来了颜色的、审美观的和服装营销的。
皮尔—卡丹为中国人带来了已经断档的时尚文化。皮尔—卡丹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尚品牌。他在带来时髦衣服的同时还带来了时髦的饮食,他的马克西姆和美尼姆斯餐厅给中国人带来了在“老莫”之外真正的西餐。
这些其实都打开了一个窗口,让封闭已久的中国感受了消费的魅力,让中国人发现时髦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种美好的事物。贫非罪,但丰裕的生活也非罪。虽然那时他的服装和餐厅都很贵,但它们当年就是时尚,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代名词。如果没有那个阶段,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所以,这个法国人和他的团队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史中是不可遗忘的。
约瑟夫—奈(1937—)
美国着名学者。
19年获哈佛大学
政治学博士学位后留
校任教,曾出任卡特
助理国务卿、克
林顿国家情报委
员会和助理国防
。后来重回哈
佛,曾任肯尼迪
学院院长,现为该院
教授。
约瑟夫?奈提出了很有影响力的“软实力”的概念,强调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要有经济、科技等“硬实力”(Hard Power),还需要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所产生的“软实力”(Soft Power)。
最早提出国家“软实力”的是鬼谷子,现代学者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但国弱声弱,中国人没人关注,这是理论界“国重言重”的现象。美国人约瑟夫?奈因“软实力”成了名。不过,他的确是伟大的学者,改变了国际关系学的分析传统。
25年来,奈多次往返中美之间。2002年至2007年间,他领导的肯尼迪学院每年为中国培训60名和地方。奈的儿子领养了一个南宁女孩。
奈认为过去30年间,中国的道路走得非常成功,这些都帮助中国提升了“软实力”。中美两个经济体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关系,而可以是一种双赢的关系。这是“中美G2”的
先声。
伯纳斯—李(1955-) 英国科学家、互联网的发
明者。伯纳斯·李于1990年
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
发明了互联网,使得数以
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
网络资源。伯纳斯?李并
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
利或是它的使用,而
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
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
展。
论知名度,伯纳斯—李在中国远不如爱因斯坦、牛顿和诺贝尔,然而一提到他的“俗称”———“互联网之父”,谁都明白他的巨大影响力。
伯纳斯—李这名字中的
“李”(Lee),
仿佛他是一个外籍华人,其实他是地地道道在伦敦出生的英国人。不过,他最常用的身份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自从19年伯纳斯—李发明了“World Wide Web”———万维网,很快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风靡世界,风靡中国。伯纳斯?李的“WWW”以及“。com”,成了崭新的“世界语”,就连赵本山和宋丹丹在春节晚会的小品里,那来自辽北农村的“黑土”与“白云”也大谈起“WWW”和“。com”。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网民。“饮水思源”,天天享受着
互联网的大量便捷信息的中国网民(其实也包括世界各国的网民),99%以上不知道伯纳斯—李其人。今年才54岁的伯纳斯—李是
一个低调的人,他坦然让亿万网民免费享受他的发明,而他本
人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他是一个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伯纳斯·李的品格尤显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