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第 次课
| 课 题 | 分数的再认识、分饼、分数与除法 |
|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学习重点 |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
| 学习方法 | 讲述法,练习法,举例法,引导法 |
| 学习内容与过程 | |
| 一、知识梳理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数 2.理解整体“1”,同一分数所对应的整体“1”不同所表示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同。 3.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分数对应整体大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反之则小。同一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大对应整体就大,反之则小。 4.知道部分的量就可以求整体的量。 5.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 2、例题讲解 (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与分母,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带分数大于1. (二)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这里只用“相当于”而不是用“是”说明分数与除法是有区别的。除法是一种运算,它有运算符号,是一个算式,而分数是一个“数”。 (三)探索整数与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可以用指定数字做分母(0除外),用分母和整数乘积做分子。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能除得整数而没有余数,商就是化成的整数;如有余数,不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的分子部分,分母不变。 | |
| 课内练习与训练 | |
|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9分) 1、填一填。 (1)5个是( ),( )个是1。 (2)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3)18个是( )。 2、考考你。 (1)6枝铅笔的是( )支,10铅笔的是4支铅笔。 (2)一盘苹果的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4、( )÷( )==== 5、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小贝说自己吃了一块蛋糕的,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那么妈妈吃的比小贝多。( ) 2、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21。( ) 3、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 4、的最简分数是。( ) 5、分母是10的真分数共有10个。( ) 三、按要求解答。(共36分) 1、在( )里填上“>”、“<”或“=”。(6分) ( ) ( ) ( ) 四、带分数、假分数整数互化 =( ) 3= 3=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