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豁然开朗(huò) 问津(jīng) B.亵渎(xiè) 鸿儒(rŭ)
C.箬蓬(ruò) 篆章(zhuàn) D.绝眦(cì) 幽咽(y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2分) ( )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
(2)《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哲学家。
(3)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被称为“________”。
(4)《核舟记》选自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写莲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石壕吏》的内容,按要求默写下列诗句。(4分)
(1)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 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2、综合与拓展(8分)
8. 山不在高,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 (1分)
9.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1分)
10. 《望岳》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 鸟语花香往往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然而《春望》中,杜甫却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1分)
12. 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2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____________________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上写上一段赠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与探究(42分)
(一)望 岳(5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这首诗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向山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
17.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句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 )
(2)[甲]文的第句运用类比的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是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 )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
(三)桃花源记(节选)(21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8.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0.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翻译下列各句。(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 选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了桃源人的恐惧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23.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2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根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
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 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2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鸣之(《口技》)
B.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选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作(50分)
32.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请你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