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 得分 |
| 评卷人 | 得分 |
| 一、选择题 |
A.祷告(dǎo) 保姆(mǔ) 窗帘(lián)
B.雇佣(gù) 哗笑(huà) 码头(mǎ)
C.牛犊(dú) 奔驰(chí) 公爵(jué)
D.呼噜(lū) 吆喝(yāo) 凳子(d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船艄 连绵 B.宝姆 踢球 桥梁
C.停泊 暇想 恢复 D.令铛 板凳 沉睡
3.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姿态;容貌;风度。(仪态)
B.高声喧哗谈笑。(讥笑)
C.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操纵自如)
D.形容做事慌忙而没有条理。(手忙脚乱)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闻名的城市 沉沉地入睡 B.新鲜的空气 弯曲的河道
C.神秘的风采 无垠的原野 D.微弱的太阳 漆黑的夜晚
5.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而且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B.虽然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但是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C.无论河道怎么拥挤,船夫却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只要能平稳地过去,就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排比)
B.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比喻)
C.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拟人)
D.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设问)
7.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其中对车船过后牧场的景物描写,是静态描写。
B.《牧场之国》一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也是作者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C.《金字塔》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形式的金字塔,两篇文章介绍的方式是一样的。
D.《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写小艇在水中穿梭的样子,是动态描写;写戏院散场后城市的寂静,是静态描写。
| 评卷人 | 得分 |
| 二、填空题 |
(1)wēi ní sī(_________)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zòng héng(_______)交错,xiǎo tǐng(_______)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船头和chuán shāo(_______)向上qiào qǐ(______),很有特色。
(2)极目yuǎn tiào(_____),liáo kuò(______)的草原上,牛群在专注地吃草,白色的mián yánɡ(______)悠然自得,挂着líng dāng(______)的jùn mǎ(______)在奔跑。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的小艇》中描写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艇停_____,艇动______。
2.《乡村四月》这首诗写江南农村______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_____、子规、_______,寥寥几笔就把水乡______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描写了________的农民形象。
| 评卷人 | 得分 |
| 三、信息匹配 |
拥:A.持有;B.抱;C.聚到一块儿;D.围着。
①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______)
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______)
③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______)
④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______)
11.选词填空。
静寂 沉寂 矗立 耸立
(1)(_____)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水面上渐渐(_____),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3)高大的石头建筑(_____)在河边。
(4)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_____)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 评卷人 | 得分 |
| 四、语言表达 |
1.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_________________。(补充句子)
2.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照样子,选择一个场景写一写,突出景物的静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卷人 | 得分 |
| 五、现代文阅读 |
“小羊圈”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
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东西才敢更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长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围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肚儿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
祁家的房便是在葫芦胸里。街门朝西,斜对着一棵大槐树。在当初,祁老人选购房子的时候,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去取。他爱这个地方。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到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门外呢,两株大槐树下可供孩子们玩耍,既无车马,又有槐豆槐花与槐虫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同时,地点虽是陋巷,而西通大街,背后是护国寺——每逢七八两日有庙会——买东西不算不方便。所以,他决定买下那所房。
13.祁家的位置在1—6号院中的(____)号院。
14.祁老人选购这处房子的原因有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图中葫芦嘴靠北的位置是祁家房子。(______)
(2)祁家房子位于葫芦肚的西侧。(______)
(3)大槐树是“小羊圈”的标志性参照物。(______)
16.老舍先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语言风趣幽默、简练亲切、京味儿十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本材料节选自他的作品《四世同堂》,让你感受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你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祁老人对房子的喜爱的?用“____”画出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落霞
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7.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
18.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 )。
A.太阳 B.庐山 C.游客 D.作者
1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_______,雍容,肃静,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_______,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20.画“ ”句子中的省略号标示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有的说,像__________________。
21.画“____”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十几年过去了,杭州市图书馆的全面开放从未停止。这一举措自实施起,便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22.对于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我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想对那些对杭州市图书馆的举措表示不满的读者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卷人 | 得分 |
| 六、书面表达 |
蜿蜒的万里长城,辉煌的北京故宫,壮观的秦兵马俑……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令我们自豪。请选取一处你最感兴趣的,简单介绍一下吧!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对于易错字音,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平时注重积累。
B 哗笑(huà)——(huá)
2.A
【详解】
考查汉字字形。
B项宝姆——保姆
C项暇想——遐想
D项令铛——铃铛
3.B
【详解】
考查词语的解释。
B项错误,高声谈笑:高声喧哗谈笑。
讥笑:冷言冷语地嘲笑
4.D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解答本题,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选择“搭配有误的一项”,按照要求做题。
D项“微弱的太阳”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火热的太阳”。
5.B
【详解】
略
6.D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A项中,三个“之国”连用构成了排比句;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丝绒”;C项将夜晚宁静的“古老的威尼斯”当作人来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中,句子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因此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本题选D。
7.C
【详解】
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C项错误,《金字塔》这一课包括两篇短文,它们写的都是金字塔,但在体裁上有所不同。一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另一篇则是说明文。
8.威尼斯 纵横 小艇 船艄 翘起 远眺 辽阔 绵羊 铃铛 骏马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一笔一划,注意间隔,做到规范、美观,每写完一个词语,及时检查,联系前后可以检查所写的词语是否符合语境。
注意:“威、艇、骏”这三个字笔画复杂,易写错,需注意。“翘、辽、阔”这三个字是半包围结构。
9.城静 城闹 初夏时节 白川 烟雨 初夏 水田插秧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作答时,学生要根据题目要求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填空,平时要多读多练。
1.《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马克·吐温撰写的文章。文章描绘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异国风情。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艇停城静,艇动城闹。
2.《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全诗意思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前两句写了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10.B D A C
【详解】
考查多义字。
解答此题时,可将释义代入题中,结合语境,看表意是否通顺。
①拥抱:搂抱,多表示亲爱。拥:抱。
②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拥:围着,围绕。
③拥有:占有;持有。拥:持有。
④拥挤;紧紧地挤在一起。拥:聚到一块儿。
11.静寂 沉寂 耸立 矗立
12.挂在天边的新月 晨曦徐徐拉开了夜的帷幕,又一个清新美好的早晨降临在人间。草地上,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树叶绿得可爱,草叶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犹如一颗颗绚丽夺目的钻石。
【详解】
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考查补充句子。
本题表面上是要求补写句子,实际上是考查比喻的补写,在进行补写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和用词的妥帖。弯弯的小艇在形状上像月亮,可以把小艇比作月亮。
例如: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一轮弯弯的月牙。
2.考查照样子写句子。
本题要求的是围绕一个场景进行描写,突出其静态美。在解题之前,可以在脑海在构建一个画面,例如:清晨,阳光刚刚照破黑暗,而低垂露珠的树林静静的在晨曦中处理。在组织答案时。可以结合上面画面,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在进行适当补充,即可。
13.6/六
14.温暖 可以玩耍 出入方便
15.× × √
16.自然率真 他爱这个地方。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得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
【分析】
13.
考查文章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图片,结合“祁家的房便是在葫芦胸里。街门朝西,斜对着一棵大槐树。”可知斜对着大槐树,街门朝西的是6号院,因此祁家的位置在6号院。
14.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最后一自然段“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到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门外呢,两株大槐树下可供孩子们玩耍,既无车马,又有槐豆槐花与槐虫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同时,地点虽是陋巷,而西通大街,背后是护国寺——每逢七八两日有庙会——买东西不算不方便。”可得出答案。
15.
考查文本信息的解读能力。
(1)错误,图中葫芦嘴靠北的位置是2号院。
(2)错误,祁家房子位于葫芦胸里。
16.
考查体会在文章的语言特点。
老舍作品语言风趣幽默、简练亲切、京味儿十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体现了语言的率真,在最后一自然段中“他爱这个地方”直接表达了祁老人对房子的喜爱,体现了老舍语言的自然率真。
17.映着霞光的江面 夕阳下的锦绣谷
18.A
19.色彩 形态 碧玉 静态 火把 动态
20.列举的省略 蓬莱仙岛
21.“这”指的是斑斓的落霞。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2认同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 知识的大门向任何人敞开,喜欢读书的人是受人尊敬的,无论他是富豪、乞丐,还是拾荒者。图书馆是乞丐、拾荒者了解世界和获取精神慰藉的一个“窗口”,所以我很赞成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因为公共图书馆就应该为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提供服务。
23.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无论他是富豪还是流浪汉,因为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解析】
2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首先要读懂这则材料,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阐述理由,回答时围绕“阅读”这一主题来展开。
23.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些读者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流浪汉没有权利与他们一起享受阅读,或者是觉得这些流浪汉影响了他们阅读。选取一个角度切入,回答就能以理服人了。
24. 美丽的颐和园
国庆节,学校放假七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去了美丽的颐和园。
来颐和园的人可真多。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们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风景花草。几千幅画没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种又开了。微风从东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脚宝塔型建筑物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那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从佛香阁前往下看,颐和园的大半景色收在我的眼底,葱绿的树林,掩映着黄色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轻轻的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远处有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颐和园真美啊,请你以后去玩吧。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详解】
本题考查写景作文。审题立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你所去过的一处地方。选材分析:你一定去过许多地方吧,选择一处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把它写下来,注意按一定顺序写,做到有条理,叙述要准确。
构思指导:开头指明自己所要写的地方——颐和园。
中间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依次向读者介绍颐和园的每处景物,要注意运用好词佳句。
结尾写出自己旅游后的感受,抒发自己对颐和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