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9/4(第35卷总第180期)
中国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
制约因素研究
李明贤刘海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发展绿色信贷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总提出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进中国生态文
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五大国有银行之一,也在积极开展绿
色信贷业务,但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面临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在对农
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外部因素、业务能力、
环境风险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面临的制约因素,并
从完善内控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信贷人员培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
方面提出了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农业银行;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61(2019)04-0005-07
D01:10.16546/j.cnki.cn43—1510/f.2019.04.001
效率和能耗是经济发展中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经济对效率的关注更多一些,忽视了能耗,没有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旨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其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⑴。“绿色发展”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决策和金融监管的一项指标。绿色信贷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⑵⑶。绿色信贷,按照银监会的解释,就是要求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经济方针和产业,差异性地对客户进行信贷支持,对从事生态保护、研发、新能源、治污等国家鼓励的项目,提供低利率的优惠性信贷进行扶持;对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实行信贷或禁止,将资金有效导入绿色产业,实现利用信贷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配置信贷资源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洞庭湖生态农业支撑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WTA14)
作者简介:李明贤(1968-),女,陕西大荔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经济
的目标,促进绿色发展⑷。本文以农业银行为例,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及取得的成效
1.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
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上市银行,一直秉承着“责任成就事业”的经营理念。在绿色信贷方面,农业银行坚持社会性、公益性等原则,积极出台各种加大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力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印发了《关于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暨修订“两高一剩”行业信贷的通知》,就绿色信贷指标、行业融合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力推动了各类产业绿色升级与转型。全国各地农业银行通过差异信贷、行业限额等绿色信贷手段,有效对“两高一剩”行业进行控制。截至2014年底,全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5216.11亿元,比年初减少103.41亿元。
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为推进和规范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信贷工作,制定出台《中国农业银行2015年信贷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方向,要求坚决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银行绿色信贷战略,严禁介入环保不达标、高污染项目,农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规模逐步扩大,促进了传统企业的绿色转型,催生了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围绕污染源重点治理项目,推出节能减排顾问、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质押贷款等各类创新产品,有力支持了国家重点节能项目的推广和产业的调整。
2016年,农业银行认真贯彻《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部门分工和职责,不断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动建立以“绿色信贷+绿色投行”为主体、投贷互动、相辅相成的绿色金融体系,围绕水利、运输等重点领域,制定专项信贷。同时与IFC等机构合作,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制定《IFC绿色金融咨询项目行内对接实施方案》,推动行内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
2017年,农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17-2020年)》,围绕效率、效益、环保、资源消耗、社会管理等五大绿色指标和客户准入、客户筛选、环保风险防控等,不断调整修订信贷,明确信贷发展和管理方向,融合绿色信贷和行业信贷,使绿色信贷覆盖了19个行业,有力推动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农业银行印发《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全流程管控,完善、规范绿色信贷标识,做好绿色信贷数据线上统计和按期监测,加强新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研究,制定太阳能发电行业信贷,修订造船、钢铁等行业信贷,推动绿色信贷指标与行业信贷深度融合。
总之,中国农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紧紧围绕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创新展开。如通过创新贷款抵押方式,成功办理多笔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等绿色项目贷款;推进发展能效信贷、绿色信贷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质押贷款,探索开展基于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等;推出节能减排顾问、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质押贷款、碳交易预付账款融资等产品,支持高耗能行业客户开展节能技术升级改造;推出以清洁发展机制顾问业务为代表的碳金融服务,支持碳排放交易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取得的成效
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方面的一系列产品创新,对推动绿色发展发挥了有效作用。如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农业银行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办理该业务,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5.31-6.6万吨标准动力煤;排污权质押贷款是指企业以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融资活动。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利用绍兴昕欣纺织有限公司减排后的“排污权”进行质押担保,向其发放了1300万元贷款,解决其转型的资金问题;融资顾问业务(简称CDM)通过搭建CDM服务平台,提供资金或技术,帮助新能源企业、高耗能企业和中小企业解决清洁发展等方面的融资问题等。
通过这些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中国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从2014年的4724.47亿元逐年增长,2015年为5431亿元,2016年为94.32亿元,2017年为7476.25亿元,2018年达到10504亿元(见图1)。2014年,农行绿色信贷余额比2013年增长42.98%,比年初增加1420.26亿元。2015年同比增长15.6%;从2015年开始农行支持的环保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2000万吨,减排化学废气超500万吨,节水超1000万吨(见图2)。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
单位:亿元
140000-i-----------10.00%
119406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107206«
97196.丿/.879%「
0997 I I I I I ■^727■^431H^494-1
00%
00%
00%
3.00%
1.00%
00% 20142015201620172018
I农行信贷总额—农行绿色信贷一农行绿色信贷占比
图2农业银行信贷总额和绿色信贷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
横向比较,近五年来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占整体贷款的比重稳定在7%以上,农业银行自2014年至2018年,绿色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83%、6.09%、6.68%、6.97%、8.79%,明显低于21家主要银行的平均水平,但也在逐年上升(见图3)。截止2018年7月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9万亿元,农行占比11.67%,工行占比13.57%,建行占比11.58,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占比均小于11%(见图4)o
单位:万亿
图321家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占比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银监会
图4我国主要银行绿色信贷及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各行年报、社会责任报告
二、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绿色信贷业务开展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
(1)绿色信贷业务缺乏专门的考核标准
我国绿色信贷体系尚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绿色金融的制度和条例,但总的来说是《通知》与《指导》,尚未出台立法层面的绿色信贷法律法规:1H5]o我国各商业银行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都注意到了绿色信贷中存在的商机,各自相应推出了绿色信贷标准和审核机制,重点支持环保节能型产业,坚持环境一票否决⑹,但在绿色信贷标准和解释上的差异比较明显⑺。
在项目环评方面,大部分银行简单地以环
保程度分为三到四个等级,而且各银行之间的考核标准不一样,导致绿色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叫近年来,农业银行不断深化绿色信贷指标体系应用,目前绿色信贷体系已覆盖钢铁、水泥、石化、焦化、火电、纺织等18个行业,但与其他银行绿色体系存在不兼容问题,无法将其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情况与其他银行进行有效比较。
(2)地方缺乏对绿色信贷的专项支持
目前在国家绿色发展的推动下,地方积极支持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相关工作,大多数省份都出台了配套和方案,但是大部分尚未建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机制等。同时大多数地方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未能与农业银行进行环境评估衔接,导致银行在业务开展中对是否属于绿色信贷的确认方面缺少地方的指导意见。对于农业银行来说,由于缺乏的相关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积极性不高。
(3)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业银行环保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企业和环保部门,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高,披露主体覆盖不足;环保部门信息具有滞后性、不全面现象,无法完全满足银行对于环保信息的需求⑼。而我国第三方绿色信贷信息服务及评级机构的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权威性和市场影响力,仍处于探索阶段。农业银行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获取相关的信息,导致绿色信贷信息成本过高,降低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4)市场激励机制不足
尽管绿色信贷业务前景非常光明,但就目前发展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是农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银行内部相关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经济市场化,企业以最大利润为发展目标,部分企业的盲目逐利和短视规划,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改造积极性不高少]。因此,农业银行要想做好绿色信贷业务,还需要、银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在引导、宣传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银行在利率、融资方面给予方便;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充分认识。三方协同发力,将会为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注入强大动力。
2.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能力制约
(1)对绿色信贷认识不足
目前,农行部分信贷人员对环境风险重视不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注重经济利益和业绩,在信贷项目审查过程中只是被动考察项目是否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而未从更广的范围主动审查。在某些地方,“两高一剩”行业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如果对该类企业进行信贷,虽然长期来看对该地区、该行业的产业转型是有利的,但对这类企业进行信贷则必然对企业的盈利和当地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冲击⑴】。眼前效益与未来成果相权衡,一旦信贷人员判断失误,会极大影响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
(2)环保信息掌握不充分
绿色信贷占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农业银行和企业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12][13]o通常来说,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往往对自身财务状况、款项用途、经营状况有比较确切的了解,但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企业可能会隐瞒自身环保设施运转、污染物排放等情况,提供一些虚假信息给农业银行,农业银行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判断是否贷款。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农业银行难以把握项目的情况,影响贷款决策。
(3)绿色信贷风险评估手段缺乏
受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影响,农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在绿色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银行必须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控制风险的和规避风险的措施。但在农行绿色信贷流程管理中,农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风险控制部门,不具有绿色信贷专门风险评估团队,没有关注到绿色信贷特有的风险等,加上农行缺乏具有环境知识的专业人才,对环境和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把握程度较低,没有从组织、运行措施等方面对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内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风险评估手段缺失,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不能及时调节和规范,造成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绿色信贷风险难以控制。
(4)绿色信贷业务部门职能不健全
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部门职能不健全,不同职能部门设置虽然没有重复交叉现象,但在某些环节设置上存在漏洞,出现了职能不清、各职能部门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等问题,导致业务开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很难保证。同时,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全面「⑷,比如缺少专业的信息收集部门,部分职能被忽视,有的职能部门延续其他行或者传统的业务和管理模式,而忽视了农业银行的特性,影响了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且在贷款发放之后,对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管不到位,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知之甚少,造成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对于参与放贷的工作人员,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违规操作的放贷员缺少系统的奖惩制度,增加了员工放贷的随意性。
3.开展绿色信贷面临的环境风险及其他制约
(1)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面临的环境风险制约
绿色信贷涉及各行各业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生内容,容易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整或者企业自身环境保护方面违法行为的影响。因为国家法律法规调整或者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都会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甚至企业由于相关环境保护或者处罚等因素而倒闭。作为资金提供方,农业银行在此情况下将无法收回贷款,从而形成坏账。所以环境风险是绿色信贷独有的风险,导致农行开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不高。
(2)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面临利息收入下降的制约
随着绿色信贷在农业银行信贷总额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农业银行不得不削减一些收益更高项目的贷款来满足绿色信贷的需求,而绿色项目的盈利能力有时候并不出众,因此难免会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来源,使银行陷入两难抉择的尴尬处境[15][16]o如2014年,农业银行“两高一剩”行业所退出的贷款金额约444亿元,客户退出数量超过1000户,对农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了影响。
(3)农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面临运营成本增加的制约
绿色信贷的实施,离不开专业型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提升管控环境风险的能力,以更为先进科学的绿色信贷手段辨别筛选劣质、不良贷款,导致农业银行在向绿色信贷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运营成本增加,制约了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
三、促进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行内控、监督体系
为保证绿色信贷业务可靠有效地开展,实现银行与客户双赢,从农业银行自身发展需求考虑,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内控体系和监督体系,制定完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内控流程和监督流程,并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员,从业务申请的审核、文件的审查到资金发放使用及金融信息服务等,实现全过程内控和监督的闭环管理。此外,为适应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家产业制度的调整以及农业银行自身发展变化等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内控体系和监督体系还需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改进,以使绿色信贷业务能更好地适应国家产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信贷人员培训
绿色信贷是专为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活动,因此需要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但目前这种能胜任绿色信贷业务的懂、懂市场、懂金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并不多,将来随着绿色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大,将会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农业银行应着眼于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内部信贷人员的培训。一是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对相关理论成果加以应用,对内部有潜力的优秀员工进行培训,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对外部人才的引进力度,从国内外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予以精准高效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重任;三是开展同业间业务交流,通过研讨、交流等形式对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任何一项业务的开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可确定因素和风险,比如对理解的偏差、人为操作的失误等,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所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是保障绿色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有效地预防、控制风险也是维系农行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要保证绿色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和风险隐患,离不开完整的组织架构和完善的风险控制流程。农业银行在组织架构上,可参照兴业银行的做法,成立涵盖法律合规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的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小组专门负责绿色信贷业务。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推出适用赤道原则的绿色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针对绿色信贷业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4.加大绿色信贷宣传力度
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总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确定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包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及现在正在推广实施的绿色环保垃圾分类等多项,都为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村产业的不断振兴,包括农村绿色养殖、绿色种植在内的绿色产业更加蓬勃地发展将给绿色信贷业务带来充足的市场需求。抓机遇、抢先机,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面对如此多的利好和有利的发展环境,农业银行应当多加强这方面宣传工作,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样式的宣传活动,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掌握绿色信贷的信息和金融信息,既承担起作为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宣传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社会责任,又可以将本行的绿色信贷业务进行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力,吸收潜在的客户。
5.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绿色产业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因此客户对绿色信贷产品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虽然农业银行率先在国有银行中推出以“清洁发展机制顾问业务”(CDM)为代表的碳金融服务,目前已为多个项目提供融资,处于国内同业领先水平。但领域覆盖面狭窄、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不能适应绿色产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农业农村金融的领军者,农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应该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针对不同的绿色产业、投资规模、时间长短及客户信誉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灵活多样、快捷便利、符合要求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信贷产品。产品的开发具体可从绿色产业特点、市场前景与对金融需求的依赖程度等方面切入,创新适应各行业绿色环保转型、环保升级的信贷产品,并对为绿色产业提供环保技术、设备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予以大力支持,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合作,增大社会各方面对绿色信贷的参与度。
6.建立完善的信息监督机制
在绿色信贷流程管理中,企业的节能环保信息是否真实是一项重要依据,要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绿色信贷,必须及时、准确掌握企业节能环保合规信息及相关资料,并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旳。“云计算、大数据”等信
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将有力推动绿色信贷产品的开发。农业银行应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从环保部门、企业、公众及媒体等多渠道、多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通过数据分析,及时监测企业的节能环保状态,保证绿色信贷投资方向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一洪.绿色信贷:城市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J]•甘肃金融,2012(4):42-44.
[2]龙卫洋,季才留.基于国际经验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研究及
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改革,2013(3):155-158.
[3]周元春,李珊珊,石奇,那仁图亚.江苏省绿色信贷实施
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2019(8):43-46.
[4]钱立华.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J].中国金融,2016
(22):70-71.
[5]周杰普.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完善[J].东方法学,
2017(2):72-80.
[6]戴叙贤.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可行性与持续性一基于监督
效率视角的模型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0-34.[7]舒利敏,杨琳.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现状研究[J].
会计之友,2015(23):44-50.
[8]陈立铭,郭丽华,张伟伟.我国绿色信贷的运行机制及
实施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6(1):91-96.
[9]邱英杰,杨晓倩,袁祥飞.中国绿色信贷的发展、困局及对
策研究[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8(4):60-63. [10]左振秀,崔丽,朱庆华.中国实施绿色信贷的障碍因素
[J].金融论坛,2017(9):48-57.
[11]潘锡泉.绿色金融在中国: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J].当
代经济管理,2017(3):86-.
[12]尹志超,甘犁.信息不对称、企业异质性与信贷风险
[J].经济研究,2011(9):121-132.
[13]周亮,陈小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现状和建
议[J]•西南金融.2017(8):9-16.
[14],贺章获.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挑
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16(19):18-21.
[15]张琳,廉永辉,赵海涛.绿色信贷和银行财务绩效的动
态交互影响关系一基于中国29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9(4):31-39.
[16]李苏,贾妍妍,达潭枫.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与风
险的影响一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分析[J].
金融发展研究,2017(9):72-77.
[17]古小东,刘秀明.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现状、问题与
对策[J].海南金融,2014(1):70-73.
(责任编辑:周亮)
Research on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Green Credit Business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 Ming-xian LIU Hai-lin
(School of Economic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128)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redit meets the spiri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n put forwar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As one of the five state—owned banks,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s also actively developing green credit business,bu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s facing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in developing green credit business.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n developing green credit busines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fac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n developing green credit business from the aspects of external factors,business 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o develop green credit business,such as perfect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s and the training of creditors,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green credit;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constraints
11
