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取题(A型题)1.A2.D3.D4.B5.c
1.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B.淋巴液c.脑脊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
2.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
A.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B.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c.人体细胞代谢的规律
D.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E.内、外环境的关系
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最重要的调节()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E.正反馈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血液凝固B.压力感受性反射c.分娩D.排尿反射E.排便反射
5.正反馈调节的生理好处是()
A.使体内激素水平不会过高B.维持体液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
c.加速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完成D.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E.延长人体某些生理过程完成的时光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多项选取题(X型题)1.ABDE2.BcE3.AcDE4。ABcDE5。AcD
1。内环境包括务必在“答题卡”上按规定要求填、涂;第二部分务必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处按规定要求答题。不按规定答题,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取题
1、当连续刺激的时光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A、一次单收缩B、一连串单收缩c、强直收缩D、无收缩反应
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
3、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具有全或无性质B、有不应期c、不易受药物影响D、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4、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
A、出现α波B、出现β波c、出现θ波D、出现δ波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B、辐散c、环状D、链锁状
6、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尾核
7、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8、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A、缺乏铁质B、维生素B12缺乏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9、具有舒血管作用的组织代谢产物是
A、组织胺B、血管舒缓素c、缓激肽D、co2和乳酸
10、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形式主要是
A、滤过和重吸收B、吞饮作用c、渗透作用D、扩散作用
11、平均动脉压是
A、收缩压减去舒张压B、收缩压+脉压/3
c、/2D、舒张压+脉压/3
12、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
A、余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总容量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13、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高铁血红蛋白
14、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B、胆盐c、胆固醇D、脂肪酶
15、正常时胃蠕动的起始部位在
A、贲门部B、胃底部c、胃体中部D、幽门部
16、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上升到150mmHg时,贤血流量的变化是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无明显改变D、先增加后减少
17、特殊动力效应最高的食物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
18、近球小体的生理功能是
A、分泌血管紧张素B、分泌肾素c、分泌醛固酮D、分泌前列腺素
19、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B、促进糖异生
c、促进糖原分解D、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20、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B、甲状旁腺素c、促甲状腺素D、降钙素
二、双项选取题
1、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相与复极相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k+内流B、Na+内流c、cl-内流D、k+外流E、Na+外流
2、参与肌牵张反射的效应器有
A、梭内肌B、腱器官c、梭外肌D、心肌E、胃肠平滑肌
3、维持血管内外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因素有
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B、血浆与组织液晶体渗透压
c、血浆ca++浓度D、血浆o2和co2浓度
E、血浆胶体渗透压
4、所有心肌都具有
A、收缩性B、传导性c、兴奋性D、自律性E、细胞间电阻大
5、微循环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其作用是
A、有利于散热B、有利于持续血浆蛋白浓度c、有利于血中白细胞进入组织
D、减少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量E、增加组织液生成
6、吸气时
A、气道阻力减小B、胸内负压值加大c、静脉回流减少
D、肺血容量减少E、肺回缩力减小
7、小肠的运动形式有
A、蠕动B、集团运动c、分节运动D、容受性舒张E、排空运动
8、人在冷环境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汗液分泌减少
D、肌肉紧张性增加E、皮肤血管收缩
9、影响和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水重吸收的因素是
A、肾小管、集合管内外两侧渗透压差B、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c、近曲小管对水分的通透性D、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通透性
E、髓袢升支对水分的通透性
10、对组织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
A、结合T3B、游离T3c、结合T4D、游离T4E、蛋白结合碘
三、多项选取题
1、反射弧的组成包括
A、效应器B、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传入神经E、感受器
2、k+进入细胞内是
A、借助通道B、不耗能c、主动转运D、借助泵E、逆浓度梯度
3、突触前抑制是
A、透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
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E、又称去极化抑制
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A、粘着与聚集作用B、吞噬作用c、释放作用D、血凝块回缩作用E、吸附作用
5、与血流阻力有关的因素有
A、血管半径B、血管壁厚薄c、血管长度D、血液粘滞性E、血浆晶体渗透压
6、缺o2对呼吸的影响是
A、缺o2可使呼吸频率增加B、缺o2可使潮气量增加
c、缺o2主要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E、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7、胃泌素的作用有
A、使胃液分泌增加B、使胃运动增强c、促进胰液分泌
D、促进胆汁分泌E、促进胆囊收缩
8、当体温升至调定点水平以上时,引起
A、皮肤血管扩张B、皮肤温度升高c、汗液分泌
D、辐射散热加快E、蒸发散热加快
9、血k+浓度升高时,肾小管、集合管k+与H+分泌变化是
A、H+分泌减少B、H+-Na+交换减少c、k+分泌增加
D、k+-Na+交换增加E、H+分泌无变化
10、影响调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有
A、生长素B、T3,T4c、性激素D、胰岛素E、肾上腺素
第二部分
四、填空题
1、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和()三种蛋白组成。
2、去甲肾上腺素的β受体又分为()和()两类。
3、人类的语言文字是一种()反射刺激信号,能对这些刺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称()。
4、乘电梯突然上升时,人发生屈腿反应,其感受器位于前庭的()和()。
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维持()。
6、若心脏射血潜力增强,使中心静脉压(),并使静脉回流血量()。
7、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率()。
8、胃排空的动力是(),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透过肠胃反射使胃的排空()。
9、肾血浆流量减少时肾小球滤过率(),当动脉血压从150mmHg减低到11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
10、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和()。
五、简释题
1、阈电位
2、肺泡通气与血流量比值
3、胃肠激素
4、基础代谢
5、呆小症
六、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细胞内液k+较多,细胞外液Na+较多的机理。
2、什么是红血细胞悬浮稳定性?如何测定?
3、何谓胸内负压?其有何生理好处?
4、简要说明微生物致热源引起发热的机理。
5、简要比较说明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对骨的作用。
七、论述题
1、论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好处。
2、论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说明其在调节尿生成中的好处。
参
一、单项选取题
1、③2、④3、④4、②5、①6、②7、④8、④9、④10、④11、④12、③13、③14、②15、③16、③17、③18、②19、①20、④
二、双项选取题
1、②④2、①③3、②⑤4、②③5、①④6、①②7、①③8、①④9、①④10、②④
三、多项选取题
1、①②③④⑤2、③④⑤3、①②⑤4、①③④⑤5、①③④6、①②③④7、①②③④
8、①②③④⑤9、①②③④10、①②③④
四、填空题
1、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2、β1,β2
3、条件,第二信号系统
4、球囊,椭圆囊
5、血管内外水分交换,血容量
6、降低,增加
7、肺泡通气量,减低
8、胃运动,抑制
9、减少,不变
10、催产素,抗利尿激素
五、简释题
1、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或者: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去极化过程中,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水平。
2、肺泡通气量与肺泡血流量的比值。
3、由胃肠粘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4、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或者室温在18~25℃,空腹12小时以上,清醒而又极度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5、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缓慢、身体矮小,而且智力低下,称呆小症。
六、简答题
1、细胞膜上有Na+-k+泵,又称Na+-k+ATP酶,其分解ATP,消耗,并同时逆着浓度差将Na+转运出细胞,将k+转运入细胞。
2、红细胞在血浆中持续悬浮状态而不易因重力下沉的特性称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用红细沉降率来测定,二者成反比。
3、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无论吸气和呼气时均为负压,故称胸内负压。其持续肺、小气道扩张,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
4、微生物致热源使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后者透过前列腺素抑制Po/AH热敏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
5、甲状旁腺素提高骨细胞膜对ca++通透性,从而使骨液中的ca++扩散入骨细胞,再由ca++泵将细胞内ca++泵到细胞外液,转而进入血液,甲状旁腺素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从而促进骨盐溶解,释放钙、磷入血液,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抑制骨盐溶解,因此减少钙、磷进入血液。
七、论述题
1、该反射也称减压反射;
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分别沿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中枢,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心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增加,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活动减少,使心跳减慢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反之,动脉血压下降则使之回升。
好处:为一负反馈,持续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2、ADH是由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合成的多肽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
ADH的生理作用是使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通透性加大,水分回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正常时ADH主要受下列调节:
在出汗多饮水少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ADH释放增加;
在饮水减少等使血容量减少时,对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减
少,ADH释放增加;
反之则相反。
ADH是正常时尿量的主要调节因素。在机体缺水时,ADH释放增加,使尿量减少并浓缩。在机体水过多时ADH释放减少,使尿量增加并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