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物理化学试题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50:33
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5

物理化学试题(5)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1、在一绝热的,体积为100dm3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反应,反应的结果压力增加了101.325kPa,则此系统在反应前后的△H为()(A)0KJ(B)10.13KJ(C)-10.13KJ(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任一循环过程中的()(A)功与热可以完全相互转换;(B)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换;(C)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D)功不能完
推荐度:
导读物理化学试题(5)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1、在一绝热的,体积为100dm3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反应,反应的结果压力增加了101.325kPa,则此系统在反应前后的△H为()(A)0KJ(B)10.13KJ(C)-10.13KJ(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任一循环过程中的()(A)功与热可以完全相互转换;(B)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换;(C)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D)功不能完
物理化学试题(5)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总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 (20分,每小题2分)

1、在一绝热的,体积为100dm3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反应,反应的结果压力增加了101.325kPa,则此系统在反应前后的△H为(  )

(A)0KJ    (B)10.13KJ  (C)-10.13KJ  (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任一循环过程中的(  )

(A)功与热可以完全相互转换;

(B)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换;

(C)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D)功不能完全转变为热,热可以完全转变为功。

3、对原电池的两电极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位较低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

(B)电位较高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

(C) 进行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较高

 (D)电子由负极流出 

4、对于反应A→B,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A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5、某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系数的单位是(   )。

(A)[浓度]·[时间]-1             (B) [时间]-1 

  (C)[浓度]-1·[时间]-1      (D)[浓度]1-n·[时间]-1

6、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阳极移动,此现象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                 (B) 胶粒带负电

(C) 电势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直   (D) 胶团扩散层负的净电荷

7、在一定温度下,在4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2S3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c和v相同的下列不同的电解质溶液,能使As2S3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

(A)NaCl   (B)CaCl2   (C)AlCl3   (D)HCl

8、相图与相律之间是:(  )

(A)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B)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    相图决定相律 

9、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 )

(A)    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         (B)    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 

(C)    不能做有用功                     (D)    不能判定

10、设有理想气体反应A(g)+ B(g)C(g)在温度为T、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A、PB、PC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V恒定时,注入na摩尔的惰性组分D(g),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

1、在一容积为5L的绝热、密封容器中发生一化学反应,反应达到终点后,容器体积不变,但压力增大了2026.5KPa,则系统反应前后的△H=         kJ。

2、下列过程中△U、△H、△S、△A和△G何者为零: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

(2)H2(g)和O2(g)在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反应生成H2O的过程       。

3、反应Zn(s)+ AgCl(s)Ag(s)+ ZnCl2(aq)可通过电池               来实现。

4、某反应速率常数为k=210-2kPa-1.s-1,则该反应为           级。

5、胶体中,分散相粒子的线度在________范围内,粗分散系统中粒子线度在________范围内。

6、在一定温度下,,由A和B形成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的组成yB总是      液相组成。(填“>、<或=” )

7、在一定T,P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进行。

8、在300K、101.325KPa下取等摩尔的C与D进行反应:

C(g) + D(g) E(g)

达到平衡时测得系统的平衡体积只有原始体积的80%,则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      ;        。

9、某反应的

/(J·mol-1)= -50(T/K)+21500

若要使反应的K⊙>1,则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

10、一般物质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___ __,达到__      温度时,表面张力为零。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   )

2、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3、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4、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

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   )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50分,每小题10分)

1、在298.15K时,将1mol的O2从101.325KPa等温可逆的压缩到6×101.325KPa,求此过程的Q、W、△U、△S及△G?

2、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

Cd(s) | Cd2+{α(Cd2+)=0.01}‖Cl-{α(Cl-)=0.5}|Cl2 (g,100KPa) | Pt, 计算25℃时此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电动势E、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已知E⊙{Cl- |Cl2 (g) | Pt }=1.3580V;E⊙{Cd2+ | Cd(s)}= - 0.4028V。

3、在671.15~766.15K范围内,氯乙烷气相分解为乙烯和氯化氢:

C2H5Cl(g)      C2H4(g)+HCl(g) 该反应的速率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试求:(1)此反应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

(2)在700K时,将压力为40.0kPa的氯乙烷通入一反应器中,使之发生上述反应,问需经多长时间,反应器中的压力可变为53.5kPa?

(3)欲使氯乙烷在8500s时分解70%,则反应应控制在多少度?

4、苯烃化制备乙苯的反应为:

                  C6H6(l) + C2H4(g) = C6H5C2H5(l)

若反应的△rHm⊙可近似为常数,试求370K时反应的K⊙。

已知298K时各物质的热力学数据如下:

C6H6(l)     C2H4(g)       C6H5C2H5(l)

△fGm⊙(298K)/(KJ·mol-1)  124.500     68.124        111.378

△fHm⊙(298K)/(KJ·mol-1)   49.04      52.28         -12.469

5、甲苯(A)与苯(B)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在100℃时,纯甲苯的饱和蒸气压=74.2kPa,纯苯的饱和蒸汽压=180.1kPa,问在100℃,100kPa时沸腾的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液相组成和气相组成各为多少?

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5

物理化学试题(5)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1、在一绝热的,体积为100dm3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反应,反应的结果压力增加了101.325kPa,则此系统在反应前后的△H为()(A)0KJ(B)10.13KJ(C)-10.13KJ(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任一循环过程中的()(A)功与热可以完全相互转换;(B)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换;(C)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D)功不能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