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1-25每小题1分,26-40每小题2分,共55分)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 )
A.分子 B.细胞 C.个体 D.生态系统
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核膜
4.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物镜和目镜,要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1、4 B.2、4 C.2、3 D.1、3
5.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6.下列关于颜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红色
B.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红色沉淀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D.蛋白质可被甲基绿染液染成绿色
7.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K、Ca、Mg B.Fe、Mn、Zn C.C、H、O D.C、Fe、Mn
8.养花的人有时会把树枝燃烧后剩下的草木灰倒在花盆中.这实际上是给植物施了( )
A.蛋白质 B.核酸 C.无机盐 D.植物所需全部元素
9.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氨基酸分子的是( )
A. B. C. D.
10.如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表示肽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R基
12.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
A.1 B.2 C.98 D.99
1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1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多糖 B.核酸 C.脂质 D.蛋白质
15.组成核酸的单体是( )
A.核苷酸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17.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18.下列细胞中的化合物与其功能描述相符的是( )
A.无机盐﹣﹣储存能量 B.结合水﹣﹣运输营养物质
C.糖类﹣﹣主要能源来源 D.脱氧核苷酸﹣﹣储存遗传信息
19.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2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因细胞的种类不同而出现差异
B.用差速离心法不可以分离细胞中不同的细胞器
C.细胞器是由一层或两层生物膜包裹形成的结构
D.每一个细胞器都是细胞系统中各自的子系统
21.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22.如图是某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图中所示表面附着颗粒的膜结构细胞器是( )
A.细胞核 B.内质网 C.细胞壁 D.液泡
23.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中心体,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有关
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24.下列有关细胞膜和核膜的结构与联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二者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是膜层数不同
B.二者可以通过内质网建立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C.二者都能够维持特定结构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而核膜不能
25.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②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①的形成与结构③密切相关
C.所有物质都能自由穿越结构④ D.组成⑤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26.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 )
A.C、H、O B.C、H、O、P C.C、H、O、N D.C、H、O、N、P
27.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
A.抗体 B.雄性激素 C.胰岛素 D.酶
28.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三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链多5个氧原子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
D.该多肽参与构成的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2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可表示为c=a+b且a>b”的是( )
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a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结合水、c细胞总含水量
30.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单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和②两处
B.在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中③共有5种
C.在某病毒中③共有4种
D.植物体内的③有8种,②有2种
31.与麦芽糖、乳糖相比,蔗糖特有的水解产物是( )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核糖
3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量取2mL 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高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3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苏丹Ⅳ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
B.在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生理盐水制作黑藻临时装片
C.利用盐酸改变膜的通透性,然后使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D.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有利于在高倍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
34.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试剂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 材料 | 试剂 | 实验目的 | 颜色 |
| A | 动物细胞 | 台盼蓝 | 检测细胞的死活 |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
| B | 洋葱内表皮细胞 |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 |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 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
| C | 藓类叶片细胞 | 无 |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叶绿体为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
| D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染液 | 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 线粒体为深绿色,细胞质基质为蓝绿色 |
| 1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X | 61 | 0 | 39 |
| Y | 67 | 20 | 微量 |
| Z | 59 | 41 | 0 |
C.Z可能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D.X、Y、Z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36.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是否能进行能量转换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含有蛋白质
37.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由该图推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③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无需消耗能量
C.此图所示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①
D.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部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38.“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溶酶体
3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核糖体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与真核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40.疟原虫属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生物,能使人感染疟疾.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通过阻断其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营寄生生活,属于异养生物
B.疟原虫是一种病毒,很可能具有强烈传染性
C.自噬泡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
D.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5分)
41.(14分)概念模型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的概念模型,并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⑥
(2)下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①图甲是 (人口腔上皮、洋葱表皮)细胞,判断的理由是其具有 和 ,而人的细胞则没有。
②由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两种细胞都具有 ,因而二者都属于真核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以下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填字母)。
a、酵母菌,b、大肠杆菌,c、蓝球藻,d念珠藻,e、黑藻
42.(15分)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有镇痛作用。经常使用吗啡镇痛,不仅使病人上瘾,而且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因此,吗啡在医疗上的使用受到严格。近年来科研人员在高等动物的脑中发现了比吗啡更具镇痛作用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 ,其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
(2)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水解产物有 种,水解时需要消耗的水分子数为 。
(3)请你继续完成“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的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验证细胞膜中还有蛋白质成分。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 试剂反应显 色。
实验材料:蛋白质样液、细胞膜提取液、蒸馏水、洁净的试管、滴管、0.01g/mL的硫酸铜溶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试管三支,编号A、B、C。
②A试管中加入2mL蛋白质样液,B试管中加入2mL细胞膜提取液,C试管加入2mL蒸馏水。
③先分别向三试管加入 ,再分别向三试管加入 (两个空都要明确试剂的成分和用量)。
④将三支试管震荡摇匀,观察各试管内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43.(16分)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 II是具膜小泡,可以参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_______________(具有、不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大庆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生物学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25每小题1分,25-40每小题2分,共55分)
1.B. 2.A. 3.D. 4.C. 5.C. 6.C. 7.B. 8.C. 9.D.10.C.
11.B.12.C.13.A.14.D.15.A.16.A.17.C.18.C.19.C.20.A.
21.C.22.B.23.A.24.D.25.B.26.D.27.B.28.D.29.B.30.C.
31.B.32.A.33.D.34.D.35.D.36.D.37.B.38.B.39.D.40.B.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41.(14分,每空1分,特殊说明除外)
(1)①病毒 ②原核细胞 ③代谢和遗传(2分)
④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⑥合成蛋白质(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①洋葱表皮 细胞壁 液泡
②成形的细胞核(2分,答核膜,或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均不得分)
a、e(2分)
42.(15分,每空1分,特殊说明除外)
(1)氨基酸 结构通式(略)
(2)五肽 4 (2分) 4(2分)
(3)双缩脲 紫色
(4)2mL 氢氧化钠(2分) 4滴 硫酸铜(2分)
(5)A、B试管出现紫色,C试管没有出现紫色(呈浅蓝色)(2分)
43.(16分,每空2分,特殊说明除外)
(1)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分)
(2)内质网 COP I
(3)具有 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分,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