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21120陈瑶瑶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的产生除了受中国文学自身发展,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因影响,还受到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等外因的影响。其中,外来文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所不可或缺的外因。
推动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最本质的因素,是19—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运动与变革。没有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因,就不会有文学变革。然而,没有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外因,就不会有文学。也就是说,外来文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所不可或缺的外因。五四文学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而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要追溯到19世纪末到1917年,文学兴起前的近二十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就如王德威所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受晚清西学东渐的影响,刺激了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兴起了戊戌维新运动。例如严复,其著作《天演论》把进化思想引进中国,他的译书将西方19世纪主要的文学思潮引入中国,激励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兴起了社会变革。这一历史阶段,民族先觉者们从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寻求变革,从而带来了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而五四文学的发难者们汲取西方文学思潮理论的源泉,发起文学,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发生了变革。例如,陈独秀受欧洲文艺复兴和西方社会进化思想的影响,写了《文学论》,提倡文学。胡适在“意象派”的启发下,写了《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新诗运动。
外来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变革。
首先,在文学观念的变革方面,以五四文学为界,五四运动前,近代文学观念的变革有“诗界”、“文界”、“小说界”、“戏剧界”、“白话文运动”。以“诗界”、“文界”为例。揭起“诗界”旗帜的人是梁启超。为打破清代,中国文学以诗文为正宗,以古雅文言为书面语言的局面,受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潮影响颇深的梁启超提出“诗界”的口号。虽然其保留诗歌旧形式的不彻底,诗界以失败告终,但这次在观念上对诗界产生很大影响,为后来的新诗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在“文界”中,梁启超同样是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启发,而推动了此次。梁启超曾在日本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其文章具有空前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想新颖,语言表达流畅,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为文趋向于“雄放隽快”。梁启超提倡的“欧西文思”有利于思想言论的自由发挥,在文界起着重大作用。第三,“小说界”中,文学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小说这一文学文体的认识有所变化;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政治性地解读西方小说。小说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最早对小说的论述是《庄子外物篇》里“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道亦远矣”。而梁启超在在他的另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文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小说观念由此被提升到社会公用的地位。西方小说的翻译对中国小说观念也有影响。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翻译小说中,总结概括出西方小说的艺术经验。
五四文学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人”的观念的演变。“人”的观念的演变,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梁启超提出“新民”说,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涌入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不断发现人,开始探索如何表现人。文学思潮,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五四对“人”的发现收到最显著影响的,是戏剧家易卜生的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卢梭的把人性复杂性与丰富性的揭示,尼采的个性张扬和叛逆精神以及弗洛伊德的对自我非理想主义的揭示。这些外来文学思潮为五四文学者对“人”的观念以及对现代性内涵的认识给予了刺激和启发。由此,五四文学倡扬个人主义旗帜;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形成五四文学张扬理性精神,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学风貌。
其次,在文学创作方面,外来文学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表现形态的变革上。文学的发动者们将外来思潮与中国社会时代需求相结合,将其中国化,运用于创作实践。例如,鲁迅小说《呐喊》中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郁达夫小说中浪漫主义风格的展现。并且中国文学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
总之,在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时期的文学产生新的文学观念、新的文学表现形态,这些正是现代性的鲜明特征。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初展,成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萌动。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密不可分。外来文学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与传统文学发生碰撞,经过文学,被扬弃、吸纳、消化,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