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
以任务驱动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配合案例教学法、小组工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完成课程教学。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相关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 教学环境与条件分析
(1)分析对教学团队、学生管理、学生基础及教学条件的现状与需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应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授或高级讲师进行教授,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组织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化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基础。
(2)分析对该学习领域学习前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具有基本的基础性课程知识: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力学与结构等;相关的单项职业能力知识:建筑测量、识图与构造等知识。
(3)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教改情况,并对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提出建议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分为钢筋混凝土柱施工;钢筋混凝土墙施工;钢筋混凝土梁板、楼梯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分为5个情境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针钢筋混凝土柱施工;钢筋混凝土墙施工;钢筋混凝土梁板;钢筋混凝土楼梯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兄弟院校的经验说明,这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法、情境教学法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上,可以根据我校实际,综合或单项采用这几种方法。
3 教学资源
(1)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任务或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目前教材处于开发阶段,建议参考黑龙江建筑职业学院《混凝土工程施工》。
(2)网络等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实训基地,模拟现场施工条件,由指导教师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施工组织实务的开展,要求实验实训基地配备主要的施工设备及基本的施工材料。再利用校外相关建立的建筑企业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现场参观实习、课程设计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加强学生实践综合适应能力的提高。
实验实训用房:
实验实训用设备、资料: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设备数量 |
| 1 | 砂浆搅拌机 | 4 |
| 2 |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 6 |
| 3 | 钢筋切断机 | 4 |
| 4 | 钢筋弯曲机 | 4 |
| 5 | 闪光对焊机 | 4 |
| 6 | 交流弧焊机 | 6 |
| 7 | 热气流手工焊 | 4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实训软件(模拟条件) |
| 1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训) | 专业机房 |
| 2 | 建筑力学与结构(现浇楼盖设计) | 专业教师、绘图室 |
| 3 | 建筑识图与构造(认识实习) | 校外实训基地 |
| 4 | 建筑力学与结构(力学试验) | 实训中心力学实验室 |
| 5 | 地基基础及土方工程施工(土工试验) | 实训中心土工实验室 |
| 6 | 顶岗实践 | 校外实训基地 |
| 序号 | 实习基地 | 实习项目 | 建立时间 |
| 1 | 山东平安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土建施工、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 2003.06 |
| 2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 土建施工、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 2003.06 |
| 3 |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土建施工、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 2007.04 |
| 4 | 济南三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土建施工、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 2007.08 |
| 5 | 济南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土建施工、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 2008.04 |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如对课程标准中有关专业术语作解释,课程相关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案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