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 共79题 )
1. 2 分
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
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
,39.4%,35.1% ,43.3%,43.0%
,53.3%,30.0% ,29.1%,32.5%
2. 2 分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X:HM:HA=1:2:3
3. 2 分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
4. 1 分
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F C O He
6. 2 分
在 CH3- CH2- CH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7. 2 分
2- CH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后,预计 ( )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不存在裂分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
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9. 2 分
在 CH3CH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值大 ? ( )
3- 中的 2- 中的 所有的 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
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 )
11. 2 分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
12. 2 分
质子的 (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 )
(1) 100MHz (2) 56.4MHz
13. 2 分
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 )
(2) (3)
14. 1 分
将 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 )
(1) 1 (2) 2
15.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苯 > 乙烯 > 乙炔 乙炔 > 乙烯 > 苯
乙烯 > 苯 > 乙炔 三者相等
16. 1 分
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 )
单质 纯物质 混合物 任何试样
17. 2 分
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
氢键影响) ( )
18. 2 分
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 )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
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自旋─自旋偶合 共轭效应
19.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4, 1HNMR谱图如下:
有两个单峰 a峰 = 7.2 , b峰 = 1.3
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
20. 2 分
化合物C4H7Br3的1HNMR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
峰 = 1.7 , b峰 = 3.3,
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 )
2Br-CHBr-CHBr-CH3
3-CH2-CH2-CH3
21. 2 分
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 1HNMR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
它的结构式是 ( )
22. 2 分
丙烷 , 1HNMR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1) 3:1 (2) 2:3:3 (3) 3:2:3 (4) 3:3:2
23.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
(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
有信号检测仪 有记录仪
24. 2 分
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没变化 减小
增加 稍有增加
25.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 )
原子 有磁性的原子核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所有原子核
26. 2 分
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
自旋核加热过程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27.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 吸收
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 )
具有磁性的原子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
28. 1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
远紫外区 射线区
微波区 射频区
29. 2 分
C自旋量子数I=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能态) ( )
(1) 2 (2) 4 (3) 6 (4) 8
30. 2 分
将(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
(1) 2 (2) 4 (3) 6 (4) 8
31. 2 分
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
试样的纯度 在自然界的丰度
试样的存在状态 外磁场强度大小
32. 2 分
C(磁矩为 C)在磁场强度为H0的磁场中时, 高能级与低能级能量之差 ( )
CB0 CB0 CB0 CB0
33. 2 分
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 )
固定不变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任意变化
34. 2 分
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 )
3-CH2-CCl3 (2) CH3-CCl2-CH2Cl
2Cl-CH2-CH2Cl 2Cl-CH2-CHCl2
35. 2 分
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 )
3-CH2-CCl3 3-CCl2-CH2Cl
2Cl-CH2-CHCl2 2Cl-CHCl-CH2Cl
36. 2 分
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 )
3CHBr2 2Br-CH2Br
2-CH2Br 2Br-CBr(CH3)2
37. 2 分
化合物(CH3)2CHCH2CH(CH3)2, 在1HNMR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
之比为 ( )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
38. 2 分
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
(1) 1个单峰 (2) 1个三重峰 (3) 2个二重峰 (4) 2个三重峰
39. 2 分
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
个单峰 个单峰
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
40. 2 分
丁酮CH3COCH2CH3, 1HNMR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 )
(1) 3:1 (2) 3:3:2 (3) 3:2:3 (4) 2:3:3
41. 2 分
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
顺序是 ( )
3CH2CH3 3CH(CH3)2 3CH2C3CH2Br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
42. 2 分
考虑2-丙醇CH3CH(OH)CH3的NMR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
正确的是 ( )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
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43. 2 分
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1) d c b a (2) a b c d
(3) d b c a (4) a d b c
44. 2 分
考虑3,3-二氯丙烯(CH2=CH-CHCl2)的NMR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
上正确的预言是 ( )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45. 2 分
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46. 2 分
考虑 -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
确的是 ( )
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
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
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
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
47. 2 分
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b、c、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
48. 2 分
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 的1HNMR谱的特点是
个单峰
个单峰, 1个三重峰
个单峰
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49. 2 分
化合物CH3CH2OCOCOCH2CH3 的1HNMR谱的特点是
个单峰 个单峰
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
50. 2 分
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磁场强度大的 大
照射频率大的 大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 大
不同仪器的 相同
51. 1 分
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变大 变小 逐渐变小 不变化
52. 1 分
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变大 变小 稍改变 不改变
53. 1 分
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自旋量子数 磁量子数 外磁场强度 核磁矩
54. 1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造成的。
核外电子云的屏蔽作用 (2) 自旋耦合
自旋裂分 弛豫过程
55. 2 分
法中, 自旋耦合是通过下列哪种情况起作用的
通过自由空间产生的 通过成键电子传递的
磁各向异性效应 共轭效应
56. 1 分
氢键的形成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
变大 变小 变大或变小 不改变
57. 2 分
二氟甲烷质子峰的裂分数和强度比是
单峰, 强度比为1 双峰, 强度比为1:1
三重峰, 强度比为1:2:1 四重峰, 强度比为1:3:3:1
59. 2 分
3CH2OH中,a、b质子的裂分数及强度比分别是
五重峰, 强度比为1:4:6:4:1 b:四重峰, 强度比为1:3:3:1
三重峰, 强度比为1四重峰, 强度比为1:3:3:1
二重峰, 强度比为1三重峰, 强度比为1:2:1
单峰, 强度为1单峰, 强度为1
60. 2 分
化合物C6H5CH2C(CH3)3在1HNMR谱图上有
组峰: 1个单峰, 1个多重峰, 1个三重峰
个单峰
组峰: 1个单峰, 2个多重峰, 1个三重峰
个单峰
61. 2 分
化合物CHCl2CH2CCl3在1HNMR谱图上出现的数据是
(b) (a)
组单峰
组单峰
组峰:a三重峰,高场;b三重峰,较低场
组峰:a二重峰,高场;b三重峰,较低场
62. 2 分
化合物(CH3)3CCH2CH(CH3)2有几种类型的质子
(1) 7 (2) 6 (3) 5 (4) 4
63. 2 分
化合物CH3CH2CH2CH2CH3 ,有几种化学等价的质子
(1) 5 (2) 4 (3) 3 (4) 12
. 2 分
共轭效应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
不改变 变大 变小 变大或变小
65. 2 分
磁各向异性效应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
不改变 变大 变小 变大或变小
66. 2 分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空间感应磁场 成键电子的传递
自旋偶合 氢键
67. 1 分
耦合常数因外磁场的变大而
变大 变小 略变大 不改变
68. 1 分
核磁矩的产生是由于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核的自旋
外磁场的作用 核外电子云的屏蔽作用
69. 1 分
测定某化合物的1HNMR谱,可以采用的溶剂是
苯 水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70. 2 分
请按序排列下列化合物中划线部分的氢在NMR中化学位移值的大小
3OCH3 H2C≡CH C.(CH3)3NH3)4C
71. 2 分
请分析下列化合物中不同类型氢的耦合常数大小,并依次排列成序
jac>jbc>jcd>jbd jc >jac>jcd>jbd jb >jac>jbd>jcd jac>jbc>jbd>jcd
72. 2 分
请按序排列下列化合物中划线部分的氢在NMR中化学位移值的大小
b.(CH3)3COH H3COOCH3 H3C≡CCH3
73. 1 分
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变大 变小 不变化 不确定
74. 1 分
当核从低能级跃至高能级时, 核的自旋状态是由
顺磁场到反磁场方向 反磁场到顺磁场方向
一半顺磁场, 一半反磁场 自旋状态不改变
75. 1 分
三个不同的质子A, B, C, 其屏蔽常数的次序为: B> A> C, 当这三个质子在共振时,
所需外磁场B0的次序是
B 0(B)> B 0(A)> B 0(C) B 0(A)> B 0(C)> B 0(B)
B 0(C)> B 0(A)> B 0(B) B 0(B)> B 0(C)> B 0(A)
76. 1 分
三个质子在共振时, 所需的外磁场强度B 0的大小次序为B 0(A)> B 0(B)> B 0(C) 相对于TMS, 该三个质子的化学位移的次序为
A> B> C B> C> A B> A> C C> B> A
77. 1 分
当质子和参比质子的屏蔽常数的差值增加时, 化学位移值将
不变 减小 增加 不确定
78. 1 分
当质子共振所需的外磁场B0增加时, 值将
增加 减小 不变 先增加后减小
79. 2 分
使用60.0MHz的仪器, TMS吸收和化合物中某质子之间的频率差为180Hz。若使用
的仪器, 则它们之间的频率差是
(1) 100Hz (2) 120Hz (3) 160Hz (4) 180Hz
二、填空题 ( 共65题 )
1. 2 分
写出下述化合物质子出现的多重峰数目,并标出其高低场次序
2CH2CN
2. 2 分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
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3. 2 分
当外加磁场强度B0增加时,对质子来说,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所需能量________.
4. 2 分
核磁共振法中,测定某一质子的化学位移时,常用的参比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 2 分
质子吸收峰的屏蔽效应大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6.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R-CHO醛基质子化学位移 值(约为7.8~10.5) 比较大,原因为
。
7.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 自旋-自旋偶合是指_________________ , 自旋-自旋裂分是指
。
8. 2 分
谱法中, 由于13C核与_______________核自旋偶合, 使13C核谱线由多重峰变为简化图谱, 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
9.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将卤代甲烷: CH3F, CH3Cl, CH3Br, CH3I 质子的 值按 逐渐减小的
顺序排列如下 。
10.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 是由于试样在强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
吸收能量, 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的。
11. 5 分
(其自旋量子数I=)在外磁场作用下, 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能态, 其磁量子数m分别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5 分
乙酸特丁酯 (CH3)3C-OOC-CH3 1HNMR谱图: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型质子, 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峰,(从高场至低场),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5 分
丙酮1HNMR谱图应为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4. 2 分
在磁场作用下, 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个能级, 其低能级的磁量子数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 分
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电磁辐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域, 波长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频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量级
16.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中, 乙烯与乙炔, 质子信号出现在低场的是
.
17. 5 分
在2.349T磁场中 1H的核磁共振频率是100MHz.设有A、B两种质子, 相对于TMS的
化学位移分别是 (A)=3.0, (B)=6.0, TMS的质子全称C质子.
这三种质子的屏蔽常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固定100MHz射频, 扫描磁场, A质子的共振吸收场强比B质子______________T.
若固定2.349T磁场, 扫描射频频率, 则A质子的共振吸收频率比B质子_____Hz.
18. 5 分
在0.7046T的磁场中孤立质子的共振吸收频率是30MHz. 以TMS为参比, A、B两组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是 (A)=1.0, (B)=3.0,偶合常数J(A-B)=5Hz,在0.7046T磁场中A、B两组峰的中心距离是________Hz或________T. 若在2.3488T的磁场中测量, 这两组峰的中心距离是_______Hz, 相邻的峰间的距离是_________Hz.
19 5 分
1H 的核磁矩是2.7927核磁子, 11B的核磁矩是2.6880核磁子, 核自旋量子数为3/2,在
1.000T 磁场中, 1H 的NMR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1B的自旋能级为_______个, 吸
收频率是________MHz
核磁子=5.051×10-27J/T, h=6.626×10-34J s)
20. 5 分
1H NMR较复杂的图谱简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 分
法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因诱导效应而________________; 因共轭效应而________; 因磁各向异性效应而______________。
22. 2 分
苯上6个质子是_________等价的,同时也是__________等价的 。
23. 5 分
某质子由于受到核外电子云的屏蔽作用大, 其屏蔽常数σ_______, 其实际受到作用的 磁场强度_________, 若固定照射频率, 质子的共振信号出现在_______场区,化学位移值δ____, 谱图上该质子峰与TMS峰的距离_________。
24. 5 分
1HNMR谱图上, 60MHZ波谱仪,某化合物甲基质子的峰距TMS峰134HZ,亚甲基质子的 距离为240 HZ,若用100MHZ波谱仪, 甲基质子的峰距TMS峰为____________,亚甲基为 。
25. 2 分
某自旋核在强磁场中自旋轴有8种取向,其自旋量子数 为____,其磁量子数m为___ 。
26. 5 分
法中影响质子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7. 5 分
核磁共振现象是___________的原子核, 在__________中, 产生___________, 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_。
28. 5 分
1HNMR法中常用四甲基硅烷Si(CH3)4(TMS)作为测定质子化学位移时用的 参比物质,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2 分
请指出下列原子核中:1H、2H、12C、13C、14N、16O、17O,在适当条件下能产生
信号的有_________。
30. 2 分
自旋量子数 =0原子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2 分
核磁距是由于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它与外磁场强度_________。
32. 5 分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 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13C的 值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33. 5 分
1HNMR谱图中,苯环质子 =7.8,该质子峰距TMS峰间距离为1560HZ,所使用仪器的照射频率为_______,若使用仪器的照射频率为90MHZ,其与TMS峰之间距离为_____。
34. 5 分
质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核磁共振,随磁场强度B0的增大,共振频率υ会_核磁距 会__________,高低能级能量差E会____________,其低能级m=_______的 核的数目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会__________。
35. 5 分
氢核的自旋量子数 =1/2,其自旋轴在外磁场中有____种取向,其磁能级m各为_________
当氢核吸收了适当的射频能量,由m为______能级跃迁到m为_______能级。
36. 2 分
化合物分子式为C3H5Cl 3在1HNMR谱图上出现两个单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 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7. 2 分
法中化学等价的核_________是磁等价的, 磁等价的核_______ 是化学等价的。
38. 2 分
自旋核1H、13C、31P、19F,它们的自旋量子数相同 =1/2,在相同的磁场强度作用下,自旋核 产生能级,其高低能级之间能量差____最大,_____最小(磁距大小 H> F.> P> C)。
39. 5 分
化合物C6H12O,其红外光谱在1720cm-1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1HNMR谱图上, 有两组单峰 a=0.9, b=2.1,峰面积之比a:b =3:1, a为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基团, 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0. 5 分
化合物C6H12O,其红外光谱在1720cm-1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1HNMR谱图上, 有两组单峰 a=0.9, b=2.1,峰面积之比a:b =3:1, a为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基团, 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1. 2 分
化合物CH3(a)CH2(b)Br中, a,b两种质子峰的裂分数和强度之比是_。
42. 5 分
化合物C10H14有五种异构体:
在1HNMR谱图上:
有两组单峰的是____
有四组峰的是_______
有五组峰的是_______。
43. 2 分
若分子中有CH3CH2-基团,1HNMR图谱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4. 5 分
乙苯在1HNMR谱图上出现____组峰,
峰的裂分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位移值大小(或信号在高低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45. 5 分
化合物C12H14O2,在其1HNMR谱图上有下列数据:
组峰
a=7.69为峰形复杂邻位二取代苯的峰
b=4.43,四重峰
c=1.37,三重峰
峰面积之比为a:b:c=2:2:3,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46. 5 分
1HNMR谱图中可得到如下的信息:
吸收峰的组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位移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峰的个数与耦合常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梯式积分曲线高度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5 分
3Cl、CH4、CH2Cl2、CHCl3中质子,屏蔽常数 最大的是______, 最小的是_________,化学位移值 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共振信号出现在最低场的是________。
48. 5 分
化合物C7H16O3,1HNMR谱图有如下数据:有三种类型质子
=1.1,三重峰,9 个质子
=3.7,四重峰,6个质子
=5.3,单峰,1个质子
其中,a为________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______基团,c为_______________基团,
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2 分
化合物C2H3Cl3在1HNMR谱图上,在δ=2.7处只有一个单峰,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50.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三个不同质子a 、b、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顺序为 b> a> c.请问 它们化学位移值大小顺序为_______共振时所需外加磁场强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
51. 2 分
化合物(a )、(b)、(c)结构如下:
这三个异构体1HNMR谱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2 分
丙酮甲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为2.1, 试问当以TMS为标准物质时60MHZ的仪器而言 频率差为________HZ。
53. 2 分
在丙酮分子中甲基上分子的化学位移为2.1, 试问当以TMS为标准物质时, 对100MHZ的仪器而言, 频率差为_____HZ。
54. 2 分
在丙酮分子中甲基上分子的化学位移为2.1, 试问当以TMS为标准物质时, 对500MHZ的仪器而言, 频率差为_____HZ。
55. 2 分
在下列各部分结构中按1HNMR化学位移值 减小的顺序排列之:
。
56. 2 分
请按次序排列苯环上相邻氢的耦合常数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2 分
在下列各部分结构中按1HNMR化学位移值减小的次序来排列
。
58. 2 分
请以图解法表示化合物 各种氢的化学位移值的大小
和峰的裂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9. 2 分
请以图解法表示化合物CH3(a)CD2CO2CH3(b)各种氢的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和峰的裂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0. 2 分
请以图解法表示化合物CH2(a)DCH(b)Cl2各种氢的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和峰的裂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 2 分)
请以图解法表示化合物CH3(a)CD2CH3(b)各种氢的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和峰的裂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2. 2 分
请以图解法表示化合物CH3(a)CH(b)DCH3(c)各种氢的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和峰的裂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3. 2 分
自旋-自旋耦合常数J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J值的大小取决于_当外磁场强度改变时, J值________。
. 2 分
在60MHZ仪器上和在300MHZ的仪器上测定同一化合物的 质子的共振谱,相对于T两仪器上测得的化学位移 是_________,该质子与TMS的频率差在两仪器上是_______。
65. 2 分
在乙醇CH3CH2OH分子中,三种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其屏蔽常数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其共振频率υ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位移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20题 )
1.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氢谱, 仪器为2.4T与100MHz, 请计算扫频时的频率变化范围 及扫场时的磁场强度变化范围.
2. 10 分
(1).在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常用 TMS(四甲基硅烷) 作内标来确定化学位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1,2,2-三氯乙烷的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用 60MHz 仪器测量时,=CH2质子的吸收峰与 TMS 吸收峰相隔 134Hz,≡CH 质子的吸收峰与 TMS 吸收峰相隔 240Hz。试计算这两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若改用 100MHz 仪器测试,这两个峰与 TMS 分别相隔多少?
3. 5 分
使用 60.00MHz 核磁共振仪,化合物中某质子和 TMS(四甲基硅烷)之间的频率差为 120Hz,试计算其化学位移值 。
4. 10 分
今用一 100 MHz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仪来测定 13C 的核磁共振谱,若磁场强度(2.35T)不变,应使用的共振频率为多少?若在后者共振频率条件下,要测定31P的核磁共振谱,磁场需要调整到多少?
1H 的磁矩为 2.79268 核磁子;13C 的磁矩为 0.70220 核磁子;31P 的磁矩为 1.1305 核磁子。)
5.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88, 元素分析结果其质量组成为: C: 54.5%; O: 36;H: 9.1% NMR谱图表明:
组峰是三重峰, ≈1.2, 相对面积=3;
组峰是四重峰, ≈2.3, 相对面积=2;
组峰是单重峰, ≈3.6, 相对面积=3;
试求该化合物各元素组成比
确定该化合物的最可能结构及说明各组峰所对应基团
6. 5 分
在同一磁场强度作用下, 13C核与1H核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 E)之比为多少?
( H=2.793核磁子, C=0.702核磁子)
7. 5 分
1H在2.4 T 磁场作用下, 产生核磁共振吸收频率为1.0×108MHz.14N(I=1)在此情况下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其吸收频率为多少? (1H的磁矩 H 为2.793核磁子,14N的磁矩 C 为0.404核磁子)
8. 5 分 (3378)
当采用90MHz频率照射时, TMS和化合物中某质子之间的频率差为430Hz, 这个质子 吸收的化学位移是多少?
9. 5 分
质子1H磁矩 H为1.41×10-12J/T, 在2.4T磁场作用下产生核磁共振,问其吸收的电磁辐射频率是多少?
10. 10 分
在60MHz(1.409T)的核磁共振谱仪中, 采用扫频工作方式, A质子和B质子的共振频率分别比TMS高360Hz和低120Hz.
由于电子的屏蔽, A质子所受的实际场强(有效场强)比B质子高还是低? 相差多少?
若人为规定TMS的屏蔽常数为零, A和B的屏蔽常数各为多少?
11. 5 分
计算13C核的磁旋比γ(磁矩 C=0.7023核磁子,1核磁子=5.05×10-27J·T-1,h=6.63×10-34J·s)。
12. 5 分
13C在外磁场中,磁场强度为2.3487T,用25.10MHz射频照射,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问13C的核磁矩为多少核磁子?(1核磁子单位=5.05×10-27J·T-1, h=6.63×10-34J·s)
13. 5 分
某化合物中苯基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值 δ=7.4,所使 用的NMR波谱仪为90MHz求:
(1)苯基上质子距TMS的距离。
(2)该化合物中另一个亚甲基质子在同样条件下测得质子峰与TMS峰的距离为171,
求化学位移 。
14. 5 分
自旋核1H、14N、27Al、75As在相同强度的外磁场中,它们相邻两能级能量差△E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自旋量子数Ι:ΙH=1/2,ΙN=1,ΙAl=5/2, ΙAs=3/2;核磁矩 (单位:核磁子): H=2.793, N=0.4073, Al=3.6385, As=1.4349
15. 10 分
磁场强度为2.34T,1H的共振频率为多少?若使用磁场强度为2.34T,测定13C的N谱时共振频率为25.1MHz,若使用80MHz仪器来测定13C谱,其共振频率是多少?
( H=2.793核磁子,1核磁子=5.05×10-27J·T-1,h=6.63×10-34J·s)
16. 10 分
13C若在1.4092T的磁场中,需用15.08MHz的射频作用测定13C-NMR 谱,若用 的射频测定13C-NMR 谱,所需磁场强度为多大?若用60MHz射频测定 19F-NMR谱问磁场强度为多大?( C=0.7023核磁子, F=2.6286,13C、19F的自旋量子数都为1/2)
17. 2 分
自旋核43Ca自旋量子数 =7/2,在外磁场作用下它有多少个能态?其磁量子数m各为 多少?
18. 2 分
在使用200MHz的NMR波谱仪中某试样中的质子化学位移值为6.8,试计算在3的NMR仪中同一质子产生的信号所在位置为多少Hz?
19. 5 分
磁场强度为1.4092T,求质子两个能级能量之差,在相同条件下1H与13C两能级能量 差之比为多少?
( H=2.793核磁子, C=0.7023核磁子,1核磁子=5.05×10-27J·T-1)
20. 5 分
在同一磁场强度下1H与14N核相邻两能级能量差之比为多少?
( H=2.793核磁子, N=0.4073核磁子, H=1/2, N=1)
四、问答题 ( 共 80题)
1. 5 分
4H8Br2 的核磁共振谱峰数如下:
1 = 1.7 ,双峰
2 = 2.3 , 四重峰
3 = 3.5 ,三重峰
4 = 4.3 ,六重峰
这四种峰的面积比依次为 3 : 2 : 2 : 1 .
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用数字 1、2、3、4 标明相应的碳原子, 并作简明解释。
2. 5 分
三氯乙烷 的低分辨氢核磁共振谱在 1= 3.95 及 2= 5.77 处出现两个峰(峰1,
峰2)。
试估计这两个峰的面积比为多少?
若改用高分辨仪器,得到的核磁共振谱将会出现几个峰?位于何处?
3. 5 分
化合物环戊烷 的核磁共振谱图中,各峰的面积比为多少?
4. 10 分
某化学式为 C3H3Cl5 的化合物,其 NMR 谱图如下,试写出它的结构式并指明
与谱图对应的质子峰的归属。(如图)
5. 5 分
根据 HOCH2CH2CN 的氢谱。指出各信号的归属,并画出偶合裂分线图(如图)。
6. 5 分
根据 CH3- CH2- O - CHCl - CH3的氢谱,指出各信号的归属,并画出偶合裂分线图(如图)。
7. 5 分
H、F、C 核的核磁矩分别为 2.79、2.63、0.70,当它们在磁场强度相同的磁场中时,哪一种磁核的共振频率最大?为什么?
8.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的化学位移是怎样产生的?
9. 5 分
判断以下化合物的 NMR 谱图(氢谱)。
10. 5 分
判断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氢谱)。
11. 5 分
分别画出 中 HA、Hm 和 Hx 各质子的裂分线图.
12. 5 分
说明核磁共振波谱是怎样产生的?
13. 5 分
化合物C9H10O21H谱图如下:
组峰
=1.98 单峰 3个质子 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并解释其理由.
=5.00 单峰 2个质子
=7.29 单峰 5个质子
14. 5 分
化合物C7H8O 1H-NMR谱图如下:
有三组峰
=3.8, 单峰, 1个质子 请写出结构式, 并解释其理由.
=4.6, 单峰, 2个质子
=7.2 单峰 5个质子
15. 5 分
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1H-NMR谱图, 请说明
有几种类型质子
化学位移值大小(或高场, 低场)
裂分图
质子数之比
16. 5 分
化合物C3H6O21H-NMR谱图如下
有3种类型质子
=三重峰
=四重峰
=单峰
峰面积之比 a:b:c =3:2:1
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并解释原因.
17. 5 分
化合物C7H81H-NMR谱图如下:
有两组峰
=2.3 单峰
=7.2 单峰
峰面积之比 a:b =3:5
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18. 5 分
判断化合物◇=CH2的1H-NMR谱图, 请写出各峰的化学位移大小 (或高、低场), 裂分图与峰面积之比 .
19. 5 分
判断乙醛CH3CHO的1H-NMR谱图, 请说明各峰的化学位移大小(或高、低场), 裂分图与峰面积之比 .
20. 5 分
13C-NMR与1H-NMR波谱法比较, 对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有哪些优点?
21. 5 分
化合物C11H16 1H-NMR谱图如下:
有 3 组峰
=0.9, 单峰, 9个质子
=2.3, 单峰, 2个质子
=7.2 单峰,5个质子
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并解释其理由.
22. 5 分
试推测分子式为C3H6Cl2, 且具有下列NMR谱数据的化合物结构.
质子数 信号类型
2.2 2 五重峰
3.8 4 三重峰
23. 5 分
化合物A和B, A分子式为C5H11Br, 在干乙醚中和Mg反应后接着用CH3OH处理化合物B, B的NMR谱显示单峰, B的质谱在m/z 72处出现小的分子离子峰. 试写出A和B 结构式.
24. 5 分
有一无色液体化合物, 分子式为C6H12, 它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 溴的棕黄色消失. 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中, 只在 =1.6处有一个单峰, 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25. 5 分
化合物A, 分子式为C8H9Br. 在它的核磁共振图谱中,在 =2.0 处有一个二重峰(3H);
=5.15 处有一个四重峰(1H); =7.35处有一个多重峰(5H). 写出A的结构式.
26. 5 分
一个无色固体C10H13NO, 它的核磁共振谱如下, 试推测它的结构.
28. 5 分
试推断分子式为C10H14, NMR谱图如下的结构式.
29. 5 分
试推断分子式为C10H14, NMR谱图如下的结构式 .
30. 5 分
试推测分子式为C3H8O且具有下列NMR数据的化合物的结构.
质子数 信号类型
1.2 6 二重峰
1.6 1 七重峰
4.0 1 宽的单峰
31. 5 分
分子式为C5H11Br有下列NMR谱数据
质子数 信号类型
0.80 6 二重峰
1.02 3 二重峰
2.05 1 多重峰
3.53 1 多重峰
该化合物结构是什么?
32. 5 分
试推测分子式为C8H18O在NMR谱中只显示一个尖锐单峰的化合物结构.
33. 5 分
化合物(a), (b), (c)分子式均为C3H6Cl2, 它们的NMR数据如下, 试推测(a) (b), (c)的结构.
(a) (b) (c)
: 5.3 1H 三重峰 五重峰 多重峰
多重峰 三重峰 二重峰
三重峰 二重峰
34. 5 分
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1Br.NMR: 6H,二重峰, =0.80, 3H, 二重峰, =1.02,1H, 多重峰, =2.05,1H,多重峰; =3.53. 请写出该化合物结构.
35. 5 分
写出分子式为C4H8O2且与下列核磁共振谱相符的化合物结构式.
36. 5 分
画出结构式为 的核磁共振谱.
37. 5 分
写出分子式为C4H8O2且与下列核磁共振谱相符的化合物结构式.
38. 5 分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中只有一个单峰, 试写出结构式.
5H12 (2) C2H4Cl2 (3) C8H18
39. 5 分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中只有一个单峰, 试写出结构式.
2H6O (2) C4H6 (3) C4H8
40. 5 分
化合物A, 相对分子质量109, 元素分析: 33.0%C, 4.60%H, 33.0%Cl. 核磁共振: 3H, 二重峰, =1.73, 1H, 四重峰, =4.47, 1H, 一重峰, =11.22。 请写出该化合物结构.
41. 5 分
有一未知物经元素分析: C: 68.13%; H: 13.72%; O: 18.15%;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 88.15. 与金属钠反应可放出氢气; 与碘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产生碘仿. 该未知物的核磁共振谱在 =0.9处有一个二重峰(6H); =1.1处有一个二重峰(3H); =1.6处有一个八重峰(1H); =2.6处有一个单峰(1H); =3.5处有一个五重峰(1H). 试推测该未知物的结构.
42. 10 分
一个化合物C9H10(A), NMR在 =2.3(3H), 单峰; =5(3H), 多重峰; =7(4H), 多重峰. (A)经臭氧化后再用过氧化氢处理, 得到化合物(B), 它的NMR为 =2.3(3H), 单峰; =7.2(4H), 多重峰; =12(1H), 单峰. (B) 经氧化后得到化合物(C), 分子式为C8H6O4, NMR为 =7.4(4H), 多重峰; =12(2H), 单峰. (C)经五氧化二磷作用后, 得邻苯二甲酸酐. 试写出各化合物的结构.
43. 5 分
有三个化合物, 只知它们为C5H10O的异构体, 可能是3-甲基-2-丁酮, 3-甲基丁醛, 2,2-二甲基丙醛, 2-戊酮, 3-戊酮, 戊醛中的三个化合物, 它们的核磁共振谱分别是:
(i) =1.05处有一个三重峰, 在 =2.47处有一个四重峰,
(ii) 在 =1.02处有一个二重峰, 在 =2.13处有一个单峰, 在 =2.22处有一个双峰,
(iii) 只有两个单峰. 试推测此三个化合物的结构.
44. 5 分
写出分子式为C4H7NO, 红外在2000cm-1附近有吸收, 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
相对强度 信号类型
2.6 2 三重峰
3.6 2 三重峰
3.4 3 一重峰
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是什么?
45. 5 分
化合物A(C9H10O)不能起碘仿反应, 其红外光谱表明在1690cm-1处有一强吸收峰. 核磁共振谱如下:
=1.2(3H), 三重峰; =3.0(2H),四重峰; =7.7(5H),多重峰 . 试求A的结构?
46. 5 分
化合物A(C9H10O)能起碘仿反应, 其红外光谱表明在1705cm-1处有一强吸收峰. 核磁共振谱如下:
=2.0(3H),单峰; =3.5(2H),单峰; =7.1(5H),多重峰. 试求A的结构?
47. 10 分
根据下列IR及NMR谱推测化合物结构
48. 5 分
给出化合物(a)~(f)的结构.
┌NMR: :2.1 3H 单峰┐
└ :7.5 8.1 4H 四重峰┘
┌IR: 1750cm-1 ┐ ┌ NMR: =7.9, 4H 单峰┐
└2500 3000cm-1 ┘ └ =11.4,2H 单峰 ┘
(注: 字母下方括号内的数据为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横箭头上方的为加入试剂.)
49. 5 分
给出化合物(a)~(f)的正确结构.
2CO2C2H5,2 戊烷 3P=CH2
(a) ───────────→(b)──────→ (c) ─────→ (f)
2O
┌NMR: =7.2单峰(5H)┐ ┌IR: 1735cm-1┐ ┌IR: 1730cm-1┐┌IR: 1735cm-1┐
└ =10.0 单峰(1H) ┘ └ 3350cm-1 ┘ │ 1750cm-1 │└ -1┘
└ M+=192 ┙
3O+
─────────→ (d) ───────→ (e)
┌ NMR: =7.1单峰(5H)┐ ┌ M+=┐
└ =2.28单峰(┘ └ max=┘
(注: 字母下方括号内的数据为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横箭头上方的为加入试剂.
50. 5 分
某一化合物中质子, 用60MHz电磁辐射照射与用100MHz电磁辐射照射, 其化学位移值δ哪个大?其与TMS之间的频率差哪个大?
51.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化学位移?
52.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耦合常数?它随外加磁场强度变化?怎么变化?
53. 5 分
下列环烯中, 能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质子, 各有几种类型?请用a,b,c,d标在下列结构 式上。
54.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磁旋比?它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吗?
55.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屏蔽常数 ,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56.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影响化学位移的诱导效应?它对化学位移的影响怎么样?
57.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磁各向异性效应?它对化学位移值 的影响怎么样?
58. 5 分
法中, 什么是化学等价?什么是磁等价?两者有什么关系?
59 10 分
一个沸点为41OC的烃类, R特征吸收峰在10cm-1处, 1H-NMR的 有1.0 (单峰,9H)4.9(多重峰, 2H)和5.7(多重峰, 1H)。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60. 10 分
某一烃类化合物,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e=102, 其1H-NMR谱在 =7.4(单峰, 5H)和 单峰,1H), 以及IR吸收峰在2210cm-1和3310cm-1, 试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
61. 10 分)
某分子式为C5H7NO2的化合物, 它的R和1H-NMR谱图如下,试推导其结构。
62. 10 分
某未知试样经元素分析知:其中不含氮, 硫和卤素, 相对分子质量为105+2, 它的UV, R和1H-NMR谱如下, 试确定其结构。
63. 5 分
只有一组1H-NMR谱图信号和特定分子式的下列化合物, 可能的结构是什么?
2H6O3H6Cl2 3H6O
. 5 分
分子式为C4H7Br3的化合物在1H-NMR 图上在 =2.0与3.9处, 有两个单峰其峰面积之 比为3:4, 请写出结构式。
65. 5 分
一个卤代烃, 分子式为C5H10Br2,测得1H-NMR谱图如下:
有三种类型质子
化学位移 峰裂分
δ=多重峰
δ=多重峰
δ=三重峰
峰面积之比
请写它的结构式, 并进行分析。
66. 5 分
试预测丁二酸二乙酯 CH3-CH2-OCO-CH2-CH2-COO-CH2CH3 的1H-NMR谱图, 请写出各峰的化学位移大小(或高,低场), 裂分图与峰面积(相对强度) 之比。
67. 5 分
化合物(a),(b),(c)分子式都是C5H10Br2, 它们的1H-NMR谱数据如下, 试推测(的结构
(a) (b) (c)
1.0, 6H, 单峰 三重峰 二重峰
单峰 四重峰 多重峰
多重峰
三重峰
68.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进动频率(或称Larmor频率)? 它与外磁场强度有关吗?它有什么特点?
69. 5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自旋核1H,31P,13C,19F,它们的自旋量子数 =1/2, 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能产生几个能级?用什么表示?它们的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能相等吗?
70.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什么是屏蔽作用?
71. 10 分
两个异构体A和B, 分子式皆为C8H10O, 它们的R和1H-NMR的谱图如下所示, 试推测其结构。
72. 10 分
一个高沸点的有机卤化物Ms显示分子离子峰在 m/e=154和156, 其相对丰度为3R特征吸收在1695cm-1,1H-NMR如图所示, 试推断其结构。
73. 10 分
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0O, 其R和1H-NMR谱图如下, 试推测其结构。
74. 10 分 (4655)
某沸点为82OC的液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60, IR在3300cm-1强宽峰, 1H-NMR: 1.1(双峰, 6H), 3.9(七重峰, 1H)和4.8(单峰, 1H) 试推测其结构。
75. 10 分
某液体化合物, 分子式为C5H7NO2, IR特征吸收峰位置在2240cm-1和1730cm-1 1H-NMR谱 =2.7(单峰, 4H)和3.8(单峰, 3H), 试推测此化合物的结构并解释 =2.7处4H单峰是什么基团形成的。
76. 10 分
一个有鱼腥味的液体, 元素分析:ω(C)=68.93%,ω(H)=15.04%和ω(N)=16.08%, R在3300cm-1存在弱双峰, 1H-NMR 显示: =0.8(单峰, 9H), 1.1(单峰, 2H)和2.3(单峰, 2H), 试推断其可能的结构。
77. 5 分
两个非对映体(A)和(B), 所具有的普通结构如下:
“”指此键空间关系不定)
化合物(A)对环上亚甲基给出单峰, 而化合物(B)则给出多重峰, 画出这两个异构体的
三度空间结构, 并解释差异的原因。
78. 5 分
一个烃类分子式为C9H10, 其1H-NMR谱图如下所示, 试推导其结构。
79. 5 分
一个沸点为72OC的碘代烷, 它的1H-NMR谱: =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试 推测其结构并加以说明。
80. 5 分
在HF的质子共振谱中, 得到两个强度相等的峰, 解释原因, 并说明在高场和低场的峰各是如何产生的。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答案
一、选择题 ( 共79题 )
1. 2 分 (1) 2. 2 分 (2) 3. 2 分
4. 1 分 (1) 5. 1 分
6. 2 分 (4) 7. 2 分 (3) 8. 2 分
9. 2 分 (1) 10. 2 分
11. 2 分 (2) 12. 2 分 (3) 13. 2 分
14. 1 分 (2) 15. 2 分 (1) 16. 1 分
17. 2 分 (2) 18. 2 分 (2) 19. 2 分
20. 2 分 (4) 21. 2 分 (1) 单峰
22. 2 分 分 (2) 24. 2 分
25. 2 分 (2) 26. 2 分 (4) 27. 2 分
28. 1 分 (4) 29. 2 分 (1) 30. 2 分
31. 2 分 (4) 32. 2 分 (2) 33. 2 分
34. 2 分 (4) 35. 2 分 (2) 36. 2 分
37. 2 分 (3) 38. 2 分 (1) 39. 2 分
40. 2 分 (2) 41. 2 分 (3) 42. 2 分
43. 2 分 (1) 44. 2 分 (3)
分 (b) 46. 2 分
47. 2 分 (d) 48. 2 分 (4) 49. 2 分
50. 2 分 (4) 51. 1 分 (1)
52. 1 分 (4) 53. 1 分 (4) 54. 1 分
55. 2 分 (2) 56. 1 分 (1) 57. 2 分
59. 2 分 (2) 60. 2 分 (2)
61. 2 分 (4) 62. 2 分
63. 2 分 (3) . 2 分 (4) 65. 2 分
66. 2 分 (1) 67. 1 分 (4) 68. 1 分
69. 1 分 (3)
70. 2 分
化学位移数值:
a 3.2 b 4.1 c 2.1 d 0.9
71. 2 分
Jac=7Hz Jbc=15Hz Jcd=1.0Hz Jbd=6.5Hz
72. 2 分
化学位移数值:
a 1.5 b 3.5~5.5 c 2.0 d 1.8
73. 1 分
74. 1 分 (1) 75. 1 分
76. 1 分 (4) 77. 1 分 (3) 78. 1 分
79. 2 分
二、填空题 ( 共65题 )
1. 2 分
[答] (1) (3) (3)
(低) (高) (中)
2. 2 分)
[答] 核外电子云所产生的屏蔽作用的大小不同;TMS(四甲基硅烷)(= 0 )。
3. 2 分
[答] 要高
4. 2 分
[答] 四甲基硅烷.
5. 2 分
[答] 屏蔽常数
6. 2 分
[答] 由于磁各向异性及O的电负性大于诱导效应
7. 5 分
[答](1) 自旋-自旋偶合是核与核自旋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
自旋-自旋裂分是由自旋偶合引起谱线增多现象
8. 2 分
[答] (1) 1H核 去偶
9. 2 分
[答]CH3I < CH3Br < CH3Cl < CH3F
10. 2 分
[答]具有磁性的原子核
11. 5 分
[答](1) 能态个数=2I+1=2×5/2+1=6
磁量子数m=I, I-1, I-2, ... -I m=5/2, 3/2, 1/2, -1/2, -3/2, -5/2
12. 5 分
[答] (1) 2种 单峰
13. 5 分
[答] 1个单峰 CH3-CO-CH3 6个质子相等
14. 2 分
[答] (1) 2个
15. 2 分
[答] (1) 无线电波(或射频)波长约75~
16. 2 分
[答] 乙烯
17. 5 分
[答] B A C 高7.047×1低300Hz
18. 5 分
[答] 60Hz, 1.41×
19. 5 分
[答] 42.58 4 13.66
20. 5 分
加大磁场强度、同位素取代、自旋去耦(或称双照射法)、化学位移试剂、溶剂效应。
21. 2 分
变大; 变大或变小; 变大或变小。
22. 2 分
化学; 磁。
23. 5 分
大; 减小; 高; 小; 小。
24. 5 分
; 。
25. 2 分 (2718)
;
、5/2、3/2、1/2、-1/2、-3/2、-5/2、-7/2。
26. 5 分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或以上两条合并成“电子效应”也可以)
磁各向异性效应;
氢键的生成;
溶剂效应。
27. 5 分
自旋(或有磁性);
强磁场 ;
能级;
适宜频率(或进动频率)的射频辐射;
能级跃迁。
28. 5 分
这化合物中的12个质子的化学环境是等同的,只产生一个峰;
质子的屏蔽常数最大,一般化合物的峰都出现在TMS左侧;
是化学惰性的,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
沸点低(bp=27℃)易于除去。
29. 2 分
、2H、13C、14N、17O。
30. 2 分 (2726)
没有自旋现象,不会产生核磁共振跃迁。
31. 2 分
原子核自旋; 无关。
32. 5 分
甲醛; 乙炔; 甲醛; 乙炔。
33. 5 分
; 。
34. 5 分 (2730)
增大; 不改变; 变大; =+1/2; 增加。
35. 5 分
取向数为2+1=2; ,m=-1/2; 为+1/2; 为-1/2。
36. 2 分
37. 2 分
不一定; 一定。
38 2 分
; (因为=1/2,E=2B0)
39. 5 分
叔丁基中的三个甲基CH3-;
=O中甲基;
结构式是:
40. 5 分
叔丁基中的三个甲基CH3-;
=O中甲基;
结构式是:
41. 2 分
(CH3)为三重峰,强度比为1:2:1;
(CH2)为四重峰,强度比为1:3:3:1。
42. 5 分
; 、e; 、b。
43. 2 分
组峰;
-CH3三重峰小(或在高场)(两者相比)-CH2-四重峰(或在较低场);
峰面积之比为3:2。
44. 5 分
组峰:a: b:-CH2- :-CH3
:单峰 b:四重峰 c:三重峰;
a大(或低场),b中间(或中场),c小(或高场);
:b:c=5:2:3。
45. 5 分
为二取代苯基 ,b为两个亚甲基-CH2-,c为两个甲基-CH3,
甲基与亚甲基相连,b、c较大与 相连,所以结构式是:
46. 5 分
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有几组;
分子中的基团情况或H核外的电子环境;
基团间的连接关系;
各基团的质子比。
47. 5 分
; ; ; ; 。
48. 5 分
为三个CH3CH2O-中的-CH3
为三个CH3CH2O-的亚甲基
为次甲基 ;
结构式是:
49. 2 分
。
50. 5 分
b<a<c; 。
51. 2 分
烯键上的质子数(或积分面积比)(a):(b):(c)=0:1:2。
52. 2 分
53. 2 分
54 2 分
55. 2 分
56. 2 分
因为Ha-H:6-10Hz
-
-
所以Ha-Hb>Ha-Hc>Ha-Hd(或Jab>Jac>Jad)。
57. 2 分
。
58. 2 分
59. 2 分
60. 2 分
61. 2 分
62. 2 分
63. 2 分
共振信号的精细结构峰之间的距离; 核的相互作用; 不变。
. 2 分
相同的; 不同的。
65. 2 分
CH3 > CH2 > OH; CH3 <CH2 <OH; CH3 <CH2 <OH。
三、计算题 ( 共20题 )
1. 5 分
[答](1) =×106/0, =×0/106=20×100×106/106
=10, =100Hz也可)
=B×106/B0, B=20×2.4T/106
=10, B=2.4×10-5T也可)
2. 10 分
[答]通常用四甲基硅烷 (TMS) 作内标物质来确定化学位移,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这一化合物中的 12 个质子是等同的,只产生一个峰。由于其屏蔽常数比大多数其它质子的屏蔽常数大,一般化合物的峰都出现在 TMS 峰的左侧。此外, TMS 是化学惰性的,它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沸点只有 27℃,测量完毕后只需加热,即可将其除去,使试样获得回收。
1= 134/60 = 2.23
2= 240/60 = 4.00
1 = 2.23×100 = 223 Hz
2 = 4.00×100 = 400 Hz
3. 5 分
[答] = / 0×106 = (120×106)/(60.0×106) = 2.00
4. 10 分
[答]根据 = B/Ih 在磁场强度不变的条件下 ∝
∴
─── = ─── = ─────
H H
∴ C= 0.70200/2.79268×100 MHz = 25.14 MHz
根据 C = C BC/Ih ; P=PBp/Ih
今按题意 C = P ; PBP =C BC
∴ Bp = CBC/P= 0.70200/1.1305 ×2.35T = 1.46T
[答]13C 在磁场强度为 2.35T时的振荡频率为 25.14MHz31P 在 25.14MHz 频率下,在 1.46T时发生核磁共振。
5. 10 分
[答](1) 组成比
54.5 36.4 9.1
── :── :── =4.54:2.27:9.1
12.0 16.0 1.0
据相对面积说明该化合物含有8个H
所以分子式为C4H8O2
结构为: CH3──CH2──COO──CH3
: 1.2 2.3 3.6
三重峰 四重峰 单峰
6. 5 分
[答] C C C C H0/(ICh)
E=h, ─── = ─── = ── • ── = ──────────
EH H H H H H0/(IH h)
, C /H = C /H =0.702/2.793 =0.251
7. 5 分
[答] Ho N N /IN N ×IH
= ── 二者相比 ── = ────, N =H ×─────
Ih H H /IH H ×IN
N ×1/2
N =H ×──── =1.0×108×───── =7.24×106MHz
H
8. 5 分
[答] = / o×106 =(430×106)/(90×106) =4.78
9. 5 分
[答]
= ──── = ─────────── =1.0×1016/s
hI 0.663×10-27J•s×1/2
10. 10 分
[答](1) =(2/h)B0(1- )=(2/ h)Beff
的 较高, 故推断A的Beff较高. (屏蔽较小)
=(2/h )Beff =(2 B0/h)[Beff/B0]
Beff/B0]0
Beff =(/0)B0=(480/60×106)×1.409
以TMS的=0, 共振频率为0, 则
=0(1-) 或=-( -0)/ 0
∴A质子, (A) =-360/(60×106) =-6.0×10-6
质子, (B) =-[-120/(60×106)] =-2.0×10-6
11. 5 分
12. 5 分
根据
13. 5 分
根据=/ 0 ×106
=· 0 ×10-6=7.4 ×90=666Hz
=171/90=1.9
14. 5 分
(1)顺序为EH >EAl >EAs >EN
(2)根据相邻两能级能量差
15. 10 分
(1)1H的共振频率
(2)求13C的共振频率(在80MHz仪器上)
对质子80MHz相应的磁场强度
对13C
16. 10 分
根据
(1)13C:
根据13C、19F的自旋量子数都是=1/2
17. 2 分
能态数 2Ι+1 为2×(7/2)+1=8个
磁量子数 m=Ι, Ι-1, Ι-2,…-Ι
18. 2 分
= /=· 0 ×10-6
不同仪器的相同
=6.8×300×106×10-6=2040Hz
19. 5 分
两能极能量之差:
20. 5 分
四、问答题 ( 共 88 题
1. 5 分
Br H
┃ ┃
C - CH2- C - Br
1 4┃ 2 ┃3
H H
11.7 峰为甲基受相邻一个质子偶合的双峰。因相邻碳上连有溴原子,故 2增大。22.3是亚甲基受到相邻碳上三个质子的偶合 (- CH - CH2- CH2- ),故为四重峰。33.5 是亚甲基受相邻碳上二个质子的偶合(- CH2- CH2- ),故为三重峰。因同碳原子上带有溴原子,其化学位移位于 2.3 处的亚甲基。 44.3 是 CH的峰。因受到相邻碳上 5 个质子 ( CH3 和 - CH2- ) 偶合故成六重峰。因碳上连有 Br,故值增大。
2. 5 分
[答] 一个碳原子上联有两个 Cl,(同碳质子的)数值较大,故为 2= 5.77 ,另一个碳原子上联有一个 Cl,(同碳质子的) 数值较小,故为 1= 3.95 ,因此, 1,1,2 - 三氯乙烷的结构式为
Cl Cl
┃ ┃
C1-C2- H
┃ ┃
H
峰 1 面积:峰 2 面积 = 2 : 1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时,峰1成以1= 3.95 为中心的双峰;峰2成以2= 5.77 为中心的一组三重峰。
3. 5 分
[答]由于该化合物所有的质子都是化学等价的质子,所以在谱图中仅有一个峰,因此 无比例可测。
4. 10 分
[答] = 1/2 [ 3(4-2) + 3(1-2) + 5(1-2) + 2 ] = 0
从 NMR 谱图质子峰的归属推测该化合物为:
Cl H Cl
│ │ │
C - C - C - H
│ │ │
Cl Cl Cl
分析:(a) 质子 (1H) 由于受到相邻二个碳上磁等效质子的屏蔽作用和 Cl 原子电负
性的影响裂分为三重峰且出现在中场。
质子 (2H) 为二边二个 C 原子上磁等效的质子,多受中间 C 原子上质子 的自旋偶合作用而裂分为二重峰,峰面积相当于 2H,又因受电负性较强的 个 Cl 原子的影响,故化学位移到较低场。
5. 5 分
[答]自左至右质子以符号c、a和b表示
6. 5 分
[答]自左至右质子的符号以a、b、c和d表示
7. 5 分
[答]核
共= 2B0/h
当 H0一定时, 共∝ ,而 1H 的核磁矩最大,因此,其共振频率最大。
8. 5 分
[答]核外电子云对核的屏蔽作用。原子核外有绕核运行的电子,每个原子核被不断运动着的电子云所包围,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产生感应磁场,其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对抗外磁场的作用称为屏蔽作用,它使原子核实际受到的磁场作用减小,为了使原子核共振必须增加外磁场强度(或改变电磁辐射频率)因此产生化学位移。
9. 5 分 [答]
三组峰: a:单峰,低场
:两重峰,高场
:七重峰,在a、b场中间
峰面积之比: a:b:c = 5:6:1
也可画图:
10. 5 分
[答]
两组峰均为单峰 , Ha 高场 Hb 低场 峰面积比 a : b = 3 : 4
画图:
11. 5 分
[答]
与 HA偶合
与 Hx偶合
与 HM偶合
与 HM偶合
12. 5 分
[答]在强磁场中,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 产生能级, 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而产生.
每层意思1分, 共5分, 每一层意思回答一定要准确
13. 5 分
[答](1) 不饱和度 =1+9-10/2 =5 有苯基及1个双键
个甲基 -CH3
个亚甲基 -CH2-
苯基
由(2)可知只有1个碳与氧未用上 有-OOC-
甲基值大
亚甲基值更大
结构式
14. 5 分
[答](1) 不饱和度 1+7-8/2 =4 有苯基
可能是
可能是亚甲基
可能是O
结构式
15. 5 分
[答](1) 有3种类型质子
小(高场) 3重峰
中(中间场) 4重峰
大(低场) 单峰
质子数之比
16. 5 分
[答]a. 甲基 -CH3
亚甲基 -CH2-
羧基 -COOH
∴是丙酸 CH3CH2COOH
17. 5 分
[答]不饱和度 =1+7-8/2 =4 有苯基
甲基 -CH3
结构式为
18. 5 分
[答]有三种类型质子
化学位移大(在低场), 单峰
在中间(三者比在中场), 3重峰
值小(在高场), 5重峰
峰面积之比(相对强度): a:b:c =1:2:1
19. 5 分
[答]有两种类型质子
(a) (b) 2. (a) 小(高场), 双重峰
大(低场), 4重峰
峰面积之比 a:b =3:1
20. 5 分
[答](1) 碳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基本骨架, 13C谱可得到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的结构信息,而1H谱只能提供分子"外围"结构信息.
化学位移范围约为20, 13C谱则为300, 比1H谱大15倍, 因此13C谱中, 峰间重叠的可能性小
自旋极少见
21. 5 分
[答](1) 不饱和度 =1+11-16/2 =4 有苯基
有三个甲基 -CH3
有一个亚甲基 -CH2-
苯
有碳10个, 还少1个, 都是单峰
∴ 结构式:
22. 5 分
[答] 2.2, 2H 五重峰 说明有4个等价的邻接H, 故该化合物结构为:
23. 5 分
[答] Me Me Me
│ CH3OH │ Mg │
─C─Me ←──── Me─CCH2MgBr ←─── Me─C─CH2Br
│ │ 乙醚 │
Me Me Me
B A
↑
在NMR图中显单峰仅可能该化合物
24. 5 分
[答] (CH3)2C=C(CH3)2
25. 5 分
[答]
26. 5 分
[答]
a: =7.3(5H) 单峰
b: =2.8(2H) 三重峰
c: =3.5(2H) 四重峰
d: =6.4(1H)
e: =1.9(3H) 单峰
28. 5 分
[答]
=7.25
=1.35
29. 5 分
[答
=2.25
=7.05
=2.8
=1.24
30. 5 分
[答] 6H 二重峰 含 (CH3)2CH-
七重峰
宽单峰
31. 5 分
[答] 6个H 双峰 说明含 个H 双峰 说明含
该化合物为 (CH3)2CHCH(CH3)Br
32. 5 分
[答] 在NMR谱图中仅显示单峰说明该化合物没有自旋-自旋裂分, ∴全部质子是等 价的再结合分子式故该化合物为:
33. 5 分
[答] (a) CH3CH2CHCl2 (b) ClCH2CH2CH2Cl
34. 5 分
[答] (CH3)2 CH CHBr CH3
↑ ↑ ↑ ↑
6H 1H 1H 3H
双峰多重峰多重峰双峰
35. 5 分
[答]O
‖
COCH2CH3
36. 5 分
37. 5 分
[答] HCOOCH2CH2CH3
38. 5 分
[答] CH3 CH3 CH3
│ │ │
─C─CH3 (2) CH2ClCH2Cl (3) CH3─C──C─CH3
│ │ │
CH3 CH3 CH3
39. 5 分
[答] (1) CH3OCH3 (2) CH3C=CCH3 (3) CH2─CH2
│ │
─CH2
40. 5 分
[答] C、H、Cl三者元素分析值总和不足1, 所以该化合物含氧, 故分子式为 C3H5O2Cl.
≈3:5:1:2
根据核磁共振谱在低场有吸收说明这是羧酸,
│
Cl
41. 5 分
[答
(CH3)2CHCHCH3 a: =0.9二重峰(6H)
a b │ =1.6 八重峰(1H)
OH c: =2.6 单峰 (1H)
c d: =3.6 五重峰(1H)
=1.1 二重峰(3H)
42. 10 分
[答]
=7多重峰 (4H)
=5 多重峰 (3H)
=2.3 单峰 (3H)
=7.2 多重峰 (4H)
=12 单峰
=2.3 单峰
=7.4 多重峰 (4H)
=12 单峰(2H)
43. 5 分
[答] O
‖
(i) CH3CH2CCH2CH3 a: =2.47 四重峰 (2H)
a b b: =1.05 三重峰 (3H)
‖ =2.13 单峰
(ii) CH3CCH(CH3)2 b: =2.22 七重峰 (1H)
a b c c: =1.02 二重峰 (6H)
│
─C─C单峰 (9H)
│ 单峰 (1H)
a
44. 5 分
[答] CH3 OCH2 CH2CN ← 在2000cm-1附近有红外吸收
↑ ↑ ↑
一重峰 三重峰 三重峰
45. 5 分
[答]
46. 5 分
[答
47. 10 分
[答]从IR图谱看在3400cm-1是OH的吸收位置, =C-H的伸缩振动吸收几乎被OH吸收 峰所掩盖, C=C的伸缩振动吸收在2120cm-1, 在670cm-1处有=C-H的弯曲振动吸收, 因此具有R-C=CH结构.
从NMR看=2.5处有一单峰, 相当于=C-H ; 在=1.5处有6个质子, 是两 个CH3; =4.3处相当于O-H, 因此具有的结构是:
OH
│
48. 5 分
[答
(b)
49 5 分
50. 5 分
其化学位移值相同, 因为化学位移值是相对值, =/0×106 , 不随仪器使用频
率而变.( 0为所用仪器的电磁辐射频率)
与TMS之间的频率, 100MHz的大, 因为=0×10-6
51. 2 分
在恒定的外加磁场存在时, 由于分子体系中各种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的不同, 使它们具 有不同的共振频率, 图谱上这些峰与峰之间的差距就被称为化学位移.其定义为:
=(试样- TMS)/核磁共振仪频率×1或 τ=10 -
52. 2 分
自旋耦合产生的峰裂分后, 两峰之间的距离称为耦合常数.它不随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而 变化.
53. 5 分
(1) 两种类型
(2) 两种类型
(3) 三种类型
54. 2 分
具有自旋现象的原子核, 它的核磁矩与其自旋角动量之比为磁旋比. 不同的原子核具有 不同的磁旋比(或每种核有其特定值), 它与外磁场强度无关.也可列出下式:
/ h
核磁矩为, 自旋角动量为h/2π
55. 5 分
屏蔽常数表示核外电子云对核的屏蔽作用. 或者说绕核运动的电子在外磁场作用下产 生的感应磁场抵消外加磁场的程度. 屏蔽常数与核外电子云密度和核所处的化学环境 有关.即电子云密度越大, 产生的抗磁场强度越大, 使有效屏蔽常数越小, 共振跃迁则在 高场出现信号.
56. 5 分
影响化学位移的诱导效应是一些电负性基团(如卤素, 硝基,氰基等)具有强烈的吸电子能力造成的. 它们通过诱导作用, 使与之邻接的核的外围电子云密度降低, 从而减小电子 云对该核的屏蔽, 使核的共振频率向低场移动, 使化学位移值增大.
57. 5 分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在外磁场作用下, 分子所产生的感应磁场, 使分子所在的空间出现屏 蔽区与去屏蔽区, 导致不同区域内的原子核(或质子)共振信号移向高场或低场, 使化学 位移值可能变大, 也可能变小.
58. 5 分
法中, 有相同化学环境的原子核, 具有相同的化学位移, 这种有相同化学位移的核称为化学等价. 分子中的一组核, 其化学位移相同, 而且对组外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耦合常数都相同称为磁等价. 两者关系为化学等价的核不一定是磁等价的, 而磁等价的核一定是化学等价的.
59. 10 分
R吸收在10cm-1, 可能为不对称烯烃C=C结构1H-NMR说明有12个氢原子, 至少有6个碳原子(烯烃通式为:CnH2n ), =1.0(单峰, 9H), 这是典型叔丁基, =5.7(1H, 多重峰)为与叔丁基相邻的双键C原子上的质子, =4.9(2H, 多重峰)应为烯键一端的两个质子. 据此推测该化合物结构为:
(CH3)3CCH=CH2
60. 10 分
从1H-NMR说明是一取代苯, 其质量数计(C6H5-为77), 则102-77=25, 可能是C≡CH), 而IR在2210cm-1j是 C≡C; 3310cm-1是 =C-H, 从1H-NMR建议是末端炔烃.
结构为
分析出NMR谱相应的基团得4分, 分析出R谱相应的基团得4分, 总结出正确的结构加2分)
61. 10 分
由分子式计算得不饱和度为3. 1H-NMR谱=1.25有3H, 三重峰, 可能是甲基, =3.55有2H单峰, 可能是邻C无质子的去屏蔽的CH2, =4.2有2H, 四重峰, 这与 =1.25(3H, 三重峰结合考虑, 表明有CH3CH2-存在.
R谱2940~2990cm-1 说明有饱和C-H键存在, 2280cm-1 有典型的C≡N吸收峰, 1750cm-1 说明有强的-COO-吸收峰, C≡N和>C=O二者不饱和度为3 .
综合上述二谱特征, 该化合物结构为
≡CCH2CO2CH2CH3
写出不饱和度得1分, 正确指出IR谱上特征峰相应的基团得3分, 正确分析出NMR谱上三处 值相应的基团得3 分, 总结出结构式再加3分)
62. 10 分
首先确定可能的分子式。由于没有质谱和元素分析数据,因此只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 1H-NMR谱确定其分子式。1H-NMR谱从低场到高场,只有两个峰且峰面积比为2:3。由于分子中没有氮、硫、卤素,因此分子可能由O、H、C或C、H组成,分子中氢原子数目必为偶数,且C原子<=105/12=8.75,所以可对氢原子和氧原子数值一些假设:
为8,H为10,(1052)-8×12=92
为7,H为20,(1052)-7×12=212
为6,O为1,H=(1052)-6×12-16=172
为5,O为2,H=(1052)-5×12-32=132
为4,O为3,H=(1052)-4×12-16×3=92
上述碳原子数接近整数者是比较合理的,故未知物分子式可能为:C8H10或C4H10O3
谱280~240nm有吸收且有精细结构,表明存在芳环。
R谱表明3000cm-1内外有吸收,则化合物中存在饱和和不饱和CH伸缩振动,1450~ 1600cm-1有芳环骨架振动特征峰,800cm-1为典型对二取代苯吸收峰,若为对二取代 苯C8H10的不饱和度为4, 与R谱重合。
谱δ7. 0处相当有4个H的话,这是二取代苯,δ2. 2处相当有6H单峰,结合 分子式,可见这是两个孤立的甲基。
由此总结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63. 5 分
为CH3-O-CH3
为
为CH3-CO-CH3
. 5 分
65 5 分
本化合物C5H10Br2, 可看出用氢取代溴则符合CnH2n , 为饱和脂肪烃. 由峰面积之比 可知质子数a(2H), b(4H) , c(4H), 末端为CH2Br, 两个末端完全一样.
结构式为BrCH2CH2CH2CH2CH2Br
66. 5 分
a b c c b a
有三种类型质子
化学位移 峰裂分
小(高场)重峰
大(低场)重峰
在中间(三者比在中场)单峰
峰面积(相对强度之比)
67. 5 分
68. 5 分
有自旋现象的原子核, 在外磁场作用下, 核自旋产生的磁场与外磁场相互作用, 结果使 核自旋外, 还同时产生一个以外磁场方向为轴为回旋运动, 称为进动. 其频率即为进动 频率或称Larmor频率. 进动频率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也可写出Larmor方程式: 0 =γ/2π·B0
式中, 0为进动频率, B0为外磁场强度,为磁旋比)
在给定的磁场强度下, 核的进动频率是一定的, 若在此磁场强度下, 以进动频率的射频 辐射照射自旋核, 就会产生核磁共振. 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作用下, 核磁共振的辐射频率 与进动频率是一至的.
69. 5 分
能产生(2+1=2)个能级.
这两个能级用m(m为磁量子数)来表示, 其值m=,-1,-2, …, - , 因此为
为低能级
为高能级
它们相邻两能级能量差能够相等. 这些核的磁矩虽不同, 但是能级能量差为 E=2B0(式中为核磁矩, B0为外磁场强度, 只要外加磁场强度各选择合适的数值, 它们的能级能量之差E就会相等的.)
70. 2 分
原子核外有绕核运行的电子, 每个原子核被不断运动的电子云所包围, 在外磁场作用下, 电子的运动产生感应磁场, 其方向与外磁场相反, 这种对抗外磁场的作用称为屏蔽作用. 它使原子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71. 10 分
算得不饱和度为4,可能存在芳环,(C6H5-)这在NMR谱中得到证明; 又根据谱图δ=7.15 含有5个氢原子, 可知是一取代芳烃; 再根据IR谱图3380cm-1有宽强吸收峰, 可能存在 -OH, 这两个基团总和为C6H6O, 这样分子式C8H10O减C6H6O还有C2H4. 根据NMR 型式和化学位移提供的信息, 最后可确定化合物
为 为
由不饱和度得出为一芳香属化合物得2分, 由R谱得出二者均有-OH得2分,由NMR得出一取代苯得2分, 写对A和B和结构式加4分)
72. 10 分
根据质谱有双重分子离子峰及相对丰度3:1, 可知化合物中存在氯原子. NMR单峰可能 是甲基酮, NMR谱有对称的芳环多重峰, 其面积相当于4 个氢原子, 这是典型的对二取 代.R谱1695cm-1为羰基特征吸收
该化合物结构为
(MS谱分析得出有氯原子得2分, R谱说明有羰基得2分, NMR谱得出有CH3和二取代苯得4分, 得出正确的结构式再加2 分)
73. 10 分
由分子式算得不饱和度为5, NMR谱图显示是一取代苯环, R谱显示有羰基, 有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 这两个基团的不饱和度恰好为4, 且这两个基团的式量为C7H5O, 这样 C9H10O-C7H5O=C2H5. NMR显示3H与2H都是单峰, 由此得出该结构应为
C6H5CH2COCH3
计算出不饱和度得1 分, 正确地指出R谱上主要的特征峰基团得4 分, 正确地分析出NMR谱上三个δ值处相应的基团得4 分, 正确的写出结构式再加1 分)
74. 10 分
根据R谱该化合物可能含有羰基. 由1H-NMR可知含8个质子, 这样至少还有三个碳原 子. 根据1H-NMR的化学位移值分析:
质子双峰, 可能是磁等效的两个甲基
质子七重峰, 则为与两个甲基相邻的次甲基
质子单峰, 应为羟质子
由上述分析总结出该化合物结构为:
异丙醇)
得出R谱结论 2 分, 得出NMR谱三处δ值 对应基团6分, 总结出结构式 2分)
75. 10 分
含一个氮原子而且R特征峰在2240cm-1可能是-CN基, 而可能是酯羰基. NMRδ=3.8单峰可能是去屏蔽的甲基, 而δ=2.7(单峰, 4H)可能是两个磁等价的CH2, 亦就是说在此化合物中氰基与酯基对CH2的影响相等.
因此, 该化合物结构为
≡CCH2CH2COOCH3
写出R特征峰基团得3分, 说明NMR二个单峰成因得4 分, 综合得出结构式再得3 分)
76. 10 分
一个含氮有鱼腥味的液体, 这是胺的特性,R在3300cm-1有双峰, 故可能是伯胺, 从元 素分析计算:
经验式为C5H13N
而NMR =0.8证明有一个叔丁基, 与 =1.1证明一个含两个质子的基团
结构式为: (CH3)3CCH2NH2
77. 5 分
(A) (B)
这两个非对映体的甲基在(A)中是反式,而在(B)中是顺式,化合物(B)有一个 对称面,在(B)中环上亚甲基上氢一个对甲基是顺式,另一个则对氯是顺式,所以两个氢原子是磁不等价,故而NMR给出多重峰,化合物(A)中二个甲基二个氯是反式,它们有二次反轴,环亚甲基氢原子是磁等价,故而在NMR中给出单峰。
78. 5 分
从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为4, 从谱图所示, 可知
δ=7.25相当于二取代苯上的4H
δ=2.9 的4H为相邻于苯环的两个酰基上的质子
δ=2.1 左右的2H为距苯环较远的那个亚甲基上的两个质子
因此, 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计算不饱度正确得 1 分, NMR谱图三处分析对 得3 分, 结果写正确再加 1 分)
79. 5 分
δ=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 , 这两个结合是典型的乙基峰, 而且该化合物沸 点低.
该结构为: CH3CH2
只写对结构 3分, 解释 2 分)
80. 5 分
在HF分子中, 引起质子共振的场=外磁场+由氟核引起的场 . 自旋=-1/2 F核的磁矩与 外磁场同向, 由此增大了外磁场, 从而使质子在较低的外磁场产生共振峰. 自旋=+1/2 F 核的磁矩与外磁场反向, 由此减小了外磁场, 从而使质子在较高的外磁场产生共振峰. 因自旋状态为-1/2, +1/2氟在实际中存在相同的概率, 故在高场和低场产生的质子共振 峰强度相等.
前段3分, 每句1分, 后段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