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对象:5-7岁小朋友
学习目标:
1、通过帮妈妈晒袜子的经历,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在画面上表现较丰富的绘画元素。
2、通过图片袜子,夹子,阳台等图片的回忆,帮助孩子更具体的造型表现。
3、启发孩子的色彩概念,利用不同的色彩(对比)表现出画面氛围。
重点难点:引导孩子对生活得感知回忆,表现所见所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袜子夹子等图片资料,油画棒的绘画工具。
| 教学过程 | 课堂互动细节 | 设计意图 | 
| 导入 课堂  | 创设教学情景(和孩子们聊天) 小朋友们,你们都有漂亮的袜子吗?能告诉老师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孩子们还是相互争论自己的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么漂亮的袜子穿脏了怎么办呢? (可以洗干净) 那么洗干净拿到出去晒的时候?干净的袜子挂起来是不是很漂亮呢? (小朋友热烈的讨论晒袜子的事情)  | 在美术课堂上引起孩子对美得关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 
| 启发思维指导创作 | 1、展示图片,引导回忆。 分别展示袜子、晾衣夹子阳台等图片,鼓励小朋友回忆自己的袜子,爸爸妈妈的袜子,还有家里用的夹子或是见过的夹子等,想想家里的阳台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开始说自家的情况了) 2、把握特征,引发想象。 袜子的形状特征,夹子的样子,是怎么画呢? 想想袜子夹在绳子上晒是怎样的? 绳子会垂下来吗? 刚洗好的袜子会不会滴水呢? (把问题交个小朋友分析,带着想法进行创作) 3、搭配色彩,大胆想象。 想一想,不同的袜子的色彩,还有阳台地板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如果是阴天晒袜子,天空背景的颜色和有太阳的时候是一样的吗? 有阳光的天气可以用鲜艳的色彩,而阴天可以用灰暗些的颜色来表现!  | 从贴近孩子生活得小细节深入,引导孩子回忆,启发孩子组织思维,大胆的创作画面。把生活得体验表现在画面上。再从画面回到生活中,培养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及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中的细节。 | 
孩子在课堂上的很踊跃的思维,都积极地表现在画面上,很多孩子画面上出现了平时不常见表达,比如说阴天,还有弯弯的晾衣绳,滴水的袜子,地板上的脸盆等,丰富的元素构成了创作画面。
在创作课当中,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特殊的创意,会使画面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鼓励孩子是对孩子的肯定,更好的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