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38:00
文档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

影视动漫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周海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由吴京主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歌,最终以43亿元的高票房暂列中国影史第二位。[1]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以及创新扩散理论等传播学视角对该电影进行多方面解读,指出该影片在类型题材的突破、演员的选取以及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它的成功对中国科幻电影乃至
推荐度:
导读影视动漫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周海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由吴京主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歌,最终以43亿元的高票房暂列中国影史第二位。[1]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以及创新扩散理论等传播学视角对该电影进行多方面解读,指出该影片在类型题材的突破、演员的选取以及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它的成功对中国科幻电影乃至
影视动漫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

周海湘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由吴京主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一路

高歌,最终以43亿元的高票房暂列中国影史第二位。[1]

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以及创新扩散理论等传播学视角对该电影进行多方面解读,指出该影片在类型题材的突破、演员的选取以及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它的成功对中国科幻电影乃至华语影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由之前的浅尝辄止转向由内到外都具有中国元素的代表性影片,同时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关键词:《流浪地球》;传播学;受众分析;议程设置;科幻电影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2-0108-02一、前言

电影《流浪地球》作为春节档的一部科幻冒险影片,上映后以爆裂式的口碑一路飙飞猛进,仅6天时间,

这部影片的票房就已经突破20亿元大关。[2]

电影除了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之外,在业界也获得一致好评。《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衰退膨胀,人类为了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在太空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很多网友表示,希望这部影片能够超越拥有55亿元票房的《战狼2》,成为我国又一部现象级作品。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这部科幻电影热映的原因,最后希望该分析能给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制作者带来启发,将带有中国元素的科幻电影引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二、传播者视野下对《流浪地球》的解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媒介,从

诞生之日起就有群众性和通俗性的特点。[3]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电影为信息载体,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传播到广大观众中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电影宣传的整个环节中,导演、演员等相关人员都可以归纳为传播者,也就是信息的发起者,他们处在信息传播中的顶端。传播者将脑子里隐蔽的思想情感用传受双方共同认可的、可以触碰的符号来指代自己的思想感情,然后按照双方的共识翻译符号,受众在接收到传播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动作。在大众传播领域,专业的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在信息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受众,并且给受众解答疑惑或者与看完影片后的受众互动等,都会影响受众对电影的印象。

运用“议程设置”进行传播:电影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各项社会功能,尤其是作

为大众媒介的宣传和教育功能。[4]

因此,电影传播深化了议程设置理论而达到传播效果,同样议程设置对电影传播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议程设置”进行了总结:“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

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极其重要的判断。”[5]

因此,传播者利用“第四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对电影进行传播,人们通过媒介接收信息而对该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是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就如在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期间,几乎天天承包了微博热搜,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部科

幻电影,并且走进影院。因此,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可以

轻易提高对某些事件的关注频率和强度,虽然不能够直接左右受众对事物的认知和具体看法,但是通过反复的强调和报道,使某一事件的内容让人无法忽视,甚至会更加关注。

议程设置假说在电影传播中通常被应用于传播的

两个阶段,一个是电影宣传阶段。[4]

也就是在宣传电影《流浪地球》期间,导演以及主演们通过各种媒介,即传统媒体、新媒体(微博、微信)对其进行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流浪地球》关注的议事日程,而一些起初未关注到该影片的受众,会因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或多或少了解到影片的内容。当电影宣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话题,并且反反复复推送该话题,增加点击量。电影在上映前,受众通过不断重复的宣传方式而在潜意识里形成议程,在认知层面接受该事物,并且愿意在电影院购买一张电影票,以满足好奇心和自我期待。另一个阶段就是电影放映阶段。实际上,在电影放映的168分钟的时间里,就是一个完整的电影议程设置的过程。电影将震撼的特效画面和声音通过视觉与听觉传递给受众,受众在观看中接收信息,并且在离开电影院之后继续回味电影,会与身边的同事、亲人以及朋友讨论电影的特效、台词等等,这些都是源于电影的议程设置。电影的议程设置对于电影传播效果的影响最终都体现在票房的号召力上。

三、受众传播视野下对《流浪地球》的解读

信息传播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必须在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同完成,说明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源头,必须有受众这个编码的存在,才会使整个信息传播有意义。电影传播的对象是广大受众,受众一旦接受了电影的传播内容,就扮演了传播对象的角色,受众就会加入电影传播的过程中。信息通过接收——理解——记忆——接受知识——确立态度——采

取行动,[4]

这一系列过程说明信息是双向的,而传播效果如何则是通过受众采取的行动对影片的影响力。

对于受众来说,电影题材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科幻电影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拥有遍布全球最强劲的市场。中国引进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占比居高不下,受到很多受众的喜爱,票房成绩常常名列前茅。《2012》《阿凡达》《星际穿越》等多部科幻作品曾在中国赢得十几亿的高票房,掀起一股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浪潮。科幻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文化软实力与工业硬实力的体现,很多时

科幻电影“文学驱动”的来源之一就是对热门科幻文学IP的影像化改编,这样一来,尽管电影还未开始上映,就已经吸引了一大片原著粉丝的关注,其传播效果比一个新开发的IP要来的务实和快速。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需求的满足,受众作为传播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介积极主动的使用者。首先,当电影中呈现出浩瀚的宇宙和银河系,让原著粉自我遐想的东西变成视觉上的冲击时,既满足了内心的期待,又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在影片《流浪地球》的最后,从CN171-11救援分队为营救韩子昂而错过求生机会的队员赵志刚,再到临死前发出最后一道“活下去”命令的队长王磊,以及凭着一腔孤勇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的航天员刘培强,这一幕幕震撼的画面让受众看得热血沸腾,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军人,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叫作军旅无悔。影片除了展示酷炫特效和宏大叙事之外,更多的是向人们展现中人的英勇、智慧所带来的伟大力量,同时彰显出中国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其次,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娱乐,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它的娱乐功能更加显而易见。[6]人们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最终得到娱乐。

四、创新扩散理论视野下分析《流浪地球》的营销策略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创新在社会系统中传播扩散的过程。代表人物罗杰斯把创新扩散的过程定义为:创新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渠道在社会系统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7]一般来说,理性的消费者在面对新产品时都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在了解一个新产品时会经历知道、了解、兴趣、购买、使用这5个过程。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不管是影迷还是普通受众,对新电影的接纳过程与新产品一样。从创新扩散理论来看,能称为创新的现象,应该包括的特征有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这些特征在《流浪地球》中均有体现。

(一)相对优越性

电影的优势之一是作者本身的影响力。刘慈欣是中国科幻领域的顶级作家,他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他具备较强的读者基础与影响力。优势之二是演员的选取。演员的选取在于其是否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气质,北京文化董事长坦言:大量起用新人演员或者由演技精湛的知名演员带领新演员共同演绎,会帮助影片达到合理的呈现效果。吴京作为一位知名演员,既有影响力巨大的代表作《战狼2》,又有兼备精湛的演技和热血的爱国情怀,他的形象非常符合影片中的角色。优势之三是故事情节。如果说特效制作更多牵涉的是技术创新,那么视觉风格则更多需要的是文化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盲从西方美学的再提升,而是将中国受众的情感与审美作为首要前提。因此,影片的叙事情节不是将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内容作为范例来套用,而是希望体现出具有中国元素的叙述来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导演郭帆举例说,为了让科幻与本土观众的审美产生一种内在联系,在影片中的很多道具和环境设置借鉴了苏联重工业的系统美学,甚至连键盘也采用了物理键盘,让整个影片有更厚重的末日质感。

(二)兼容性

当新产品上市时,它的创新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契合程度越深越广,越能引爆大众精神消费的核心。科幻电影一直是中国观众追捧的类型题材,电影《流浪地球》相较于小说原著而言,只能选取其中最典型且易于表达的部分,也就是说,原著的描述更为丰富,电影更多的是集中在炫酷特效上面,比较生动地营造了灾难来临之际人类特殊的生活场景与工作场景,勾勒出浩瀚太空的神秘、辽远、魅力,给受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其次,影片塑造了一个个热血的中人形象,同时还掺杂着主人公刘培强与儿子刘启之间的亲情故事,由小爱变大爱,让很多受众找到了当下温暖的集体情感归宿。

(三)复杂性

《流浪地球》的内核包含了信仰、人性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讨,原著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地球未来的命运如何有很深入的思考。影片在拍摄手法和剧情编排方面主动向大众趣味靠拢,并且采用IMAX-3D这种热门的电影技术拍摄上映,对于3D的热爱者来说也是一种诱惑力。其次,科幻影片是在大自然这个背景下表现出对科幻的想象和思考,终极目的是告诫人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每一个群体能够在影片中找到一个闪亮点,并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契合,产生共鸣,相容性越大,复杂性越小。

(四)可实验性

任何一种新产品在销售前都会有试用的过程,一是让消费者了解这款产品,二是看这款产品是否符合内心的消费值。电影预告片的诞生使电影产品成为最具可实验性的产品之一。预告片是将一部影片的精华部分以及核心以一两分钟的剪辑呈现出来,以制造出令人难忘的印象,受众就会在剪辑的影响下带着期待值购买电影票。电影预告片属于广告,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五)可观察性

新兴的网络技术给电影产品带来的效益往往是巨大的,电影产品在可观察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凡是在这个信息时代存在的传播媒介都能使产品信息被广大受众认知、了解并接受。电影在上映宣传期间,导演会带着演员在各个城市路演,加上各大媒体的报道、社交平台大V们的转发以及地铁、公交车等大型广告牌,大大提高了话题的讨论度。一两分钟的电影预告可以瞬间遍布网络,增加点击量,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值。

五、结语

“四年磨一片”的《流浪地球》的确是当今中国科幻大片的巅峰之作。它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更多因素叠加使然。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影片传递的价值观、正能量更容易触动受众,同时,影片的传播者运用合理的网络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在中国的拍摄后期等工业技术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环境下,“80后”的导演协助(下转第113页)做成的小猪佩奇玩偶。这个玩偶虽然笨重,但却足够“萌”。笔者相信爷爷朴实又新颖的行为也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观众。这种感动不仅体现了爷爷对孙子的爱,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关注家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对家庭的认同感、凝聚力、归属感,短片用很恰当的角度呈现了让人动容与感到温暖的人性美。

著名导演谢晋曾讲过:“我喜欢影片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人们的思索。其希望文艺作品真正发挥艺术的力量,使它能够起到提高广大人民思想境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2]记者曾在第一时间采访到该片导演张大鹏,他说短片“爆火”的确也超出了自己的意料,短片不是用于给通信公司打广告,它是自己导演的贺岁片《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先导片,他希望传递阖家团圆、快乐的观念。

三、观后反思,影视艺术文化建构还应有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宣传片拍得让人拍手称赞,但观众对正片《小猪佩奇过大年》电影的观影体验显得不尽如人意,如引观众吐槽的疑似为打感情牌而做不必要的感情渲染,编剧、拍摄、剪辑水平相较于宣传片有待提升等,让观众将“不良印象”的标签贴在了电影正片上。虽然依靠宣传片引来了上座率,但留下了令人不太期待的口碑。所以,首先文艺作品不仅要价值观正确、主题导向正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在专业制作、编剧上多下功夫,不能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更不能简单地高举道德旗帜做粗制滥造的影片,否则最终破坏的是自己的形象以及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影视圈与社会互动的恶化。希望影视作品不仅有好的价值观、好的情感打动观众的心,也要让观众享受到专业水平高的文艺作品,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其次,要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啥是佩奇》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影视互拍的一种,它的改编创意在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好的传统品德作为落脚点。诚如宁浩导演所说:“艺术要是都一样了,那多没意思。”《啥是佩奇》最终也没有将平日里大众在动画片中所见的佩奇完整地搬进视频中。想来优秀的导演都有自己的态度,宁浩坦言对《疯狂的外星人》提出的目标就是“这电影拍出来,好莱坞没法翻拍。也就是说,美学上,你得保持自己的个性”。《啥是佩奇》摄制组将拍摄地选在河北张家口怀来县,一个有着鲜明的中国北方地域特色的山村,体现了本土情;将

国外的卡通形象改良为一款中国式的鼓风机佩奇,体现了本土化;将影片设置在“过年回家”的背景下则体现了民族性。当代中国电影具有丰富的影视审美内涵,电影中超强的再现力和表现力能够逼近人类现实生活场景,并以巨大的艺术魅力影响大众审美文化,除了影视文化中的商业性和世界性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民族性。影视文化中的民族性主要是指通过电影作品充分体现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体现本民族的文化与本民族特有的品质品性,表现出鲜明的影视艺术文化特征。在我国当代的电影艺术文化中,不断更新理念,探寻新颖的表现手法,实现大众审美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力求通过影视作品体现浓郁的民族情感,引发对民族现实与历史的深思。

最后,要对艺术有敬畏感,要有底线思维。近年来,我国影视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备受瞩目的成就,影视在标举时代文艺发展程度方面起到代表性作用。影视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反映时代变迁以及培育国民情操、丰富人民生活、彰显文化软实力均作出了独特贡献,一批优质影视作品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首肯和赞誉。然而,从影视大国走向影视强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软实力强国,乃至实现影视的路程还很长。因此,影视艺术文化建构还应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不能唯票房马首是瞻,更不能为追求高上座率而打破思维、道德的底线。总指出,备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人常戒。在宽广的历史坐标系中审视发展,往往越是接近世界舞台的,越有可能遭遇各种围追堵截,越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影作品不应仅为了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而导致人文思想缺席,要创作出更多既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带动大众联欢,又拥有本民族优秀文化意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影视作品,大力实现影视艺术文化建构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36.

[2]任殷.谢晋电影的文化经验:雅俗共赏[J].电影新作,1999(1):46-51.

作者简介:臧琪(1991—),女,河南临颍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上接第109页)“60后”的作者、“70后”的出资方与“90后”的演员,由4代人联袂打造的高质量影片,其背后付出的辛苦与努力可想而知。这部跨越年龄的合作,给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需要年轻人来打造,地球需要年轻人来保护。从这些角度解读《流浪地球》的热点效应,也是值得中国导演对科幻影片不断深思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兰琳宗.让想丰富世界图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2-25.

[2]姜天骄.《流浪地球》何以突出重围[N].经济日报,2019-02-11.[3]李莹莹.传播学视野下电影市场观念探微[J].电影文学,2010,52(23):10-11.

[4]仝美慧.议程设置对电影传播效果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8,9(22):25-26.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6]向明燕,电影《战狼2》成功的传播学解读[J].电视指南,2018,12(5):45.

[7]饶丹,杨静.《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不再“流浪”

[N].湖南日报,2019-02-23.

作者简介:周海湘(1998—),女,浙江丽水人,本科在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博闻报总编,研究方向:传播学。

文档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

影视动漫从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之路周海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由吴京主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歌,最终以43亿元的高票房暂列中国影史第二位。[1]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以及创新扩散理论等传播学视角对该电影进行多方面解读,指出该影片在类型题材的突破、演员的选取以及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它的成功对中国科幻电影乃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