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采用国家四等导线进行测量。控制点布设充分考虑即将施工的影响,布设在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对高路基、桥梁等段落,尽量考虑将控制点布设于线路一侧,距离线路50~80米,避免因施工后高路基、桥墩等造成点间不通视的现象,以方便施工使用。
埋设采用现场浇灌混凝土桩,开挖灌注坑深不小于1.5米,采用统一定制的控制标用混凝土灌注其中。
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1.1 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
控制网级别 | 附合长度(km) | 边长(m) | 测距中误差(mm) | 测角中误差(″) | 相邻点位中误差(mm)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 | 方位角闭合差限差(″) | 对应导线等级 |
加密点 | ≤4 | 250~350 | 5 | 2.5 | 10 | 1/40000 | 四等 |
控制网等级 | 仪器等级 | 测回数 | 半测回归零差限(″)差 | 2C较差限差(″) | 同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限差(″) |
加密点 | DJ1 | 4 | 6 | 9 | 6 |
控制网等级 | 仪器 精度等级 | 测距中误差(mm) | 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 | 测回间读数较差(mm) | 往返测平均较差 |
加密点 CPII | I | <5 | 5 | 7 | 2mD 22mD |
水平角和距离观测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进行观测,视线超越的高度及旁离障碍物的距离均不小于1.5米。
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薄上做好记录。气象观测时待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测记气象数据,气压计、温度计避免受日光暴晒和辐射。测距边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来自动运行,输入数据后要认真复核。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0.1mm。
平面观测的角度与距离观测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每站观测6个测回,现场记录人按限差规定随即算出是否超限,若超限立即进行重新观测。记录字迹清晰,严禁涂改,严格签名。
观测操作流程如下:
设要测的水平角为∠AOB,在O点安置全站仪,分别照准A、B两点的目标并进行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要测的水平角值,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盘左位置。瞄准左边的目标A,使棱镜中心准确的夹在双丝之间,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记入观测手薄;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同样的方法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测得角值β左=b左-a左即为上半回绘角值
倒转望远镜,使盘左变盘右,按上述方法先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记水平度盘读数b右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边的目标A,读记读数a右,测得角值β右=b右-a右即为下半测回角值,两个半测回测得角值的平均值就是一测回的观测结果即β=1/2(β左+β右)
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进入下一测回的观测工作。
外业观测结束后,进行概算,检查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坐标闭合差等各项指标是否超标,平差时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并把CPII点作为导线平差的检核条件。
1 、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
式中:f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2、 测距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
式中: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mm/km)。
D—测距边长度(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