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冬梅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拓展模块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拓展模块》
授课时数:86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模块总目标
1、通过合作或探究学习,学生掌握和角公式及倍角公式;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掌握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和图象。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理解排列和排列数、组合和组合数的意义,会用排列数公式及组合数公式计算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加强运算能力,理解能力,学会以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会应用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清晰,逻辑缜密,能够抓住题目的本质,化繁为简,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数学网络体系。
3、通过自学、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教育意义,在学生完成题目的同学强化思维逻辑,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完善其探索精神,使学生在做事的时候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 学习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求 |
| 分享课程纲要 | 1 | |
| 第一章三角公式及其应用 1.1.1和角公式 1.1.2二倍角公式 1.2.1余弦定理 1.2.2正弦定义 1.3.1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 1.3.2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与图像 1.4三角公式的应用 小结与复习 | 20 | 1.掌握和角公式及倍角公式. 2.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3.掌握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与图像 |
| 第二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1.1椭圆的标准方程 2.1.2椭圆的几何性质 2.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3.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小结与复习 | 50 | 1.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
| 第三章概率与统计 3.1.1排列 3.1.2组合 3.1.3排列、组合的应用 3.1.4二项式定理 小结与复习 | 15 | 1.理解排列与排列数的意义,会用排列数公式计算简单的排列问题. 2.理解组合与组合数的意义,会用组合数公式计算简单的组合问题. 3.会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运用他们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
(一)教/学方式
1、编制学案。
2、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3、问题驱动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4、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二)课程资源
1、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拓展模块》。
2、学案。
3、练习:拓展模块配套练习册。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出勤:每节课都要清查缺课学生,下课后调查原因,学段末统计出勤率。
(2)学习状态:①课内即时评价:对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表现随堂作出及时评价,学段末综合每个学生的表现,按等级A、B、C做出定性评价;②课后自主学习与作业评价:对学生个体课后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书面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单元达标测试等及时反馈评价,学段末综合每个学生的表现,按等级A、B、C做出定性评价。
2、学段末教学达标测评
(1)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式。
(2)形式:卷面考试,区里或市里命题,100分。
(3)成绩评定:①90分以上,优;②85,良;③60,合格;④60分以下不合格。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1、学分授予原则
三种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分:
(1)出勤率不足百分之九十。
(2)学习状态评定等级为C。
(3)学段末达标测试成绩达不到合格线。
2、学段末学科成绩以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告知本人和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