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元素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单元;( )
2.原子是用化学手段不能再细分的最小物质组成层次;( )
3.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该物质能存在的最小单元;( )
5.具有确定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核统称为一种核素;( )
6.互为同位素的核素肯定为同一种元素;( )
7.同量异位素肯定不为同一种核素,但可能是同一种元素;( )
8.同质异能素不为同一种核素;( )
9.由于质子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1836倍,所以原子核的核磁子是原子的玻尔磁子的1836倍;( )
10.对于某种确定的核衰变,其衰变产物的能量都是单一的;( )
二、填空
1.卢瑟富的-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逊提出的原子 模型, 建立了原子的 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原子结构中的 问题。氢原子光谱实验,使得核式模型与经典理论出现了两大矛盾:一是
;二是
;氢原子光谱中处于可见区的谱线系为 系,其同一波长表达式为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核外电子所处的分离轨道应满足的条件是 ;
2.玻尔理论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内容进行总结实质上是电子排布与能量辐射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的名称分别是 和 ;玻尔理论的贡献有两个:一是 ;二是
;但其缺陷或不足也有两个:一是
;二是
故又称为旧量子理论;
3.薛定谔等人建立了新量子理论,根据该理论,对于多电子原子系统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用四个量子数进行描述,分别是 、轨道量子数、 和
;对于原子而言,其原子磁矩由两部分的矢量和构成,分别是
和 ;对于轨道量子数为3的电子,其轨道角动量为
,轨道磁矩为 ,在Z方向的可能取向有 种,最大取值为 ;
4.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含义是 ;
根据该方程,当一个粒子的速度达到95%C的时候,其动能为 ;总能量为 ;静止质量能量为 ;
5.核的结合能越大,说明原子核结合越 ,要从该核中取出一个核子所需要耗费的能量越 ;对于结合能的曲线,体现出的一个规律是:两端低,中间高,这说明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
6.母核发生衰变的条件是 ;衰变实际上是核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形式,因此又称为 ;
7.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管试验时发现了X射线。医学常用的X线机中产生的X线包括两种谱线成分,分别是连续谱和 ;其中后者的产生的条件是 ;对于前者,影响前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管电压和 ;其中管电压对于谱线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
,二是 ;
三、简述
1.简述新量子理论对多电子原子系统的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基本规律及其简要内容;
2.试简述产生X射线的基本条件,以及X线产生器件的部件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
3.简述X线的质和量的概念,以及影响X线质和量的因素;
四、计算
1.10mCi的137Cs,其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为多少?比活度是多少?
A=N;T;
2.60Co的半衰期是5.27y,试问128mCi的60Co经过多长时间后活度变为1mCi?
Log2(128/1)
3.普通X线机进行摄影时其Kv设定为150Kv,求该条件下发出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最强波长和平均波长各为多少?
hmax=eU
4.计算100KV下钼靶产生的X线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