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写字详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40:00
文档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写字详解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书写技能摘要:汉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是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新课标实施以来,这些新的理念并没有顺利实现,与该项教育相关的语文基础教育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对汉字认识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汉字书写技能的教育。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书写技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说明其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
推荐度:
导读新课标下的识字与书写技能摘要:汉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是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新课标实施以来,这些新的理念并没有顺利实现,与该项教育相关的语文基础教育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对汉字认识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汉字书写技能的教育。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书写技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说明其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书写技能

    摘 要: 汉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是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世纪初, 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新课标实施以来, 这些新的理念并没有顺利实现, 与该项教育相关的语文基础教育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对汉字认识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汉字书写技能的教育。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书写技能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说明其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其二: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其三: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所以,学生要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在如何加强运用语言文字上,可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锻炼,也可以在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中寻找感觉。开设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1、识字与写字具体内容

    我国的语文基础教育,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 其基础性地位非常突出。关于这一点, 在义务教育《新课标》表述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表述中更能体现其基础意义的则是关于识字和汉字书写的详细、清晰的表述。为方便理解,现将新课标各学段的目标要求、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表 1 各学段具体的目标与要求

目标阶段要求
总目标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

第一学段

 (1~2 年级)

(1)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认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 其中 800~1000 个会写。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 能按笔顺规范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

(3~4 年级)

(1) 对汉字有深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 其中 2000 个左右会

写。

(3)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端正、

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

第三学段

(5~6 年级)

(1) 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 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习作方面, 要求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c

第四学段

( 初中阶段)

(1)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 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2)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速度。

(3) 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 教学建议方面

    明确指出了“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评价建议方面

    要求“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 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普高《语文新课标》对识字与写字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强调“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和“感觉艺术

美, 提升审美境界”, 这些表述可以认为与识字、汉字书写密切相关, 是与语文美育中关于汉字形体审美功能相联系的。

    一旦我们对以上内容加以解析, 便能获得关于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汉字认知和书写技能方面新的重要认识。

义务教育阶段

调整: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2000”改为“1600个左右”。

    新增: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 

           字表一 2500字

           字表二 1000字

    强调:每个学段目标均有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体现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提笔即练字:写作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

    评价更具体: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尽管《新课标》对识字和书写已没有明确要求, 但从多次提到或强调以审美教育为重要内容的语文教育应建立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理念基础上来看, 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关于汉字与书写的目标与要求在高中阶段并没有降低。可喜的是, 该阶段语文审美教育理念下的汉字书写技能倒有很好的契机直接进入到艺术感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等一系列的审美教育中, 汉字书写上升为艺术活动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得以实现的条件显得最完备, 并成为语文审美教育的基础。

2、识字与写字教育现状

    错别字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写字姿势不正确、有的地区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负担过重。从以上对语文新课标的分析来看, 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识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但是, 目前的语文教育要真正执行与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和目标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难培养

   1.机械记忆

     尽管识字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能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并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些成功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 形义、音义及结构关系极其复杂, 许多教师缺乏汉字知识, 识字教育几乎成了教师的音义教学和学生的机械记忆, 从而导致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不高, 效率低、效果差, 新课标理念下的识字目标和要求难以顺

利实现。

   2.缺乏兴趣

     汉字书写技能教育与识字教育有密切联系, 二者又是书法艺术教育、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识字是汉字书写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汉字书写则能巩固和提高识字的效果和效率, 将汉字写得美观, 则识字的过程又能渗透审美因素。由于在识字方面学生进行的是机械记忆,所以,在汉字书写技能方面学生缺乏浓厚的兴趣。

   3.技能空白

   义务教育阶段汉字书写技能教育几乎仍是一片空白: 语文教学计划中没有书写教学的内容, 更没有专设书法课。多数语文教师不识书法作品, 不懂书法常识与文化, 更谈不上具备书写技能教育的能力。一是学校的重视不够, 本该由学校承担的书写技能教育基本上交由家长或其他社会力量;二是语文教师缺乏书法教育教学经验, 难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汉字书写技能教学与指导来承担。这导致学生的实际书写能力仍相当低下。

  (二)教师自身素养难提高

   1.识字少创新

    识字教育在高师院校教育中有极强的专业性, 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来说, 它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识字教育方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有重文学轻语言文字的现象, 学生对汉字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误以为汉字学习过于枯燥乏味; 从事语言文字教育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亦少有创新, 这也影响了汉字教学效果。

   2.书写少重视

    汉字书写技能教育在师范院校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属于素质教育的内容, 而且还作为教师的一项职业基本技能。但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教学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如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当时上大学时,只学了半个学期的书法)、学生的学习训练水平得不到考核或测评、缺乏激励机制、未能兼顾技能性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重点不突出(从来都是练习);二是书写技能教学与语文新课标实际要求脱节,这使书写技能教学的实施缺乏针对性, 高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胜任新课标的书写技能教学要求;三是主要承担书写技能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同样出现了重大失误,现行的书写技能教学或书法教育内容单一肤浅, 教学组织不严密, 教学评价忽缺。

   三、识字与写字培养策略

  (一)配合课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和书写方面应达到总目标有两句重要的表述:“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书写技能方面, 则要求循序渐进。第一学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用硬笔”将汉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在毛笔书写楷书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教学实践证明, 识字教育与书写技能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识字教育是书写技能教育的前提, 生动有趣的汉字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认字的热情和提高识字效率, 而且能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体会汉字形体的美, 进而认识、领悟汉字因书写而形成的独特审美价值。

新课标颁布后, 在语文教材中增设了书法教育的内容, 书法史上一些名作成为学生临写和欣赏对象, 如第一学段至第三学段语文课本中列有王羲之、颜真卿、孙过庭、张旭、苏轼等古代杰出书法家、文学家的作品以及胡适、司马彦等现代文学家、书法家的手迹和书写范作。这些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 而且起到了推进书法审美教育和其他艺术教育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兴趣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 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与识字教育密切相关。如:现代汉语的课程内容有汉字特点、产生和发展; 形体演变及结构方式; 汉字改革、整理和简化等;古代汉语有汉字构造类型及其与词义的关系; 古今字、异体字、归并字; 常用字解析等;汉字学有汉字结构类型、形体演变等;《说文解字》 汉字形义分析与汉字文化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 可以系统地掌握汉字深层次的内容。如汉字形义关系, 汉字的形体演变所蕴含的艺术品质, 汉字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等。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即能构成对汉字主体、理性的认识, 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当然,肯定有人会认为这些专业课程对学生们来说比较深,难接受;但是,一个专业的老师可以将东西简单化,如,象形字,稍微画一下学生们的兴趣就提起来了。

  (三)提高教师素养

   现行的书写技能教学或书法教育内容单一肤浅, 教学组织不严密, 教学评价忽缺。这些情况导致的后果, 即是学生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面临的至少两种尴尬: 一种是由于对汉字结构和字形意义的理论学习欠深入,影响了学生理性识字, 如形似字“戍”、“戌”、“戊”、“戒”、“成”等之类, 教师自己常常语焉不详, 学生更是无法分辨。这不仅影响识字效率, 对汉字书写教学也是不利的。二是教师板书能力差。这种情形目前还较普遍, 学生常常看到老师写字不规范、潦草, 甚至写错别字, 禁不住嘘声四起。

   因此, 我们可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及教育部对师范生书写技能教学的要求界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并寻求相应的学习与训练方法:关于硬笔书写教学, 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与途径: 执笔的方法和写字姿势, 解析汉字的结构类型和笔顺, 分析楷书及行书的特点, 演示楷书和行书的临写方法, 指导选择临习的范帖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辅导。关于毛笔书写技能教学, 教学内容和途径应分设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教师职业技能教学与训练。第二层次为书法艺术教育。这是依据语文新课标中关于书写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的两个方面的明确要求来划分的。

文档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写字详解

新课标下的识字与书写技能摘要:汉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是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新课标实施以来,这些新的理念并没有顺利实现,与该项教育相关的语文基础教育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对汉字认识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汉字书写技能的教育。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书写技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说明其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