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弯 歌 求 需 关 鞋带 片 照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敬佩 空隙 即然 即使 临时 溃败 媳妇 重叠
3. 最不可能与“胫”字的读音一样的字是( )
A.痉 径 怪 劲
4. 当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时,可以用( )这个词语来形容。
A.碰钉子 占上风 挑大梁 开绿灯
5. 下列不是用来形容人物外貌的词语是( )
A.白发苍苍 精忠报国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6. 给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空,应选择( )
他对我们说这件事时,表情________,所以我们都相信这是真的。
A.严格 严厉 严重 严肃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怪异的举动和表情,惹得全班同学。
B.岳飞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
C.教室里大家在认真地做作业,,热闹非凡。
D.听到我们班获得歌唱比赛第一名的消息后,大家高兴得。
8. 与“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你们怎么能破坏环境呢?
B.桌上的这杯可乐是谁的?是妈妈的。
C.你和我是一个学校的吗?
D.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会叫。
9.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B.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C.我估计他肯定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D.清晨,校园里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很脆弱,容易受伤。下列做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B.每天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C.用眼久了看看远方和绿色植物。
D.经常趴着写字,躺着看书。
11. 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学校用来做教室的是( )
A.废旧汽车 废旧火车 废旧集装箱 废旧电车
12. 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他这么说的原因是( )
A.他不了解小豆豆。 他想消除小豆豆的陌生感。
C.他想鼓励小豆豆树立信心。 他喜欢这样逗小豆豆开心。
13. 克劳迪娅决定离家出走,她要去的城市是( )
A.旧金山 纽约 华盛顿 洛杉矶
14. 《天使雕像》,克劳迪娅和弟弟杰米神奇地在博物馆度过了( )
A.一天 一个星期 一个月 一年
15. 克劳迪娅和弟弟杰米探寻的秘密是( )
A.天使雕像是谁卖到博物馆里的。
B.天使雕像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价值。
C.天使雕像出自谁之手。
D.天使雕像是哪个国家的哪个地区的作品。
二、填空题
看拼音,写词语。
为了yínɡ jiē(________)新年,我们shèn zhònɡ(________)地选择了biǎo yǎn(________)课本剧。经过一个月的刻苦pái liàn(________),我们获得了一等奖,听到大家的zàn tàn(________)声,我们感到无比zì háo(________)。
填空。
1.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王充)
2.看道边李树________,诸儿________,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和“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关战士的英勇无畏。
三、信息匹配
选一选。
这学期,我们从课本中认识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请选择相应的字母填空。
A.善于观察,善于推理。 B.为民除害,敢作敢为。
C.胸襟博大,志存高远。 D.造福人类,不屈不挠。
(1)《西门豹治邺》中的西门豹:(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________)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笨男孩与纽扣
他是个笨男孩。对1/2与1/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高考那年,全班落榜3人,其中就有他。
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10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手机和零钱。他把T恤衫的领子去掉,他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的滞销服装给改造卖光了。
师傅说他是天才。
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它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总是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
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扭秧歌,扣子掉了,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秧歌队,他成了秧歌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老人为了感谢他,每次晨练,都挂一面“天才服装秧歌队”的旗子。
老人秧歌队成为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先是被围观,后是被电视台采访,再后来是作为市里的形象使者到省里到首都参加文化节。随着秧歌队的扬名,天才服装也声名远播。笨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
现在天才服装公司已是一个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私营企业,它的商标是一枚纽扣。
(1)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本文写了“笨男孩”成长路上的几个阶段?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 )
A.平实 生动 简洁 幽默
(5)“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什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灯花姑娘
二柱子是个单身汉,他在一块山坡上开垦了一片梯田,用来种稻子。天很热,二柱子干得满身是汗,汗水洒在地旁边的石缝里。时间一长,那里竟然长出了一株美丽的百合花。一阵风吹过,百合花摇摇晃晃,唱着动人的歌。就这样,他天天干活,天天听百合花唱歌。
有一天,二柱子发现百合花被野兽碰倒了,很心疼,就把它带回家种在石臼里,放在窗子底下。白天他还是照例去山上种地,晚上就在油灯底下编竹箩筐。百合花依然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唱着动人的歌曲,二柱子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是中秋节,二柱子在油灯旁编箩筐,突然那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有个穿白衣裙的漂亮姑娘跳了出来,笑眯眯地站在二柱子的面前。二柱子和那位姑娘结了婚,白天他们一块儿去山上种地,晚上就一起在灯下编箩筐、绣花儿,日子过得跟蜜一样甜。很快,他们的茅屋换成了砖房,粮仓堆得满满的,牛羊一大群。
没过多久,二柱子开始满足起来,再也不愿意种地和编箩筐了。姑娘让他把粮食和绣花手帕拿去卖,再买些种田的工具和绣花用的针线,可他却买来肉、酒等,成天大吃大喝。姑娘要他上山种地,灯下做工,他不是假称脚痛,就是推说眼疼。姑娘无论怎么劝,他都不听。这天晚上,姑娘一人在灯下绣花,突然间,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一只美丽的孔雀从花里跳出来,驮起姑娘就往窗口飞去。二柱子连忙去追,结果只抓到孔雀尾巴上的一根羽毛。
从此,二柱子变得更懒惰了,整天游手好闲。没多久,他就把粮食、牛羊,还有衣服全卖光了,只剩下床上的一张席子了。当他正要揭开席子去卖时,看见席子底下有两幅绣花图案:一幅是他和姑娘在田里耕种,稻谷就跟金子似的满地都是;另一幅是他们俩在灯下忙碌,粮仓里堆着满满的粮食,栅栏里关满了牛和羊。他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他终于明白自己错了。二柱子重新扛起农具上山种地,晚上回来仍旧在油灯下编箩筐。这一天,二柱子在窗下发现孔雀的羽毛,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落在石臼里。没过多久,石臼里长出一株百合花,唱着动人的歌。
又是一个中秋节的晚上,二柱子在灯下编箩筐,突然那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一位美丽的姑娘穿着白衣裙在红花里唱歌,随后那姑娘就从灯花里跳出来,微笑着站在二柱子面前。
从那以后,夫妻俩白天一块上山种地,晚上在灯下编箩筐、绣花儿,他们的生活又像蜜一样甜了。
(有改动)
(1)灯花姑娘第一次出现是在( )
A.一个大白天 中午时分 中秋节的晚上 一个傍晚
(2)二柱子不愿意上山种地、灯下做工的原因是( )
A.他本性懒惰。 他想不劳而获。
C.他想依赖神仙。 他开始满足起来。
(3)“这一天,二柱子在窗下发现孔雀的羽毛,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落在石臼里。”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了二柱子的兴奋。
B.这句话表现了二柱子的悔恨。
C.这句话表现了二柱子的伤心。
D.这句话表现了二柱子对姑娘的思念。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下列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善良可以创造幸福。 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C.神仙才能创造幸福。 靠聪明才智可以创造幸福。
(5)这是一篇民间故事,具有神奇的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神奇的地方,写下来。可以摘抄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
神奇一:________________
神奇二: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灯花姑娘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个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习作。
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请选择其中一件事,以“给________的一封信”为题,写信告诉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要求:①把事情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书信格式正确,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署名统一用“四(1)班:南南”。
参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拼音
【解答】
此题考查多音字。
曲[qǔ]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2. 歌的乐调:~调。一谱。异~同工。~高和寡。
曲[qū]1.弯转,与“直”相对:弯~。一折。一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
书其事的笔法)。一肱而枕。一尽其妙。2.不公正,不合理:~说。一解。委~求全。3.弯曲的地方:河~。4.偏僻的地方
:乡一。5.姓。6.“(”的简化字。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霉。
要lyào]1.索取:一账。一价。2.希望,想:一强。~好。3.请求:她~我给她读报。4.重大,值得重视的:重~。~人
。~领。纲~。~言不烦。5.应该,必须:须~。6.将:将~。快~。7.如果,倘若:~是。8.表选择:~么。~不。~不
然。
要lyāo]1.求,有所倚仗而强求:一求。一挟。2.古同“腰”。3.古同“邀”,中途拦截。4.古同“邀”,约请。5.姓。
系[风]1.有联属关系的:一统。~列。一数。水~。世~。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一。化学一。3.关联:干
~。关~。4.联结,栓:一缚。~绊。~马。维一。名誉所一。5.牵挂:~恋。~念。6.是:确~实情。7.把人或东西捆住
上提或向下送:从井下把土~上来。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汉藏语~。寒武~(地质学名词)。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
,如“~曰”。
系回结,扣:把鞋带~上。
相[xiāng]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一等。一同。一识。一传。~符。一继。一间。—形见绌。一得益彰(两者互相
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一信。~烦。~问。3.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
。4.姓。
相[xiàng]1.容貌,样子:一貌。照~。凶~。可怜~。2.物体的外观:月~。金~。3.察看,判断:一面。一术(指观察相貌
,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一。首~。5.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
的。6.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一。8.作正弦
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姓。
2.
【答案】
B
【考点】
汉字的结构
【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错别字。
关于错别字,我们应该要注意字形。
“即然”,我们应该写作“既然”。
3.
【答案】
C
【考点】
拼音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读音,结合汉字的字音和字形进行辨析,选择汉字的读音即可。在本题中,不可能与“胫”字的读音一样的字
是“怪”,他们的偏旁是不一样的。其他字的读音是jīng,而C项“怪”的读音是guai。
4.
【答案】
A
【考点】
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
【解答】
此题考查词语解释。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占上风”指的是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挑大梁”指的是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开绿灯”指的是比喻准许做某事。
5.
【答案】
B
【考点】
改正错别字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现代文阅读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识记,以及对词语类型的辨析。
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出自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眉清目秀: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气。出自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
浓眉大眼:意思是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解释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所以不是用来形容人物外貌的词语是精忠报国。
6.
【答案】
D
【考点】
近义词,反义词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识记与对词语的运用。
严格:是指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严厉:严:严肃;厉:厉害。意思是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出自《后汉书·应奉传
》。
严重:不容易解决的、很重要或很有影响的。
严肃:意思是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出自《吕氏春秋·尊师》。
7.
【答案】
C
【考点】
词语搭配
【解答】
此题考查四字词语的含义。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人声鼎沸”人群中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手舞足蹈”指的是高兴到了极点。
8.
【答案】
B
【考点】
改正错别字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近义词,反义词
【解答】
本题考查对各种句式的辨别。题干中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设问句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A.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
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B.这句话先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是一个设问句。与题干中的句子句式相同。
C.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指提出问题,请对方回答的句子。
D.这句话是一个陈述句。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9.
【答案】
C
【考点】
病句辨析
【解答】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
、归类不当、指代不明等。
A.这句话没有语病。
B.这句话没有语病。
C.这句话的语病是前后矛盾。句中“估计”表示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而“肯定”表示无疑
问;必定。据此可知,“估计”“肯定”这两个词矛盾,这句话可改为“我估计他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D.这句话没有语病。
10.
【答案】
D
【考点】
实践活动
综合读写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每句话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和分析,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很脆弱,容易受
伤。下列做法不当的一项是经常趴着写字,躺着看书。这个不符合正常用眼的原则。
11.
【答案】
D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
歇后语,谚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
【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知识朗读。
根据题干,我们可知,此题选自《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
,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
最美好的时光,题目中的学校用来做教室的是废旧电车。
12.
【答案】
C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口语交际,情景写话
改写句子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他这么说
的原因是他想鼓励小豆豆树立信心。本句话出自课文内容《窗边的小豆豆》
13.
【答案】
B
【考点】
形近字辨析
改正错别字
口语交际,情景写话
【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阅读。
在《天使的雕像》一书中,主人公克劳迪娅厌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就精心策划了一场“离家出走”,他选择的去处是纽
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随行的同伴是她的弟弟杰米。
14.
【答案】
B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改写句子
近义词,反义词
【解答】
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情节注意
不要记乱。此题考查的是与《天使雕像》有关的文学常识,涉及的章节是第三章“在大都会博物馆过夜”:克劳迪娅和弟弟杰米在
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据此可选出正确答案。
15.
【答案】
C
【考点】
形近字辨析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口语交际,情景写话
【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知识的积累。
在《天使的雕像》一书中,主人公克劳迪娅厌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就精心策划了一场“离家出走”,他选择的去处是纽
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随行的同伴是她的弟弟杰米。
在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他们两竟然度过了神奇的一个星期天,在这期间,一座被疑是为米开朗琪罗雕刻的小天使雕像
在馆里展出,克劳迪娅立刻被吸引,她决定要弄清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
二、填空题
【答案】
迎接,慎重,表演,排练,赞叹,自豪
【考点】
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
,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迎接”容易写
成“应届”,“慎重”容易写成“深重”,“表演”容易写成“表眼”,“排练”容易写成“拍脸”,“赞叹“容易写成“咱探”,“自豪”容易写成”字号
【答案】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多子折枝,竟走取之,远近高低各不同,万里长征人未还,古来征战几人回
【考点】
诗词默写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对学过的文章非常熟悉,对作者以及文学常识要有一定的积累,对文章的结构和内
容也要非常熟悉,按照文章的结构进行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课文的内容。
(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
道。
(2)“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出自《世说新语》的一篇文言文。意思是看见路旁边的李子树由于结
的果实过多而树枝被压断,别的小孩都争着拿,唯有戎这个小孩不去。
(3)本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内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
句诗出自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全诗内容是奏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句诗
出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二首》,全诗内容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信息匹配
【答案】
B
D
C
【考点】
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现代文阅读
【解答】
(1)此题考查我们的是人物形象。
《西门豹治邺》主要讲述了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临漳县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
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体现了西门豹为民除害,敢
作敢为。
《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伟大的朋友为了帮助人类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惜承受众神
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将火种送给了人类的故事,体现了他造福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胸襟博大,志存高远。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1)“笨男孩”不笨,他踏实,善良,肯动脑筋。
(2)学生时代;学徒时代;开店日子;开公司当老板。
(3)记叙
A
(5)裁缝师傅的鼓励,自己的认真做事。
【考点】
小说阅读
鉴赏文学形象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表达方式及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答】
(1)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然后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他钉的纽扣最结实”“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学徒期间,他把老板的滞销服装给改造卖光了”“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秧歌队,他成了秧歌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笨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等可以看出,“笨男孩”并不笨,他踏实,善良,爱动脑筋。
(2)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快速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相关事件,然后在文中找出成长阶段的标志性词语。“上了中学”表明是学生时代;“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表明是学徒时代;“‘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可概括为开店的日子;最后成立了公司,可概括为开公司当老板。
(3)阅读文本可知,文章主要叙说、交代了主人公“笨小孩”的成长变化过程, 没有掺杂抒情、议论等,主要采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记叙,即用文字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4)阅读文本可知,本文语言贴近生活,没什么修饰的词,并不华丽也不幽默,但能很准确地表达,用语平实。
故选A。
(5)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阅读文本,从“笨男孩”钉的纽扣最结实,学徒期间善于动脑将老板的滞销服装改造卖光以及后来他认真经营服装店可知,“笨男孩”的成功有他自身的原因。同时,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的鼓励也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由此可知,“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裁缝师傅的鼓励以及自己的认真做事。
【答案】
C
D
A
B
(5)百合花摇摇晃晃,唱着动人的歌。突然那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有个穿白衣裙的漂亮姑娘跳了出来,笑眯眯地站
在二柱子面前。
(6)①灯花姑娘勤劳能干,她白天会和二柱子一起种地,晚上还在油灯下绣花。②灯花姑娘有宽容之心,当二柱子悔改后,,她又回到了二柱子身边。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记叙文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书面表达
【答案】
范文:
给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
你好!好久不见,你的身体好吗?今天给你写信,是想和你分享我们参加学校活动的快乐。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迎来第33届校运会暨第11届阳光冬季长跑运动。运动会项目丰富多彩,有垒球、跳远、50米跑,其中
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年级男子跳远比赛。
跳远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来到下操场,同学们有的弯弯腰,有的搓搓手,有的踢踢腿,积极做着热身运动。等裁判员清
点完人数,比赛正式开始。一个个运动员站在起点上,只听见裁判一声令下,便奋力前跃。轮到我上场了,我先助跑、加速
,单脚踩上白线,纵身一跃,仿佛是一只轻盈的燕子飞了出去,成绩不理想,只跳了个2.70米,但却进入了决赛。看着同学们都
在给我加油助威,我想:“我一定要跳得更远,争取更好的成绩。”
决赛开始了,同学们接二连三跳出了很好的成绩,我越来越紧张。我仿佛在冰柜里待了很久似的,瑟瑟发抖。轮到我了
,加油声注入了我的心间,我变得不紧张了。裁判一声口令:“开始!”我如风一样跑了过去,看准时机,一脚踩线,纵身一跃
,两脚落地,我跳出了一个惊人的成绩2。95米,大家都瞪大了双眼。耶,我获得了第一名!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高兴
和成功的喜悦。怎么样?我挺厉害的吧。
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的好朋友:四(1)班:南南
20××年××月××日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大作文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与作文题目的拟写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述能力。
进行大作文写作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中心,文章需要围绕着一个主旨来写,不可跑题,且要根据题目内容来确定中心思想。其
次,要有一个具体的事件来体现文章的中心,否则文章空洞无力。写作时还需注意使用正确的用语、措辞,不要出现错别字。
书信格式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几部分组成。称谓应该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遵循长幼有序
,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正文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可
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而自己看到的事,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