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国内 信息类别:行业动态 行业类别:钢 铁
作者: 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 发布时间:2010-12-13 15:01:12.0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的大飞机计划、航天的嫦娥计划和轨道站计划、核电站建设计划以及不断发展的化工、冶金、汽车、医疗、海水淡化和体育休闲业等,都对钛及其合金制品提出了更多的质和量的要求。
1948年,美国用镁还原法制备出2吨海绵钛以后,随即进入海绵钛的工业化制备阶段。日本、前苏联和中国也相继开始了钛的冶炼和加工技术研究。
我国钛工业发展概述
中国钛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创业、成长和崛起三个阶段。
1954年至1978年是创业期。这段时间,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中国进行了钛勘探、采选、冶炼、加工、应用的技术研究及工业试验,建立于以遵义钛厂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代表的钛冶炼、加工骨干企业,实现了钛的产业化。建立了钛勘探、采选、冶炼、加工、应用和研究这一完整的钛工业体系,为国家许多重点国防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钛制品。
1979年至2000年是成长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钛工业在冶炼、加工、应用技术和新合金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钛及其合金的应用推广工作。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国有企业逐步开始改革改制,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钛应用和钛加工领域,大量的钛制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总之,成长期的22年,中国钛工业的进步是渐进而扎实的,为新世纪的腾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1年至今为崛起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钛工业伴随着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暴发性增长。以2000年中国海绵钛产量1751吨、钛加工材产量2206吨为基数,2008年,中国海绵钛生产了49632吨,增长了27.3倍;钛加工材生产了27737吨,增长了11.6倍。2008年,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海绵钛的产能和产量均超过万吨;宝钛集团钛锭产能达20000吨/年,实际生产钛加工材也达10000吨,中国已拥有了两个世界级的钛工业大厂。钛加工材在化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电力、轻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钛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国民经济仍处在强劲发展的时期,也处在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大飞机计划、航天的嫦娥计划和轨道站计划、核电站建设计划以及不断发展的化工、冶金、汽车、医疗、海水淡化和体育休闲业等,都对钛及其合金制品提出了更多的质和量的要求。
在党和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建立了钛的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科研这一完整的钛工业体系。同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钛合金体系和钛工业标准体系。
中国海绵钛的产能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共生产海绵钛49632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8.7%;生产钛加工材27737吨,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1.4%;钛加工材消耗量为24068吨,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已拥有海绵钛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海绵钛大厂——遵义钛厂,拥有钛加工材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钛材大厂——宝钛集团。
“十二五”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大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把中国初步建设成为世界钛工业强国。
“十二五”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海绵钛和钛锭的产能控制在10万吨/年左右,其中海绵钛1级以上品级率≥70%,优质钛及钛合金锭的产能占总产能的50%以上。
2.提高钛产业的聚集度,形成3-5家世界级的大企业(海绵钛或钛锭的产量过万吨)。
3.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全流程海绵钛能源单耗降到26000千瓦时/吨。
4.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钛及其合金大型锻件、型材、挤压管材、钛带和钛焊管的国产化。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5.有力促进钛制品的出口,力争实现海绵钛和钛加工材出口率(出口量和生产总量的比值)均达30%。
6.尝试建立稳定、互赢的产销主渠道,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同业关系。
钛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钛冶炼节能降耗技术开发。通过氯化、精制、还蒸、镁电解的新技术开发及其优化组合,使海绵钛生产过程的总电耗由34000千瓦时/吨下降到26000千瓦时/吨,接近日本水平。
2.钛及钛合金先进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冷床炉的钛及钛合金锭纯净化技术研究,掌握冷床炉熔炼钛合金锭的成分控制技术和成分、组织、均匀化技术,生产出符合国际和美国AKS7380技术标准的大型钛锭;
通过钛及钛合金挤压技术开发,生产出能满足航空航天、舰船和海洋石油开采的挤压型材和管材;
通过钛带制备技术开发,生产出满足钛焊管、板式换热器和钛钢复合板要求的钛带。
3.钛及钛合金的新应用开发。通过钛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大力推广钛在建筑业、汽车、生物医疗、钢铁、体育休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既拉动钛行业本身的发展,又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鼓励形成多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一是加强钛及钛合金的应用基础研究;二是为钛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三是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5.鼓励钛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参股或是形成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从而建立稳定、互赢的产销主渠道,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探讨避免市场过度波动的机制。
6.加强行业培训和信息交流,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强、做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7.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建好行业的信息交流平台、产购销平台、办公平台,增加行业的凝聚力。
钛行业发展的建议
钛及其合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是支撑高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其冶炼和加工属高技术领域,建议国家出台各项措施的时候,进一步明确钛产业属高技术领域。
建议国家加大对钛产业技术进步改造的投入,重点加强对钛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促进钛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进一步完善钛的出口税收。维持和稳定钛加工材的出口退税;真正把海绵钛当做高技术产品,实行9%的退税;钛粉是在海绵钛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氢化法或雾化法等方法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议退税率为13%;钛带、钛合金精铸件、钛粉末冶金件、铌钛超导合金均是极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品,建议实行17%的退税。
鉴于目前钛冶炼及加工的产能(包括在建的)已基本满足现时的需求,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停止审批钛冶炼、加工的简单扩能项目。
支持和鼓励部分半流程方式生产海绵钛的企业进行全流程改造,以增加其后续发展能力。
拓宽钛行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技术实力、有发展后劲企业上市融资;对钛行业的技术改造、重组、并购项目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
中小企业是行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于活跃市场,促进钛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强。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有关项目中设立“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定期召开与行业协会的联席会,传达国家,了解行业情况,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措施等。
| 参考文献: |
| 信息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相关连接关键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