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量:H-1、C-12、O-16、N-14、S-32、Cl-35.5、Na-23、Ca-40
一、填表:
1、在下表的空格内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分子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化学式 | Ne | H2SO4 | Ba(OH)2 | ||
物质名称 | 氧化铝 | 纯碱 | |||
物质类别 |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由二氧化碳制干冰 B、制蒸馏水 C、塑料老化 D、石油分馏
3、低浓度的双氧水在医院里常用作消毒剂,其化学式是H2O2,有关它的分子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B、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4、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模具制作艺术蜡烛 B、用液态氢气作火箭燃料
C、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D、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5、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
①天然水与土壤、岩石长期接触②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⑤农用化肥、农药施用不当
A、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式2AB2+B2=2X中X的分子式是( )
A、A2B B、AB3 C、AB2 D、AB4
7、对于反应CO2+C 高温 2CO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D、单质碳中的碳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8、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物质是( )
A、N2 B、HNO3 C、N2O3 D、NH3
9、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若采用仰视俯视的方式读数,读得体积为48ml,则实际水的体积是( )
A、大于48ml B、小于48ml C、等于48ml D、都有可能
10、将下列各组内物质混合、搅拌后得到的不是溶液的是( )
A、酒精中放入碘晶体 B、水中放入高锰酸钾
C、汽油中放入油脂 D、水中放入研细的碳酸钙粉末
11、已知RCl4与RS2的分子量之比为77:38,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 B、6 C、21 D、5
三、填空:
1、苏丹红是一类染色剂。在我们日常接触的物品中,家用的红色地板漆或红色鞋油通常含有苏丹红的成分。根据2004年4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提供的数据,苏丹红存在有限的致癌作用,不可服用。2005年2月23日中国发布紧急公告,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下表是苏丹红1号的有关信息:
编号 | 化学式 | C16H12N2O |
① | 外观 | 暗红色或深黄色片状晶体 |
② | 溶解度 | 在水中:<0.01g/100 mL ; 汽油中:任意比例互溶 |
③ | 熔点 | 404~406 ℃ |
④ | 升华 | 475 ℃ |
⑤ | 致癌原因 | 在人体内分解出一种有毒的有机物(苯胺) |
(1)苏丹红1号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在上表给出的信息中,属于苏丹红一号物理性质的有(填编号)___________。
2、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水溶液俗称是___________;PH____7(填<、>、=)。
3、某自来水厂为了减少自来水中有些元素对人体的危害,开始采用臭氧代替氯气起到___________作用,用活性炭代替明矾,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作用。工业上用CO来炼铁,这是利用CO的____________性。
4、炸油条时,当面团放入油锅后,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油条膨胀并浮出油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
⑴10℃时,B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A物质的溶解度(填“>”、“=”、“<” )。
⑵60℃时,A、B两物质________(填“能”、“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⑶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C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必须控制在_____________℃。
四、简答
1、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取装置。请回答:
(1)写出装置B中主要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装置(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了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吸收。
2、含有一种杂质(盐类)的钠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经过下列处理过程,最后得到钠溶液,为保证除尽杂质,所加甲、乙、丙溶液均适当过量,因而X、Y、Z均是混合溶液,另外,A是可溶于,B不溶于,C可溶于,D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
据此回答:
⑴蓝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丁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⑵写出加入甲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1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 论 |
① | 假设1成立 |
② | 假设2成立 |
③ | 假设3成立 |
①烧杯中__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叉题(A组)
1、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值为______。该元素属于
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编号)。
① 核电荷数 ② 相对原子质量 ③ 电子层数 ④ 最外层电子数
2、在滴入酚酞试液的烧碱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加盐酸溶液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是( )
A、紫色 红色 B、蓝色 红色 C、红色 无色 D、红色 蓝色
3、为测定氯化钠样品(含杂质碳酸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克,放入烧杯,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完全后将沉淀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5克。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何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求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