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48:38
文档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1)——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选择题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购买。A.地方办的三所中学;B.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C.定购的一批军火;D.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股票;C.汽车制造厂购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下列项目中,(
推荐度:
导读宏观经济学习题(1)——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选择题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购买。A.地方办的三所中学;B.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C.定购的一批军火;D.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股票;C.汽车制造厂购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下列项目中,(
宏观经济学习题(1)——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一、选择题

1.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购买。

A.地方办的三所中学;B.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

C.定购的一批军火;    D.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 .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股票;

C. 汽车制造厂购进10吨钢板;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赠;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5.下列第(   )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6.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项

A.国民生产净值减去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净值加上资本消耗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直接税;

7.如果个人收入=570元,而个人所得税=90元,消费=430元,利息支付总额=10元,个人储蓄=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500元; B.480元;   C.470元;  D.400元

8.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10.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11.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12. 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13.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支出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支出

1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 GDP    B. NNP   C. NI    D. PI

16.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在(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上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7.当消费函数为C=a+b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都有可能

18.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投资乘数为(   )

A、1.6      B、2.5     C、5   D、4

1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降低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2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

A、自发消费增加  B、自发税收下降   C、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

22.如果MPS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23.MPC是指(   )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    

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 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变化的比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4.在两部门经济中,若现期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用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表明(   )

A.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GNP处于均衡水平。                  D.以上三种都可能。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F  )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F  )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F   )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T   )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F  )

6、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F  )

7、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流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T )

8、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F )

9、所得税率增加了,GNP会增加。(  F  )

10、购买增加了,储蓄会相应增加。(  F  )

11、当私人储蓄和厂商的投资相等时就达到了总均衡。(   T )

12、边际消费倾向由消费函数的斜率给出。(  T  )

13、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这就是节约悖论。(F  )

14、乘数大于1.是因为自发支出的增加引起了消费支出中的引致支出的增加(  F )

15、在没有所得税条件下,增加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与购买相同的量。( T  )

三、计算题

1、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元)

资本消耗补偿35社会保险金2530间接税2663
雇员酬金18663个人所得税4021个人租金收入341
企业支付的利息29消费者支付的利息4公司利润18
非公司企业收入1203支付的利息1051红利6
个人消费支出19919转移支付3475
计算: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解:(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663+29+341+18+1203=24504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04+2663=24167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7167+35=30731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支付的利息+的转移支付+红利=24504-(18+2530)+3475+1051+6=25516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516-4021=21495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21495-4-19919=932

宏观经济学习题-消费、投资、货币市场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   )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  

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

C、当期所有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

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

2、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的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  )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

C、即不是储蓄也不是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3、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都不是;

4、一般的家庭是按照如下方式从收入中支出消费的(    )

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

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

C、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

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

5、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以(   )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

6、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

A、教育程度较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拥有较多流动资产;D、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7、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时,投资往往是易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之反复无常以至于它影响投资

C、开支代替投资,而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8、总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0、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时,(   )

A、投资计划是非追求利润的;        B、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低于它的现值;

C、资本品的供给价格超过它的现值;  D、利率太低

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 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

15、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但不是M1 的一部分?(    )

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其他支票存款

16、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   B、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

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           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18、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变化;

19、人们在(    )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涨;    

C、债券收益率不变;        D、债券价格不变;

20、流动性偏好曲线表明(   )

A、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的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购买更多债券;

C、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D、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

21、如果流动性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有大幅度的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二、判断题

1、从短期来看,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F  )

4、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收入的暂时增加将导致储蓄的增加。( T  )

5、国民生产净值的变化不受投资支出变化的影响。(  F )

1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T   )

12、只有货币才能作为价值储藏。(  F  )

13、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T )

14、M2的某些组成部分并不是货币,但可以很方便的变为交换媒介,可以称为准货币。(  T )

15、货币的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T    )

16、持有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主要是由于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性所致。( T  )

17、凯恩斯的货币投机性需求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使用。(  F   )

18、在某些情况下,M2可能会小于M1 (    F )

19、资金从支票账户到储蓄帐户的转换是增加了M2.(   F  )

20、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就越少。(  F   )

21、货币并不是所有资产中最具有流动性的。(  F  )

22、由于未来政权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倾向于持有不产生利息收入的货币,而不是证券。(  T )

23、当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将减少( F  )

三、简答分析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答案要点: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计划存货投资只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通常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可配合图形说明

2、能否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为什么?(同济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答案要点:首先解释什么是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从两方面考察:一种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与收入变动量的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另一种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收入量的关系,即平均消费倾向。其次,可用代数关系式解释两种倾向,0 < MPC < 1,APC 就不一定了,当收入很低甚至为零时,也必须消费,甚至是借钱消费,平均消费倾向会大于1。可配合图形说明。

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形表示。(浙江大学1999年试题)

答案要点: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失效。

三、计算题

1、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为L2=2000-500r。

(1)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

(2)当利率r=6时,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是多少?

(3)若货币供给M=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量M=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多少?

解:(1)L=L1 + L2 =0.2Y+ 2000 -500r

(2)货币需求量 = 0.2*10000+2000-500*6 = 1000亿美元

(3)2500=0.2*6000+L2              L2 = 1300

(4)2500=0.2*10000+2000-500r       r = 3%

宏观经济学习题(3)――一般均衡、宏观、失业与通胀

一、选择题

1、IS曲线满足(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C、储蓄与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2、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与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A、无数个             B、一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对

3、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投资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投资乘以10亿美元

4、假定货币供给梁和价格不变,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5、引起LM曲线向左方向移动的原因是(     )

A、物价水平不变,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银行提高要求的准备金率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银行货币供给没有任何变动,但物价水平下降了

6、引起IS曲线右移的的原因是(    )

A、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B、消减国防开支

C、投资的效率提高               D、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

7、在IS曲线的右上方各点代表了(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支出大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C、总支出小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D、计划的总支出等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8、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     )

A、货币和财政都十分有效        B、货币和财政都无效

C、货币有效,财政无效           D、货币无效,财政有效

9﹒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左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0﹒当(    )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1﹒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13﹒当(    )时,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投资;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

D﹒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4﹒当(     )时,挤出效应小。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5. 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

A.增加自发性消费    B.减少自发性税收

C.增加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16.如果支出的增加与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17.如果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可以(    )。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18.如果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为(   )。

A.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券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债券

C.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19.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央行增加购买债券

20.银行最常用的工具是(      )。

A.法定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21.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的结果将是(   )。

A.银行存款减少  B.市场利率上升  C.公众手里的货币减少  D.以上都不是

22.贴现率是(    )。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所收取的贷款利率

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银行所收取的利率

23.下列不属于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的是(   )。

A.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24.(     )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A.累进税制         B.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    D.农业支持方案

25.下列(     )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债务的利息增加  B.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转移支付增加    D.间接税增加

26、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准备金,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27、在哪种情况下,买进债券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    )

A、公众把银行的支票换成现金,保留在手中;

B、公众把银行的支票存入商业银行;

C、公众用银行的支票偿还债务;

D、公众用中英银行的支票增加消费支出;

28、通货膨胀是(     )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种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对

29、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淡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30、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都不是

31、在下列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引起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32、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

A、就业;  B、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3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了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4、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5、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6、下列人员那些不属于失业(    )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息;   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37、当经济中只存在(      )时,可以看作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

38、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40、应对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

A、人力;    B、收入 ;     C、财政;  D、三种都可以;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2、总需求曲线(    )

A、其他不变时,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其他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其他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其他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4、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5、在其他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二、计算题

1、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P=1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解:(1)IS: Y=1250-30r    LM:Y=750+20r

(2)联立上述方程得,r = 10,Y=950

2、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组成,消费函数是C=100+0.9(1-t)Y,投资函数为I=200-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为L=0.8Y-2000r,支出为G=200,税率为t=0.2,货币供给为M=800,试求:

(1)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3)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额

解:(1)IS:Y=C+I+G+NX  代入得 Y=1500-2500r 

(2)LM:Y=1000+2500r

(3)联立上式得,r=0.1,Y=1250

(4)C=1000,I=150, NX= -100

3、假定法定准备金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银行把准备金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银行买进10亿美元的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1)货币供给M=1000-400/0.12 = 4333 亿美元

(2)准备金率提高后的货币供给 M=1000+ 400/0.2 =3000亿美元,减少了1333亿美元

(3)买进10亿美元,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量=10 *1/0.12 =83.3亿美元。

三、 名词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        投资乘数        资本的边际效率   流动性陷阱   挤出效应

结构性失业     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四、分析简答题

1、利用模型方法求简单国民收入均衡(图形或代数方法、总供给--总需求或投资——储蓄、两部门或三部门固定税制)

2、试用模型分析和图形分析方法求IS曲线。

3、试用模型分析和图形分析方法求LM曲线。

4、简述宏观经济目标的内容

5、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预算思想有何区别?

6、利用图形分析,财政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7、利用图形分析,货币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8、央行的货币工具有哪些?各自有何效果?

9、的货币工具有哪些?各自有何效果?

10、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3题,共10分)

选择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

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

简答分析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

计算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论述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

文档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1)——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选择题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购买。A.地方办的三所中学;B.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C.定购的一批军火;D.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股票;C.汽车制造厂购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下列项目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