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眼镜的发展史
第二节 眼镜基础知识
第三节 眼镜与角膜的相互影响
第四节 眼镜的配戴,摘取与评估
第五节 眼镜配戴后评估
第六节 眼镜的日常护理
第七节 眼镜的配戴检查
第八节 有关眼镜的换算
第九节配戴眼镜常见症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眼镜的发展史
(1)公元1508年,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将面部浸入装水的玻璃罐,视物清晰。1637年德国人雷内.第思在完成接目镜实验后,总结提出了一种矫正眼屈光不正的新设想,即角膜接触镜概念出现。1876年英国人赫谢尔发表了角膜接触镜的制作方法,即用一种类似琼脂的动物胶质,注入镜片与角膜之间,以取得眼镜的塑型,再进一步磨制。
(2)公元1936年,由于PMMA材料的发明,米勒和欧玻瑞使用PMMA为材料制出第一付硬性眼镜。
(3)公元1947年,美国光学技师作出的第一付具有价值胶角膜接触镜,使眼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4)公元1960年,捷克化学家作出和庄富斯发明出一种吸水后变得很软,又能适合人体使用的材料――HEMA,制造出第一付软性眼镜。70年代软性接触镜发展,HEMA镜片研制10年后,得到美国联邦食品医药管理局(FDA)的认可,步入商品化。
(5)针对硬性眼镜和软性眼镜的缺点,世界上的高科学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材质,使其即保持硬镜的光学特性又具有透氧性。1976年第一付醋酸丁酸纤维素(VAB)制成的半硬性高透氧眼镜(RGP)出现。
第二节:眼镜基础知识
⏹一.眼镜的基本原理。 二.眼镜的分类。三.眼镜的加工工艺。四.眼镜的优点。五.眼镜的缺点 。六.眼镜的主要适应症 。七.眼镜的非适应症 。八.眼镜参数的选择
一:眼镜的基本原理
⏹光学性:眼镜的材料有良好的光学透过率,折射率恒定。因而将眼镜的材料用特定的工艺制作成透镜能矫正屈光不正。
⏹附着性:眼镜借助泪液的张力附着在角膜表面,当镜片的曲面与角膜形态相似到一定程度时,镜片能较稳定地附着在角膜的表面,不会因瞬目,眼球转动或全身运动而脱落。
⏹适应性:眼镜表面制作光滑,弧面设计合理,因而配戴后很容易适应,没有明显的不适应感。
⏹透氧性:软镜和半硬镜的氧透过率很高,可以维持眼睛的正常供氧。
⏹代谢性:眼镜会附着眼睑的瞬目运动而稍稍移动,有助于将镜片下的代谢产排出,对角膜代谢影响不大。
⏹二:眼镜根据软硬程度分类(1)硬镜(HCL):以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为基本材质,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耐用性以及易制作和可操作性。但因为它的极低含水量和不透气性,使得配戴极不舒适并易有严重并发症发生。
⏹(2)软镜(SCL):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S)为基本材质量,该材质亲水柔软,透气性好,配戴舒适,已被广大屈光不正者所接受,但软镜还存在着容易吸附沉淀复杂,镜片易损坏等缺点。
⏹(3)透气性(半)硬镜片(RGP):镜片透氧性突出,光学质量高,易护理,可配戴过夜,近年开发的角膜塑形片还具有短期提高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功能。
软镜
⏹1.按中心厚度分类;2.按含水量(镜片充分水合后含水的重量百分比率称为含水量):3.按功能分类 ;4.按材质分类 ;5.按屈光性能分类 ;6.按使用周期分(镜片自启用到抛弃的时间称为镜片的使用周期)
1:按中心厚度分类 a)中心厚度指软镜几何中心厚度的计量单位; b)厚度型:0.1-0.15mm ; c)中厚型:0.05-0.09mm; d)薄型:小于0.05mm; e)超薄型:小于0.04mm
2:按含水量分类: 镜片充分水合后含水的重量百分比率称为含水量a)低含水:38% b)中含水:42%-60% c)高含水:>60%
3:按功能分类1)视力矫正镜片,供屈光不正,无晶状体眼或圆锥角膜患者使用。(2)美容镜片:供希望改善视力,改变或加深眼睛颜色者使用.(3)治疗镜片:供以眼镜作为给药途径的各种眼疾患者使用。(4)色盲镜片:供色盲患者改善辨色力使用。
4按材质分类 :美国FDA按含水量和离子性多软性眼镜分
从Ⅰ类到Ⅳ类,对沉淀物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加 (1)对于形成镜片沉淀物较高者,可选择低含水量非离子性材料镜片,并注意适当缩短镜片更换周期和每日配戴时间。(2)对于角膜缺氧敏感的配戴者,可选择高透氧(高含水,薄)的镜片以增加镜片的透氧性能。
5按屈光性能分类 1)球面镜:近视,远视,供无散光或低散光患者使用2)散光镜:又称复面镜,供球面镜无法矫正的散光眼使用3)双焦点或多焦点:供老光眼使用
6按使用周期分类 镜片自启用到抛弃的时间称为镜片的使用周期
(1)传统式:使用期限一般在8个月左右
(2)定期更换式:使用时限一般为1月,季度,时间较短
(3)抛弃式:不使用护理产品,取下即抛。
眼镜的加工工艺
1)旋转成形工艺2)切削成形工艺3)模压成形工艺 4)综合成形工艺
旋转成形工艺
⏹镜片模具由电脑程序控制制成,该工艺是将多次纯化的液体原料滴入高速旋转的一次性模具中,滴入量以及模具的旋转方向,速度均由电脑精确控制,以保证镜片的形状,厚度和屈光度等参数符合设计,旋转过程中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液体原料发生光聚合反应,形成固态镜片,瑞经过边缘精加工,水合脱膜,萃取,着色,全面质检和消毒包装等工序后制成成品镜片。
⏹特点: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薄,配戴舒适,但矫正散光效果较差
切削成形工艺
⏹用车床将干态的毛坯进行切削,双面切削后再水合成软性眼镜。
⏹特点:制作工艺高,成本高,弹性好,易操作,多数散光镜片及透气硬镜用此方法制作。
模压成形工艺
⏹根据不同的屈光度,基弧和直径设计出多套模具,再复制出一次性的凹模和凸模,将液态原料或固态毛坯注入凹模进行铸压,其余工序与旋转成形相同。
⏹特点:效率高,成本低,多数抛弃型镜片用此方法制作。镜片的弹性模量大于旋转成形工艺的镜片,较易操作,可塑性优于切削成形的镜片,常有2-3种基弧即可满足通常的角膜弯度,配戴较为舒适,镜片较厚,透氧性稍差,且强度不佳,不耐用 。
综合成形工艺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如旋转功削工艺 ,模压功削工艺
眼镜的优点 1)视觉2)视野3)舒适4)方便 5)美观6)安全
视觉
1.眼镜影像真实。戴框架眼镜增加1.00D可使看到的影像放大或缩小约2%,屈光参差者如戴框架眼镜,由于双眼像差过大,使双眼融像发生障碍,而通过眼镜看到的影像的大小接近于真实。
2.高度屈光不正的患者在配戴框架时,由于镜片的球面差和色散会影响物像的质量,而眼镜由于紧附在角膜表面,仅有瞳孔区的镜片接受入射,因而镜片的球面差和色散极轻微。
3.屈光不正的患者在配戴框架眼镜时,会发生折射像差和斜交位差等现象影像发生畸变,而眼镜的光线入射区域各部分厚度极小,且视轴始终与镜片的几何中心保持一致,故几乎不产生影像失真的现象。
视野 框架眼镜因受到框架的和镜片周边部棱镜效应的影响,使配戴者视野相应缩小,而眼镜不受框架的遮盖,且始终能跟随眼球转动,故能保持与正常人相同的开阔视野。
舒适
1.框架眼镜,尤其是高度的框架眼镜使配戴者鼻梁部负重,镜架压迫鼻梁及耳廓部常引起接触性皮炎,而眼镜则没有上述缺点。
2.戴着框架眼镜从寒冷的室内到温热的寅有蒸气在镜片上凝聚,造成视物模糊,眼镜的表面完整地覆盖着泪液层,则不会有水蒸气凝聚。
方便
框架眼镜在鼻梁上时时滑动,不慎摔到地上时,玻璃镜片容易打破,而眼镜则没有这些问题。
美观
1.年轻人的眼镜配戴者来说,可以避免框架眼镜遮盖眼部,便于眼部交流思想感情。
2.框架眼镜的框架形状和边宽常会修改配戴者的面形,而眼镜则不会有,久戴框架眼镜常发生鼻梁的塌陷,眼球凸出,如及时配戴眼镜可避免这一变化
安全
框架眼镜配戴者遇到撞击时,破碎的镜片眼球损伤,而眼镜比较安全。
理想的眼镜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戴舒适,配戴后无明显的异物感,揧感,干燥感,这要求镜片表面光滑,边缘形态合理,内曲面的主要弯度与角膜前表面吻合。
2.视力清晰,配戴后有良好的矫正远近视力和视觉对比敏感,这要求镜片的光学性能良好,屈光度准确,内曲面形态设计合理。
3.透氧性好,配戴后角膜能获得高于维持新陈代谢的氧气。
4.无毒性,镜片材料的聚合程度,添加剂及镜片护理新产品等不构成对眼组织细胞的毒性。
5.易于损操作,镜片成形好,在戴镜时容易控制操作。
6.保养简便,护理程序简单,使配戴者能维持对镜片进行规范化的护理。
7.耐用,镜片有足够大的抗张张,抗疲劳强度,在配戴和护理过程中不易受损,镜片表面较少吸附沉淀物和病原微生物,且容易清洁。
8.多参数,有不同直径,不同内曲面弯度,不同厚度,不同含水量和较大屈光度范围的镜片系列,供不同的配戴对像选择。
郑州普瑞眼科医院视光部主任温馨提醒:
眼镜的缺点
眼镜的缺点表现在:特别对初戴者来说有异物感;如配戴或松紧不适合有可能会引起角膜的损伤戴时有非适应症,如酸碱气体,油烟多,灰尘多的地方不适合戴;戴镜前要经过练习等
眼镜的主要适应症
1)矫正视力:尤其是高度近,远视;不规则散光,屈光参差,无晶体眼,圆锥角膜;
2)职业需要:运动员,司机,出差者以及户外工作,可避免框架眼镜的妨碍。
3)美容需要:改变眼睛颜色,用彩色镜片遮盖角膜白斑,云翳等疤痕
眼镜的非适应症
眼部养病如眼睑,泪器,角膜和结膜有炎症时,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甲亢,关节病,高血压,环境条件如风沙大,灰尘多,挥发性酸碱物等,个人素质欠佳中不讲卫生,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依从医嘱的,怀孕者
眼镜参数的选择
1)基弧的选择 2)直径的选择(DIA)3)含水量的选择4)中心厚度的选择
基弧的选择
1.镜片的内表面可以为球面,也可以是非球面,均应在戴镜时与眼球的表面相适应,尽可能的与角膜前表面曲率相同,戴镜时才能配适良好,感觉舒适和视觉清晰。
2.球面弧镜片其内边面中心弧称为基弧(BC)。基弧大,镜片平,配适松;基弧小,镜片弯,配适紧。实际配戴时镜片基弧应略大于角膜曲率,用角膜曲率仪测定配戴眼的垂直曲率和水平曲率,按照公式得出适合配戴眼的镜片基弧:BC=1/2(垂直曲率+角膜曲率)+系数
3.非球面弧,指从镜片中心到边缘曲率半径逐渐变长或变短,即没有固定的基弧,由于角膜表面为非球面且从到边缘逐渐变平,因此这种镜片与角膜形态一致,如无角膜曲率仪,可选用此种镜片。
直径的选择(DIA)
1.镜片边缘两对应点之间最大的直线距离称为直径,它的选取决定于配戴者的睑裂宽度和角膜直径,一般镜片边缘要超过角膜1-1.5mm,直径稍大的镜片因为减少了与眼睑的接触,感觉较为舒适。
2.镜片中心起屈光作用的范围称为光学区,其直径至少应达到7.0-8.5mm,如光学区发生偏心或范围不能覆盖瞳孔区时,戴镜会发生眩光现象。
3.中国人角膜平均直径约为11.5-12mm,因此14mm的镜片较为合适。
含水量的选择
1.含水量直接影响配戴舒适,正常情况含水量越高越舒适。
2.镜片含水量与透氧性呈正比。
3.对高度屈光度镜片,其边缘较厚,镜片平均透氧性较低,所以应选择高含水高透氧的镜片。
4.对眼睛感觉干涩的顾客,选择低含水量的镜片,使镜片不吸收较多的泪液,有更多的泪液湿润角膜。
5.眼镜配戴后,镜片裸露于空气中,随时都在蒸发,为维持其形态,镜片必须从人眼中吸取泪液,镜片含水量越高,所需的泪液就越多。当人眼泪液不能提供足够水份的时候,镜片光学面发生折皱,影响视觉效果,眼睛也会产生干涩,故泪液层不佳或平时感学眼干的顾客启水量低的镜片,有更多的泪液湿润角膜
中心厚度的选择
1.镜片厚度决定镜片的弹性,成形性,耐用性和配戴舒适性
2.散光患者,宜选较厚的镜片,因为较厚的镜片弹性模量高,成形性好,与角膜的空隙部分有泪液填充从而减少散光的影响,薄的镜片可随角膜形态而改变自身形状,不能形成理想的光学界面。
3.初戴者不适合配戴过薄且成型不良的镜片,因其会造成配戴操作困难。
4.屈光度较高者,应选择薄镜片,增加透氧性和舒适度。
5.眼睛较干燥的患者选择较厚的镜片,减少泪液的蒸发。
第三节 眼镜的透氧性与角膜代谢的关系
1. 角膜所需氧气的80%来自外界空气,15%来自角巩膜缘血管网,5%来自房水。不戴眼镜时,外界空气中浓度21%氧气可提供给角膜代谢的需要。在闭眼时隔绝了外界空气,角膜氧供降为7%。这7%来自眼睑球结膜的血管,角膜缘的血管和房水。配戴眼镜后的氧气来源主要是透过镜片溶解于泪液的氧气以及边缘泪液的排泄交换。
2.配戴软性眼镜在睁眼时的氧供如果浓度5-12%时比较理想,如果角膜的氧供浓度在3-6%时则处于缺氧状态,久之会引起并发症。如果配戴眼镜睡觉时角膜的氧供浓度减少为2-4%时,角膜则处于窒息状态,所以应避免配戴眼镜睡觉。
决定眼镜透氧性的主要因素
1.含水量:含水量越高透氧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2.厚度:镜片越薄透氧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3.材料:含水量和厚度相同,不同的材料其透氧性也不同。如硬片的材料PAMA不具备透氧性能,以至配戴极不舒适,但软性镜片的材料HEMA具有一定的透氧性使消费者配戴更舒适。
4.镜片的新旧 :旧片透氧性低,其原因是材料老化,蛋白和沉积使材料结构改变,反之新的镜片其透氧性高。
5.配适松紧度:相同参数镜片配戴于不同角膜,可出现不同松紧度,紧的透氧性差。
眼睛对眼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眼睛的分泌物及泪液中的蛋白成分,无机盐,脂质等有形成分等物质不光会沉积在镜片的表面,还会沉积在眼镜的高分子结构中,他们对眼镜的影响主要是使镜片的舒适度下降,透光性下降,透氧性下降,过敏性上升从而使镜片的光学性受到损害,这些粗糙的镜片对眼镜产生磨擦,容易损伤角膜,甚至引起感染。反过来镜片的蛋白质沉淀刺激眼睛,使眼睛的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增多又会镜片,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配戴眼镜时要注意镜片的护理,减少蛋白质沉淀在镜片上的堆积。
第四节 眼镜的配戴 对于初戴者来说,眼镜的配戴需要练习,一般在配戴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剪短指甲,磨光边缘,避免过长的指甲划伤角膜,配戴之前应用中性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用不脱毛的毛巾擦干,手上不可沾絮,区分镜片的正反面,避免镜片戴反。
镜片的配戴
软性镜片的配戴
1.为顾客配戴眼镜之前,将指甲剪短修平后用中性的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给顾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2.开瓶前应查对度数和型号,并从瓶底观察有无镜片,镜片是否粘在瓶底或粘在瓶盖上,镜片是否对折,瓶身是否有裂纹,溶液有无霉变,絮状物等现象。如果有此现象则不要开瓶使用;
3.在开瓶后应摇动瓶子倒出镜片,用镊子将镜片取出;
4.并用干净的护理液(而不是瓶中的储存液)反复清洁镜片后,将镜片置于右手食指指尖(分清正反面),配戴师站在配戴者的右前方,左手食指尽力将上眼睑固定于眼眶上方,右手用中指沿睑缘向下扒开配戴者的下睑,让配戴者向下看,上方巩膜充分暴露,把镜片轻轻粘在暴露的巩膜上或眼睛中部;
5.然后移开食指,中指,慢慢放松眼皮,当眨眼时镜片自然安放。同样的方法配戴左眼镜片。
散光镜片的配戴
配戴方法:与普通镜片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
1.每一片散光镜片均具有一个定位标记(不同镜片可有不同标识方式,比如,艾爵散光片就有一个黑色的五条放射状定位标记);
2.配戴时要将定位标记置于眼球规定位置(艾爵散光片放于眼球下方);
3.镜片在眼内稳定后,应在规定位置,镜片附着稳定(艾爵散光片的定位标记中间一条线应在眼球六点钟处,即正下方)
第五节 眼镜配戴后评估
眼镜的配戴成功与否应观察配戴后的舒适度,矫正视力准确性以及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通常在配戴眼镜15分钟后观察以下情况。
(1).舒适度:(2).矫正视力的准确性(3).镜片的匹配情(4)配戴是否过紧(5)配戴是否过松
舒适度
刚配戴眼镜时会有轻度的异物感,眼干不适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取下镜片观察镜片是否有破损或有异物,则应将镜片彻底清洗,否则就是镜片与角膜匹配性差,宜检查匹配程度作出相应自处理。
矫正视力的准确性
初戴者,由于镜片及药液的刺激,泪液会增多,视力不稳定,在15分钟后便会形成较稳定的泪液透镜,所以在戴镜15分钟后应再检查视力。与原验光视力相差不大为正常,如有明显散光或其它原因,属原因不太好,只要配戴者感觉舒适无异物感即可。
镜片的匹配情况
1)配戴后观察镜片是否完全覆盖角膜,镜片是否良好,眨眼镜片是否正常的上移动,镜片移动后是否仍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2)中心定位:镜片中心与瞳孔中心重合。
3)角膜覆盖:一般正常的情况,镜片应覆盖角膜周边1mm左右,如镜片露出角膜缘则为覆盖不良它使得镜片丧失中心定位,矫正视力不稳定,还可能造成角膜磨损。
4)移动度:镜片在角膜上有一定的范围,当眨眼时镜片自然移动0.3-0.6mm,当眼向上看时,镜片因重力关系而向下移动0.5-1mm,向左右转动时镜片滞留1mm,移动过大或过小是镜片曲率与角膜曲率不匹配。镜片的移动度和镜片的厚度也有关系,较厚的镜片比较薄的镜片移动度要大。
配戴是否过紧
1)检查镜片与角膜配合的松紧往往用手推实验测试。检查时让配戴者向上看,检查者用手指向上轻推下眼睑,即用下睑向上推动镜片下缘,根据镜片推动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镜片的松紧度。此项手推试验很重要。目前,眼镜配戴过紧比过松的现象较多,人们掌握好此项检查,则能保证给规格松紧合适的镜片。
2)从病理上来说,配戴过紧增加了对角膜及角巩膜的压力,并使泪液循环受阻,角膜缺氧造成角膜水肿以及并发症。如配戴过紧,在配戴的当时顾客无明显的适应感,客观检查矫正视力可能很好,中心定位,角膜的覆盖以及移动度都很好,但松紧度检查表现为过紧(手推实验可能会为零);数日后,顾客主观感到明显的烧灼感,压迫感,视物有光圈,雾视畏光,戴镜不能持久,客观检查矫正视力不好,镜片的移动度小,松紧度接近零,镜片容易增加沉淀物,结膜冲血,有的角膜水肿,容易擦伤,弧度可能改变,有新生血管增生等一系列情况。
配戴是否过松
配戴过松的表现比过紧要少,症状比过紧要严重,当顾客配戴好镜片的同时就感到很不舒服,感到异物感明显,泪液增多,矫正视力不稳定等。客观检查中心定位不良,辕边的覆盖情况不良,移动度过大,手推试验时镜片会滑离角膜,镜片边缘翘起,泪液增加,日久角膜擦伤。
眼镜的日常护理
镜片的护理必须做到每日护理,每周护理。晚上睡觉之前要摘下镜片,以让角膜能充分吸收氧气,以免日久蛋白物的沉淀刺激双眼。
(一)每日护理
取下眼镜后将镜片置于掌心,滴1-2滴护理液,轻擦镜片的正反面20秒,然后用护理液冲洗镜片。冲洗完将镜片分别置于标有R,L的双联盒中。
(二)每周护理
每个星期做一次镜片去蛋白护理。
第七节 眼镜的配戴检查
1)初戴者一定要按照严格的配戴时间,以便让眼睛逐步适应,第一天为4小时,第2,3天为6-8小时,第4-5天为10-12小时,第6天可全天配戴(16小时左右)。
2)一般在配戴眼镜后一周,一月,三月,六月,一年要进行复查,在复查时,应根据配戴者的症状,再次强调镜片及眼睛的护理,对一些疾病的先兆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保证镜片的成功配戴。
复查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 1看远物清楚 | a)如光度不足可重新验光更换镜片;如左右戴错可调换; b)如镜片戴反可重戴;镜片沉积可重新清洁冲洗后再配戴。 |
| 2看近不清楚 | a)如光度太深,可重新验光更换镜片; b)如镜片上有较大的胶冻块,可更换镜片; c)如镜片移动过大可以更换合适的镜片; d)如配戴者有老视,可适当降低镜片的度数或近物时戴老花镜。 |
| 3看物双影 | a)散光未能完全矫全,可重新测算度数; b)如镜片滑动过大,镜片的中心定位不良,可更换曲率合适的镜片。 |
| 4波动性看不清楚 | a)眨眼后看不清楚,镜片表面有胶冻物,应更换镜片; b)如镜片的中心定位不良,可更换基弧合适的镜片; c)随配戴时间的延长而看不清楚,为角膜水肿,可更换高透氧性的镜片; d)如镜片陈旧应更换新的镜片;日渐恶化性视力不清,多为头状结膜炎,应立即停止配戴,用药片彻底消毒镜片;如冲洗不干净应更换镜片。 |
1)普通眼睛验光后所得的度数不能直接作眼镜的度数,这是因为普通眼镜片的后顶点与眼角膜前极部的距离大约为12-15mm,而眼镜的后顶点与眼角膜前极部几乎是重合在一起。为了计算方便,眼镜界和医学界在进行框架眼镜与眼镜的度数换,时,通常把普通眼镜片的后顶点与眼角膜前极部的距离规定为12mm。
2) 框架眼镜与眼镜对应度的换算公式是:FO=FS/(1-dFS)
3)FO—-眼镜的光度
4)FS――框架镜验光的光度
5)d――框架镜与角膜的距离,=12mm(一般按12mm计算),
6) 例如:验光时框架镜的光度-4.00DS,眼镜的光度是:
=-4.00/[1-0.012×(-4.00)]=-4.00/1.048=-3.82DS
-3.82DS最接近-3.75DS,所以框架眼镜验光为-4.00DS时应配-3.75DS的眼镜。
(备注:1DS代表1个屈光度,即人们所说的100度)
| 常见症状 | 原因分析 |
| 眼红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眼睛疲劳 3.眼睛干燥 4.护理不当,镜片不洁 5.超时配戴 6.镜片配适不良 7.发炎症状 8.护理系统过敏 9.镜片表面或材质老化 10.操作不当刺激或伤及眼组织 11.环境中的异物及刺激性物质影响 |
| 眼干 | 1.泪液分泌不足 2.戴镜后加速泪液挥发 3.镜片沉淀物 4.环境干燥 |
| 视物重影 | 1.出现散光 2.镜片配适较松 |
| 视近模糊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度数过矫 3.瞬目次数少或不完全 4.眼睛疲劳 |
| 视远模糊 | 1.眼睛疲劳 2.角膜水肿 3.镜片沉淀物 4.镜片正反面戴反 5.镜片度数有误 6.超时配戴,角膜水肿 7.镜片参数变化或材质老化 8.镜片左右戴反 |
| 视力波动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角膜水肿 3.镜片配适过松 4.镜片表 5.镜片正反面戴反 |
| 眩光 | 1.超时配戴 2.配适过紧 |
| 雾视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镜片污染,混浊,刮伤 3.瞳孔区角膜轻度水肿 |
| 异物感 | 1.适应 期正常现象 2.超时配戴 3.镜片沉淀物 4.镜片破损 5.镜片边缘较厚 6.发炎状况 7.镜片上有异物 8.镜片正反面戴反 |
| 滑动度过大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镜片配适过松 3.镜片正反面戴反 4.GPC |
| 分泌物多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发炎,感染 3.眼睛干燥 4.环境不良 5.GPC |
| 眼痒 | 1.镜片沉淀物刺激 2.发炎表现 3.镜片边缘不良 4.护理系统敏感 5.GPC |
| 畏光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超时配戴,角膜水肿 3.发炎状况或感染 4.护理系统敏感 5.眼睛疲劳 |
| 刺痛 | 1.适应期正常现象 2.镜片沉淀物或污染 3.护理系统敏感 4.镜片异物 5.疲劳 6.眼部感染 |
| 酸痛,涨痛 | 1.眼睛疲劳 2.度数过矫 3.超时配戴 4.配适过紧 |
| 常见症状 | 原因分析 |
| 眼干 | 1.点用润眼液(不超过6次/天,避免成瘾性) 2.眨眼训练(每日5次,每次用力眨眼10下)3.保证镜片清洁度 4.改换低含水,稍厚的镜片 |
| 镜片沉淀物 | 1.不戴镜睡觉,不超时配戴(每日10小时,至多不超12小时) 2.加强镜片和镜盒每日,每周护理程序 3.严重的更换新镜片 4.减少戴用时间,增加镜片更换频率 5.改用低含水,非离子材料镜片 |
| 度数错误 | 1.重新验光,检查光度是否正确 2.光度换算是否正确 |
| 镜片左右戴反 | 1.交换 2.养成摘戴镜片习惯,镜片及镜盒盖先左后右 |
| 镜片破损 | 停止使用,更换新镜片 |
| 镜片配适过松或过紧 | 重新试戴镜片,改变直径或基弧 |
| 眼部感染 | 停戴,药物治疗 |
| 发炎症状 | 减少配戴时间,严重者停戴,药物治疗 |
| 角膜水肿或新生血管 | 减少配戴时间,改换高透氧镜片 |
| 护理系统敏感 | 改换护理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