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小学 崔秀霞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用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共同商量,制订“班规”
严格的班纪律,正确的导向是一个班级能成为一个优秀集体的基本保障,也是每一个小学生能在集体中健康成长的保证。如何才能把抽象的纪律形象化并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一种是老师宣布纪律条款几不准,另一种是由班内学生自由讨论,确定大家一致接受的并对建设优秀班集体有利的班规。前者具有纪律性,后者具有自律性。我在每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便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建设好班集体该怎么做才好。有的说:“上课的时候,每个同学的眼睛都要看黑板,注意老师的提问”;有的说:“每天的广播操要精神饱满,动作整齐有力,集合迅速,不讲话”;有的说:“大家要爱护环境,讲卫生,不乱扔纸屑” 有的说:“课间不追跑”等等。学生说完了,我就提问:“如果有人违反了怎么办呢?”经过全班同学非常激烈的讨论,最后,我根据学生所说的制订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班规。而且班规要常用才有效,如果有时用,有时不用,这样效果不明显。
二、激励为主题
激励之下出好学生——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最大的体会。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激励应该是工作的主题。当然,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我是根据学生所订的班规来批评教育。对于批评教育,偶尔一两次还是有点效果的,但不要常用。长期的批评和高压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多用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信心,有集体感,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训练为根基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还不强。光是激励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提醒、多训练。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常规要求是什么,要一条一条明确地讲给学生听。讲要精,练要多而广。大的方面要练习,如早操、排队去专用室上课:小的方面也要练,如课前准备,上课站的、坐的姿势等等。告诉每个学生我们要做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教给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但它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四、帮教为辅助
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树叶,在集体这棵大树上,也总有那么几张叶子承受不住虫咬风侵。小学生正如那渴望长大却依然娇嫩的绿叶,需要园丁精心呵护。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努力做到观察细微,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抓住时机疏导。班级中如果有个心理脆弱,焦虑孤独的特别学生,需要我特别的耐心、细心,我就会对她多倾注一分关爱,帮助她处理好学习困难,同学矛盾,尽量让她心情舒畅,安心学习。只有在细致的个别帮教下,才能保证班级中的学生个个养成良好的品质。
五、放手为目标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我的大理想,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在班级中每学期进行各服务岗位的竞选。我以人人有机会,人人得到锻炼为指针,不断更新优化竞选方式, 形成了一套班级条线选举的制度。学生参与积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竞选中懂得了竞争与团结的关系,明白了荣誉与付出的关系。通过竞选上岗的班干部积极性高,在这个基础上,我充分给予班干部管理班级体的权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管理班级,记载中队小家务,组织安排班中各项工作。学生有了责任感,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班级各个条线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但是,看到学生在良好的集体中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的少年,就会觉得着一切都值。一个班主任是教育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