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分数》第六单元感受课教学案设计
| 课 题 《认识分数》单元感受课 | |||
| 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在认识平均分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深化。“分一分(一)”这一节通过生活情境和图示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二)是对分数的意义认识的进一步拓展,是用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理解分数,而不是每一份具体数量的多少。”比大小”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吃西瓜”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
| 学情分析 借助平时的生活情境和一些图示,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所领悟,这就为比较分数大小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奠定了基础。  | |||
| 学习目标 1.  | |||
| 学习重点 整理本单元主要学习什么数学知识  | |||
| 学习难点 梳理出自己在本单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想学到的问题)  | |||
|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题单。  | |||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师活动设计 | 二次备课意见 | |
| 首学:任务分配,内容解读 读教材67-76页,并结合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什么数学知识? 要求: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勾画、记录。 
 互学:知识汇总,互助补助 
 根据小组内的要求,自己整理的内容,相互补充。并发现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群学:交流展示,质疑完善 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按照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 (1)感受《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什么数学知识。 (2)整理出自己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中已会的知识。 (3)整理出自己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中不会的知识。 生1:第67-69页学习的是分数的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和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生2:第70-72页学习的是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生3:第73-74页学习的是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生4:第75-76页学习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数的意义。 、共学:成果提炼,形成问题 全班交流自己还有哪些是已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的,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在交流过程中,配合教师罗列出本单元的知识点。 同时自己也思考自己存在哪些疑问?将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结构。  | 首学:任务分配,内容解读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看看第四单元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呢? 读教材67-76页,在读的过程中,回答问题。 问题:整理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什么数学知识? 要求: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勾画、记录。 互学:知识汇总,互助补助 师: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小声交流自己的想法; (2)做到认真倾听,评价、质疑、补充。 自己整理的内容,相互补充。并发现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群学:交流展示,质疑完善 5、抽小组展示,交流以下内容 (1)感受《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什么数学知识。 (2)整理出自己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中已会的知识。 (3)整理出自己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中不会的知识。 生1:第67-69页学习的是分数的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和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生2:第70-72页学习的是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生3:第73-74页学习的是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生4:第75-76页学习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共学:成果提炼,形成问题 师:通过他们小组的展示交流,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交流的。 教师罗列出知识点:(板书) 1.分一分(一):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2.分一分(二): 1只小鹿吃了这5张饼的 。 2只小鹿吃了这5张饼的 。 3.比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分数小。 4.吃西瓜: 5.根据以上信息,追问学生哪些会了?哪些不会?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统计学生的不会部分) 通过统计这个单元最多人不会的内容,来探究学时课的内容,并为教师教学中掌握单元的中心。 
  | ||
| 板书设计: 感受第四单元《认识分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