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11:24
文档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2)霓裳一曲千峰上,。(杜牧《过华清宫》)(3),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5),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6)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7)大勇若怯,。(苏轼《贺欧阳修改仕启》)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读ruó,“揉搓”之意)尽
推荐度:
导读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2)霓裳一曲千峰上,。(杜牧《过华清宫》)(3),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5),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6)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7)大勇若怯,。(苏轼《贺欧阳修改仕启》)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读ruó,“揉搓”之意)尽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1)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2)霓裳一曲千峰上,                        。(杜牧《过华清宫》)

(3)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

(7)大勇若怯,                    。(苏轼《贺欧阳修改仕启》)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读ruó,“揉搓”之意)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4.李清照号              ,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后来的人将她的词作整理成集,以她的济南故居门前的泉水名命名为《                  》。(2分)

15.本首词写了作者不同阶段赏梅的不同感受,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

人生阶段早年中年晚年
对应词句常插梅花醉 故应难看梅花
生活感受 赏梅时伤心 
1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徐)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若欲客某者(         )       (2) 膝语蛇行(         )

    (3) 属文长代作表 (         )    (4) 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         )

1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徐)文长为山阴秀才 故其为诗    B、公以是益重之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

C、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 一一皆达之于诗 D、介胄之士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                                                       

(2) 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                                                       

20.徐文长如此有才,却屡试不举。根据文中信息判断,原因应是:(2分)

                                                                                       

                                                                                       

21.根据最后一段的文字,可以看出徐文长的诗歌特点是:(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恳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吕氏春秋·下贤》)

22.下列对“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也不屑于傲视那些有道的士人;

B、长得不像君主的人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C、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D、君主中不贤明的也和有道的士人一样傲慢。

23.在作者看来,君主要成为帝王,对待“有道之士”应“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在作者看来,“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用原文回答)

25.本文的主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                 ,这是从一个贤明的君王角度来说的。基于今天的“人本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4分)

                                                                                      

                                                                                      

 

周周练十参

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犹抱瑟琶半遮面。(2)舞破中原始下来。(3)木欣欣以向荣。(4)只缘身在最高层。(5)露从今夜白。(6)死亦为鬼雄。(7)大智若愚。(任选五空,每空1分)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14.易安居士(1分);《漱玉词》(1分)

15.(3分)

人生阶段早年中年晚年
对应词句常插梅花醉赢得满衣清泪故应难看梅花
生活感受陶醉于赏梅赏梅时伤心无心赏梅
16.示例一: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示例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17.(4分)(1)客:把……当作幕客;(2)蛇:像蛇一样 (3)属:同“嘱”(4)缚:捆绑18.(2分)D 19.(6分)(1) 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2) 文长都大声地斥责他们,视他们为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20.一是徐文长“豪荡不羁”,写文章不合考试要求(1分);二是当时考场“作弊”之风恶劣(1分)。 21.多寄情于山水自然,(1分)想象绮丽,摹状抒情,充满豪气,(1分)同时又难免流露怀才不遇之叹。(1分)

【参考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象旁边没有人一样。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正逢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请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军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渭在喝酒时偶尔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他击毙在梃杖下。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多和这相仿。

胡宗宪既然怜爱文长的才华,又哀叹他屡次考试不中,适逢乡试,凡是作考官的,都暗中嘱托说:“徐子是第一流才士,如在你的房里,希望不要遗漏。”考官都答应遵照他的话去办。有一个知县因有其它事耽搁,晚来了一些,到了考期才拜见胡宗宪。胡宗宪偶尔忘了嘱托他,试卷正好分发在他的房中,于是没有被取中。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不为试官所取,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峭怒号的狂风,仰面倒地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导致他所作的诗,又象生气又象喜笑,好象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好象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好象寡妇在晚上啼哭哀哀欲绝,好象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当他放纵心意,犹如平坦的田野,一望千里;偶尔幽深峭拔,好象秋天坟地里的鬼魂,啾啾私语。文长眼界奇高,以为千古文人皆不足道,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当时所谓的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斥责,视作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去。可悲啊!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22.C(3分)   23.“礼之”(1分);“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或者: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2分)24.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2分)25.礼贤下士(1分)。依据今天的“人本思想”,全社会人都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1分)古代的“礼贤下士”固然有尊重知识分子的积极一面(1分),但其逻辑的前提仍然是帝王至尊至贵,是典型的等级思想,所以不可取(1分)。

【参考译文】: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他诚恳坦荡,胸有大志;他明觉事理,遇事不疑;他卓尔不群,从不动摇;他遵循法则,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坚定;他忠厚淳朴,不作诈伪之事;他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刚毅坚强,节操高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盖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文档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高考文言文练习一 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2)霓裳一曲千峰上,。(杜牧《过华清宫》)(3),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5),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6)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7)大勇若怯,。(苏轼《贺欧阳修改仕启》)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读ruó,“揉搓”之意)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