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语文园地四 | 课型 | 综合课 | ||
教学目标 | 1.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 2.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 3. 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 ||||
课时安排 | 四课时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第 一 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 | |||||
教学程序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修改建议 | |||
一、激趣导入 |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假如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研讨、交流。 | ||||
二、小组交流 | 前后两排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研讨、交流自然的奥妙。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1.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2.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3.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小组内学生互相说说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让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发现。 | ||||
三、全班交流 |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介绍给大家,全班进行交流,一起研讨、评价。 | ||||
四、小结延伸 |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考虑,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 ||||
第 二 课时 习作 教学设计 | |||||
教学程序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修改建议 | |||
一、激趣导入 | 1.激趣:师拿着两个鸡蛋和两杯水走进教室,摆放在讲台上,什么也不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导入:教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下“看、听、说、想、写”几个字,说:“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小相机──眼睛拍下你看到的,用你的小录音机──耳朵记录下你听到的,用你聪明的脑袋瓜子想一想,用你的巧嘴说一说,用你的小手写一写。” | ||||
二、引导观察 | 1.向学生展示两个鸡蛋,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说说特征。 2.(提起两杯看起来没两样的水,事实上也一样,就是两杯白 开水。)这两杯水有什么特点? 当学生凭眼睛看后说没什么区别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光用眼睛看看还不行,请个同学来验证一下,来尝一尝这两杯水。 3.师将两个鸡蛋放进水杯,鸡蛋都沉在了水底。现在老师准备向一个杯子里加入盐,请同学们猜猜看,会有什么变化?议论,发言。 4.教师实验:加盐。 5.让孩子们说观察中的发现。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但看得仔细,还思考出了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 6.总结观察过程中孩子们用到的方法: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用手去感觉、用舌头去尝、用脑袋去思考等等,教孩子如何观察。(感官) | ||||
三、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 1.同学讨论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2. 审题,可以写什么? 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 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3.自由拟题: | ||||
四、出示范文谈写法。 | 1. 前几天,有些小朋友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小朋友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同学交流,评议,学习他人的优点。 2.课余生活中的新发现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之后”“这时”“当……的时候”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4.如果写事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5.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你的新发现。 6.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 ||||
五、学生自主习作 | 1.构思,想好了再下笔。教师继续巡视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2.课堂上有时间,则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3.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 ||||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学设计 | |||||
教学程序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修改建议 | |||
一、个性展示台 | 1.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 ||||
二、教师做小结 | 1.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3.学生修改,教师巡视指导中差生。 | ||||
三、个人再修改 | 1.各人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两遍。 2.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 ||||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 |||||
教学程序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修改建议 | |||
一、我的发现 |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身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同学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学会分辨汉字字形,增加语言的积累。 6.拓展训练:形近字组词。 | ||||
二、读读背背 |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同学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身的收获,对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全班诵读。 7.看谁最先背下来。 8.背诵竞赛。 9.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 ||||
三、读读认认 |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同学畅所欲言,谈自身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同学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用这7个字扩词,从而识记汉字。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 ||||
四、宽带网 |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身的体会。 3.通过阅读和其他途径,搜集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 ||||
五、小结激励 | 我们身边许多的事物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 | ||||
教 学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