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完整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51:58
文档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完整版)

部编版(统编)⼩学语⽂三年级下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完整版)语⽂园地教学⽬标1.复述时⽤⾃⼰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3.通过观察和⽐较,了解形声字⾥同⼀偏旁往往表⽰同⼀类内容的构字规律。4.了解并运⽤拟声词,巧⽤⼀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法。5.积累古诗⽂,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限留恋和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运⽤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称,去掉语⽓词。教学策略1.识字利⽤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统编)⼩学语⽂三年级下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完整版)语⽂园地教学⽬标1.复述时⽤⾃⼰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3.通过观察和⽐较,了解形声字⾥同⼀偏旁往往表⽰同⼀类内容的构字规律。4.了解并运⽤拟声词,巧⽤⼀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法。5.积累古诗⽂,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限留恋和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运⽤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称,去掉语⽓词。教学策略1.识字利⽤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
部编版(统编)⼩学语⽂三年级下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完整版)

语⽂园地

教学⽬标

1.复述时⽤⾃⼰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

3.通过观察和⽐较,了解形声字⾥同⼀偏旁往往表⽰同⼀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4.了解并运⽤拟声词,巧⽤⼀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法。

5.积累古诗⽂,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运⽤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称,去掉语⽓词。

教学策略

1.识字

利⽤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个词语都带有⼝字旁,表⽰与嘴巴有关。“谚、谣、诫、辩”这⼏个字都带有⾔字旁,表明与语⾔有关。其中“吐”字是多⾳字。“辩、辨、辫”形相似,⽤选字填词的⽅式辨析。

2.词句段运⽤

运⽤仿写的⽅法,模仿范例使⽤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作⽤。仔细观察所给故事题⽬的特点,仿写⼏个类似的题⽬。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别⼈的话,关注内容、⼈称和语⽓,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

3.积累古诗

回忆以前学过的⽩居易的诗词,介绍⼤林寺的地理位置,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背诵,积累⽩居易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标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课⽂,能⽤⾃⼰的话复述故事。

2.读词串识字,认识10个⽣字和1个多⾳字。

3.认识拟声词,学习运⽤拟声词,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交流收获,学习总结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这⼀单元我们学了哪⼏篇课⽂?

(2)你对哪⼀篇课⽂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

(3)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复述,进⾏了复述故事⽐赛。谁讲得好?说说理由。

(4)关于复述,你学到了什么?⼩组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从复述的要求、复述的⽅法、复述的步骤等⽅⾯引导学⽣总结。

(5)播放课本“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学⽣说的话的⾳频。

2.教师⼩结并出⽰复述要求、⽅法、步骤的思维导图。

课件出⽰:

3.推荐讲故事的⽹址或⾳频。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组合作的形式,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画结合,静态⽂字与动态⾳频结合,打开学⽣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法。

板块⼆词串识字,集中学习

1.识记带有⼝字旁的词语。

(1)课件出⽰词语。

课件出⽰:

咳ké嗽sòu 呕ǒu 吐tù 唠láo 叨dāo 嘀dí

(2)学⽣⾃读。

(3)教师正⾳。

①“嗽”读平⾆⾳。“咕”在这⼉读轻声。

②识记多⾳字。吐 t ǔ(吐⽓)

tù(呕吐)

(4)观察特点,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下,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学⽣回答,教师指导⽤动作演⽰。

教师⼩结:这些词语都有⼝字旁,都与⼝的动作有关,⼝字旁都在字的左边。

(5)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带有⼝字旁的词语?

预设:呼吸、吓唬、哮喘、叱咤、哽咽、喷嚏。

2.识记带有⾔字旁的词语。(课件出⽰词语)

课件出⽰:

谚yàn 语谣yáo ⾔告诫jiè 辩biàn 论

(1)学⽣⾃读。

(2)师:观察这四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中的字都含有“讠”)

(3)教师相机指导识记词语。

①字谜识记:“诫”,少说话。“谚”读四声y àn ,不能读成⼆声。

②结合⽣活实际理解词语。

谚语:我们学过哪些谚语?你能背诵⼀两条吗?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意赅的短语,有天⽓谚语、农业谚语、哲理谚语等。

谣⾔:你听过什么样的谣⾔?谣⾔可信吗?

告诫:诫,有劝诫的意思。多⽤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这段时间,⽼师经常告诫你们什么呢?(课件出⽰句⼦)

课件出⽰:

⽼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

(4)“辩”的形近字辨析。

师:观察“辩”,这个字的部⾸是什么?找⼀找“辩”的形近字。(课件出⽰习题)

课件出⽰:

辩辨辫

()论()析()别分()争()()⼦

3.扩词积累。学⽣开⽕车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将学⽣熟识的语⾔要素作为主要材料。“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字连字成词,激发学⽣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主识字的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与“讠”提⽰汉字的意思,使抽象的⽣字变得形象、可感。不仅激发了学⽣学习祖国语⾔⽂字的兴趣,⽽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字的感情,使学⽣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活经验挂钩,从⽽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

板块三读词句段,学习运⽤

1.读句⼦,体会拟声词的表达特点。

(1)课件出⽰句⼦,朗读题⽬和内容。

课件出⽰:

读⼀读,体会两个句⼦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写这样的句⼦。

●顾客噌的⼀下⼦

.....跳起来:“这么慢啊!”

●椰⼦扑通⼀声

....掉进⽔⾥。

(2)学⽣⾃由朗读,⼩组讨论,交流体会。

(3)师⽣合作体会句⼦。

第⼀句是第25课《慢性⼦裁缝和急性⼦顾客》这篇课⽂⾥的,“噌”是个拟声词,它与“⼀下⼦跳起来”这个动作连在⼀块,表现出急性⼦顾客的急。

第⼆句中的“扑通⼀声”形象地写出了椰⼦掉进⽔⾥的声⾳,也说明椰⼦掉进⽔⾥很突然。

2.交流⾃⼰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

学⽣读读⾃⼰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并说说这个句⼦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体会拟声词给句⼦增添的⾊彩和情趣,使⼈物形象栩栩如⽣。

3.创设情境,试⽤拟声词。

(1)课件出⽰拟声词。

课件出⽰:

●乒乓哧唰哗嘭嘘咻

●扑哧吱呀滴答扑通咕嘟轰隆喵呜●哗哗汪汪咩咩咚咚啾啾嗡嗡

●咕咕咕笃笃笃咚咚咚

(2)观察这些拟声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引导学⽣使⽤拟声词⼝头说句⼦,把句⼦说通顺,并选择⼀两句写下来。

(4)加个拟声词使⼈物形象更丰满。

①顾客把⼀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课件出⽰句⼦)

课件出⽰:

顾客把⼀卷布料“________________”⼀声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

②⽼虎和贼⼀齐滚下了⼭坡,浑⾝粘满泥⽔,撞在了⼀块⼉。(课件出⽰句⼦)

课件出⽰:

⽼虎和贼“___________”⼀齐滚下了⼭坡,浑⾝粘满泥⽔,“_________”的撞在了⼀块⼉。

(5)教师巡视检查,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在句⼦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三年级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法之⼀。从课本范例⼊⼿,体会拟声词的作⽤,接着让学⽣交流⾃⼰积累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做到了将书本与积累相结合。接着⼜出⽰多种形式的拟声词:⼀个字的,两个字的,AA式的,AAA式的,既拓宽了学⽣视野,⼜有利于学⽣积累。从这些词语中选⼀个词语说话写话,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的具备,为习作积累好词佳句。

第2课时

课时⽬标

1.能发现故事题⽬包含的趣味,结合阅读经验交流⾃⼰积累的有趣的题⽬,与同学交流。

2.学会⽤⾃⼰的话转述别⼈说的话。

3.背诵古诗《⼤林寺桃花》,体会诗意和情感。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细读题⽬,发现趣味

1.感受故事题⽬包含的趣味。

(1)课件出⽰故事的题⽬。

课件出⽰:

《慢性⼦裁缝和急性⼦顾客》《胖驴和瘦马》

《⼤个⼦兔⼦和⼩个⼦狼》《⼤⽅的魔法师和⼩⽓的巫婆》

(2)读题找趣。

①教师指名读故事的题⽬,并引导思考:这些题⽬有趣在哪⾥?

②题⽬⾥的⼀对反义词是什么?这些词语对应的⼈物是谁?

(3)交流趣题。

①说说⾃⼰觉得好玩有趣的题⽬。

②学⽣⾃由交流。(《⼤个⼦⽼⿏和⼩个⼦猫》《开⼼的蚂蚁和伤⼼的⼤象》《骄傲的公鸡和谦虚的孔雀》)

(4)尝试取名。试着给⾃⼰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的有趣的题⽬。

①给⾃⼰的故事定⼀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互相颠倒的⼈物。

⽰例:和⼩偷、⽼鹰和兔⼦、⽼板和员⼯。

②给⼈物加上⼀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反差的词语。

教师提⽰:选的词语⼀定要有反差,故事才会有趣味。

【设计意图】故事的题⽬是故事的眼睛,题⽬富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的趣味,⼀步⼀步引导学⽣⾃⼰拟写有趣的题⽬,着重培养学⽣的语感和运⽤语⾔的能⼒,是对上⼀次习作课的进⼀步提升,挖掘了学⽣的创造能⼒。

板块⼆转述话语,活⽤语⾔

1.创设情境,⾓⾊表演。

胡⽼师对着张×同学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你看,这是他的作⽂。”

张×同学接过⽼师递过来的本⼦看了看,说:“写得真好,您给他批了⼀百分。”

张×回到了教室,⾛到了黄×课桌前。

张×说:“刚刚胡⽼师夸你呢。”

黄×说:“胡⽼师夸我什么?”

张×说:“胡⽼师夸你的习作写得好,说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了解转述。

(1)刚才胡⽼师说了什么?把胡⽼师说的话写在本⼦上。

课件出⽰:

胡⽼师对张×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张×是怎样把胡⽼师的话转述给黄×听的?和刚才的句⼦有什么不⼀样?

课件出⽰:

张×对黄×说:“胡⽼师批改了我们的习作之后,发现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3)对⽐句⼦,发现异同。

教师引导:说话的内容相同,但是对象不同,⼈称也发⽣了变化。这就是转述。

(4)课件出⽰课本中的⽰例,引导发现异同。

课件出⽰: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样,我是个性⼦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样,他是个性⼦最慢的裁缝。

3.课件出⽰课⽂中的习题,⼩组讨论,合作完成转述。

课件出⽰:

●裁缝⼜补充⼀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4.“悄悄话”游戏,⼝头转

述。

(1)每个⼩组派⼀个同学上台来,⽼师对这个同学说⼀段话,请这个同学转述给下⼀位同学听,下⼀位同学再转给下下⼀位同学听。

“悄悄话”传话内容:

①胡⽼师对同学们说:“明天下午我要去教育局开会,下午第⼀节语⽂课临时换成⾳乐课。”

②胡⽼师对同学们说:“朱×同学参加学校独唱⽐赛得了⼀等奖,你们给他办个庆祝会吧。”

(2)游戏结束后,评⽐优秀话务员。

【设计意图】语⽂教学不仅要教学⽣学语⾔,还要⽤语⾔。转述句在⽣活中的使⽤频率很⾼。创设情景,贴近⽣活,对⽐异同,找到转述句与原句的变化,“悄悄话”游戏创造使⽤转述句的情境。⼀系列活动后,学⽣对转述由了解到熟悉再到得⼼应⼿。

板块三⽇积⽉累,背诵古诗

1.⾃由读古诗。

(1)师:谁能背诵以前学过的⽩居易的古诗?教师指名背诵;学⽣齐诵或接诵。

(2)课件出⽰古诗《⼤林寺桃花》。

学⽣⾃由读,教师指名读。

(3)教师指导学⽣读好节奏。

课件出⽰:

⼤林寺桃花

[唐]⽩居易

⼈间四⽉/芳菲/尽,⼭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觅处,不知/转⼊/此中来。

(4)教师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课件出⽰故事)

课件出⽰:

《⼤林寺桃花》是唐代诗⼈⽩居易在江州(现在的九江)庐⼭⼤林寺即景吟成的⼀⾸七⾔绝句。此诗是写初夏四⽉诗⼈来到⼤林寺,此时⼭下的花卉已经凋谢,但他在⼭寺中意外看到了⼀⽚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诗⼈触⽬所见的感受,表达了诗⼈的惊讶与欣喜之情。全诗⽴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是唐代绝句中的⼀⾸珍品。

(5)词语理解。(课件出⽰词语注释)

课件出⽰:

始:才,刚刚。觅:寻找。尽:指花凋谢了。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结束了。不知:岂料,想不到。

(6)结合课本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间四⽉⾥,⼭下的花⼉都已凋零,⽽⾼⼭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光逝去⽆处寻觅⽽怅恨,却想不到它已经转到这⾥来了。

2.背诵积累。

(1)背诵古诗。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3)积累写景古诗。(课件出⽰诗句)

课件出⽰:

⽇出江花红胜⽕,春来江⽔绿如蓝。——⽩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野⽕烧不尽,春风吹⼜⽣。——⽩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居易《暮江吟》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居易《钱塘湖春⾏》

【设计意图】朗读古诗,读出诗情,解说词语,借助图⽚理解诗意,把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体悟作者的感情,拓展⽩居易其他的写景诗句,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让学⽣亲近古诗,喜欢古诗,进⽽⽣发对经典⽂化的热爱。

教学反思

1.改变了单调枯燥的分析。

我以学⽣的认知特点为纲,以⾃主习得语⽂知识点为⽬,结合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特点,⽤⼀个发散式的问题,涵盖要点,建⽴起科学的教学程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这样便从单⼀的知识点中跳出来,站在语⽂的⼴度、⾼度上来实施教学策略。

2.以趣外导,以学内收。

在“识字加油站”中,引导学⽣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并⽤这些形近字、同⾳字⼝头组词,⽐⼀⽐哪⼀⼩组组词最正确、最多,这样学⽣学习起来也⾮常积极主动、有兴趣,也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转述”这⼀环节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现场表演,在互动中体会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不同。之后,⼜设计了“悄悄话”的游戏,⽐赛传话说转述句,在积极的活动中调动学⽣的思维活⼒。每⼀个活动,前后衔接合理,环节、⽬标清晰,让学⽣收获颇多。

3.带领学⽣“进⼊词语的感性世界”。

词串教学中,对于词语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解说,⽽是再现⽣活情景进⾏理解。拟声词教学中,师⽣查找了各种形式的拟声词,有单⾳节拟声词,有双⾳节拟声词,有AB结构的拟声词,有AA结构的拟声词……让学⽣发现这些词语的⾳律美,再创设语境填词,使学⽣有情的激发,美的熏陶,理的启迪,在感受的同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使学⽣喜欢、热爱这简洁优美的⽂字。

文档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完整版)

部编版(统编)⼩学语⽂三年级下册第⼋单元语⽂园地⼋教学设计(完整版)语⽂园地教学⽬标1.复述时⽤⾃⼰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3.通过观察和⽐较,了解形声字⾥同⼀偏旁往往表⽰同⼀类内容的构字规律。4.了解并运⽤拟声词,巧⽤⼀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法。5.积累古诗⽂,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限留恋和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运⽤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称,去掉语⽓词。教学策略1.识字利⽤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