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天地游刃吊诡
)))庄子哲学思想探究
吴光明
(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州)
[摘要]庄子的/吊诡0哲思,在于玩弄矛盾。庄子以一种与西方哲学迥异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矛盾的来
源,即运用由共相概念组成的人类言语去分析说明共相之外的人世万象,必然招致逆理、误谬;庄子通过玩味
言语来运行矛盾,倡导众生直面人生的思想困境,以悟觉天地原道、人生常情。庄子的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
现了中国哲学的特质,而且也为西方哲学突破固步自封的逻辑推理范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关键词]庄子;矛盾;言语;人世;西方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5X(2010)02-0074-06
一
庄子之吊诡,世所罕见,其玩弄误谬、矛盾、逆理,值得考究。逆理本身于西方哲学,当然并不罕见,甚至有人以为是西哲的组成要素[1]x1。但西哲考察逆理,为要解释而解消它们。庄子却如孩玩水,嬉笑戏弄矛盾,称之/吊诡0。诡辩家变戏话术,以拐骗听者,庄子却玩弄矛盾逆理,以唤发人世道理。无奈我们讶异,人世道理与玩弄矛盾何关?本文以比较哲学的观点,考究此/吊诡0,显示天地奥义,西哲罕见。最后以两点结束,即庄子之吊诡并非一团糟,且此非糟之糟,诚然贡献普世哲思。
一个方便的考察办法,就是引举庄子之反对者,揭发他们如何误解庄子。庄子举引矛盾,开示人世至理,天地原道,令人悟觉人世矛盾,玩弄以怡生。故我们指出庄子之诸多不合理,绝不等于驳倒庄子,反而是支持他,我们只误以为驳他而已。/吊诡0有两个成分:第一是矛盾,第二是玩弄;玩弄矛盾即是吊诡。玆先考虑矛盾,然后看庄子,如何玩弄矛盾,以至坦然自适,至乐自忘。
首先,视自西方直线逻辑,庄子之书,显示充满矛盾逆理,愈读愈读不通。如天地为/一0,则无法容许/二元化0的可能。换言之,总称命题之内,个别的各自个体,无法容身。/全0内无/个0,/一0内旷/多0。下举几例以示。
如一切是自然,劝世为善,回归自然,则转成完全无义,因/为0与/非为0皆属自然,无所谓善抑或恶、或/离开自然0与/顺适回归自然0之别。并且自忘、丧我、心斋、养身等,是自己/一人0之诸动作,但此类动作(忘、丧、斋、修)需动者及被动者之/两者0,而一人不能措施两人行为,故此类动作,不可能履行。庄子之说法,如是自相矛盾,无法了解其意。
庄子听了,必会感谢对方,说,/你是惠施再世,真好玩!可相畅舒谈论了!0庄子之回应,或可有下列三项含义:第一,庄子诚恳报告,诸多矛盾及其不可能,原来源自/人生0乖离/言语0;第二,矛盾与乖离,与天地原道有关;第三,矛盾之所以然,呈现人生之常情,天地之常道,俱不可言喻,只以逍遥自在。
第一、庄子诚恳报告,矛盾源自/人生0乖离/言语0
必需要先认定,庄子之提示诸多矛盾,不属庄子本身之,而源自/言语0之乖离/人生0;此点显露于人对/谬误0之看法。人世有诸多种谬误,并且关键在如何处理它们。谬误有两种,有意义的与无谓的,而此
[收稿日期]2009-11-20
[作者简介]吴光明(1933-),男,台南人,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和南非普多利亚大学特聘教授。
74区分,来自审察者主观的态度。怀德海是形而上学家,数学哲学出身,不会无责任恣说不正确的言论。他说, /依逻辑看,不符事实之命题只是错误,完全无用。其实,它们是开路先锋,导向新世界。谬误是为进步所付的代价。0[2]p187庄子会赞同其前半,而说,谬误不是/代价0,而是讽喻的好工具。为要了解此点,需先了解错误来源及其用途。
5庄子6一书,几乎每句都有问题,充满矛盾与错误推论,以显示语言本身与人生乖离。全称命题无法容纳特自个体,但全称命题原来的目的,却正是要适用个体、说明个体。怀德海提出解决,说,/无的命题是错误的,令命题不活跃,但这错误的全盖性命题,可加几个适切的条件,则可供给多种用途。0[2]p285问题是,这些/条件0本身也是命题,而任何命题皆为/无的命题0,即表示共相。共相加上共相仍然等于共相,仍然无法容纳具体特自的个体。换言之,每文句言语,皆为共相之交错,皆为错误,皆有矛盾,这是庄子5齐物论6主旨之一。所以,全称命题乖离此命题本身,因不能成全设立此命题的本来目的。再者,自己行施自己(自忘、丧我等)之不可能,源自/行为0本需行者与被行者之/两者0,而/一人0不能成为/两人0。此类诸多矛盾,来自言语之乖离人生实况。
如此了解,庄子显示乖谬,并没有添增新的谬误或矛盾,只发明几个新词句(/吊诡0、/心斋0等),以引起人注意言语之乖离人生。儒家诸贤未曾提起这根本问题。庄子不但炫燿此题,更进一步运作这乖离,玩弄矛盾谬误,激发了悟人世常道。禅宗之洞察及公案,或源自庄子此举。
第二、矛盾和乖离与天地原道有关
身心两者合一为人,理一分殊具体万象,均为人世实况,一而多,多而一,完全超越逻辑理论、言语表现。无奈人之理性,唯有言语及逻辑而无他,以之表现实际具体,必致矛盾、逆理及误谬。此人生事实,我们应该感谢庄子,勇敢地无伪报告,通知我们。我们现在进一步来想,这人生窘境,有何意义?具体说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情况?
我们有双重任务:第一,诚恳承认辨识,矛盾误谬之无可避免;第二,从庄子学习,他如何包办人生窘境,驱使矛盾误谬,以激发人人应活的人生。西方哲学家各自交代,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梅露彭迪、威根斯坦等诸氏。庄子做何交代?我们可说,庄子做人生交代。这可说是,广义伦理学性理论的交代。谁说庄子缺乏伦理性理论?
今日哲学界的同道们,扮演惠施角色,批判庄子不已。虽非他们本来的意思,却无意中履行上举第一步之任务。可惜他们以为,以是指出庄子的私自问题,完全没有悟觉这是人生普遍的根本窘境。可是无论如何,他们的惠施性批判,总算衬出人生困境。矛盾全围,正是庄子所要告知之第一件事实。庄子必定极度快乐,人人批审他的提起矛盾。
庄子与苏格拉底异口同声地说,悟觉人生困境,此了悟本身,已等于建立/不朽0于永世。苏氏说,不自察不警省,则不值得活为人,他自己的全身世,为此而活,为此而死,唤醒雅典社会,他所敬重。庄子完全同意,并且进一步警惕地说,如此自察,必致矛盾、逆理、误谬等窘局,而且此悟觉,即是了解人生,不可避免的第一阶段。
了解人生,不可避免的矛盾误谬,是庄子所倡的人生活法的第一段。人生之妙诀,在于如何驱使矛盾谬误,以逍遥自在、享受人生、乐以忘忧,谓之吊诡至乐。
第三、矛盾呈现人生常情,天地常道,以逍遥自在
庄子之妙诀,在于运作矛盾谬误,人生所不可免,而呈现人世常情,体察宇宙六气,以逍遥天地之正,完全不可言喻之悦怡。庄子先探究人生困境之原由,而后呈示,如何运用矛盾谬误,而逍遥自适。
首先庄子,提示三源,令矛盾误谬诞生。(一)言语具有两个特性。一方面,言语以共相概念组成,以表达人世,但人世具体,处于共相之外。另一方面,语言在于说明,而/说明0须分析事实,对立主客,方可信达明晰。简言之,语言之成立,依赖分析对立。无奈具体人生处境,屡屡既不对立,又不可分析。因此,具体事物,人世处境,俱不可言喻。(二)由是,言语之表现事象,表达处境,必招致矛盾、逆理及误谬。(三)无奈人世之工具,用以确切表现事物,表达了解者,唯有言语而无他。此三件源由,令言语必然陷阱于不可知并矛盾误谬百出。
庄子阐明/言语必招致歪曲事实0之事实,然后索性迳入言语陷阱,大胆说错。此举非但出自不得已,并且更作为/方便0,以示人世处境实情。公然宣示明显错误之言,则此误谬成为隐喻讽示指月喻道。这是庄子的原意原由,是前宣扬诸多逆理论说、矛误词句而以引注意的。下举几例,说明此道。
他说/大道不称0(5齐物论6),依此句所示,此句如此一/称0,大道已不称,但此句原意,乃要阐明/称道0之真意,因此,该句自悖自背。如是,庄子以/称0道之错误,显示大道之/不可称0,以/言0之谬错,衬出
75吴光明:逍遥天地游刃吊诡)))庄子哲学思想探究常道之/不可言0,不可道,简言之,以逻辑之自谤,显示人世之大于逻辑。
如此显示,展出两步骤。(一)如/大道不称0,即是/道可道,非常道0,庄子则大胆/道出道0,宣扬他之陷入岐途。此乃人世窘境,最直截了当之处理。所有哲学家(惠施在内)之指责,表现世人注意到,庄子所要告知的,即人世充满矛盾误论,由而证示庄子启发他们成功,虽然他们或尚不悟,人世原来如此矛盾满溢。
(二)然后庄子进一步,以/道出之非道0衬出/常道之不可道0,换言之,以道出之自悖,隐喻/不可道之道0,此或可谓之指月之途,后人所言。手指指月,助人观月,但手指本身指向之举,俱非月球,并且人人观赏月明星稀之际手指已忘。言语指向亦助人入道,而言语之/指0显然非道,且须自然忘言,方可感触常道,不可言喻。庄子提醒我们,得兔必需忘蹄(5外物篇6),以免忙碌收蹄而兔脱走。
简言之,错语谬论既然难免,必需驱使以之隐喻常道,不可直说。一方面出于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借助谬误矛盾之不值执着,切不留伫言语,原不堪表达实情。相反地,言必喻道,得道忘言。
然则,庄子如何运用言语,误谬指道?原来日常谈论至少有三种功能:直叙指令之直说功能,讽示遂行之隐说功能,及戏弄激兴之诙说功能。庄子用词,即玩说之句法,戏弄直说法及隐语法,随言随清,非言非默。显然说出误谬逆理,故意谎谎谐笑,而后挥手溜走。听者哑然留下,反复细嚼。
庄子不直言,不隐喻,只胡说八道,引起深思,等于/玩生0哲学,掀起言语方之。庄氏全书,充溢嬉笑,谐诙百出。庄子所有之议论、故事、词句,一切皆为寓言、重言、及卮言,互缠交错。他玩耍它们,嬉戏它们,好玩开心,以逍遥游于人间世。
不庸赘说,只举庄子屡言之一字/无0。一说/无0字,立刻陷入矛盾。因言语所谈,只关涉/有0,/无有0事物,无从说起。因此说/无0,/无0就变为/存有0。但庄子不是要说/有0,是要说/无0。庄子如此,胡说八道!原来他之说/无0,既非要说明/无0,又非要证明/无0之存有,更非要描述/无0之,乃要开路/遂行语法0,戏弄激兴,以遂行,以指令。他自己打人生外丹功,令人打他们自己的外丹功。他之语法,即是人生之/食谱0,启示烹调术,以享人生,其言遂行其生。
庄子言出/无0之不可言喻,以遂行人生之不可言喻。如是,他之言/无0,并非直叙,乃是藉助/言无0之矛盾,以激兴会悟,从事非言非默,人生实践。这是因为/无0启发/有0,衬示其深义,因此是/有0之妥善工具。演奏乐曲,乐音愈响,乐默愈深。有一天,我的孩子在公园说,/爸爸,鸟儿在叫,这里多安静阿!0林征明也说,/蝉噪森林静,鸟鸣山谷幽。0庄子蝉叫鸟鸣,以显大自然之暝默。由而我们不知不觉,自适悦怡,共鸣天籁。
二
但庄子为什么要通过显示大自然而衬出暝道常情?苏格拉底说,不自省不值生,我们说,自省导致悟道。但为什么自省会致悟道?显示大自然与悟道又何关?言语之逆理矛盾,又如何启示人生之道?如是问题重重,我们必需从头慢慢模绘全景,以获头绪,以得当下情境。
庄子的目的,在于激发唤兴,令人注意自然,而领悟常道。为此,他故意胡说,荒唐诙谐,妙句百出,惹人注意。他不直说,不议论,而只玩味人世诸多矛盾,以展示人生。庄子如此戏弄矛盾,自自然然反映天地,显示人生及大自然,超人理人论,听者则不知不觉,承蒙导入活生之道。
论理是静静开展的,而矛盾是显示论理之动荡的。庄子玩耍矛盾,即是以论理呈示超论理,活生实情,以暗指如何享生,享用逍遥游,动态人生。他屡提/无用之用0,/无为0,甚至/无0,皆为/无言之言0,遂行/言而不言0,以/非甲0否定/非甲0,互非合一,动静整合,以重演/非非甲0。
在人间世,/非非甲0不等于简单纯甲。庄子的/非非甲0不直叙,不主倡/甲0,如一般论理。他的/非非甲0当然也不是/非甲0,如诡辩家之否定。反之,庄子的/非非甲0肯定/甲0而不拘泥其中。庄子遂行肯定而不死定,站于无立场之立场。庄子之论说,遂行蝴蝶翩然,任何地方,轻轻留伫,立刻轻飞,无人过问,不知何往。庄子之/论理0,解说任何事象,又彷徨他去,阻止不了,飘洒自如,回异一般静理。
小丑/愚拙0,颠三倒四,逗人嗤笑。但人哈笑回家,却觉畅适通愉,生气蓬勃,明朗自如。庄子即小丑,胡闹措词,小丑之言喻,掀起。/笨拙小丑0,大堆矛盾扔进人心。堆上谬矛,牛头马面,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非是又非非,诙谐百出。听者一知半解,读下咽进,之后心平气和,莫可言状。此之谓/生命论理0,无方之方,天倪浑沌。庄子微笑,提供无立场之立场,随说随扫,着而不着,飘忽逍游。其轻微诙谐,无意天放,令人深悟感触,旷世不羁。
7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www.xbskb.cn欣赏人世,而日常琐事,整合全生;每件事物,闪烁怡悦,健康至乐。每人自性,安宅自身,勇敢接纳,人生矛盾,多类多方。此乃人世逍遥自在,至乐自如。王国维说(5人间词话6,5删稿6第49页),/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0林语堂也说,/庄子深奥时,他轻佻。他轻佻时,他深奥。0我说,他之能如此自由自如,即有/无立场之立场0,安宅/无0境所致。[3]p627
但世人弃/无0。/无0有三者,而庄子皆悦纳享用。一乃莫须有之误谬,庄氏据之以论,如/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0,/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0 (5齐物论6)。二乃不需有之赘句,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天钧两行(5齐物论6),有不容足之地,方可立足步行(5外物6)。三乃不可有之逆理矛盾,如今适昨至,自忘无为,自适忘适,至乐无乐等,遍满庄书。
庄子接受上述三者,以至无所不包。他主倡理想,人未曾想到,如自然自适,自忘复朴。他主倡梦想之要,提醒我之梦蝶,或为蝶之梦我,似非而是,生死皆梦,俱值享受。又举/路傍髑髅0,埋葬不值,鹰狐不理,然而南面王乐,不值其乐。他又主倡,幻想益生,北冥有鱼,似是而非,以始其书,一切齐谐大诙,/开玩笑0而/开我心0,由而心地旷逸,逸趣横生。幻想不实际不值钱,反正人人一死,一分钱带不了,何必操心烦思?反之,退一步,海阔天空,/幻想0天马飞空,空在上天,虚幻不实,清凉无责任,洁净不计较,/逍遥游0至乐。
由是人世扩大,尺寸千里,大而无当,庞然大物,隐几仰天,与大块共啸,静坐此时此地,飞驰古今天涯,自由自适,与死刑犯,共学至德(5庚桑楚6),耶稣钉十架,其义或在玆。孟子叙物不齐,庄子有齐物论;孟子求放心,庄子天放无意;孟子杀身成仁,庄子解牛养生。庄子不反对孟子不同意孟子,只扩展视野,游目骋怀,浩然与天地为一。
同样地,庄子以三种眼光看孔子:/仲尼0教示常道,/孔子0教师蒙老子谴责,而/孔丘0乃史实其人[4]p400。孔丘史人,孔子受骂,仲尼倡道,如是多类视孔,表示庄子既不反孔,又不崇他,只是庄友之一,与惠施论友同等。总之,庄子如蜻蜓点水,着而不着,啮缺一如,睡寐得道(5知北游6)。
庄子从事超喻之喻,畅叙理想,梦想,幻想,游说无稽之谈,然后微笑离开。任人留伫深思,任意引伸,点头示诺,喻义自适。在此,自由逍遥游,自然而必然,自性而自己。原来人世,任何小事,皆为超喻之喻,惹人自由,引喻自悟,庄子之举,喻象其意,反映人世。因此,庄子只管点缀提示,即兴呼唤,你得多少,在于你如何视事,抽出多少含意。一切终究完全靠你,抽意多少,得道多少。禅宗之重视,琐细小事,或源自庄氏,超喻之喻。
我曾在西雅图,与舅父全家,共赴海滨/摸蛤0。赤脚踏滩,感触蛤蚌,浅沙拣出,烹煮鲜味。庄氏即吾舅,带我赴滩,世沙摸蛤,尝道鲜味,感触养身,日月不息。我摸蛤蚌,我享其甘,亦颁吾友,但蛤非我造,只摸出世滩,且靠舅父赴滩而得之。同样,生命之道,我所触摸,可分享戚朋;道摸之而得,行之而成,感触养性,日月不息。此道天地自然,庄氏唤兴,摸出享生。
庄子与我,激发引喻,悟道怡生,互缠互动,息息相关,复杂难知,实乃人世常情,如上实例,可简易解明。具体实况,难悟易行,人世常道,切身体会,不可言喻,易行而成,须践悦命。诚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0
沙滩践迹,边踏边失,以形历史。摸出蛤蚌,养身怡性,而立言不朽,永怀万世。我之立言,立于庄氏史哲,唤兴之言,永世不朽。生命之道,绵绵不绝,行之而成。历史之程,道之所成,成于不朽之言,不言之言,不可言喻,非言非默。上述诸言,源自庄氏,超喻之喻,唤兴重重,寓言隐喻。
如是,生命之道,行行重行行,阴阳两行而成,人世梦幻而永怀,着而不着,逍遥而悦命。无奈人世,剌伤繁多,沙滩难行。庄子说,蛤蚌养性,在于解牛养生,独介右师,老子悬解,顺时来去。观化而化及,清漠物化,路旁髑髅,与天地为春秋,至乐无乐,帝王不及,此之庄氏所指,我们所向,谓之/吊诡怡生0。
三
玆以比较哲学观感,结束本文。我们要说,论理是/美0的一部分,/美0不是论理的一部分。这是很庞大的主张,等于说,所有论理都美,但所有之美屡屡超越论理。论理是/美0的一部分,因为任何论说,如果不美、不雅、不造就人,则必/缺心眼儿0,必不太对,不合论理。论理必需/美0,方堪称,名副其实的/论理0。丑而惹人厌,散乱但正确之论,这种论说不可能存在。
相对地,任何/美0的事物,皆富有论理,颇具说服力。如是,/美0满溢论理,充溢有余,因美的事物,超越论理的了解,论理屡屡无法解明。小朋友之美,令论理破颜微笑。我曾问三岁孙女,/鱼为什么没有雨伞?0她说,/因为鱼没有手!0孩子气真好玩,有/可爱的论
77吴光明:逍遥天地游刃吊诡)))庄子哲学思想探究理0。我问女儿,/你为什么爱他?0她说,/因为我爱他。0她的回答,完美而无法继续赘问。
陶渊明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0。真意美满,令论理自消,自忘辩证。此美满之境,遇见论理,则矛盾逆理,立刻丛生。此类误谬,显示超越论理,称之为/美0。人生大于论理,因存有本身,自性自美,咏吟乐韵,/妥0超论理,精确说服,无可驳论。存有/必然0之美,论理无法解说。
人生实情,本该如是。/美0即实在之品味,甜/甘0如享/羊0肉/大0餐,因/羊0加/大0即/美0,正如5说文解字诂林正补合编6(台北:鼎文书局)所云,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等。0甘味甘食之/甘0,在口味之适,安适,安宅实情,其/美0远超论理之/妥0。
西方同意,有/审美aesthetics0一词,原意为感官感觉a isthesia[5]p I:206。无奈此词之含义,不如中国之/美0之广泛深长。美国民间有一小口号,/活,爱,笑L i v e,love,laugh!0但西方哲学家不屑采用思考对象。中国哲思却将/甘食0生活为/美0,嚼味深思。简言之,美即实在自美,论理诞生育长于玆,庄子之吊诡怡生根生于此,中国思维始终于是,谓之/中国哲学0。
原来西文仔细文法,明确句法(西人尚不满其不足严谨),综揽紧密,复杂整句,形成整装体系,固定精确,不容例外。反之,中国行文,漫山遍远,各自短句,各居一隅,相呼互应,共响成一,而其/一0者,滉晃不一,随遇会悟,会意互异。例如/文心雕龙0,/文0非/龙0,/心0不/雕0,/龙0不可/雕0,/文心0无关/雕龙0等,每词各趋一方,呼应松合,不可言喻,生生不息。这是西方诗文,并非哲学;这是中国思维,显其特质,庄子吊诡怡生,乃其诗性代表。
5论语6之/论0,已含五义。/郑玄云: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0(邢昺撰,5论语注疏解经序序解6,[疏]),各自相异,难知/论0之综义,何谓/论0之论理。反之,西方逻辑,唯有抽象符号,一贯形式计算。中国字义,渲染泛泛,西方每字,却确切定义,即使变迁时空,也必确描其变。如是,中国思维,回异西方哲学,必需并驾齐驱,贡献普世互动哲思。
我可听人说,/-吊诡.这一套,是一团糟。完全没有系统,只是疯狂,胡闹不已。庄子真要主倡,乱说乱混吗?0朋友,这是很有意思的印象。我们来考虑庄子的/吊诡0,玩弄误谬、逆理及矛盾,与系统秩序、狂恣、及滑稽诙谐等三者,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分别。
简言之,我要说,吊诡与此三者,不即不离、息息相关,但并不相同,相与于不相与,群而不党,友而不狎。
首先,吊诡无为而为,无序而序,序中有乱,乱中有序,如公路开车,不能不守规,但死守规则,必死于车祸。人生如开车,看似杂乱无序,其实可深悟其义,非履其道不可。庄子之吊诡,反映人世开车,组成无系统之系统,丝毫不乱。
其次,吊诡听似乱说,乱成一团,与狂恣狂人为友。/狂0、/狂屈0及/猖狂0等词,在庄书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庄子与狂人有别,即庄子时常向狂人学习人世至理、天地常道,但狂人本身,只管乱说乱行,未尝学习任何事理。
最后,吊诡与诙谐共耍,傍若无人,人人嬉笑之余,或各思其意。但笑话有时训示道义,堕钝乏味,并非笑话。吊诡滑稽,却不为胡闹而胡闹,又不训诫道义。有人或说,/何不浸染花天酒地?0而后读庄言,颇觉清爽,此问自消。如是,庄子游戏,有其严谨(王国维),其轻佻,有深远奥义(林语堂)。
总之,鸢飞戾天,鱼跃深渊,生机蓬勃发展,生生不息,自然必然,因而无矩而自序,荒诞而复根,自适而怡生,奔驰有道,天放善时,游谐自性,由是齐生齐物,有分物化,至乐无乐。庄子吊诡,引发其乐。
/庄子这么奇怪的吊诡要给我们什么呢?0这疑问予设庄子有特定恒静的/什么0要给我们。庄子之特别在于这/什么0之要看我们,各自体会多少而定。因各人的体会各异,庄子所给的也不同。/那么庄子没有什么可给么?0当然有,即是人生常情,天地常道。/其-常.何在?0在于/道行之而成0,即靠各人所行而成。因各人所行相异,常道也各行之而异成,即常道各异。此相异显示,常道即是活道;/常0在/生0,在各自生命活出来的相异。简言之,常即生即异!常乃常异,此之谓/历史常道0。
再者,/吊诡如何激发?0吊诡以动态命题激发。原来,静态命题,即是已证实的命题。真确已证命题,业已解决无误,完全没有问题,不必费神思询。但误谬、矛盾、逆理,因不妥而不稳,永远动态,人所共弃。庄子采取,以之呼唤,作为问题,要求解说,激发思维,思探含义,日月不一。
庄子有时,说出不需言常识,陈腐无味。庄氏偏举凡庸赘语,宛如人人不知/三加四0等于/四加三0。他何以偏要提之?/提出莫须言0予设人尚不知常识真义。告知常识,表示/人以为知之,而不知之0,因此需提出常识,激发自省,而且自省/成0人。如是说/不需说0,成就/成0人。
7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www.xbskb.cn总之,提供误谬、矛盾、逆理,又偏偏强调常套赘言,以此两途,令人注意日常琐事,经常不管。以之,庄氏吊诡,刺动思索,唤兴自省,不断悟觉人生常道,日月回异,生生不息。
逻辑论证,必须首尾一贯,以致固步自封,无法踏进生生不息的醒目实情。人间世日日新,必需以首尾两端自相矛盾,方可赏识。庄氏之吊诡,微笑着招呼我们,逍遥游刃于天地万物之中。
如是,庄子吊诡之回应,既有/常0之定性,又有/各人各异0之不定性,以反映天地之常道,成就于各人之相异行道。此情况即是人间世,庄子吊诡,唤兴如此人生常情,以训练人人悦生,依各自情境之相异而成。
有人或说,/庄子不像你这么说,更不像你这么论说。你的说明像他,却不是他。0这话提示几个要点:我当然不是庄子,也没有抄他,只望上述几页,正确描写他;我曾细读5庄子6,及其注释,五十余册(中、日、英文),撰写三书,关涉庄子,希望本文,幸获读者,批审嘉许。
本文虽非西哲,却驱使西哲以其思维方式释明庄子,迎合西方明晰口味,也希望中国读者,能切身感触庄子言喻之风格,以助了解庄子,深悟怡生。由是本文,望可促进中西切磋,互为强化。
我们读庄子,颇觉齐谐、有趣、清爽。仔细一看,看到诸多误谬、逆理、矛盾。由是极感兴趣,以西式明晰,试探庄子之思维方式及其原由,而本文以生。我们发现,庄子不论说,只玩耍论理,以反映人世,唤兴生机, /吊诡悦生0。旋而告知西哲,/论理至上0之思维形态,必须改变,成为/论理工具0以事人生。
如是,庄子跃入普世哲思,告诫西哲必须着而不着,论而不论,一如庄子。以之贡献普世哲思,互动互应。如是,/庄子试探0从事比较哲学,以至悦生。简言之,试探庄子其文,并非庄子其文其人,乃是了解庄子,而此了解,导致逍遥怡生。感谢庄子,令人戏弄论说,吊诡怡生!
[参考文献]
[1]R SOREN SE N.A Brief H ist o ry of the Paradox[M].O xford
U n i versity P ress,2003.
[2]A N WH ITE HEAD.P rocess and R eality:Corrected Ed iti on
[M].NY:F ree P ress,1978.
[3]L I N YUTANG.The W i sdo m o f Ch i na and Ind i a[M].NY:
R andom H ouse,1942.627.
[4]KUANG-M I NG WU.T he Butter fly as Co m pan i on,A l bany
[M].NY:State U n i versity of N ew Y o rk P ress,1990.
[5]O xford Eng lis h D i cti onary[M].C l arendon P ress,O xford,1998.
(责任编辑:司)
P er i p ateticis m i n Heaven and Earth,Capability to H andle Paradox
Kuang-m i n g W u
(U niversity o fW isconsi n,W i s consin,U S)
Abst ract The phil o soph izi n g of Zhuang zi c s/paradox0is to play w ith contradictions.Zhuangzi i n ter preted the source o f contradictory life in a d istincti v e approach w ith the W estern ph ilosophy,na m e l y,using the hu m an speech co m posed by t h e concept o f generality un i v ersals to analyze ever y pheno m enon i n the land of li v i n g outside of generality un iversa ls.A s a resul,t the approach w ou l d inevitab l y i n cur contradicto r y theory and m istakes.Zhuangzi c ircu l a ted contradiction by u-si n g speech enjoyab ly and spar kpl u ged a ll flesh to face up to the i d eo logy predica m ent o f life to rea lize the orig i n al doc-tri n e o f the universe and general sense of hum an be i n g c s life.The w ay o f Zhuang zi c s th i n k i n g not on l y e m bodies the character i s tics of Ch i n ese ph il o sophy,but a lso provides a ne w path for theW estern philosophy c s breakthrough of log ica l reason i n g paradig m w hich rests on its laurels.
K ey w ords Zhuangz,i contrad iction,speech,the land of liv i n g,W estern ph ilosophy
79
吴光明:逍遥天地游刃吊诡)))庄子哲学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